本發(fā)明涉及實驗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在熱裂解-氣質(zhì)聯(lián)用儀等實驗儀器測試過程,裝試樣時由于試樣杯杯口較小,極易將試樣灑落至試樣杯外,這樣不但造成試樣浪費,還會對污染試驗臺。此外,若壁外沾有試樣粉末的試樣杯放入實驗儀器中,還會引起對實驗儀器的污染和堵塞,造成嚴重的損失。
因此,如何研制一種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能簡單又準確的將試樣封裝至試樣杯中尤為需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以上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解決了試樣杯杯口小造成的進樣困難、易灑落的問題。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包括
支撐底座,包括第一頂面,所述第一頂面包括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試樣杯;
進樣單元,包括第二頂面和底面,所述進樣單元還包括導通通孔,所述導通通孔連通于所述第二頂面和所述底面之間;
所述進樣單元罩設于所述第一頂面,所述導通通孔對應于所述收容腔的開口,以便于試樣通過所述導通通孔進入所述收容腔;及
支撐腳,所述支撐腳一端與所述底面固定連接,另一端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用于將所述進樣單元固定于所述支撐底座上。
其中,所述支撐底座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頂面相對的第一底面,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頂面與所述第一底面之間的側(cè)面,所述側(cè)面設有支撐臺,所述支撐臺包括支撐面,所述支撐面連接于所述側(c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頂面,所述支撐腳設于所述支撐面上,以支撐所述進樣單元。
所述進樣單元還包括引樣通道,所述引樣通道連通于所述導通通孔與所述收容腔之間。
所述引樣通道部分位于所述試樣杯中,以將所述試樣導入所述試樣杯中。
其中,所述收容腔形狀與所述試樣杯相匹配,所述試樣杯底部固定在所述收容腔中。
所述收容腔包括圓弧形底面,所述圓弧形底面用于支撐所述試樣杯底部。
所述收容腔部分收容所述試樣杯,所述底面與所述試樣杯杯口相抵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頂面為凹面。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底座包括推出組件,所述推出組件連接于所述收容腔和所述第一底面之間,所述推出組件在所述收容腔內(nèi)運動,以推出所述試樣杯。
所述支撐底座上設有限位組件,用于支撐所述推出組件和固定所述推出組件的位置。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通過設置引樣單元的凹形頂面及伸入試樣杯中的引樣通道,可將試樣通過引樣通道裝入試樣杯中,同時圓錐面頂面可以承載沒有裝入到試樣杯中的試樣,從而解決裝樣時由于試樣杯杯口太小而造成的試樣灑落至杯外的問題,簡單又準確的將試樣封裝至試樣杯中。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截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支撐底座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支撐底座截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支撐底座俯視圖;
圖3-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進樣單元和支撐腳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進樣單元和支撐腳截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進樣單元和支撐腳俯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截面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請參閱圖1,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用于輔助裝樣到試樣杯2中,包括支撐底座1、進樣單元3和支撐腳4。
請一并參閱圖1、圖2-1、圖2-2和圖2-3,所述支撐底座1包括第一頂面11和第一底面12,所述第一頂面11和第一底面12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頂面11包括收容腔111,用于收容所述試樣杯2,所述收容腔111的腔口朝向所述第一頂面11。所述收容腔111的延伸方向可與所述第一頂面11垂直,且朝向所述第一底面12。所述收容腔111可位于所述支撐底座1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底面12用于放置于地面。所述支撐底座1可以為圓柱形或其他形狀。
請參閱圖3-1、圖3-2、圖3-3,所述進樣單元3包括第二頂面31和底面32。所述進樣單元3包括導通通孔311,所述導通通孔311連通于所述第二頂面31和所述底面32之間。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頂面31可以為凹面,具體可以為圓錐面或其他凹面,所述第二頂面31為光滑面,以便于試樣全部從光滑面滑入所述試樣杯2中,減少試樣在所述第二頂面31上的殘留。
請參閱圖1,所述進樣單元3罩設于所述第一頂面11上,具體為,所述底面32與所述第一頂面11相對,且所述導通通孔311對應于所述收容腔111的開口,以便于試樣通過所述導通通孔311進入所述收容腔111中的試樣杯2中。
請參閱圖1,所述支撐腳4一端與所述底面32固定連接,另一端設于所述支撐底座1上,用于將所述進樣單元3固定于所述支撐底座1上。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底座1為圓柱形,所述進樣單元3的所述第二頂面31為圓錐面,所述底面32為圓形,罩設于所述第一頂面11上,所述支撐腳4為中空圓筒狀,圍繞于所述圓柱形支撐底座1的外圍設置,所述支撐腳4可以與所述進樣單元3一體成型,構(gòu)成一個具有圓柱形空腔的遮罩蓋,將所述支撐底座1遮罩于圓柱形空腔中。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通過設計支撐底座1,為試樣杯2提供了放置位置及為進樣單元3提供了支撐單元;通過在進樣單元3上設置凹形頂面31及導通通孔311,并將凹形頂面31罩設于試樣杯2上,導通通孔311對準于試樣杯2杯口,在裝樣時,可使試樣通過導通通孔311裝入試樣杯2中,且沒能裝入試樣杯2中的試樣可灑落于凹形頂面31上,再進行二次裝樣,從而解決裝樣時由于試樣杯杯口太小而造成的試樣灑落至杯外的問題,簡單又準確的將試樣封裝至試樣杯中。
請一并參閱圖1、圖2-1、圖2-2及圖2-3,所述支撐底座1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頂面11相對的第一底面12,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頂面11與所述第一底面12之間的側(cè)面13,所述側(cè)面13設有支撐臺14,所述支撐臺14包括支撐面141,所述支撐面141連接于所述側(cè)面13且朝向所述第一頂面11,所述支撐腳4設于所述支撐面141上,以支撐所述進樣單元3。具體為,所述支撐臺14設于所述側(cè)面13上,且支撐臺14與所述支撐底座1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增加支撐底座1的底面面積,形成重型結(jié)構(gòu)設計,可防止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傾翻,增加穩(wěn)定性。所述側(cè)面13設有支撐臺14,具體為,所述支撐臺14可以部分圍繞于所述側(cè)面13,也可以完全包圍所述側(cè)面13設置,其中,所述支撐臺14完全包圍所述側(cè)面13設置,可進一步增加支撐底座1的底面面積,從而增加支撐底座1的穩(wěn)定性。所述支撐面141連接于所述側(cè)面13,且與所述第一底面12相對。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面141與所述第一底面12平行,所述支撐面141、所述第一底面12及兩者之間的連接面一起形成水平的支撐臺結(jié)構(gòu),以支撐所述支撐腳4,從而將所述進樣單元3固定于所述支撐底座1上,便于試樣裝樣操作。
進一步地,所述進樣單元3還包括引樣通道33,所述引樣通道33連通于所述導通通孔311與所述收容腔111之間。所述引樣通道33為中空通道,可以為所述導通通孔311朝向與所述第二頂面32向背的方向延伸,且該延伸方向與所述收容腔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收容腔111、所述支撐底座1、進樣單元3、導通通孔311、引樣通道33的中心軸線可以重合。所述引樣通道33可以延伸至所述收容腔111中,以便于將進入所述導通通孔311的試樣引入所述收容腔111的試樣杯中。
進一步地,所述引樣通道33可以延伸于所述試樣杯2中,以便于試樣通過所述引樣通道33直接進入所述試樣杯2中,以免試樣灑出。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引樣通道33的外徑與所述試樣杯2的內(nèi)徑相匹配,即所述引樣通道33的外壁與所述試樣杯2的內(nèi)壁連接在一起,一方面可確保所述引樣通道33口盡量大,以便于盡量多的試樣進入試樣杯中,另一方面,可固定所述試樣杯2位置,以免所述試樣杯2在所述收容腔111中晃動。
進一步地,所述收容腔111形狀與所述試樣杯2相匹配,所述試樣杯2底部固定在所述收容腔111中。具體而言,所述收容腔111的形狀可與所述試樣杯2的形狀相同,若所述試樣杯2為圓筒狀,則所述收容腔111也為圓筒狀,所述收容腔111的內(nèi)徑稍大于所述試樣杯2的外徑,以便于所述試樣杯2剛好能放入所述收容腔111中,且不會發(fā)生左右的晃動,以提高所述試樣杯2在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中的安裝穩(wěn)定性。
本申請實施例對所述收容腔111的大小和形狀沒有明確的限制,可根據(jù)所需收納的試樣杯的大小和形狀來設計所述收容腔的大小和形狀。
為減少試樣杯中的試樣殘留,所述試樣杯2通常設計為圓弧形底面。所述收容腔111可以包括與所述試樣杯2底面匹配的圓弧形底面112,所述圓弧形底面112用于支撐所述試樣杯2,以便于所述試樣杯2底部固定于所述收容腔111的穩(wěn)定性。
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111部分收容所述試樣杯2,即所述試樣杯2的杯身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111內(nèi),杯口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111外,可便于試樣杯2從收容腔111中取出。此時,可通過設計所述支撐腳4的高度,使得所述底面32可與所述試樣杯2杯口相抵接,既便于通過所述底面32固定所述試樣杯2,也可以減小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的高度,促進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小型化設計。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111也可以完全收容所述試樣杯2。
請參閱圖4,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底座1還包括推出組件15,所述推出組件15位于所述支撐底座1的底部,活動連接于所述收容腔111和所述第一底面12之間,所述推出組件15的軸線與所述收容腔111的軸線重合,所述推出組件15的底部與所述第一底面12的相連,所述收容腔111的頂部與收容腔111的底面相連,或者所述收容腔111的頂部形成收容腔111的一部分底面,沿軸線向所述第一頂面11方向推動所述推出組件15,可將所述推出組件15推入所述收容腔111中,所述推出組件15在朝向第一頂面11運動的過程中可將所述試樣杯2推出,以免試樣杯2難以從所述收容腔111中取出。推出組件15的外圍可以是圓柱形或方柱形或其他形狀。
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底座1還設有限位組件16,所述限位組件16可以為限位凸臺,所述推出組件15上設有與該限位凸臺相匹配的內(nèi)凹部151,所述內(nèi)凹部151與所述限位凸臺16相抵接,將所述推出組件15固定于所述限位凸臺15。當向所述第一頂面11方向移動所述推出組件15的底面時,所述內(nèi)凹部151與所述限位凸臺16分離且朝向第一頂面11運動,可將所述試樣杯2推出,取出試樣杯2后,所述推出組件15朝向第一底面12運動,直到所述內(nèi)凹部151回到與所述限位凸臺16相抵接的位置。
在裝入試樣的過程中,先將支撐底座1平放至平坦的桌面上,用鑷子夾住試樣杯2的邊緣,將試樣杯2放入支撐底座1的收容腔111中;然后將進樣單元3安裝到已經(jīng)裝有試樣杯2的支撐底座1上,將引樣通道33插入到試樣杯2中,支撐腳4放在支撐面141上,用鑷子將試樣從進樣單元3引入試樣杯2中,利用進樣單元3的凹形頂面31將灑出的試樣一并推入到試樣杯2內(nèi),將試樣蓋住防止試樣在移動和使用過程中灑出。填裝完畢后取下進樣單元3,用鑷子夾持試樣杯2露出收容腔111的邊緣,或者用手向上推動推出組件15使試樣杯2露出收容腔111,向上取出已經(jīng)裝有試樣的試樣杯2。
所述試樣杯裝樣輔助裝置的部分或全部材質(zhì)可以為不銹鋼或聚丙烯或聚苯丙烯或聚苯乙烯或其他材料。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但該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該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均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quán)利要求界定的范圍為準。
以上所述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