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尤 其是在鋰系熱電池中的應用。
(二)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熔鹽至少包含一種鹽以上,而且一般在熔融狀態(tài)下 才被應用。熔鹽在較寬溫度范圍內具有低的蒸汽壓,低的粘度和良好 的導電性等優(yōu)點,這些特性決定了熔鹽在工業(yè)電解、核能工業(yè)和材料 工業(yè)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由于熔鹽性能的特殊性,它在熱電池中也有廣泛的應用。熱電池
是一種儲備式電池,它利用電池本身的加熱系統4巴不導電的固體狀態(tài) 電解質加熱熔融呈現離子型導體而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一種熱激活儲備
電池。熱電池具備放電密度大,比能量和比功率高,激活時間短等優(yōu) 點, 一直在軍事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來,將熱電池應用到民用 工業(yè)領域已經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興趣,而其中地熱和石油天然氣勘 探用熱電池被認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用領域。然而,由于民用工
業(yè)領域應用環(huán)境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工作者認為開發(fā)熔點低于300°C 的熔鹽電解質是將熱電池應用到民用工業(yè)領域的關鍵。
傳統的鋰系熱電池電解質LiCl-KCl,由于其熔點較高,因而很難 被應用到民用工業(yè)領域。事實上,已有許多研究工作致力于開發(fā)新型 的電解質體系,以求熱電池能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專利 US20080299447A1介紹了 一系列新型電解質體系,但由于這類熔鹽 電解質是基于氟化、氯化和溴化鹽而開發(fā)的,因此熔點仍舊較高。非
3專利資料(P. Masset, J. Power source 160 (2006) 688-697)介紹了 一類含 碘化鹽的電解質體系,其熔點較低,但是硪化鹽極易潮解和氧化,而 且價格非常昂貴,因而沒能獲得較大發(fā)展。硝酸鹽熔鹽體系較卣化鹽 體系具備更低的熔點,而且價格低廉,但是硝酸熔鹽具有很強的氧化 性,容易與高活性的陽極材料反應,從而導致了電池使用的安全隱患。 化工學報2009年第2期披露了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的研究成果"新型 二元熔鹽電解質LiTFSI/NaTf的熱學和電化學性能",該文章公開了 LiN(CF3S02)2-CF3S03Na二元熔鹽電解質體系。此外,£/e"rac/^m/ca/ aw/ 5W/AStote丄e論ra在2009年第4期披露了本發(fā)明發(fā)明人的另一項 研究成果"Thermal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Binary Molten Salt Electrolyte Based on LiTFSI and CF3S03K,,。該文章公開了 LiN(CF3S02)2-CF3S03K二元熔鹽電解質體系。上述兩個熔鹽電解質體 系雖然在整體性能上已經可以滿足鋰系熱電池應用的需要,然而這兩 個體系在熱穩(wěn)定性還有待提高??紤]到實際應用環(huán)境的溫度分布非常 復雜,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發(fā)明內容
針對二元熔鹽電解質體系LiN(CF3S02)rCF3S03Na和 LiN(CF3S02)2-CF3S03K存在熱穩(wěn)定性方面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 種具有低熔點、較寬的電化學窗口、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的全氟有機熔鹽 電解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由LiN(C2F5S02)2與CF3S03Na或 CF3S03K制成,其中LiN(C2FsS02)2的摩爾分數為10~50%。進一步,所述的LiN(C2F5S02)2的摩爾分數優(yōu)選為10~40%。
本發(fā)明制得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在具有低熔點、較寬的電化學 窗口的同時,還具有纟艮好的熱穩(wěn)、定性,性能上面更出色。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 一種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具 體的制備方法如下按比例分別稱取所需原料組分,將所選取的原料 組分充分混合均勻;接著將該混合物加熱熔融,待重新冷卻后碾磨均 勻,即獲得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
進一步,優(yōu)選在稱取原料組分之前,將所有原料組分充分干燥。
本發(fā)明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體系具有低熔點、高電導率、較寬的 電化學窗口、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電化學性能、應用廣泛的特點,可應 用于鋰系熱電池等領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勢
本發(fā)明通過對原料的選擇和組合,使得本發(fā)明制得的全氟有機熔 鹽體系具有低熔點、較寬的電化學窗口、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等優(yōu)點,能 夠符合鋰系熱電池應用到民用工業(yè)領域電解質熔點低于300。C的要 求。
(四)具體實施例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fā) 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分別稱取干燥后的LiN(C2F5S02)2 4g和CF3S03Na 8g于碾缽中, 充分混合碾磨,接著將該混合物加熱熔融,待重新冷卻后碾磨均勻, 形成低溫熔鹽體系。從該混合后的熔鹽中稱取10 mg左右用PyrisDiamond TG/DTA(Seiko Instruments)熱重分析〗義測量其熱學性質,測 得其熔點為195°C,熱分解溫度在400。C以上。其在270。C時的電導 率為34mS/cm,溫度為250。C時,測得其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為4.3 V。 實施例2:
分別稱取干燥后的LiN(C2F5S02)2 5g和CF3S03K 12 g于碾缽中, 充分混合碾磨,接著將該混合物加熱熔融,待重新冷卻后碾磨均勻, 形成低溫熔鹽體系。從該混合后的熔鹽中稱取10 mg左右用Pyris Diamond TG/DTA(Seiko Instruments)熱重分析儀測量其熱學性質,測 得其熔點為182°C,熱分解溫度在400。C以上。其在270。C時的電導 率為38mS/cm,溫度為250。C時,測得其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為4.4 V。 實施例3:
分別稱取干燥后的LiN(C2F5S02)2 10.5g和CF3S03Na 12.5g于碾 缽中,充分混合碾磨,接著將該混合物加熱熔融,待重新冷卻后碾磨 均勻,形成低溫熔鹽體系。從該混合后的熔鹽中稱取10 mg左右用 Pyris Diamond TG/DTA(Seiko Instruments)熱重分析儀測量其熱學性 質,測得其熔點為189°C,熱分解溫度在40(TC以上。其在270。C時 的電導率為26mS/cm,溫度為250。C時,測得其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為4.3 V。
實施例4:
分別稱取干燥后的LiN(C2F5S02)2 5g和CF3S03Na 15g于碾缽中, 充分混合碾磨,接著將該混合物加熱熔融,待重新冷卻后碾磨均勻, 形成低溫熔鹽體系。從該混合后的熔鹽中稱取10 mg左右用Pyris Diamond TG/DTA(Seiko Instruments)熱重分析儀測量其熱學性質,測 得其熔點為20rC,熱分解溫度在400。C以上。其在270。C時的電導率為38mS/cm,溫度為25(TC時,測得其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為4.3 V。 實施例5:
'分別稱取千燥后的LiN(C2F5S02)2 11g和CF3S03K 15 g于碾缽中, 充分混合碾磨,接著將該混合物加熱熔融,待重新冷卻后碾磨均勻, 形成低溫熔鹽體系。從該混合后的熔鹽中稱取10 mg左右用Pyris Diamond TG/DTA(Seiko Instruments)熱重分析儀測量其熱學性質,測 -浮其熔點為178°C,熱分解溫度在400。C以上。其在270。C時的電導 率為30mS/cm,溫度為250。C時,測得其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為4.4 V。
權利要求
1、一種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由LiN(C2F5SO2)2與CF3SO3Na或CF3SO3K制成,其中LiN(C2F5SO2)2的摩爾分數為10~50%。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LiN(C2F5S02)2的摩爾分數為10 40%。
3、 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由LiN(C2F5S02)2與CF3S03Na或 CF3S03K制成,其中LiN(C2FsS02)2的摩爾分數為10 50%;具體的 制備方法如下按比例分別稱取所需原料組分,將所選取的原料組分 充分混合均勻;接著將該混合物加熱熔融,待重新冷卻后石展磨均勻, 即獲得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稱取原料組分之前,將所有原料組分充分干燥。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在鋰系熱電池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由LiN(C<sub>2</sub>F<sub>5</sub>SO<sub>2</sub>)<sub>2</sub>與CF<sub>3</sub>SO<sub>3</sub>Na或CF<sub>3</sub>SO<sub>3</sub>K制成,其中LiN(C<sub>2</sub>F<sub>5</sub>SO<sub>2</sub>)<sub>2</sub>的摩爾分數為10~50%。所述的制備方法如下按比例分別稱取所需原料組分,將所選取的原料組分充分混合均勻;接著將該混合物加熱熔融,待重新冷卻后碾磨均勻,即獲得所述的全氟有機熔鹽電解質。本發(fā)明所述熔鹽電解質具有低熔點、較寬的電化學窗口、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電化學性能等優(yōu)點,可應用于鋰系熱電池等領域。
文檔編號H01M6/36GK101587957SQ20091009979
公開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15日
發(fā)明者屠曉華, 褚有群, 馬淳安 申請人:浙江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