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整合式散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39698閱讀:199來源:國知局
整合式散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于整合式散熱裝置,尤指應用于散熱之整合式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現(xiàn)行電子設備逐漸以輕薄作為標榜之訴求,故各項元件皆須隨之縮小其尺寸,但電子設備之尺寸縮小伴隨而來產(chǎn)生的熱變成電子設備與系統(tǒng)改善性能的主要障礙。所以業(yè)界為了有效解決電子設備內(nèi)的元件散熱問題,便分別提出具有導熱效能較佳的均溫板(vaporchamber)及熱管(heatpipe),以有效解決現(xiàn)階段的散熱問題。

均溫板(vaporchamber)呈矩型狀之殼體(或板體),其殼體內(nèi)部腔室內(nèi)壁面設置毛細結構,且該殼體內(nèi)部填充有工作液體,并令該殼體的一側(即蒸發(fā)區(qū))貼設在一發(fā)熱元件(如中央處理器、南北橋晶片、電晶體、mcu或其他電子元件等)上吸附該發(fā)熱元件所產(chǎn)生之熱量,使液態(tài)之工作液體于該殼體之蒸發(fā)區(qū)產(chǎn)生蒸發(fā)轉換為汽態(tài),將熱量傳導至該殼體之冷凝區(qū),該汽態(tài)之工作液體于冷凝區(qū)受冷卻后冷凝為液態(tài),該液態(tài)之工作液體再透過重力或毛細結構回流至蒸發(fā)區(qū)繼續(xù)汽液循環(huán),以有效達到均溫散熱之效果。

熱管(heatpipe)的原理與理論架構與均溫板相同,主要是在圓管口徑的熱管內(nèi)之中空部分填入金屬粉末(或是置入編織網(wǎng)狀的毛細或設置溝槽或復合毛細),并透過燒結之方式于該熱管之內(nèi)壁形成一環(huán)狀的毛細結構,其后將該熱管抽真空并填充工作液體,最后封閉以形成熱管結構。當工作液體由蒸發(fā)部受熱蒸發(fā)后擴散至該冷凝端,并該工作液體于該蒸發(fā)部為汽態(tài),由該蒸發(fā)部離開后向該冷凝端擴散時逐步受冷卻冷凝轉換為液態(tài),并且再透過毛細結構回流至該蒸發(fā)部。

比較均溫板與熱管兩者只有熱傳導的方式不同,均溫板的熱傳導方式是二維的,是面的熱傳導方式(主要大面積的均溫效果);然而熱管的熱傳導方式是一維的熱傳導方式(主要為熱的遠端傳導)。

故現(xiàn)今的電子元件僅配合單一的熱管或均溫板已不敷使用,因此,如何將熱管與均溫板結合在一起使用使其同時具有均溫及遠端導熱或散熱,以期大幅提升熱傳導之效率,而有效解決高功率電子元件之散熱問題,是目前業(yè)者所需改進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fā)明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第二殼體經(jīng)由復數(shù)第一熱管分別連接復數(shù)第三殼體,并由至少一第一殼體經(jīng)由至少一第二熱管貫穿第二殼體連接至對應的第三殼體,以使該等第三殼體內(nèi)的工作流體分別經(jīng)由連接的第一熱管流到該第二殼體散熱及由第二熱管流到該第一殼體散熱的整合散熱裝置。

本發(fā)明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該第一殼體位于第二殼體上方,該第二殼體位于該等第三殼體上方,該等第三殼體分別經(jīng)由一第一熱管連接在該第二殼體下方及由一第二熱管連接在該第一殼體下方,以使該等第三殼體內(nèi)的工作流體受熱蒸發(fā)經(jīng)由第一、二熱管分別流至該第二殼體及第一殼體中散熱后,從第一、二殼體藉由重力及毛細力回流至每一第三殼體的整合式散熱裝置。

本發(fā)明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可達到較佳的散熱效率的整合式散熱裝置。

本發(fā)明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增加散熱面積散熱的整合式散熱裝置。

本發(fā)明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第一管壁內(nèi)表面設有復數(shù)第一凸肋與復數(shù)第一溝槽,第二管壁內(nèi)表面設有復數(shù)第二凸肋與復數(shù)第二溝槽,該第一、二熱管毛細結構形成在各自的凸肋與溝槽上,藉此增加熱管毛細結構的面積,以提升熱管通道內(nèi)的毛細通道。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整合式散熱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殼體,界定一第一殼體腔室,且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孔連通該第一殼體腔室,該第一殼體腔室內(nèi)具有一第一殼體毛細結構,該第一殼體腔室具有一內(nèi)壁頂側間隔相對該第一開孔;一第二殼體,界定一第二殼體腔室,且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孔及復數(shù)第三開孔,該第二開孔與該等第三開孔連通該第二殼體腔室,該第二殼體腔室內(nèi)具有一第二殼體毛細結構;復數(shù)第三殼體,該每一第三殼體界定一第三殼體腔室,且設有至少一第四開孔連通該第三殼體腔室,該第三殼體腔室內(nèi)具有一工作流體與一第三殼體毛細結構,該第三殼體腔室具有一內(nèi)壁底側間隔相對該第四開孔;復數(shù)第一熱管,該每一第一熱管具有一第一熱管通道,該等第一熱管的兩端分別插接相對該等第三、四開孔,該第一熱管通道分別連通該第二、三殼體腔室,一第一熱管毛細結構設于該第一熱管通道內(nèi)且分別連接該第二殼體毛細結構及該第三殼體毛細結構;及至少一第二熱管,具有一第二熱管通道,該第二熱管的一端插接相對該第一開孔,其另一端則貫穿該第二開孔與相對該第二開孔的一第一熱管通道至對應的一第三殼體腔室內(nèi),該第二熱管通道分別連通對應該第一殼體腔室與該一第三殼體腔室,一第二熱管毛細結構設于該第二熱管通道內(nèi)且分別連接該第一殼體毛細結構及對應的一第三殼體毛細結構。

該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外頂面界定一散熱面積,該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外頂面界定一散熱面積,該每一第三殼體具有一第三外底面界定一吸熱面積,該第一殼體的散熱面積大于或等于任一第三殼體的吸熱面積,該第二殼體的散熱面積大于任一第三殼體的吸熱面積。

該每一第一熱管具有一第一管壁及一第一延伸部形成一第一開放端與一第二延伸部形成一第二開放端,該第一熱管通道及該第一熱管毛細結構設在該第一管壁內(nèi)且位于該第一開放端及該第二開放端之間。

該第二熱管具有一第二管壁及一第三延伸部形成一第三開放端與一第四延伸部形成一第四開放端,該第二熱管通道及該第二熱管毛細結構設在該第二管壁內(nèi)且位于該第三開放端及該第四開放端之間。

該第一延伸部從對應的該第三開孔延伸進入該第二殼體腔室內(nèi),使該第一開放端抵接該第二殼體腔室內(nèi)的一內(nèi)壁頂側,該第二延伸部從對應該第四開孔延伸進入該第三殼體腔室內(nèi),使該第二開放端抵接該第三殼體腔室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

該第三延伸部從對應的該第一開孔延伸進入該第一殼體腔室內(nèi),使該第三開放端抵接該第一殼體腔室內(nèi)的內(nèi)壁頂側,該第四延伸部從該第二開孔延伸進入對應的一第一熱管通道至該第三殼體腔室內(nèi),使該第四開放端抵接該第三殼體腔室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

該第一熱管毛細結構經(jīng)由該第一開放端及第二開放端連接該第二殼體毛細結構及該第三殼體毛細結構。

該第二熱管毛細結構經(jīng)由該第三開放端及第四開放端連接該第一殼體毛細結構及該第三殼體毛細結構。

該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分別設有一第一貫穿口及第二貫穿口貫穿該第一管壁,該第一熱管通道經(jīng)由該第一貫穿口及該第二貫穿口連通該第二殼體腔室及該第三殼體腔室。

該第三延伸部及第四延伸部分別設有一第三貫穿口及第四貫穿口貫穿該第二管壁,該第二熱管通道經(jīng)由該第三貫穿口及該第四貫穿口連通該第一殼體腔室及該第三殼體腔室。

該第一管壁具有一第一內(nèi)表面面對該第一熱管通道,該第一熱管毛細結構形成在該第一內(nèi)表面上,該第一內(nèi)表面設有復數(shù)第一凸肋間隔設置,且該等第一凸肋彼此間具有一第一溝槽,該等第一凸肋及該第一溝槽交錯設置且沿著該第一熱管的一長方向延伸。

該第二管壁具有一第二內(nèi)表面面對該第二熱管通道,該第二熱管毛細結構形成在該第二內(nèi)表面上,該第二內(nèi)表面設有復數(shù)第二凸肋間隔設置,且該等第二凸肋彼此間具有一第二溝槽,該等第二凸肋及該第二溝槽交錯設置且沿著該第二熱管的一長方向延伸。

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及該第三殼體為均溫板或平板式均溫熱管。

該每一第一熱管的管徑大于該第二熱管的管徑。

前述第二熱管更具有至少一支撐體,該支撐體設于該第二熱管通道內(nèi),且該支撐體的一端抵接對應該第一殼體腔室內(nèi)的內(nèi)壁頂側,其另一端抵接對應的一第三殼體腔室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

該支撐體設有一毛細結構,該毛細結構細形成在該支撐體的外周側上。

該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部分及至少一第二部分從該第一部分的至少一側邊一體向外延伸形成,該第一開孔開設貫穿在該第一殼體的第一部分上,該第二部分設有至少一第五開孔,該第五開孔開設貫穿在該第一殼體的第二部分上,至少一第三熱管的兩端分別插接連通相對該第五開孔與對應其中一第三殼體的第四開孔。

該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一部分及至少一第二部分從該第一部分的至少一側邊一體向外延伸形成,其中至少二第三開孔開設貫穿在該第二殼體的第一部分上,而至少一第三開孔開設貫穿在該第二殼體的第二部分上,且至少一第一熱管的兩端分別插接相對該至少一第三開孔與對應至少一第三殼體的第四開孔,并該至少一第一熱管的第一熱管毛細結構分別連接對應該第二殼體的第二部分內(nèi)的第二殼體毛細結構與對應該至少一第三殼體的第三殼體毛細結構。

【附圖說明】

下列圖式之目的在于使本發(fā)明能更容易被理解,于本文中會詳加描述該些圖式,并使其構成具體實施例的一部份。透過本文中之具體實施例并參考相對應的圖式,俾以詳細解說本發(fā)明之具體實施例,并用以闡述發(fā)明之作用原理。

圖1a為本發(fā)明之第一實施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b為本發(fā)明之第一實施例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之第一實施例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之第一實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4a為本發(fā)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二熱管另一實施的俯視局部示意;

圖4b為本發(fā)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二熱管另一實施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之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實施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狀態(tài)剖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8a為本發(fā)明之第三實施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8b為本發(fā)明之第三實施例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9a為本發(fā)明之第三實施例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9b為本發(fā)明之第三實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10a為本發(fā)明之第四實施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0b為本發(fā)明之第四實施例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1a為本發(fā)明之第四實施例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11b為本發(fā)明之第四實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圖。

符號說明:

第一殼體…11

第一殼體腔室…111

內(nèi)壁頂側…1111

第一外頂面…112

第一外底面…113

第一開孔…114

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

第一部分…116

第二部分…117

第五開孔118

第二殼體…12

第二殼體腔室…121

內(nèi)壁頂側…1211

第二外頂面…122

第二外底面…123

第二開孔…124

第三開孔…125

第二殼體毛細結構…126

第一部分…127

第二部分…128

第三殼體…13

第三殼體腔室…131

內(nèi)壁底側…1311

第三外頂面…132

第三外底面…133

第四開孔…134

工作流體…135

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

第一熱管…14

第一管壁…141

第一內(nèi)表面…1411

第一凸肋…1412

第一溝槽…1413

第一延伸部…142

第一開放端…1421

第一貫穿口…1422

第二延伸部…143

第二開放端…1431

第二貫穿口…1432

第一熱管通道…144

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

第二熱管…15

第二管壁…151

第二內(nèi)表面…1511

第二凸肋…1512

第二溝槽…1513

第三延伸部…152

第三開放端…1521

第三貫穿口…1522

第四延伸部…153

第四開放端…1531

第四貫穿口…1532

第二熱管通道…154

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

支撐體…16

毛細結構…161

第三熱管…17

第三管壁…171

第五延伸部…172

第五開放端…1721

第五貫穿口…1722

第六延伸部…173

第六開放端…1731

第六貫穿口…1732

第三熱管通道…174

第三熱管毛細結構…175

散熱器…2。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jù)所附圖式之實施例予以說明。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整合式散熱裝置,請參閱圖1a、圖1b、圖2,為本發(fā)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與組合示意圖。如圖所示,該整合式散熱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殼體11、一第二殼體12、復數(shù)第三殼體13、復數(shù)第一熱管14及至少一第二熱管15,該第一殼體11在本實施例表示一個第一殼體11位于該第二殼體12上方,該等第三殼體13在本實施表示兩個第三殼體13位于該第二殼體12的下方且成左右排列設置。該第一殼體11、第二殼體12及該等第二殼體12較佳由導熱性佳的金屬例如金、銀、銅或其合金及金屬所制成。該第一、二殼體11、12及該等第二殼體12具體實施為均溫板或平板式均溫熱管。在其他實施例中,前述第一殼體11的數(shù)量不局限于上述一個,也可為獨立分開兩個以上,如圖5所示,兩個第一殼體11位于該第二殼體12上方,且間隔該第二殼體12對應下方的兩個第三殼體13,且兩個第一殼體11各自經(jīng)由一根第二熱管15貫穿該第二殼體12連接至對應兩個第三殼體13上。

該第一殼體11具有一第一殼體腔室111、一第一外底面113、第一外頂面112及至少第一開孔114,該第一開孔114在本實施例表示兩個第一開孔114開設貫穿在該第一殼體11的第一外底面113上且連通該第一殼體腔室111,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設有一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及一內(nèi)壁頂側1111,該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設于該第一殼體腔室111的內(nèi)壁上,該第一殼體腔室111的內(nèi)壁頂側1111間隔相對該等第一開孔114。該第一外頂面112作為散熱使用且界定一散熱面積,該第一殼體11的散熱面積為該第一外頂面112的表面積,例如本圖中所示該第一外頂面112為長方形其表面積為第一外頂面112的長×寬。在另一實施,該第一外頂面112若為圓形,則其表面積為第一外頂面112的半徑平方×3.14。

前述第二殼體12具有一第二殼體腔室121、一第二外底面123、一第二外頂面122、至少一第二開孔124及復數(shù)第三開孔125,該第二外頂面122面對該第一殼體11的第一外底面113,該第二開孔124在本實施例表示兩個第二開孔124開設貫穿在該第二殼體12的第二外頂面122上且連通該第二殼體腔室121,該等第三開孔125在本實施例表示兩個第三開孔125相對前述兩個第二開孔124,且該等第三開孔125開設貫穿該第二殼體12的第二外底面123上且連通該第二殼體腔室121。并前述第二殼體腔室121內(nèi)設有一第二殼體毛細結構126,該第二殼體毛細結構126設于該第二殼體腔室121的內(nèi)壁上。該第二外頂面122作為散熱使用且界定一散熱面積,該第二殼體12的散熱面積為該第二外頂面122的表面積,例如本圖中所示該第二外頂面122為長方形其表面積為第二外頂面122的長×寬。在另一實施,該第二外頂面122若為圓形,則其表面積為第二外頂面122的半徑平方×3.14。其中前述第二開孔124的孔徑等于相對前述第一開孔114的孔徑,且該第二開孔124的孔徑小于該第三開孔125的孔徑。

而該每一第三殼體13具有一第三殼體腔室131、一第三外底面133、一第三外頂面132及至少一第四開孔134,該第三外頂面132面對該第二殼體12的第二外底面123,該第四開孔134開設貫穿在該第三外頂面132上且連通該第三殼體腔室131,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具有一工作流體135(如純水、醇類或酮類)及一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設于該第三殼體腔室131的內(nèi)壁上,并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具有一內(nèi)壁底側1311間隔相對該第四開孔134。該每一第三殼體13分別經(jīng)由前述第一熱管14連接該第二殼體12,以使該等第三殼體腔室131分別藉由各自連接的第一熱管14連通到該第一殼體11的第一殼體腔室111。該第三外底面133在本圖中表示為朝下凸出的表面,且作為一吸熱使用并界定一吸熱面積,該吸熱面積為該第三外底面133的表面積,例如本圖中所示該第三外底面133為長方形其表面積為第三外底面133的長×寬。在另一實施,該第三外底面133若為圓形,則其表面積為第三外底面133的半徑平方×3.14。其中前述第四開孔134的孔徑等于相對前述第三開孔125的孔徑,且該第四開孔134的孔徑大于該第一、二開孔114、124的孔徑。

在一較佳實施,該第一殼體11的散熱面積大于或等于任一第三殼體13的吸熱面積,該第二殼體12的散熱面積大于任一第三殼體13的吸熱面積。在另一較佳實施,該第二殼體12的散熱面積大于該等第三殼體13的吸熱面積的總和。

前述每一第一熱管14具有一第一管壁141、一第一延伸部142形成一第一開放端1421與一第二延伸部143形成一第二開放端1431,該第一管壁141內(nèi)設有一第一熱管通道144及一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設于第一熱管通道144內(nèi)且位在該第一開放端1421與第二開放端1431之間,且該第一、二開放端1421、1431分別位于該第一熱管14的兩端(即前端與末端)。并該等第一熱管14的兩端分別插接相對該第二殼體12的該等第三開孔125與第三殼體13的該等第四開孔134,換言之,就是該第一熱管14的第一延伸部142從對應的第三開孔125延伸進入該第二殼體腔室121內(nèi),使該第一開放端1421抵接該第二殼體腔室121內(nèi)的一內(nèi)壁頂側1211,進而令在第一開放端1421的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連接接觸該第二殼體腔室121內(nèi)的內(nèi)壁頂側1211上的第二殼體毛細結構126。

另外,該第一熱管14的第二延伸部143從對應該第四開孔134延伸進入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使該第二開放端1431抵接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進而令在第二開放端1431的該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連接接觸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上的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并在該第一熱管14的第一延伸部142及第二延伸部143上分別設有一第一貫穿口1422及第二貫穿口1432貫穿該第一管壁141,該第一熱管通道144經(jīng)由該第一貫穿口1422及該第二貫穿口1432連通該第二殼體腔室121及該第三殼體腔室131。

在一實施,如圖3所示該第一熱管14的第一管壁141具有一第一內(nèi)表面1411面對該第一熱管通道144,該第一內(nèi)表面1411為平整的內(nèi)環(huán)面,該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設置在該第一內(nèi)表面1411上。然而,在另一替換實施如圖4a及圖4b所示,該第一內(nèi)表面1411設有復數(shù)第一凸肋1412間隔設置,且該等第一凸肋1412彼此間具有一第一溝槽1413,該等第一凸肋1412及該第一溝槽1413交錯設置且沿著該第一熱管14的一長方向延伸,該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形成在該等第一凸肋1412及該該等第一溝槽1413上,藉此增加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的面積。

而前述第二熱管15在本實施例表示2根第二熱管15的各一端連接第一殼體11,其各另一端貫穿該第二殼體12且穿設對應的第一熱管腔室至對應的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以與對應的第三殼體13相連接。并每一第二熱管15具有一第二管壁151、一第三延伸部152形成一第三開放端1521與一第四延伸部153形成一第四開放端1531,該第二管壁151內(nèi)設有一第二熱管通道154及一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設于該第二熱管通道154內(nèi)且位在該第三開放端1521與第四開放端1531之間,且該第三、四開放端分別位于該第二熱管15的兩端(即前端與末端)。并該每一第二熱管15的一端插接相對該第一殼體11的第一開孔114,其另一端則貫穿該第二殼體12的第二開孔124與相對第二開孔124的一第一熱管通道144至對應的一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換言之,就是該第二熱管15的第三延伸部152從對應的第一開孔114延伸進入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使該第三開放端1521抵接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的一內(nèi)壁頂側1111,進而令在第三開放端1521的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連接接觸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的內(nèi)壁頂側1111上的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

另外,該每一第二熱管15的第四延伸部153從對應該第二開孔124延伸進入對應的第一熱管通道144至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使該第四開放端1531抵接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進而令在第四開放端1531的該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連接接觸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上的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并在該第二熱管15的第三延伸部152及第四延伸部153上分別設有一第三貫穿口1522及第四貫穿口1532貫穿該第二管壁151,該第二熱管通道154經(jīng)由該第三貫穿口1522及該第四貫穿口1532連通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及該第三殼體腔室131。

再者,還可透過該第一熱管14的兩端分別抵接對應該第二殼體12的內(nèi)壁頂側1211與第三殼體13的內(nèi)壁底側1311以及第二熱管15的兩端分別抵接對應該第一殼體11的內(nèi)壁頂側1111與第三殼體13的內(nèi)壁底側1311的結構設計來達到支撐第一、二、三殼體腔室111、121、131,以取代已知均溫板內(nèi)的支撐結構,藉以有效達到節(jié)省成本的效果。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二殼體12上方表示只有一層第一殼體11,但并不局限于。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殼體12上方也可設計為多層第一殼體11,亦即前述第一殼體11可透過該第二熱管15向上間隔層疊形成多層第一殼體11,例如該第二殼體12上方設有二層第一殼體11,其中位于第二殼體12上方的第一層的第一殼體11透過一第二熱管15貫穿該第二殼體12通過第一熱管通道144內(nèi)抵接至對應的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第二層(即最上層)的第一殼體11則透過另一第二熱管15貫穿位于下方第一層的第一殼體11通過第一層的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抵接至對應的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

在一實施,如圖3所示該第二熱管15的第二管壁151具有一第二內(nèi)表面1511面對該第二熱管通道154,該第二內(nèi)表面1511為平整的內(nèi)環(huán)面,該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設置在該第二內(nèi)表面1511上。然而,在另一替換實施如圖4a及圖4b所示,該第二內(nèi)表面1511設有復數(shù)第二凸肋1512間隔設置,且該等第二凸肋1512彼此間具有一第二溝槽1513,該等第二凸肋1512及該第二溝槽1513交錯設置且沿著該第二熱管15的一長方向延伸,該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形成在該等第二凸肋1512及該等第二溝槽1513上,藉此增加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的面積。

其中前述第一、二、三殼體毛細結構115、126、136及第一、二熱管毛細結構145、155例如為燒結金屬粉末體或網(wǎng)目編織體或溝槽或束股纖維等,為具有多孔隙的結構能提供毛細力驅動該工作流體135流動。并該每一第一熱管14的管徑(或截面積)大于該每一第二熱管15的管徑(或截面積)。

所以當該等第三殼體13的第三外底面133分別接觸一發(fā)熱源(例如cpu、mcu、圖形處理器等等)時,每一發(fā)熱源的熱量透過每一第三外底面133傳遞到每一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在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工作流體135受熱轉換成蒸發(fā)工作流體135,其中一部分的蒸發(fā)工作流體135會通過第一熱管通道144從該第一貫穿口1422流至第二殼體腔室121內(nèi),待部分的蒸發(fā)工作流體135于第二殼體腔室121內(nèi)冷凝轉換成液體工作流體135后,該第二殼體腔室121其內(nèi)第二殼體毛細結構126上的液體工作流體135便藉由該第一開放端1421的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的毛細力及重力回流至第二開放端1431,然后藉由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與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連接接觸而回流至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同時另一部分的蒸發(fā)工作流體135會通過第二熱管通道154從該第三貫穿口1522流至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待部分的蒸發(fā)工作流體135于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冷凝轉換成液體工作流體135后,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其內(nèi)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上的液體工作流體135便藉由該第三開放端1521的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的毛細力及重力回流至第四開放端1531,然后藉由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與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連接接觸而回流至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繼續(xù)汽液循環(huán),藉以有效達到散熱效率佳的效果。

續(xù)參圖6所示,該第一、二殼體11、12的第一、二外頂面112、122上選擇設有一散熱單元例如為散熱器21或風扇或散熱器21與風扇的組合,在一較佳實施表示設有一散熱器21。由于散熱器21具有復數(shù)鰭片以增加跟空氣接觸的面積,以使第一、二外頂面112、122上的熱量可以透過散熱器21快速散熱。

藉由以上的設置,使復數(shù)個第三殼體13內(nèi)的工作流體135分別經(jīng)由各自連接的第一熱管14流到該第二殼體12及各自連接的第二熱管15流到該第一殼體11,然后藉由第一殼體11的第一外頂面112與第二殼體12的第二外頂面122散熱,最后從第一殼體11藉由重力及毛細力通過每一第二熱管15回流至每一第三殼體13及從第二殼體12藉由重力及毛細力通過每一第一熱管14回流至每一第三殼體13,因為重力及毛細力的雙重作用使得工作流體135的回流速度加快,汽液循環(huán)的效率提升,散熱效率隨之上升。另一方面,因為前述第一、二外頂面112、122的散熱面積大于任一第三殼體13的第三外底面133的吸熱面積,或該等第三殼體13的吸熱面積的總和,所以該等第三殼體13的工作流體135分別流到第一、二殼體11、12匯集后,藉由該第一、二殼體11、12的大散熱面積散熱,進而提升熱交換效率。

請參閱圖7,為本發(fā)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剖面示意圖。該本實施例的結構及連結關系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兩者差異處在于:前述每一第二熱管15更具有至少一支撐體16,該支撐體16設于該第二熱管通道154內(nèi),且該支撐體16的一端抵接對應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的內(nèi)壁頂側1111,其另一端抵接對應的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所以除了透過第二熱管15的兩端分別抵接對應該第一殼體11的內(nèi)壁頂側1111與第三殼體13的內(nèi)壁底側1311的結構支撐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外,且還能透過該支撐體16來支撐該第一殼體腔室111,藉以達到雙重支撐的效果,進而有效達到增加支撐強度的效果。

另外,該支撐體16設有一毛細結構161,該支撐體16在本實施例表示為一金屬柱(如銅柱)外周側上形成有該毛細結構161,該毛細結構161例如為一燒結粉末體或網(wǎng)目編織或溝槽或前述的組合,且該支撐體16的毛細結構161分別連接接觸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與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使該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上的液體工作流體135除了藉由第二熱管毛細結構155的毛細力及重力回流至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外,還能透過該支撐體16外周表面的燒結粉末體的毛細力及重力回流至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藉此有效加速液體工作流體135的回流速度的效果。并于具體實施時,該支撐體16不局限于上述金屬柱,該支撐體16也可設計為一利用粉末冶金燒結方式成型的支撐體。

請參閱圖8a、圖9a,為本發(fā)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與組合示意圖,并輔以參閱圖8b、圖9b。該本實施例的結構及連結關系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兩者差異處在于:前述第一殼體11具有一第一部分116及至少一第二部分117從該第一部分116的至少一側邊一體向外延伸形成,該第一殼體11的第一部分116位于該第二殼體12的正上方處,且該第一殼體11的第一部分116與第二部分117共同界定前述第一殼體腔室111。該第二部分117在本實施例從該第一部分116的一側邊朝遠離該第一部分116方向呈水平向外延伸構成一呈l字形狀的第一殼體11。在替代實施例,該第二部分117可為復數(shù)個第二部分117如2個第二部分117從該第一部分116的同一側邊朝同一方向向外延伸構成一呈u字形狀的第一殼體11,或是2個第二部分117從該第一部分116的兩相對側邊分別朝不同方向向外延伸構成一大致呈z字形狀的第一殼體11,或是其他幾何形狀的第一殼體11。

前述兩個第一開孔114在本實施表示開設貫穿在該第一殼體11的第一部分116其上第一外底面113上且連通該第一殼體腔室111,該第二部分117設有至少一第五開孔118,該第五開孔118開設貫穿在該第一殼體11的第二部分117上的第一外底面113上且連通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并該等第三殼體13在本實施例表示為三個第三殼體13,其中兩個第三殼體13位于該第二殼體12的正下方處,最后一個第三殼體13則位于第一殼體11的第二部分117的下方處。

另外,前述整合式散熱裝置更包括至少一第三熱管17,該第三熱管17具有一第三管壁171、一第五延伸部172形成一第五開放端1721與一第六延伸部173形成一第六開放端1731,該第三管壁171內(nèi)設有一第三熱管通道174及一第三熱管毛細結構175設于第三熱管通道174內(nèi)且位在該第五開放端1721與第六開放端1731之間,且該第五、六開放端1721、1731分別位于該第三熱管17的兩端(即前端與末端)。并該第三熱管17的兩端分別插接連通相對該第一殼體11的第五開孔118與對應其中一第三殼體13(即前述最后一個第三殼體13)的第四開孔134,換言之,就是如圖9b所示,該第三熱管17的第五延伸部172從對應的第五開孔118延伸進入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使該第五開放端1721抵接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的一內(nèi)壁頂側1111,進而令在第五開放端1721的第三熱管毛細結構175連接接觸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的內(nèi)壁頂側1111上的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

另外,該第三熱管17的第六延伸部173從對應該第三殼體13(即前述最后一個第三殼體13)的第四開孔134延伸進入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使該第六開放端1731抵接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進而令在第六開放端1731的該第三熱管毛細結構175連接接觸該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內(nèi)壁底側1311上的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并在該第三熱管17的第五延伸部172及第六延伸部173上分別設有一第五貫穿口1722及一第六貫穿口1732貫穿該第三管壁171,該第三熱管通道174經(jīng)由該第五貫穿口1722及該第六貫穿口1732連通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及該第三殼體腔室131。

其中第三熱管毛細結構175例如為燒結金屬粉末體或網(wǎng)目編織體或溝槽或束股纖維等,為具有多孔隙的結構能提供毛細力驅動該工作流體135流動。

所以當?shù)谌龤んw13(即前述最后一個第三殼體13)的第三外底面133接觸對應的發(fā)熱源(例如cpu、mcu、圖形處理器或其他電子元件等等)時,該發(fā)熱源的熱量透過該第三外底面133傳遞到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在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的工作流體135受熱轉換成蒸發(fā)工作流體135,而該蒸發(fā)工作流體135會通過第三熱管通道174從該第六貫穿口1732流至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待部分的蒸發(fā)工作流體135于第一殼體腔室111內(nèi)冷凝轉換成液體工作流體后,該第一殼體腔室111其內(nèi)第一殼體毛細結構115上的液體工作流體便藉由該第五開放端1721的第三熱管毛細結構175的毛細力及重力回流至第六開放端1731,然后藉由第三熱管毛細結構175與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連接接觸而回流至第三殼體腔室131內(nèi)繼續(xù)汽液循環(huán),藉以有效達到散熱效率佳的效果。

因此透過本發(fā)明的第一殼體11的第二部分117從該第一部分116的至少一側邊一體向外延伸的設計,使得可以事先根據(jù)發(fā)熱源的多寡與多個發(fā)熱源在不同位置來調(diào)整該第二部分117從該第一部分116一體向外延伸的長度與延伸出去的方向位置,使得于使用上可達到更便利多元化的應用。

請參閱圖10a、圖11a,為本發(fā)明之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與剖面示意圖,并輔以參閱圖10b、圖11b。該本實施例的結構及連結關系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兩者差異處在于:前述第二殼體12具有一第一部分127及至少一第二部分128從該第一部分127的至少一側邊一體向外延伸形成,該第二殼體12的第一部分127位于該第一殼體11下方處,且該第二殼體12的第一部分127與第二部分128共同界定前述第二殼體腔室121。該第二部分128在本實施例從該第一部分127的一側邊朝遠離該第一部分127方向呈水平向外延伸構成一呈l字形狀的第二殼體12。在替代實施例,該第二殼體12的第二部分128可為復數(shù)個第二部分128如2個第二部分128從該第一部分127的同一側邊朝同一方向向外延伸構成一呈u字形狀的第二殼體12,或是2個第二部分128從該第一部分127的兩相對側邊分別朝不同方向向外延伸構成一大致呈z字形狀的第二殼體12,或是其他形狀的第二殼體12。

前述兩個第三開孔125在本實施表示開設貫穿在該第二殼體12的第一部分127其上第二外底面123上且連通該第二殼體腔室121,而另一個第三開孔125則開設貫穿在該第二殼體12的第二部分128上。并該等第三殼體13在本實施例表示為三個第三殼體13,其中兩個第三殼體13位于該第二殼體12的第一部分127正下方處,最后一個第三殼體13則位于第二殼體12的第二部分128的下方處。另外,該等第一熱管14在本實施例表示為三根第一熱管14,其中二根第一熱管14的兩端(即該第一、二開放端1421、1431)分別插接相對該第二殼體12的第一部分127其上兩個第三開孔125與對應兩個第三殼體13的第四開孔134,另一根第一熱管14的兩端分別插接相對該第二殼體12的第二部分128的第三開孔125與對應該第三殼體13(即最后一個第三殼體13)的第四開孔134。并另一根第一熱管14的第一熱管毛細結構145分別連接對應該第二殼體12的第二部分128內(nèi)的第二殼體毛細結構126與對應該第三殼體13(即最后一個第三殼體13)的第三殼體毛細結構136。

透過本發(fā)明的第二殼體12的第二部分128從該第一部分127的至少一側邊一體向外延伸的設計,使得可以事先根據(jù)發(fā)熱源的多寡與多個發(fā)熱源在不同位置來調(diào)整該第二部分128從該第一部分127一體向外延伸的長度與延伸出去的方向位置,使得于使用上可達到更便利多元化的應用。

惟以上所述者,僅本發(fā)明之較佳可行之實施例而已,舉凡利用本發(fā)明上述之方法、形狀、構造、裝置所為之變化,皆應包含于本案之權利范圍內(nèi)。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六安市| 满洲里市| 祥云县| 金沙县| 阳曲县| 乐平市| 科尔| 凯里市| 洛隆县| 华坪县| 丽江市| 奇台县| 环江| 台北市| 轮台县| 澄江县| 宁陕县| 吉首市| 彰化市| 祁门县| 洛扎县| 津市市| 甘孜| 从江县| 明光市| 剑河县| 茂名市| 云南省| 金山区| 成武县| 黎川县| 怀宁县| 福鼎市| 浦东新区| 噶尔县| 衡南县| 惠水县| 金山区| 仁寿县| 永泰县| 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