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車身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車身,其有縱梁和插入在該縱梁的朝向行駛方向或逆行駛方向朝向的端部中的碰撞吸能盒,該碰撞吸能盒固定在所述縱梁的兩個相互面對的壁之間。
背景技術:
這樣的汽車車身常常應用在當今的汽車上,并且在實踐中已為眾人所知。所述碰撞吸能盒在汽車車頭被撞或車尾受撞時用于降低碰撞能量。所述碰撞吸能盒被插入在所述縱梁的朝向行駛方向開口的端部中,可將所受到的沖撞力均勻地引入所述縱梁中。但在這種情況下不太有利的是,在縱梁和碰撞吸能盒之間存在公差。為了補償這種公差,必需在碰撞吸能盒和縱梁的壁之間設置間隙。然而,為了確保所述碰撞吸能盒有規(guī)定的功能,又需要使碰撞吸能盒與所述縱梁的相互面對的壁之間形成力傳遞式的和/或形狀閉合式的連接。
人們可能會考慮,將所述縱梁的相互面對的兩個壁構造成有彎曲撓性,使之在安裝所述碰撞吸能盒時可變形。但所述縱梁有很高的剛性,并且大多配備有增強板,因此,不能確保所述縱梁的朝向行駛方向的端部能產生足夠的變形。
人們另外也會考慮,采用貫通螺栓橫向于所述縱梁軸線地穿過所述縱梁的端部和所述碰撞吸能盒,并將所述縱梁與碰撞吸能盒螺旋擰緊。但這樣做的缺點是,必須將所述縱梁的兩個相對壁設置成相互精確地平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進一步改進上述類型的汽車車身,并由此可實現(xiàn)對于碰撞吸能盒的簡便安裝。
上述技術問題通過這樣一種汽車車身來解決,該汽車車身具有縱梁和插入在該縱梁的朝向行駛方向或逆行駛方向朝向的端部中的碰撞吸能盒,該碰撞吸能盒固定在所述縱梁的兩個相互面對的壁之間,按照本發(fā)明,在與所述縱梁相分離的狀態(tài)下所述碰撞吸能盒比所述縱梁的兩個壁之間的間距窄,所述碰撞吸能盒的插入所述縱梁的端部可朝向所述縱梁的壁變形,且所述碰撞吸能盒側向抵靠在所述縱梁的壁上并被夾緊。
通過這樣的設計構造,可在所述縱梁的相互面向的兩個壁與所述碰撞吸能盒之間設置用于補償公差的間隙,由此可通過將所述碰撞吸能盒簡便地插入所述縱梁的朝向行駛方向的端部中來進行安裝。緊接著,使碰撞吸能盒的兩側被所述縱梁的兩個壁夾緊,由此使得所述碰撞吸能盒與所述縱梁之間形成力傳遞式的和/或形狀閉合式的結合。當所述碰撞吸能盒被壓緊在縱梁的壁上時,碰撞吸能盒產生變形。所述縱梁因此可設計成有很強的剛性并可配備增強元件。由此,按照本發(fā)明的汽車車身沿行駛方向看在所述碰撞吸能盒之后可構造成有規(guī)定的剛性強度。采用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所述縱梁的兩個壁也可設置成不相互平行。
按照本發(fā)明的一有利的擴展設計,所述碰撞吸能盒有至少兩個可相對移動地設置的碰撞吸能盒部件,其中一個碰撞吸能盒部件被固定在所述縱梁的一個壁上,另一個碰撞吸能盒部件則被固定在該縱梁的與所述壁相對的另一壁上。借此,所述碰撞吸能盒可特別簡單地壓靠在所述縱梁的壁上。
按照本發(fā)明的另一有利的擴展設計,所述碰撞吸能盒有至少兩個增強元件,各增強元件分別通過固定元件和所述縱梁的與之最接近的壁連接。由此,所述碰撞吸能盒與縱梁的連接結合具有特別高的穩(wěn)定性。
按照本發(fā)明的又一有利設計,當至少一個碰撞吸能盒部件分別與其中一個增強元件相配置時,所述碰撞吸能盒可構造得特別簡單。
當所述碰撞吸能盒部件分別與其中一個增強元件預先固定時,所述碰撞吸能盒在安裝前就有很高的穩(wěn)定性。由此,可將所述碰撞吸能盒與增強元件一起簡便地插入所述縱梁中。通過對所述構件進行預固定,可實現(xiàn)在安裝前運送所述構件時的安全性。
當所述碰撞吸能盒部件被夾緊在其中一個增強元件和所述縱梁的一個壁之間時,可特別簡化本發(fā)明的汽車車身構造。
按照本發(fā)明的再一有利的擴展設計,所述碰撞吸能盒可由此簡便地獲得所規(guī)定的穩(wěn)定性,即,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各外殼部件至少在所述縱梁之外通過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壁元件連接。也就是說,所述碰撞吸能盒在其插入所述縱梁中的插入區(qū)之外有一個封閉的橫斷面。
在所述縱梁之內,所述碰撞吸能盒可由此簡便地彎曲,并以其側壁抵靠在所述縱梁的壁上并被夾緊,即,所述連接各碰撞吸能盒部件的壁元件在所述縱梁之內開有槽縫。在所述壁元件上的槽縫的末端優(yōu)選有一鉆孔用于減小碰撞吸能盒的應力。
按照本發(fā)明的另一有利的擴展設計,所述碰撞吸能盒有兩個分別用于容納其中一個碰撞吸能盒部件的外殼部件,并且所述兩個外殼部件僅僅在所述縱梁之外相互連接,借此所述碰撞吸能盒的構造特別簡單。
按照本發(fā)明的又一有利設計,將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各外殼部件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可由此特別簡單地構造成具有彈性的彎曲狀,即,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將所述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所述各外殼部件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在與所述縱梁相分離的狀態(tài)下呈彎曲狀。
為了進一步簡便地獲得所述碰撞吸能盒在壓緊于所述縱梁的壁上時的可變形性,按照本發(fā)明的再一有利的擴展設計,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將所述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所述各外殼部件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具有可變形的沖制凹槽。
當所述將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各外殼部件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由彈性材料制成時,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壁元件可簡便地在壓緊于所述縱梁的壁上時伸展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又一有利的擴展設計,當所述增強元件分別具有至少一個內螺紋、所述固定元件分別插入所述縱梁的一個壁中并螺旋擰緊于所述內螺紋中時,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安裝可特別簡單。
為了進一步簡化所述碰撞吸能盒在縱梁上的安裝,所述碰撞吸能盒優(yōu)選具有支撐在所述縱梁上的對中突起。
本發(fā)明有多種實施方式。為了進一步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下面借助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予以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發(fā)明的汽車車身的朝向行駛方向的局部區(qū)域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的汽車車身局部區(qū)域的側部立體圖;圖3a和3b是在安裝碰撞吸能盒之前和之后對于圖2所示汽車車身的插入該碰撞吸能盒的區(qū)段的斷面圖;圖4a和4b是在安裝碰撞吸能盒之前和之后對于本發(fā)明汽車車身的另一實施形式的插入區(qū)段的斷面圖;圖5a和5b是在安裝碰撞吸能盒之前和之后對于本發(fā)明汽車車身的又一實施形式的插入區(qū)段的斷面圖;圖6a和6b是在安裝碰撞吸能盒之前和之后對于本發(fā)明汽車車身的再一實施形式的插入區(qū)段的斷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汽車車身1的朝向行駛方向的局部區(qū)域的立體示意圖。汽車車身1具有兩個縱梁2和保險杠橫梁3。在保險杠橫梁3和縱梁2之間設有碰撞吸能盒4。在一個可選擇的、未示出的實施形式中,也可在縱梁2的逆行駛方向的端部配備碰撞吸能盒。圖2為碰撞吸能盒的立體示意圖,所述碰撞吸能盒4插入所述縱梁的朝向行駛方向的端部中。于是,碰撞吸能盒4具有插入區(qū)5,借助于插入區(qū)5所述碰撞吸能盒被插入縱梁2中。碰撞吸能盒4在插入區(qū)5中借助設計成螺釘?shù)墓潭ㄔ?與縱梁2的兩個相互面向的壁7,7′相結合。
圖3a是在安裝碰撞吸能盒時和用固定元件6實現(xiàn)連接之前、對于碰撞吸能盒4在縱梁2中的插入區(qū)5的斷面圖。碰撞吸能盒4有多個設置在外殼部段8,8′中的碰撞吸能盒部件9,9′和兩個增強元件10,10′,并且在圖示的安裝前的狀態(tài)下,所述碰撞吸能盒比所述縱梁的兩個相互面對的壁7,7′之間的間距窄。由此可補償縱梁2和碰撞吸能盒4的公差并可確保將碰撞吸能盒4簡單地插入縱梁2中。此外,為了便于裝配,碰撞吸能盒4具有支撐在縱梁2上的對中突起11。增強元件10,10′有多個用于固定元件6的內螺紋12,12′。為了完成裝配,可將碰撞吸能盒4插入縱梁2中,直至對中突起11抵靠在縱梁2上。由此,碰撞吸能盒4和縱梁2相互對中,固定元件6可通過在縱梁2中的開槽螺旋擰入增強元件10,10′中。如圖3b所示,在擰緊設計為螺釘?shù)墓潭ㄔ?時導致碰撞吸能盒4變形并將增強元件10,10′拉靠在縱梁2的壁7,7′之上。為使碰撞吸能盒4容易變形,在它的將各碰撞吸能盒部件9,9′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14上開設有縫槽13。在完成安裝后碰撞吸能盒4以力傳遞和形狀閉合的形式與縱梁2相連接。
圖4a和4b是對于本發(fā)明汽車車身的另一實施形式的示意圖,它示出了碰撞吸能盒4插入縱梁2中的插入區(qū)段5在安裝時和安裝后的斷面。這一實施形式與圖3a和3b所示實施形式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碰撞吸能盒4的將各增強元件10,10′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15在與縱梁2相分離的狀態(tài)下有一彎曲拱弧16。在將碰撞吸能盒4與縱梁2螺旋擰緊時,可將拉力引入拱弧段16中并將壁元件15拉直,這一點在圖4b中示出。
圖5a和5b同樣是對于本發(fā)明汽車車身的又一實施形式的示意圖,它示出了碰撞吸能盒4插入縱梁2中的插入區(qū)段5在安裝時和安裝后的斷面。這一實施形式與圖4a和4b所示實施形式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碰撞吸能盒4的將各增強元件10,10′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17具有沖制凹槽18。這樣,在安裝時同樣可將拉力引入壁元件17中。由此,如圖5b所示,可使沖制凹槽18扳開,并可使碰撞吸能盒4的與縱梁2的壁7,7′相對的部位移動而壓靠在壁7,7′上。
圖6a和6b同樣是對于本發(fā)明汽車車身的又一實施形式的示意圖,它示出了碰撞吸能盒4插入縱梁2中的插入區(qū)段5在安裝時和安裝后的斷面。此時,碰撞吸能盒4的外殼部件8,8′構成在與縱梁2相分離的狀態(tài)下的相互搭接的壁元件19。在裝入設計為螺釘?shù)墓潭ㄔ?后,外殼部件8,8′被壓靠在縱梁2的壁7,7′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車身(1),其有縱梁(2)和插入該縱梁(2)的朝向行駛方向或逆行駛方向朝向的端部中的碰撞吸能盒(4),該碰撞吸能盒(4)固定在所述縱梁(2)的兩個相互面對的壁(7,7′)之間,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縱梁(2)相分離的狀態(tài)下所述碰撞吸能盒(4)比所述縱梁(2)的兩個壁(7,7′)之間的間距窄,所述碰撞吸能盒(4)的插入所述縱梁(2)的端部可朝向所述縱梁(2)的壁(7,7′)變形,且所述碰撞吸能盒(4)側向抵靠在所述縱梁(2)的壁(7,7′)上并被夾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盒(4)有至少兩個可相對移動地設置的碰撞吸能盒部件(9,9′),其中一個碰撞吸能盒部件(9)被固定在所述縱梁(2)的其中一個壁(7)上,另一個碰撞吸能盒部件(9′)則固定在該縱梁(2)的與該壁(7)相對的另一壁(7′)上。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盒(4)有至少兩個增強元件(10,10′),各增強元件(10,10′)分別通過固定元件(6)和所述縱梁(2)的與之最接近的壁(7,7′)連接。
4.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碰撞吸能盒部件(9,9′)分別與其中一個增強元件(10,10′)相配置。
5.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盒部件(9,9′)分別與其中一個增強元件(10,10′)預先固定。
6.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盒部件(9,9′)被夾緊在其中一個增強元件(10,10′)和所述縱梁(2)的一個壁(7,7′)之間。
7.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碰撞吸能盒部件(9,9′)或所述碰撞吸能盒(4)的各外殼部件(8,8′)至少在所述縱梁(2)之外通過所述碰撞吸能盒(4)的壁元件(14,15,17,19)相互連接。
8.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各碰撞吸能盒部件(9,9′)的壁元件(14)在所述縱梁(2)之內開有槽縫。
9.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盒(4)有兩個分別用于容納其中一個碰撞吸能盒部件(9,9′)的外殼部件(8,8′),并且所述兩個外殼部件(8,8′)僅僅在所述縱梁(2)之外相互連接。
10.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盒(4)的將所述各碰撞吸能盒部件(9,9′)或所述各外殼部件(8,8′)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15)在與所述縱梁(2)相分離的狀態(tài)下呈拱形。
11.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盒(4)的將所述各碰撞吸能盒部件(9,9′)或所述各外殼部件(8,8′)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17)具有可變形的沖制凹槽(18)。
12.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各碰撞吸能盒部件(9,9′)或各外殼部件(8,8′)相互連接起來的壁元件(14,15,17,19)由彈性材料制成。
13.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強元件(10,10′)分別具有至少一個內螺紋(12,12′),并且所述固定元件(6)分別插入所述縱梁(2)的一個壁(7,7′)中,并螺旋擰緊在一個內螺紋(12,12′)中。
14.按照上面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盒(4)具有支撐在所述縱梁(2)上的對中突起(11)。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車身(1),其有縱梁(2)和插入在縱梁(2)中的碰撞吸能盒(4),在與縱梁(2)相分離的狀態(tài)下碰撞吸能盒(4)比縱梁(2)的兩個相對壁(7,7′)之間的間距窄,由此可以將碰撞吸能盒(4)簡便地插入縱梁(2)中。安裝之后,碰撞吸能盒(4)兩側的外殼部件(8,8′)側向抵靠于縱梁(2)的壁(7,7′)上并被夾緊。由此將碰撞吸能盒(4)與縱梁(2)固定結合在一起。
文檔編號B62D23/00GK101081628SQ20071010650
公開日2007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6月2日
發(fā)明者巴多·布朗貝克, 西奧巴爾德·霍克 申請人:Gm全球科技運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