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傘車后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一般車輛領域手動車輛的手推車,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平穩(wěn)滾動特性的傘車后輪。
請參閱圖4所示,常見現(xiàn)有的傘車40,其結構是在前腳管41及推桿44間樞設套塊42,推桿44上設置樞接塊43,且在樞接塊43的下側樞設后腳管45,前、后腳管41、45間設置橫桿47,在左、右兩側的前、后腳管41、45間設置交叉桿件48,且在左、右兩側的推桿44及后腳管45間設置交叉桿件49,交叉桿件49上、下側設置收合器50及疊合桿491,而在前、后腳管41、45的底端則分別設置雙側式的前輪411及后輪60,而在后輪60上并設有制動器61,借此,而可將套塊42處加以折疊,使得傘車40可以前、后對合,并且,借收合器50及交叉桿件48、49的作用,而可將傘車40左右朝內側收合。
上述傘車40結構,其兩側后輪60因是靠一細長的輪軸樞設而成,故必須形成雙輪式的輪體結構,才能增加穩(wěn)定性,不至搖晃及偏擺,但雙輪式輪體的設計,則使業(yè)者有增加成本的問題,并且,對于要求輕便型的傘車結構來說,雙輪式的后輪60結構則有增加重量的負面影響,而不利于攜帶使用;再者,雙輪式的后輪60結構,在傘車40左右折疊收合時,其兩側位于內側的輪體即容易產生卡掣的不良現(xiàn)象,而現(xiàn)今的技術,若要將其改為單輪式的結構設計,則輪軸在后腳管45穿孔處的樞接點太短,又容易造成單輪單側式的輪體的左右偏擺,而不具有滾動上的穩(wěn)定性。由此可見,上述現(xiàn)有的傘車后輪結構仍存在有諸多的缺陷,而尚有進一步改良的空間,而有賴于業(yè)界共同努力,以求取得盡善盡美的使用功效。
有鑒于上述現(xiàn)有的傘車后輪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yè)知識,積極加以研究創(chuàng)新,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chuàng)設出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的傘車后輪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傘車后輪,使傘車的后腳管底端設置有橫管,可使后輪輪軸穩(wěn)定的樞設于較長的橫管當中,使得后輪可更為平穩(wěn)地在地面上滾動,以避免發(fā)生偏擺及卡掣等不良現(xiàn)象;同時,使其具有單側式的輪體結構,可以減輕傘車的重量,使其更為輕便而易于攜帶,并且,在單側式的后輪內側不具有輪體,且為固定式的結構設計,可有效地避免傘車收合時發(fā)生輪體卡掣的現(xiàn)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傘車后輪,其特征在于該傘車后腳管的底端樞設單側式輪體的后輪,后腳管的底端設置有橫向的橫管,后輪的輪軸穿入樞設于該橫管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xiàn)。前述的傘車后輪,其中所述的橫管上可套設護蓋,該護蓋可形成設有縱蓋板及橫蓋板,而在該護蓋的前端形成設有延伸塊,該延伸塊的前緣形成設有凸圓,煞車板的一端形成設有圓弧形的銜接部,該銜接部中設有夾槽,護蓋的凸圓穿設于該夾槽中予以樞設;又,該煞車板的銜接部周緣處設置有抵掣桿,該護蓋的縱蓋板、橫蓋板內緣形成設有弧槽,縱蓋板套設于后腳管的末端,并以螺絲鎖固,而橫蓋板則覆蓋于橫管的上側。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傘車后輪在后腳管的底端設置有橫向的橫管,借此結構設計,可使后輪輪軸穩(wěn)定地樞設于較長的橫向橫管中,使得后輪的樞設狀態(tài)可更為穩(wěn)定,因此,后輪可以更為平穩(wěn)地在地面上滾動,不會造成偏擺,從而可避免發(fā)生偏擺及卡掣等不良現(xiàn)象;并且其單側式的輪體結構設計,可減輕傘車重量,而讓用戶攜帶使用時具有更為輕便的效果而易于攜帶;并且,在單側式的后輪內側不具有輪體,且為固定式結構設計,可有效的避免傘車收合時輪體卡掣的現(xiàn)象,而使傘車收合的效果頗佳。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主要傘車的后腳管底端設置有橫管,該橫管對于后輪的輪軸而言,具有較長的樞接長度,使后輪可具有平穩(wěn)滾動的功效,同時,單側式輪體結構設計,可減輕傘車的整體重量,且在收合時不會造成卡掣現(xiàn)象。其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改進,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而確實具有增進的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結構外觀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現(xiàn)有的傘車的骨架組合結構外觀立體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傘車后輪其具體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傘車后輪,包括后腳管10、后輪20及護蓋30,其中該傘車的后腳管10,其底端焊設有一橫管11;該后輪20,其側端設置有掣動輪葉21;該后輪20并設有輪軸22,可迫入于后輪20的掣動輪葉21的穿孔211中,輪軸22可穿設樞接于后腳管10的橫管11,護蓋30的縱蓋板31可套設于傘車的后腳管10的底端,并以螺絲加以鎖固,此時的橫蓋板32則覆蓋于橫管11上,借由此結構設計,而形成單側式輪體的后輪20結構;該護蓋30,其上形成設有縱蓋板31,縱蓋板31的底端形成設有橫蓋板32,護蓋30的縱蓋板31、橫蓋板32的內緣形成設有弧槽,縱蓋板31可套設于后腳管10的末端,而橫蓋板32則可覆蓋于橫管11的上側,而在護蓋30的前端則形成設有延伸塊33,延伸塊33的前緣形成設有凸圓34;另設有一煞車板35,其一端形成設有圓弧形的銜接部36,銜接部36中設有夾槽361,夾槽361可供護蓋30的凸圓34穿設于其中并呈樞設結構,又,煞車板35的銜接部36的周緣處設置有抵掣桿37;本實用新型借由護蓋30的煞車板35向下扳動,可使其一側的抵掣桿37卡合于定位槽331,且其另一側則可卡合于掣動輪葉21的間隙中予以掣動定位。
請結合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在實際使用時,其中,由傘車的后腳管10下傳的力,包括傘車的重量及嬰兒乘坐在傘車上所施予的重量,皆可以借由橫向的橫管11的焊設設置,使得輪軸22可以更為穩(wěn)定的加以樞設,而能夠避免后輪20在行進中的偏擺,并且,在其兩側皆為單一的后輪20結構,而能夠有效地減輕整體車身的重量。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傘車后輪,其特征在于該傘車后腳管的底端樞設單側式輪體的后輪,后腳管的底端設置有橫向的橫管,后輪的輪軸穿入樞設于該橫管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傘車后輪,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橫管上可套設護蓋,該護蓋形成設有縱蓋板及橫蓋板,而在該護蓋的前端形成設有延伸塊,該延伸塊的前緣形成設有凸圓,煞車板的一端形成設有圓弧形的銜接部,該銜接部中設有夾槽,護蓋的凸圓穿設于該夾槽中予以樞設;又,該煞車板的銜接部周緣處設置有抵掣桿,該護蓋的縱蓋板、橫蓋板內緣形成設有弧槽,縱蓋板套設于后腳管的末端,并以螺絲鎖固,而橫蓋板則覆蓋于橫管的上側。
專利摘要一種傘車后輪,在后腳管底端樞設單側式輪體的后輪,后腳管底端設有橫管,后輪輪軸樞設橫管中。橫管套設護蓋,護蓋設有縱蓋板及橫蓋板,前端設有延伸塊,延伸塊前緣設有凸圓,煞車板設有圓弧形銜接部及夾槽,護蓋凸圓穿設夾槽樞設;煞車板銜接部周緣設有抵掣桿,護蓋的縱橫蓋板內緣設有弧槽,縱蓋板套設于后腳管末端以螺絲鎖固,橫蓋板覆蓋橫管上側。橫管對于后輪輪軸具有較長樞接長度,使后輪可平穩(wěn)滾動,單側式輪體可減輕傘車整體重量,且收合時不會造成卡掣現(xiàn)象。
文檔編號B60B19/00GK2357944SQ98241668
公開日2000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陳而瑞, 侯宏忠 申請人:英屬維京群島商育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