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容壓縮機控制方法、系統和空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壓縮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變容壓縮機控制方法、系統和空調。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變容壓縮機控制中的缸體切換,一般是通過引入高壓或低壓來切換缸體的數量,從而達到壓縮機變容的效果。而引入高低壓及其控制方式主要是通過吸氣管引入低壓、排氣管引入高壓,配合二通閥、單向閥、三通閥等閥門控制,實現引入壓力的控制。
[0003]然而,變容壓縮機控制方案中,由于壓縮機振動、管路振動、應力等因素,從吸氣管、排氣管接管時,硬化了整套管路,該連接管應力、振動較大,有斷管隱患。
【發(fā)明內容】
[0004]鑒于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變容壓縮機控制方法、系統和空調,在實現變容壓縮機控制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管路振動、應力,延長系統壽命,提高安全可靠性。
[0005]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變容壓縮機控制系統,包括與變容壓縮機連通的變容控制管路,其中:
[0006]變容控制管路與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連通,以從第一管路引入第一控制壓力,或從第二管路引入第二控制壓力,來實現變容壓縮機的變容控制,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為連通室外換熱器與四通閥的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為連通室內換熱器與四通閥的管路。
[0007]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將第一控制壓力和第二控制壓力作為選擇性引入的高壓和低壓來實現變容壓縮機的變容控制;或者,變容控制管路還與排氣管路連通,將排氣管路的壓力作為高壓,第一控制壓力或第二控制壓力作為低壓來實現變容壓縮機的變容控制;或者,變容控制管路還與吸氣管路連通,將吸氣管路的壓力作為低壓,第一控制壓力或第二控制壓力作為高壓來實現變容壓縮機的變容控制。
[0008]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變容控制管路包括第一變容控制支路和第二變容控制支路,其中:
[0009]第一變容控制支路與第一管路連通,第二變容控制支路與第二管路連通。
[0010]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變容控制管路還包括第一控制開關和第二控制開關,其中:
[0011 ]第一控制開關設置在第一變容控制支路上,以控制第一變容控制支路的通斷;
[0012]第二控制開關設置在第二變容控制支路上,以控制第二變容控制支路的通斷。
[0013]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在制冷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壓力為高壓,第二控制壓力為低壓;在制熱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壓力為低壓,第二控制壓力為高壓。
[0014]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變容壓縮機在變容控制管路引入高壓時,進入多缸工作模式;在變容控制管路引入低壓時,進入雙缸工作模式。
[0015]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空調,包括如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變容壓縮機控制系統。
[0016]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變容壓縮機控制方法,包括:變容控制管路從第一管路引入第一控制壓力到變容壓縮機,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為連通室外換熱器與四通閥的管路;變容控制管路從第二管路引入第二控制壓力到變容壓縮機,其中,所述第二管路為連通室內換熱器與四通閥的管路;變容壓縮機根據引入的第一控制壓力和/或第二控制壓力實現變容控制。
[0017]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將第一控制壓力和第二控制壓力作為選擇性引入的高壓和低壓來實現變容壓縮機的變容控制;或者,將排氣管路的壓力作為高壓,第一控制壓力或第二控制壓力作為低壓來實現變容壓縮機的變容控制;或者,將吸氣管路的壓力作為低壓,第一控制壓力或第二控制壓力作為高壓來實現變容壓縮機的變容控制。
[0018]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在制冷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壓力為高壓,第二控制壓力為低壓;在制熱工作模式下,第一控制壓力為低壓,第二控制壓力為高壓。
[0019]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若變容控制管路將高壓引入變容壓縮機,則變容壓縮機進入多缸工作模式;若變容控制管路將低壓引入變容壓縮機,則變容壓縮機進入雙缸工作模式。
[0020]本發(fā)明通過將引入高低壓的位置從吸排氣管移到四通閥與室外換熱器的連接管路,從而保證了在實現變容壓縮機控制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管路振動、應力,從而延長了系統壽命,提高了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為本發(fā)明變容壓縮機控制系統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3]圖2為本發(fā)明變容壓縮機控制方法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發(fā)明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25]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0026]同時,應當明白,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實際的比例關系繪制的。
[0027]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
[0028]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9]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0030]圖1為本發(fā)明變容壓縮機控制系統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變容壓縮機控制系統包括與變容壓縮機I連通的變容控制管路2,其中:
[0031]變容控制管路2與第一管路11連通,變容控制管路2將第一管路11與變容壓縮機I的第一進氣口 A連通。
[0032]變容控制管路2,用于從第一管路11引入第一控制壓力Pa,以實現變容壓縮機I的變容控制,其中,所述第一管路11為連通室外換熱器4與四通閥3第二端口F的管路。
[0033]四通閥3的第一端口E通過壓縮機I的排氣管路13與變容壓縮機I的排氣口 C連通,四通閥3的第二端口F與室外換熱器4連通,四通閥3的第三端口G通過壓縮機I的吸氣管路14與變容壓縮機I的第二吸氣口 B連通,四通閥3的第四端口 H與室內換熱器5連通。
[0034]在制冷工作模式下,四通閥3的第一端口 E與第二端口F連通,四通閥3的第三端口G與第四端口 H連通,此時,變容控制管路從第一管路11引入的第一控制壓力Pa為高壓。
[0035]在制熱工作模式下,四通閥3的第一端口E與第四端口H連通,四通閥3的第二端口F與第三端口 G連通,此時,變容控制管路從第一管路11引入的第一控制壓力Pa為低壓。
[0036]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