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能夠可靠驅動電機的電機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驅動電機的電機驅動裝置,更具體而言,涉及即使在輔助電池失效時也能夠可靠驅動電機的電機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混合動力車輛和電動車輛作為環(huán)境有利車輛,已經引起了許多注意?;旌蟿恿囕v是除了具有常規(guī)的發(fā)動機之外,還具有作為動力源的DC電源、逆變器、和由逆變器驅動的電機的車輛。具體而言,通過驅動電機獲得動力源,并且來自DC電源的DC電壓通過逆變器轉換為AC電壓,通過已轉換的AC電壓使電機旋轉,從而獲得動力源。
電動車輛是具有作為動力源的DC電源、逆變器、和由逆變器驅動的電機的車輛。
在這樣的混合動力車輛或電動車輛中,已經研究了這樣的構造,其中通過升壓轉換器升高來自DC電源的DC電壓,并將升壓的DC電壓供應到逆變器以驅動電機。
圖6是示出傳統(tǒng)的電機驅動裝置的示例的示意性框圖。
參考圖6,電機驅動裝置包括主電池MB,系統(tǒng)繼電器SR1、SR2,升壓轉換器101,逆變器102,DC/DC轉換器110,輔助電池SB、以及控制單元120。
主電池MB輸出DC電壓。系統(tǒng)繼電器SR1、SR2在被來自控制單元120的信號SE打開時將來自主電池MB的DC電壓供應到DC/DC轉換器。
升壓轉換器101通過來自控制單元120的控制升高從主電池MB供應的DC電壓,并將升壓的DC電壓供應到逆變器102。
逆變器102接收從升壓轉換器101供應的DC電壓,在控制單元120的控制下將該DC電壓轉換為AC電壓,并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因此,電動發(fā)電機MG被驅動以產生由轉矩命令值TR指定的轉矩。電流傳感器104檢測在電動發(fā)電機MG的每相中流動的電機電流MCRT,并將檢測的電機電流MCRT輸出到控制單元120。
DC/DC轉換器110響應于來自控制單元120的信號,降低從主電池MB通過系統(tǒng)繼電器SR1和SR2供應的DC電壓,并將降低的DC電壓供應到輔助電池SB。輔助電池儲存所供應的DC電壓,并輸出用于驅動未示出的輔助電部件的DC電壓。
基于主電池MB的DC電壓、來自電流傳感器104的電機電流MCRT等,控制單元產生用于控制升壓轉換器101和逆變器102的信號PWC、PWM,并將所產生的信號PWC和PWM分別輸出到升壓轉換器101和逆變器102。此外,控制單元120產生用于控制DC/DC轉換器110的控制信號,并將該信號輸出到DC/DC轉換器110。
這樣,安裝在混合動力車輛或電動車輛上的電機驅動裝置升高來自主電池MB的DC電壓,并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以產生規(guī)定轉矩,并降低來自主電池MB的DC電壓以對輔助電池SB充電。
雖然未示出,但是從輔助電池SB接收電能供應并從而被驅動的輔助電部件包括控制車輛的行駛、照明、空調、電動車窗和音頻系統(tǒng)的電子控制單元(ECU)。
在其上安裝有如圖6所示的電機驅動裝置的車輛中,尤其是在混合動力車輛中,存儲在主電池MB中的電能用于啟動發(fā)動機運行。具體而言,電能從主電池MB供應到耦合至發(fā)動機(未示出)的電動發(fā)電機MG,并通過將電動發(fā)電機MG作為電動機驅動,來啟動發(fā)動機運行。
此外,對于安裝在混合動力車輛上的電機驅動裝置,已經公開了通過在啟動發(fā)動機運行時使用輔助電池來驅動啟動電機的構造(例如,日本專利早期公開No.11-332012、No.10-75502和No.8-93517)。
圖7是示出具有日本專利早期公開No.11-332012中所述的傳統(tǒng)電機驅動裝置的另一個示例的示意性框圖。
參考圖7,發(fā)動機210通過變速器212和車軸214連接到前輪216。通過發(fā)動機210的輸出,來驅動前輪216。
發(fā)動機210由啟動電機230驅動,而啟動電機230通過輔助電池220的電能驅動。輔助電池220由通過發(fā)動機210的輸出驅動的交流發(fā)電機219產生的電能來充電。
輔助電池220的電能通過DC/DC轉換器升壓,且升壓的電能被儲存在電容器(或蓄電器)224中。電能從電容器224通過逆變器234供應到左右車輪電機226。于是,驅動后輪228。
在如上所述的構造中,當點火開關(未示出)被打開且系統(tǒng)ECU 236被激活時,執(zhí)行發(fā)動機啟動控制。具體而言,電能從輔助電池220供應到啟動電機230,啟動電機230旋轉,且旋轉力引起發(fā)動機210的曲軸轉動。此外,當確認發(fā)動機210運行的啟動時,與車輪電機226相關的系統(tǒng)被激活并執(zhí)行行駛控制。
但是,對于這樣的用于控制發(fā)動機運行的控制,如果儲存在附裝電池220中的電量在寒冷天氣時或者由于電池性能劣化而減少,則不能將足夠的電能供應到啟動電機230,從而導致發(fā)動機啟動性能的降低。
因此,在圖7的電機驅動裝置中,設置了連接切換裝置238以選擇性地將啟動電機230連接到輔助電池220或電容器224。這能夠將電能供應到啟動電機230的電源在輔助電池220和電容器224之間進行切換,從而確保發(fā)動機運行的可靠啟動。連接切換裝置238由系統(tǒng)ECU 236控制。
在安裝了如上所述的傳統(tǒng)電機驅動裝置的混合動力車輛中,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當儲存在輔助電池中的電量顯著減少(即,當輔助電池失效)時不能激活車輛系統(tǒng)。
具體而言,在如圖6所示的電機驅動裝置中,通過將電動發(fā)電機MG作為電動機驅動來啟動發(fā)動機。但是,由于控制電機驅動裝置的控制單元120作為整體使用輔助電池SB作為電源,所以當輔助電池失效時,系統(tǒng)繼電器SR1和SR2未被打開,因此從主電池MB到升壓轉換器100和DC/DC轉換器110的電能供應將被停止。因此,不能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且不能啟動發(fā)動機。
在如圖7所示的電機驅動裝置中,當儲存在輔助電池220中的電量減少時,雖然可以通過使用連接切換裝置238將來自電容器224的電能供應到啟動電機230,但是當輔助電池失效時,控制連接切換裝置238的系統(tǒng)ECU 236將不起作用,使得其難以啟動發(fā)動機運行。
如上所述,在如圖和7所示的任一種傳統(tǒng)電機驅動裝置中,輔助電池的用盡阻礙了發(fā)動機運行的啟動。因此,車輛的駕駛員必須盡快使用充電裝備對輔助電池充電,來作為對輔助電池用盡的對策。
在另一方面,盡管用于使車輛行駛的高壓主電池MB保持了足夠的電量以驅動電動發(fā)電機,但是沒有在不能激活車輛系統(tǒng)時有效利用所存儲電量的裝置。
日本專利早期公開No.8-93517公開了用于當由于輔助電池的電壓降低而不能啟動發(fā)動機時禁止啟動電機的相對大電能消耗的重啟操作,并允許利用儲存在用于行駛的電池中的電能行駛。但是,僅利用用于行駛的電池,顯著限制了行駛的范圍,因此,不能保證能否行進到能獲得充電裝備的維護站等。
因此,進行了本發(fā)明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且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即使在輔助電池失效時也能夠以簡單和可靠方式驅動電機的電機驅動裝置。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機驅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源;驅動電路,其從所述第一電源接收電能的供應并驅動電機;第二電源,其通過接收比從所述第一電源輸出的第一DC電壓低的第二DC電壓而被充電;電壓轉換器,其在所述第一電源和所述第二電源之間將所述第一DC電壓轉換為所述第二DC電壓;和轉換器控制電路,其接收來自所述第一電源的電能的供應并控制所述電壓轉換器。
優(yōu)選地,所述電機驅動裝置還包括驅動電路控制電路,其接收來自所述第二電源的電能供應并被其驅動,控制所述驅動電路并將用于激活所述轉換器控制電路的觸發(fā)信號輸入到所述轉換器控制電路;和觸發(fā)信號產生裝置,其用于當儲存在所述第二電源中的充電量低于規(guī)定量時產生所述觸發(fā)信號并將該信號輸入到所述轉換器控制電路。
優(yōu)選地,所述規(guī)定量是為驅動所述驅動電路控制電路所需的電能供應量。
優(yōu)選地,所述觸發(fā)信號產生裝置包括第三電源,其用于產生所述觸發(fā)信號;和開關,其指示了由所述第三電源產生的所述觸發(fā)信號的輸入的時機。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電源、所述第二電源、所述電壓轉換器、所述轉換器控制電路、所述驅動電路控制電路和所述觸發(fā)信號產生裝置被集成地容納在一個盒體中。所述電機驅動裝置還包括用于冷卻所述盒體的冷卻裝置。
因此,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即使當輔助電池失效時,也能夠在不需要充電裝備的情況下以簡單并可靠的方式將電能供應到電機的電機驅動裝置。
圖1是示出安裝有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的車輛的控制框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3是圖2的DC/DC轉換器的電路圖。
圖4是圖2的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的框圖。
圖5是圖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在輔助電池失效時的操作的流程圖。
圖6是示出傳統(tǒng)的電機驅動裝置的示例的示意性框圖。
圖7是示出日本專利早期公開NO.11-332012中所述的傳統(tǒng)的電機驅動裝置的另一個示例的示意性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附圖中,相同標號表示相同或相應部分。
圖1是示出安裝有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的控制框圖。
參考圖1,該車輛是具有作為動力源的發(fā)動機和電機的混合動力車輛,且其包括發(fā)動機ENG、電動發(fā)電機MG1、電動發(fā)電機MG2、逆變器單元10、主電池MB、動力分配機構50、減速齒輪60、車輛70和ECU90。
發(fā)動機ENG使用來自諸如汽油之類的燃燒能量作為源來產生驅動力。由發(fā)動機ENG產生的驅動力被動力分配機構50分為如圖1的粗陰影線所示的兩條路徑。一條路徑是用于通過減速齒輪60傳遞到驅動車輛70的驅動軸。另一條路徑是用于傳遞到電動發(fā)電機MG1。
電動發(fā)電機MG1和MG2可以用作發(fā)電機和電動機兩者。如下文將描述的,電動發(fā)電機MG1主要作為發(fā)電機操作,而電動發(fā)電機MG2主要作為電動機操作。
具體而言,電動發(fā)電機MG1是三相AC旋轉電機,且其用作在加速時用于啟動發(fā)動機ENG的運行的啟動器。此時,電動發(fā)電機MG1接收來自主電池MB和輔助電池SB中至少一個的電能供應,并作為電動機被驅動,引起發(fā)動機ENG的曲軸轉動以啟動運行。
此外,在發(fā)動機運行的啟動之后,電動發(fā)電機MG1由通過動力分配機構50傳遞的發(fā)動機ENG的驅動力而旋轉,并產生電能。
由電動發(fā)電機MG1產生的電能根據(jù)車輛的行駛狀態(tài)或根據(jù)主電池MB的SOC(充電狀態(tài))而被不同地使用。例如,在正常行駛或迅速加速期間,由電動發(fā)電機MG1產生的電能被直接用作用于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的電能。當主電池MB的SOC低于規(guī)定值時,由電動發(fā)電機MG1產生的電能通過逆變器單元10從AC電能轉換為DC電能,并儲存在主電池MB中。
電動發(fā)電機MG2是三相AC旋轉電機,且其由儲存在主電池MB中的電能和由電動發(fā)電機MG1產生的電能中的至少一個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的驅動力通過減速齒輪60傳遞到車輪70的驅動軸。于是,電動發(fā)電機MG2輔助發(fā)動機ENG以使得車輛行駛,或電動發(fā)電機MG2僅由其自身的驅動力使得車輛行駛。
此外,在再生制動時,電動發(fā)電機MG2由車輛70通過減速齒輪60而旋轉,并作為發(fā)電機操作。此時,由電動發(fā)電機MG2產生的再生電能通過逆變器單元10對主電池MB充電。
主電池MB是用于行駛的電池,且其是通過將大量諸如鎳氫電池或鋰離子電池之類的二次電池串聯(lián)連接而形成的高壓電池。代替這種二次電池,主電池MB可以由電容器或蓄電器形成。
與高壓主電池MB相分離,車輛還包括用于將電能供應到輔助電部件的輔助電池、將主電池MB的電能降壓并供應到輔助電池SB的DC/DC轉換器20、以及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
輔助電池SB是例如鉛蓄電池。從輔助電池SB接收電能供應以用于操作的輔助電部件包括控制車輛行駛的ECU(例如發(fā)動機ECU、傳動系統(tǒng)ECU和制動ECU)、照明裝置、點火器和動力泵。在下文中,這些使用輔助電池SB作為電源的電部件將被稱作低壓部件。在另一方面,使用主電池SB作為電源的電部件將被稱作高壓部件。
DC/DC轉換器20是能夠進行升壓/降壓操作的雙向DC/DC轉換器。具體而言,DC/DC轉換器20降低從主電池MB供應的電能的電壓,并將結果供應到輔助電池SB。此外,DC/DC轉換器20使從輔助電池SB供應的電能升壓并將結果通過逆變器單元10供應到電動發(fā)電機MG1。
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控制DC/DC轉換器20的升壓和降壓操作。本實施例的特征在于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實現(xiàn)為操作接收來自主電池MB的電能供應的高壓部件。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將在下文詳細描述。
ECU 90控制安裝在除了上的部件/電路的總體操作,由此根據(jù)駕駛員的指令來驅動安裝有本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的車輛。具體而言,在ECU90中包含的CPU(中央處理單元)中,基于規(guī)定程序,并基于諸如車輛的行駛狀態(tài)、油門位置、油門位置的改變速率、節(jié)氣門開度位置、換檔位置、主電池的SOC等的信息來執(zhí)行操作,并將作為操作結果的控制信號輸出到部件/電路。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100的示意性框圖。
參考圖2,電機驅動裝置100包括主電池MB,系統(tǒng)繼電器SR1、SR2,升壓轉換器12,逆變器13、15,電流傳感器14、16,DC/DC逆變器20,輔助電池SB,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以及控制單元40。
如圖1所示,電動發(fā)電機MG1和MG2可以用作發(fā)電機和電動機兩者。電動發(fā)電機MG1由逆變器13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由逆變器15驅動。這些逆變器13、15和升壓轉換器12形成如圖1所示的逆變器單元10。
系統(tǒng)繼電器SR1和SR2通過來自控制單元40的信號打開/關閉。更具體而言,系統(tǒng)繼電器SR1和SR2通過來自控制單元40的H(邏輯高)水平的信號SE而打開,并通過來自控制單元40的L(邏輯低)水平的信號SE關閉。
電流傳感器14檢測流動經過電動發(fā)電機MG1的電機電流MCRT1,并將檢測的電機電流MCRT1輸出到控制單元40。
電流傳感器16檢測流動經過電動發(fā)電機MG2的電機電流MCRT2,并將檢測的電機電流MCRT2輸出到控制單元40。
升壓轉換器12升高從主電池MB供應的DC電壓,并將升高的電壓供應到逆變器13和15。更具體而言,升壓轉換器12接收來自控制單元40的信號PWC,將響應于信號PWC升高的DC電壓供應到逆變器13和15。此外,升壓轉換器12接收來自控制單元40的信號PWC,降低從逆變器13和15供應的電壓,并將降低的電壓供應到主電池MB。
逆變器13是三相逆變器,并當DC電壓從主電池MB通過升壓轉換器12供應時,其基于來自控制單元40的控制信號PWM1將DC電壓轉換為三相AC電壓,并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1。于是,電動發(fā)電機MG1被驅動以產生由轉矩命令值TR1指定的轉矩。
類似地,逆變器15也是三相逆變器,并當DC電壓從主電池MB通過升壓轉換器12供應時,其基于來自控制單元40的控制信號PWM2將DC電壓轉換為三相AC電壓,并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于是,電動發(fā)電機MG2被驅動以產生由轉矩命令值TR2指定的轉矩。
例如,在發(fā)動機運行的啟動時,逆變器13根據(jù)信號PWM1將來自升壓轉換器12的DC電壓轉換為AC電壓,并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1使得輸出由轉矩命令值TR1指定的轉矩。電動發(fā)電機MG1通過動力分配機構50使發(fā)動機ENG的曲軸旋轉,并啟動發(fā)動機ENG的運行。
此外,當車輛開始行駛時,電動發(fā)電機MG1用作通過已啟動的發(fā)動機ENG的旋轉力產生電能的發(fā)電機。此時,逆變器13響應于信號PWM1將由電動發(fā)電機MG1產生的AC電壓轉換為DC電壓,并將轉換的DC電壓供應到逆變器15。逆變器15接收來自升壓轉換器并來自逆變器13的DC電壓,響應于信號PWM2將接收的DC電壓轉換為AC電壓,并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輸出由轉矩命令值TR2指定的轉矩。
接著,當車輛以小負載行駛時,升壓轉換器響應于來自控制單元40的信號PWC,將來自主電池MB的DC電壓升高并供應到逆變器15。逆變器15響應于信號PWM2將來自升壓轉換器的DC電壓轉換為AC電壓,并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使得輸出由轉矩命令值TR2指定的轉矩。
接著,在車輛的迅速加速時,升壓轉換器響應于來自控制單元40的信號PWC,將來自主電池MB的DC電壓升壓并供應到逆變器15。逆變器13將由電動發(fā)電機MG1根據(jù)發(fā)動機的旋轉力產生的AC電壓轉換為DC電壓,并將轉換的電壓供應到逆變器15。逆變器15接收來自升壓轉換器12和逆變器13的DC電壓,響應于信號PWM2將接收的DC電壓轉換為AC電壓,并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使得輸出由轉矩命令值TR2指定的轉矩。
最后,在車輛的再生制動時,逆變器15基于來自控制單元40的信號PWM2,將由電動發(fā)電機MG2產生的AC電壓轉換為DC電壓,并將轉換的DC電壓供應到升壓轉換器12。升壓轉換器12接收來自控制單元40的信號PWC,降低從逆變器15供應的DC電壓并對主電池MB充電。
此處,再生制動表示在通過由混合動力車輛的駕駛員進行的腳踏制動操作在再生的情況下進行制動,或者通過在行駛期間在不操作腳踏制動器的情況下松開油門踏板而使車輛減速(或停止加速)同時產生電能。
控制單元40從ECU 90接收轉矩命令值TR1和TR2以及電機轉數(shù)MRN1和MRN2,從未示出的電壓傳感器接收逆變器13和15的輸入電壓Vm1、Vm2,并從電流傳感器14和16接收電機電流MCRT1和MCRT2。
基于逆變器13的輸入電壓Vm1,轉矩命令值TR1和電機電力MRCT1,控制單元40產生用于當逆變器13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1時控制逆變器13的NPN晶體管(未示出)的切換的信號PWM1,并將產生的信號PWM1輸出到逆變器13。
此外,基于逆變器15的輸入電壓Vm2,轉矩命令值TR2和電機電路MRCT2,控制單元40產生用于當逆變器15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時控制逆變器15的NPN晶體管(未示出)的切換的信號PWM2,并將產生的信號PWM2輸出到逆變器15。
此外,控制單元40在逆變器13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1時,基于主電池MB的端子間電壓Vb、逆變器13的輸入電壓Vm1、轉矩命令值TR1和電機轉速MRN1產生用于控制升壓轉換器12的NPN晶體管(未示出)的切換的信號PWC,并將產生的信號PWC輸出到升壓轉換器12。
此外,控制單元40在逆變器15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2時,基于主電池MB的端子間電壓Vb、逆變器15的輸入電壓Vm2、轉矩命令值TR2和電機轉數(shù)MRN2產生用于控制升壓轉換器12的NPN晶體管(未示出)的切換的信號PWC,并將產生的信號PWC輸出到升壓轉換器12。
此外,在其上安裝有電機驅動裝置100的混合動力車輛的再生制動時,控制單元40基于逆變器15的輸入電壓Vm2、轉矩命令值TR2和電機電流MCRT2產生用于將由電動發(fā)電機MG2產生的AC電壓轉換為DC電壓的信號PWM2,并將產生的信號PWM2輸出到逆變器15。這里,逆變器15的NPN晶體管(未示出)的切換由信號PWM2控制。于是,逆變器15將由電動發(fā)電機MG2產生的AC電壓轉換為DC電壓,并將其供應到升壓轉換器12。
此外,在再生制動時,控制單元40基于主電池MB的端子間電壓Vb、逆變器15的輸入電壓Vm2、轉矩命令值TR2和電機轉數(shù)MRN2產生用于降低從逆變器15供應的DC電壓的信號PWC,并將產生的信號PWC輸出到升壓轉換器12。于是,由電動發(fā)電機MG2產生的AC電壓被轉換為DC電壓,被降壓并供應到主電池MB。
此處,如圖2所示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機驅動裝置100與如圖6所示的傳統(tǒng)的電機驅動裝置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特征是DC/DC轉換器20不通過系統(tǒng)繼電器SR1和SR2而直接連接到主電池MB。在傳統(tǒng)的電機驅動裝置中,當車輛系統(tǒng)被激活時,DC/DC轉換器110通過來自控制單元120的信號SE,響應于系統(tǒng)繼電器SR1和SR2的打開而連接到主電池MB。相反,根據(jù)本實施例,無論車輛系統(tǒng)是否被激活,DC/DC轉換器20總是連接到主電池MB。
第二特征是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是利用主電池MB作為電源的高壓部件。具體而言,與利用輔助電池SB作為電源的控制單元40不同,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可以與輔助電池SB的充電狀態(tài)無關地操作。因此,如將在下文描述的,即使當輔助電池失效時,DC/DC轉換器12也可以根據(jù)從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輸出的控制信號執(zhí)行升壓操作,并可以對輔助電池SB快速地充電。
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安裝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100上的DC/DC轉換器20和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
圖3是如圖2所示的DC/DC轉換器20的電路圖。
參考圖3,DC/DC轉換器20包括輸入端子21、22,光電晶體管Q1至Q4,二極管D1至D6,變壓器T1,線圈L1,蓄電器C1和輸出端子23、24。
輸入端子21和22接收來自主電池MB的DC電壓,并將接收的DC電壓供應到光電晶體管Q1和Q2以及光電晶體管Q3和Q4的相對端部。
光電晶體管Q1和Q2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電壓和接地電壓之間。光電晶體管Q3和Q4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電壓和接地電壓之間。光電晶體管Q1和Q2與光電晶體管Q3和Q4并聯(lián)連接在電源電壓和接地電壓之間。在光電晶體管Q1至Q4的集電極和發(fā)射極之間,分別連接了使得電流從發(fā)射極流向集電極的二極管D1至D4。
光電晶體管Q1至Q4形成了具有如圖4所示的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的光電二極管38的光電耦合器,其光電二極管38在輸入側上且光電晶體管Q1至Q4在輸出側上。
如將在下文描述的,DC/DC轉換器30將作為控制信號的光電二極管38的各個光電二極管發(fā)射的光信號輸出到DC/DC轉換器20的光電晶體管Q1至Q4。光電晶體管Q1至Q4分別在其柵極接收來自光電二極管38的光信號,并基于該光信號打開。
在本實施例中,DC/DC轉換器20中的切換電路由光電耦合器形成。因為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形成為高壓部件,所以這是為了確保高壓的主電池MB與車身的接地(車身接地)之間的電絕緣。
變壓器T1將其初級側線圈布置在光電晶體管Q1和Q2的連接接點與光電晶體管Q3和Q4的連接接點之間。此外,變壓器T1的次級線圈布置為與初級線圈相對。
二極管D5連接在變壓器T1的次級側線圈與線圈L1之間,使得電流從變壓器T1的次級側線圈流向線圈L1。
二極管D6連接在變壓器T1的次級側線圈與線圈L1之間,使得防止輸出電流從二極管D5和線圈L1之間的連接接點流向次級側線圈的低壓側。
線圈L1連接在二極管D5與輸出端子23之間。蓄電器C1連接在線圈L1的輸出側與接地電壓之間,且其將來自線圈L1的輸出電壓平整化并施加到輸出端子23。
在上述構造中,當光電晶體管Q1和Q4打開且光電晶體管Q2和Q3關閉時,輸入電流通過電源電壓~光電晶體管Q1~變壓器T1的初級側線圈~光電晶體管Q4~接地電壓的路徑流動。于是變壓器T1根據(jù)初級側線圈和次級側線圈的匝數(shù)比來降低輸入電壓。
在DC/DC轉換器20的次級側上,輸入電流通過變壓器T1的次級側線圈~二極管D5~線圈L1~輔助電池SB~接地電壓的路徑流動。
根據(jù)光電晶體管Q1和Q4的打開/關閉的比例,即占空比,輸入電流改變,且施加到變壓器T1的電壓改變。具體而言,當光電晶體管Q1和Q4的打開比例增大時,輸入電流增大,且施加到變壓器T1的電壓增大。當光電晶體管Q1和Q4的打開比例減小時,輸入電流減小,且施加到變壓器T1的電壓減小。
然后,變壓器T1根據(jù)電壓水平降低施加到變壓器T1的電壓,因此,DC/DC轉換器的次級側上的輸出電壓隨著施加到變壓器T1的電壓而改變。
因此,通過控制光電晶體管Q1和Q4的占空比,可以將DC/DC轉換器20的輸出電壓控制為作為輔助電池SB的目標電壓的期望充電電壓。
圖4是圖2的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的框圖。
參考圖4,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包括為計算機(此后也稱作micom)32,接口(I/C)34、36,光電二極管38,和變壓器T2。
如上所述,DC/DC控制電路30是使用主電池MB作為電源的高壓部件。具體而言,micom 32使用主電池MB作為電源并使用來自接口36的信號作為觸發(fā)而被激活,從而其產生用于切換DC/DC轉換器20的光電晶體管Q1至Q4的控制信號。
micom 32產生的控制信號通過接口34輸入到光電二極管38。光電二極管38響應于從micom 32輸入的控制信號發(fā)光,并將發(fā)射的光信號輸出到DC/DC轉換器20的光電晶體管Q1至Q4。光電晶體管Q1至Q4執(zhí)行切換操作。結果,主電池MB的電能被降壓并供應到輔助電池SB。
在如上所述的構造中,接口36通常響應于當車輛系統(tǒng)被激活時的啟動開關的打開而輸出用于激活micom 32的觸發(fā)信號。
因此,當輔助電池失效且ECU相關系統(tǒng)未被操作時,車輛系統(tǒng)不能被激活,且因此觸發(fā)信號不能從接口36施加到micom 32。因此,micom32不能被激活。結果,不能操作DC/DC轉換器20并對輔助電池SB充電。
考慮到前述情況,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機驅動裝置100還包括作為在輔助電池失效的情況下激活micom 32的裝置的備份電源BB和用于將來自備份電源BB的信號施加到micom 32的開關80。
備份電源BB是例如紐扣電池之類的低壓電池,其連接到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的變壓器T2的次級側線圈。變壓器T2的次級側線圈連接到接口36。
開關80是能夠通過例如駕駛員而手動地打開/關閉的手動開關,并在打開狀態(tài)下,其將備份電源BB電耦合到變壓器T2的初級側線圈。
在如上所述的構造中,當輔助電池SB失效時,駕駛員手動打開開關80。當開關80打開時,備份電源BB連接到變壓器T2的初級側線圈,且電壓被施加到變壓器T2的初級側線圈。響應于變壓器T2的次級側線圈,根據(jù)初級側線圈和次級側線圈之間的匝數(shù)比輸出電壓。
在變壓器T2的次級側線圈處產生的輸出電壓被輸入到接口36。當變壓器T2的輸出電壓被輸入時,接口36產生響應于當輸入電壓升高的時刻而被激活的信號,并將產生的信號輸入到micom 32。micom 32利用來自接口36的輸入信號作為觸發(fā)信號而被激活。此外,響應于micom 32的激活,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將控制信號輸出到DC/DC轉換器20的光電晶體管Q1至Q4。DC/DC轉換器根據(jù)控制信號執(zhí)行降壓操作,并將輔助電池SB的端子間電壓充電到足以啟動發(fā)動機運行的期望電壓水平。于是,電機驅動裝置100可以在電動發(fā)電機MG1中產生為啟動發(fā)動機運行所需的驅動力。
圖5是圖示在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中當輔助電池失效時的操作的流程圖。
參考圖5,在激活車輛系統(tǒng)時,由駕駛員判斷輔助電池是否失效(步驟S01)。具體而言,由顯示裝置警示輔助電池SB的充電狀態(tài),且駕駛員識別輔助電池SB的任何異常。
當在步驟S01未發(fā)現(xiàn)輔助電池失效時,即,當輔助電池SB的充電狀態(tài)滿足期望水平時,電機驅動裝置100響應于點火開關的打開而操作(步驟S05)。此外,通過電動發(fā)電機MG1中產生的驅動力,啟動發(fā)動機運行(步驟S06)。
在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S01發(fā)現(xiàn)輔助電池失效,則駕駛員打開手動開關80,且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連接到備份電源BB(步驟S02)。因此,利用來自備份電源BB的輸入電壓作為觸發(fā)信號,激活設置在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中的micom 32。
接著,響應于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的激活,DC/DC轉換器20被驅動以對輔助電池SB充電(步驟S03)。具體而言,在激活之后,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產生用于將DC/DC轉換器20的光電晶體管Q1至Q4打開/關閉的控制信號,并將產生的控制信號輸出到DC/DC轉換器20。響應于該控制信號,DC/DC轉換器20執(zhí)行光電晶體管Q1至Q4的切換操作,從而主電池MB的DC電壓被降低到期望電壓,并被供應到輔助電池SB。
在步驟S04,當判斷輔助電池SB的端子間電壓已經達到期望電壓水平時,激活車輛系統(tǒng)。具體而言,當點火開關打開時(步驟S05),電機驅動裝置100通過主電池MB的電能驅動電動發(fā)電機MG1。通過電動發(fā)電機MG1的驅動力,啟動發(fā)動機(步驟S06)。
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電機驅動裝置100中,當主電池MB、使用主電池MB作為電源的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以及連接到主電池MB的系統(tǒng)繼電器SR1和SR2被集成并容納在作為電池包的一個盒體中時,可以利用用于主電池MB的冷卻裝置來集成地冷卻這些部件。這去除了新設置用于DC/DC轉換器20和DC/DC轉換器控制裝置30的冷卻裝置的需要,并因此可以防止裝置的尺寸和成本的增大。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即使當輔助電池失效時,也可以在不需要充電裝備的情況下以簡單方式對輔助電池充電,并可以可靠地驅動電機。
工業(yè)應用性本發(fā)明可以應用于安裝在混合動力車輛上的電機驅動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機驅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源(MB),驅動電路(13、15),其從所述第一電源(MB)接收電能的供應并驅動電機(MG1、MG2),第二電源(SB),其通過接收比從所述第一電源(MB)輸出的第一DC電壓低的第DC電壓而被充電,電壓轉換器(20),其在所述第一電源(MB)和所述第二電源(SB)之間將所述第一DC電壓轉換為所述第二DC電壓,和轉換器控制電路(30),其接收來自所述第一電源(MB)的電能的供應并控制所述電壓轉換器(20)。
2.根據(jù)權利要求
1所述的電機驅動裝置,還包括驅動電路控制電路(40),其接收來自所述第二電源(SB)的電能供應并被其驅動,控制所述驅動電路(13)并將用于激活所述轉換器控制電路(30)的觸發(fā)信號輸入到所述轉換器控制電路(30),和觸發(fā)信號產生裝置,其用于當儲存在所述第二電源(SB)中的充電量低于規(guī)定量時產生所述觸發(fā)信號并將該信號輸入到所述轉換器控制電路(30)。
3.根據(jù)權利要求
2所述的電機驅動裝置,其中所述規(guī)定量是為驅動所述驅動電路控制電路(30)所需的電能供應量。
4.根據(jù)權利要求
3所述的電機驅動裝置,其中所述觸發(fā)信號產生裝置包括第三電源(BB),其用于產生所述觸發(fā)信號,和開關(80),其指示了由所述第三電源(BB)產生的所述觸發(fā)信號的輸入的時機。
5.根據(jù)權利要求
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機驅動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電源(MB)、所述第二電源(SB)、所述電壓轉換器(20)、所述轉換器控制電路(30)、所述驅動電路控制電路(40)和所述觸發(fā)信號產生裝置被集成地容納在一個盒體中,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用于冷卻所述盒體的冷卻裝置。
專利摘要
DC/DC轉換器(20)在沒有系統(tǒng)繼電器(SR1、SR2)插入其間的情況下直接連接到主電池(MB)。DC/DC轉換器(20)將從高壓主電池(MB)供應的電能的電壓降壓并接著供應到輔助電池(SB)。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接收來自主電池(MB)的電能的供應,以控制DC/DC轉換器(20)的降壓操作。即使當輔助電池(SB)失效時,DC/DC轉換器(20)也可響應于從利用主電池(MB)作為其電源的DC/DC轉換器控制電路(30)輸出的控制信號,來執(zhí)行升壓操作,從而迅速地對輔助電池(SB)充電。
文檔編號B60L1/00GK1993879SQ200580026437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3日
發(fā)明者石川哲浩, 吉田寬史 申請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