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離合器從動盤以及離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離合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離合器從動盤以及離合器。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乘用車離合器從動盤一般采用分開式從動盤結(jié)構(gòu),包括從動盤本體、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所述左摩擦片與右摩擦片分別固定于從動盤本體的左、右兩端,在壓盤帶動右摩擦片將從動盤本體壓在或脫離飛輪的過程中,從動盤本體不會左右移動。因此車輛行駛一定里程后,從摩擦材料上產(chǎn)生的粉塵以及從其他渠道進入的塵土等會堆積在從動盤的內(nèi)花鍵與變速器輸入軸形成的花鍵副中,導(dǎo)致從動盤的內(nèi)花鍵和變速器輸入軸配合不暢,因此,離合器就容易分離不清,對變速器及傳動系造成惡劣影響。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因為粉塵等導(dǎo)致從動盤的內(nèi)花鍵和變速器輸入軸配合不暢,離合器容易出現(xiàn)分離不清的問題,從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離合器從動盤,該從動盤包括從動盤本體;用于與飛輪接觸的左摩擦片;用于與壓盤接觸的右摩擦片;波形彈片,所述波形彈片包括向第一方向隆起的第一彈性曲面和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隆起的第二彈性曲面,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上,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上;所述第二彈性曲面上設(shè)有連接部,所述第二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接,用于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帶動所述從動盤本體移動。所述第二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接,因此在車輛執(zhí)行離合的過程中與從動盤本體連接的波形彈片會變形,從動盤本體會隨波形彈片的變形而左右移動,由于變速器輸入軸與從動盤本體花鍵配合,因此從動盤本體與變速器輸入軸產(chǎn)生相對運動,從摩擦材料或其它渠道進入花鍵副中的塵土由于從動盤本體與變速器輸入軸的相對運動而離開花鍵副,保證從動盤的內(nèi)花鍵和變速器輸入軸配合通暢,因此能保證離合器分離清楚,離合效果更好。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從動盤中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的頂部,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所述左、右摩擦片分別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和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這樣的連接方便且在車輛離合時,右摩擦片帶動波形彈片變形的幅度更大。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從動盤中所述連接部設(shè)于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這樣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從動盤本體左右移動距離較大。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從動盤中所述波形彈片為多個,多個波形彈片排列成圓盤狀。[0014]所述波形彈片為多個且形成圓盤狀,與左、右摩擦片的形狀相適應(yīng)。[0015]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因為粉塵導(dǎo)致從動盤的內(nèi)花鍵和變速器輸入軸配合不 暢,離合器容易出現(xiàn)分離不清的問題,從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離合器,所述離合器包 括[0016]壓盤、飛輪;[0017]從動盤,所述從動盤包括從動盤本體、波形彈片、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0018]所述壓盤位于右摩擦片的右側(cè),所述飛輪位于左摩擦片的左側(cè);[0019]所述波形彈片包括向第一方向隆起的第一彈性曲面和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隆 起的第二彈性曲面,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上,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 曲面上;[0020]所述第二彈性曲面上設(shè)有連接部,所述第二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 接,用于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帶動所述從動盤本體移動。[0021]所述第二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接,因此與從動盤本體連接的波形 彈片變形的過程中,從動盤本體會隨波形彈片的變形而左右移動,進而從動盤本體與變速 器輸入軸產(chǎn)生相對運動,從摩擦材料或其它渠道進入花鍵副中的塵土由于從動盤本體與變 速器輸入軸的相對運動而離開花鍵副,保證從動盤的內(nèi)花鍵和變速器輸入軸配合通暢,因 此能保證離合器分離清楚,離合效果更好。[0022]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中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的頂 部,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0023]所述左、右摩擦片分別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和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這樣的連接 方便且在車輛離合時,右摩擦片帶動波形彈片變形的幅度更大。[0024]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中所述連接部設(shè)于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這 樣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從動盤本體左右移動距離更大。[0025]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中所述波形彈片為多個,多個波形彈片排列 成圓盤狀。[0026]所述波形彈片為多個且形成圓盤狀,與左、右摩擦片的形狀相適應(yīng)。
[0027]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從動盤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28]圖2本實用新型離合器從動盤中摩擦片與波形彈片的連接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29]圖3本實用新型離合器從動盤中的波形彈片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30]圖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結(jié)構(gòu)示意圖。[0031]附圖標(biāo)記說明1、從動盤本體;2、波形彈片;3、左摩擦片;4、右摩擦片;5、第一彈 性曲面;6、第二彈性曲面;7、第一彈性曲面的頂部;8、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9、連接部;10、 飛輪;11、壓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32]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yīng)當(dāng)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技術(shù)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yīng)當(dāng)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shù)語“左”、“右”、“頂”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guān)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guān)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gòu)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shù)語“連接”應(yīng)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shù)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實施例1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離合器從動盤,包括從動盤本體1、用于與飛輪接觸的左摩擦片3、用于與壓盤接觸的右摩擦片4、波形彈片2,所述波形彈片2包括向第一方向隆起的第一彈性曲面5和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隆起的第二彈性曲面6,所述左摩擦片3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5上,所述右摩擦片4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6上;所述第二彈性曲面上設(shè)有連接部9,所述第二彈性曲面6通過連接部9與從動盤本體I連接,用于在波形彈片2變形時帶動所述從動盤本體I移動。本實施例中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的形狀類似于圓盤。如圖2所示,摩擦片與波形彈片的固定連接方式可以是鉚接、綁線綁接等,本實施例選用鉚接,圖中波形彈片位于虛線A上方的部分為第一彈性曲面5,波形彈片位于虛線A下方的部分為第二彈性曲面6,連接部9可以位于波形彈片2的第二彈性曲面的任意位置處,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部9設(shè)置于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8上,這樣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從動盤本體左右移動動距離更大。圖3所示為所述的波形彈片2,從圖中可以看出所述波形彈片2的第一彈性曲面的頂部7和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8,在組裝時,左摩擦片優(yōu)選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的頂部7上,右摩擦片優(yōu)選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8上,這樣方便左、右摩擦片的連接,同時在車輛執(zhí)行離合時,右摩擦片帶動波形彈片的變形幅度更大;本實用新型中波形彈片為多個波形彈片的組合,多個波形彈簧排列成一個圓環(huán)狀位于左、右摩擦片之間,這樣與左、右摩擦片的形狀相適應(yīng)。實施例1中所述的從動盤本體I包括花鍵轂,花鍵轂上形成花鍵孔,花鍵孔周圍布置內(nèi)花鍵,所述內(nèi)花鍵與變速器輸入軸配合形成花鍵副,其中從動盤本體上設(shè)有減震器,減震器通常由減震彈簧形成,減震彈簧鑲嵌于離合器從動盤本體上,本實施例中從動盤本體為圓盤狀,減震彈簧為多根,多根減震彈簧形成一個圓環(huán)鑲嵌在從動盤本體上,為了提高減震能力,可以在從動盤本體上沿徑向間隔設(shè)置多個減震器,從動盤本體與波形彈片鉚接連接。[0042]實施例2[0043]本實施例為一種離合器,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所述離合器包括壓盤11、 飛輪10和從動盤,所述從動盤包括從動盤本體1、波形彈片2、左摩擦片3和右摩擦片4 ;所 述壓盤位于右摩擦片的右側(cè),所述飛輪位于左摩擦片的左側(cè);所述波形彈片包括向第一方 向隆起的第一彈性曲面5和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的隆起的第二彈性曲面6,所述左摩擦 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5上,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6上;所述第二彈性曲面上 設(shè)有連接部9,所述第二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接,用于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帶 動所述從動盤本體移動。[0044]實施例中所述飛輪10與發(fā)動機連接,所述壓盤與操作機構(gòu)連接,離合器的工作原 理為向操作機構(gòu)施加力,操作機構(gòu)推動壓盤11向左前進,進而推動右摩擦片4向左前進將 波形彈片壓在飛輪上,當(dāng)施加在操作機構(gòu)上的力撤銷時,波形彈片恢復(fù)原狀,由于所述第二 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接,因此,波形彈片變形的過程中,從動盤本體隨波形 彈片的變形而左右移動,從動盤本體的左右移動使得從動盤本體與變速器輸入軸之間具有 相對移動,因此,從摩擦材料上產(chǎn)生的或其他渠道進入花鍵副中的塵土由于從動盤本體與 變速器輸入軸之間的相對運動而離開花鍵副;這些灰塵不能在花鍵副中堆積,從而保證從 動盤本體上的花鍵與變速器輸入軸分離清楚,離合效果更好。[0045]其中本實施例中的離合器從動盤和波形彈片與實施例1中的相同,在這里不再累贅。[0046]以上結(jié)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構(gòu)思范圍內(nèi),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 術(shù)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0047]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shù)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fù),本實用新型對各 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 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yīng)當(dāng)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nèi)容。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離合器從動盤,其特征在于,包括 從動盤本體; 用于與飛輪接觸的左摩擦片; 用于與壓盤接觸的右摩擦片; 波形彈片,所述波形彈片包括向第一方向隆起的第一彈性曲面和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隆起的第二彈性曲面,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上,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上; 所述第二彈性曲面上設(shè)有連接部,所述第二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接,用于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帶動所述從動盤本體移動。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從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的頂部,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離合器從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設(shè)于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離合器從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彈片為多個,多個波形彈片排列成圓盤狀。
5.—種離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壓盤、飛輪; 從動盤,所述從動盤包括從動盤本體、波形彈片、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 所述飛輪位于左摩擦片的左側(cè),所述壓盤位于右摩擦片的右側(cè); 所述波形彈片包括向第一方向隆起的第一彈性曲面和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隆起的第二彈性曲面,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上,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上; 所述第二彈性曲面上設(shè)有連接部,所述第二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接,用于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帶動所述從動盤本體移動。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的頂部,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或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設(shè)于第二彈性曲面的頂部。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彈片為多個,多個波形彈片排列成圓盤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離合器從動盤,該從動盤包括從動盤本體;用于與飛輪接觸的左摩擦片;用于與壓盤接觸的右摩擦片;波形彈片,所述波形彈片包括向第一方向隆起的第一彈性曲面和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隆起的第二彈性曲面,所述左摩擦片連接在第一彈性曲面上,所述右摩擦片連接在第二彈性曲面上;所述第二彈性曲面上設(shè)有連接部,所述第二彈性曲面通過連接部與從動盤本體連接,用于在波形彈片變形時帶動所述從動盤本體移動;所述離合器從動盤本體隨波形彈片變形而左右移動防止灰塵堆積在從動盤與變速器輸入軸形成的花鍵副中,提高離合器的離合效果;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離合器。
文檔編號F16D13/44GK202833721SQ2012203806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8月2日
發(fā)明者劉明達, 周友, 劉學(xué)武, 王開國 申請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