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駕駛室及作業(yè)車輛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302754閱讀:231來源:國知局
駕駛室及作業(yè)車輛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確保駕駛室主體內的空間,并且從兩側向駕駛員吹出冷風或暖風。第一吹出部(81a)在駕駛室主體(4)內配置在右側,吹出冷風或暖風。第二吹出部(81b)在駕駛室主體(4)內配置在左側,吹出冷風或暖風。在分配箱(6)的箱主體(61)上形成有導入口(61a)、第一送風口(61b)和第二送風口(61c)。導入口(61a)向左側開口,導入來自空調單元(5)的冷風或暖風。第一送風口(61b)向右側開口。第二送風口(61c)向下方開口。第一導管(7a)與第一送風口(61b)連接,向第一吹出部(81a)供給冷風或暖風。第二導管(7b)與第二送風口(61c)連接,并在駕駛座(422)下方延伸,向第二吹出部(81b)供給冷風或暖風。
【專利說明】駕駛室及作業(yè)車輛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駕駛室及作業(yè)車輛。
【背景技術】
[0002]如專利文獻I所述,機動平地機等作業(yè)車輛的駕駛室具有用于對駕駛室主體內部進行冷卻或制熱的空調單元。該空調單元冷卻駕駛室主體內的空氣而產生冷風,并將該產生的冷風經由導管從吹出口吹出。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空調單元不僅能夠產生冷風,還能夠產生暖風。
[0003]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2511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6]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7]在上述作業(yè)車輛中,從駕駛室主體內部空間考慮,很難設置多個導管,因此有時僅從一側對就坐在駕駛室主體內的駕駛座上的駕駛員吹出冷風。然而,對于駕駛員來說,與僅從一側吹出冷風相比,從兩側吹出冷風則感到更加舒適。于是,考慮設置導管而向駕駛室內的另一側輸送冷風,從另一側向駕駛員吹出冷風的方案,但是因為導管在駕駛室主體內穿過,所以導致駕駛室主體內的空間變得狹窄。
[0008]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確保駕駛室主體內的空間,并且從兩側向駕駛員吹出冷風或暖風。
[0009]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0010](I)本發(fā)明第一側面的作業(yè)車輛具有駕駛室主體、駕駛座、空調單元、第一吹出部、第二吹出部、分配箱、第一導管及第二導管。駕駛室主體具有底板部。駕駛座設置在駕駛室主體內。空調單元在駕駛座的下方配置在底板部上。第一吹出部在駕駛室主體內配置在車輛寬度方向的第一側,吹出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第二吹出部在駕駛室主體內配置在與第一側相反的第二側,吹出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分配箱具有箱主體。在箱主體上形成有導入口、第一送風口及第二送風口。導入口向第二側開口,導入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第一送風口向第一側開口。第二送風口向下方開口。第一導管與第一送風口連接,向第一吹出部供給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第二導管與第二送風口連接,向第二側延伸,向第二吹出部供給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
[0011]根據(jù)該構成,第一吹出部對就坐于駕駛座的作業(yè)者從車寬方向的第一側吹出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另外,第二吹出部對就坐于駕駛座的作業(yè)者從與第一側相反的第二側吹出冷風或暖風。這樣,能夠利用第一吹出部和第二吹出部對作業(yè)者從兩側吹出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分配箱經由向第一側開口的第一送風口向配置在第一側的第一吹出部供給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并且經由向下方開口的第二送風口向配置在第二側的第二吹出部供給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這樣,分配箱由于經由向下方開口的第二送風口向第二側供給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因此能夠縮小水平方向上的設置空間。另外,從第二送風口向第二吹出部供給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第二導管配置在駕駛座的下方,因此不會使駕駛室主體內的空間變得狹窄。
[0012](2)優(yōu)先的是,分配箱在箱主體內還具有限制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流路。根據(jù)該構成,能夠利用隔板調節(jié)向第一吹出部和第二吹出部供給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進而能夠良好地平衡從第一吹出部和第二吹出部吹出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
[0013](3)優(yōu)選的是,隔板從箱主體的底面向上方延伸,在俯視時包圍第二送風口并且向第二側開口。從導入口向箱主體內導入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容易流動到向導入口相反側位置開口的第一送風口。即,與向下方開口的第二送風口相比,經由第一送風口排出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增大。對此,通過使隔板形成為上述結構,能夠使從導入口導入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導向第二送風口,并使經由第二送風口排出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增大。其結果,能夠使經由第一送風口排出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與經由第二送風口排出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接近。
[0014](4)優(yōu)選的是,隔板形成為在其上端與箱主體的頂面之間形成有間隙。根據(jù)該構成,即使從空調單元向分配箱輸送來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存在溫差,也能夠使經由上述間隙在分配箱內混合而溫度變得均勻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從第二送風口等排出。
[0015](5)優(yōu)選的是,第二導管在底板部的下方延伸。根據(jù)該結構,不會使駕駛室主體內的空間變得狹窄,能夠增大第二導管的流路截面面積。
[0016](6)優(yōu)選的是,第二導管具有導管主體及覆蓋導管主體的周圍的絕熱部件。根據(jù)該結構,能夠利用絕熱部件將在導管主體內流動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溫度維持一定。
[0017](7)優(yōu)選的是,第一吹出部配置在駕駛座的右側和左側中的任一側,第二吹出部配置在駕駛座的右側和左側中的另一側。根據(jù)該構成,向作業(yè)者能夠從左右吹出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
[0018](8)優(yōu)選的是,箱主體還具有向第一側開口的第三送風口,隔板在俯視時隔開第一送風口與第二送風口,并且隔開第二送風口與第三送風口。根據(jù)該結構,能夠使經由第一送風口排出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經由第二送風口排出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經由第三送風口排出的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的風量接近。
[0019](9)優(yōu)選的是,作業(yè)車輛還具有連結空調單元與箱主體的導入口的連結導管。根據(jù)該結構,因為利用連結導管連結空調單元與箱主體,所以無需使箱主體與空調單元鄰接配置,從而能夠提高箱主體的配置自由度。
[0020](10)本發(fā)明第二側面的作業(yè)車輛具有上述任一的駕駛室。
[0021]發(fā)明效果
[0022]根據(jù)本發(fā)明,對駕駛員能夠從兩側吹出來自空調單元的空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機動平地機的立體圖。
[0024]圖2是機動平地機的側視圖。
[0025]圖3是駕駛室的立體圖。[0026]圖4是空調組件的立體圖。
[0027]圖5是分配箱的立體圖。
[0028]圖6是駕駛室的后視圖。
[0029]圖7是第二導管的導管主體部的立體圖。
[0030]圖8是安裝有絕熱材料的導管主體部的立體圖。
[0031]圖9是第五變形例的空調組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以下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作業(yè)車輛的一例的機動平地機I的實施方式。圖1是機動平地機I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機動平地機I的側視圖。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的說明中,“前” “后”是指車輛主體2的前與后。S卩,圖2中的右側為“前”,后側為“后”,而且以下說明中的“右” “左” “上” “下”表示以從駕駛座看向前方的狀態(tài)為基準的方向,“車寬方向”與“左右方向”同義。另外,在附圖中,用X軸表示前后方向,用y軸表示左右方向,用z軸表示上下方向。
[0033]如圖1和圖2所示,機動平地機I具有車輛主體2、工作裝置3及駕駛室4。機動平地機I利用工作裝置3能夠進行整地作業(yè)、除雪作業(yè)、輕切削或材料混合等
[0034]車輛主體2包括后部車體21和前部車體22。后部車體21具有多個(例如四個)后輪211。這些后輪211利用來自發(fā)動機(省略圖示)的驅動力旋轉驅動,從而使機動平地機I行駛。需要說明的是,發(fā)動機收納在后部車體21的發(fā)動機室212內。另外,在發(fā)動機室212內收納有未圖示的液力變矩器和變速箱等。液力變矩器與發(fā)動機的輸出側連接,將來自發(fā)動機的動力傳遞到變速箱。變速箱與液力變矩器的輸出側連接。變速箱具有未圖示的離合器和變速齒輪等,將來自發(fā)動機的動力經由未圖示的最終減速器和串聯(lián)裝置傳遞到后輪211。
[0035]前部車體22配置在后部車體21的前方。前部車體22具有多個(例如兩個)前輪221。前輪221配置在前部車體22的前部。
[0036]工作裝置3具有牽引桿31、旋轉盤32 (寸一々>)、刮板33、液壓馬達34、各種液壓缸35?39等。各種液壓缸35?39包括提升液壓缸35,36、牽引桿移動液壓缸37、刮板移動液壓缸38、傾斜液壓缸39 (參照圖2)。液壓馬達34與液壓缸35?39利用來自未圖示的液壓泵的工作油驅動。
[0037]牽引桿31的前部以能夠擺動的方式安裝在前部車體22前部。通過一對提升液壓缸35,36的同步伸縮,牽引桿31的后部上下升降。另外,通過提升液壓缸35,36的非同步伸縮,牽引桿31以沿著前后方向延伸的軸為中心擺動。并且,牽引桿31通過牽引桿移動液壓缸37的伸縮左右移動。
[0038]旋轉盤32以能夠旋轉的方式安裝在牽引桿31的后部。旋轉盤32由液壓馬達34(參照圖1)驅動,由此,從車輛上方看,旋轉盤32相對于牽引桿31沿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旋轉。
[0039]刮板33以相對于旋轉盤32能夠在左右方向上滑動的方式被支承。另外,刮板33以與左右方向平行的軸為中心以相對于旋轉盤32能夠擺動的方式被支承。刮板33利用刮板移動液壓缸38相對于旋轉盤32左右移動。另外,刮板33利用傾斜液壓缸39(參照圖2)相對于旋轉盤32以與左右方向平行的軸為中心擺動。如上所述,刮板33經由牽引桿31和旋轉盤32,能夠進行上下的升降、相對于前后方向的傾斜的變更、相對于左右方向的傾斜的變更、旋轉及左右方向的移動。
[0040]圖3是從左前方看到的表示駕駛室4的具體結構的立體圖。需要說明的是,在圖3中,為了便于說明,對主體部41僅記載包含支柱411的框架以便看清楚駕駛室4內部。駕駛室4設置在前部車體22上。需要說明的是,駕駛室4也可以設置在后部車體21上。如圖3所示,駕駛室4具有由主體部41與底板部42構成的駕駛室主體40。主體部41由包含支柱411的框架形成為下表面開口的箱狀,以相對于底板部42能夠拆卸的方式安裝。具體而言,主體部41利用連接部件例如螺栓安裝在底板部42上。主體部41在后述的駕駛座422的前方具有前窗,在駕駛座422的右前方具有右門窗,在駕駛座422的左前方具有左門窗。另外,主體部41在駕駛座422的右側具有右窗,在駕駛座422的左側具有左窗,在駕駛座422的后側具有背面窗。另外,駕駛室4在駕駛室主體40內具有使工作裝置3工作的操縱部43 (參照圖6)及后述的空調組件9等。
[0041]如圖3所示,底板部42是劃定駕駛室主體40的下表面的部分,封閉主體部41的下表面。底板部42安裝在前部車體22上或后部車體21上。在底板部42上設置有基座部421,該基座部421以與其他部分相比位置升高一層的方式形成。在該基座部421上以能夠拆卸的方式安裝有駕駛座422。
[0042]圖4是表示從左前方看到的空調組件9的立體圖。如圖4所示,空調組件9主要由空調單元5、分配箱6、各導管7a?7c及各吹出部件8a?Sc構成。該空調組件9除了第二導管7b的一部分以外基本上設置在駕駛室主體40內。
[0043]空調單元5在駕駛室主體40內配置在駕駛座422下方且底板部42上,具體而言,配置在基座部421內。空調單元5使吸引到內部的空氣與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產生冷風或暖風。具體而言,該空調單元5包括芯部和風扇。芯部在內部流動有制冷劑,通過使該制冷劑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產生冷風或暖風。作為制冷劑,能夠例舉出氨氣、二氧化碳或溫水等。風扇將產生的冷風或暖風送出到空調單元5的外部。另外,空調單元5具有吸引駕駛室主體40內的空氣的第一進氣部(省略圖示)和吸引駕駛室主體40的外部空氣的第二進氣部51。第一進氣部經由在基座部421上形成的開口部吸引駕駛室主體40內的空氣。第二進氣部51向駕駛室主體40的外部,具體而言向駕駛室主體40與發(fā)動機室212之間的空間開口。并且,空調單元5能夠在兩個狀態(tài)之間切換,即能夠在僅利用第一進氣部只吸引駕駛室主體40內的空氣的吸引狀態(tài)與利用第一進氣部和第二進氣部51從駕駛室主體40內和駕駛室主體40外部吸引空氣的吸引狀態(tài)之間切換。另外,空調單元5具有將產生的冷風及暖風排出的送風口(省略圖示)。
[0044]圖5是表示從左前方看到的分配箱6的具體結構的立體圖。分配箱6是將從空調單元5排出的冷風或暖風分配的部件,與空調單元5鄰接設置。如圖5所示,分配箱6具有箱主體61及設置在箱主體61內的第一及第二隔板62a, 62b。
[0045]箱主體61形成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近似長方體狀,在內部具有空間。另外,箱主體61由樹脂制成。在該箱主體61上形成有導入口 61a及各送風口 61b?61e。導入口 61a是為了將來自空調單元5的冷風或暖風導入箱主體61內而形成的部分。該導入口 61a朝向空調單元5側即左側(第二側的一例)開口。更具體而言,導入口 61a形成在箱主體61的整個左側壁上。并且,導入口 61a與空調單元5的送風口連通。
[0046]箱主體61的第一送風口 61b向與空調單元5側相反的一側即右側(第一側的一例)開口。更具體而言,第一送風口 61b在箱主體61的右側壁的前部形成為圓形狀。
[0047]第二送風口 61c向下方開口。更具體而言,第二送風口 61c在箱主體61的底壁的中央部形成為圓形狀。另外,第三送風口 61d向與空調單元5側相反的一側即右側(第一側的一例)開口。更具體而言,第三送風口 61d在箱主體61的右側壁的后部形成為圓形狀。因此,在箱主體61上從前方依次形成有第一送風口 61b、第二送風口 61c及第三送風口 61d,在側視圖中這些第一?第三送風口 61b?61d彼此不重疊。
[0048]另外,在箱主體61上形成有向前方開口的第四送風口 61e。更具體而言,第四送風口 61e形成在箱主體61的整個前壁上。
[0049]在箱主體61內設置有第一和第二隔板62a, 62b。第一隔板62a從箱主體61的底面611向上方延伸。另外,第一隔板62a在俯視圖中,除了導入口 61a側即左側之外,以包圍第二送風口 61c的方式形成。即,第一隔板62a在俯視圖中形成在第二送風口 61c的前方、右側、后方三方。另外,第一隔板62a沒有延伸到箱主體61的頂面,即,在第一隔板62a的上端與箱主體61的頂面之間形成有間隙。由此,由第一隔板62a與箱主體61的底壁劃定的空間S向左側和上側開口。
[0050]第二隔板62b設置成將連接導入口 61a與第四送風口 61e的流路完全隔開,在第二隔板62b的中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貫通狹縫621b。因此,從導入口 61a導入的冷風或暖風僅經由該貫通狹縫621b向第四送風口 61e輸送。另外,因為第四送風口 61e以向基座部421的前方吹出冷風或暖風的方式形成,所以從第四送風口 61e吹出的冷風或暖風能夠吹向就坐于駕駛室4內的駕駛座422上的駕駛員的腳下。
[0051]如圖4所示,在分配箱6的第一送風口 61b上連接有第一導管7a的第一端部,第一導管7a的第二端部與第一吹出部件8a連接。S卩,第一導管7a連結分配箱6與第一吹出部件8a。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導管7a由樹脂制成,對第一導管7a的流路截面積不做特別限定。
[0052]第一吹出部件8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近似長方體狀的部件,內部形成為空洞。第一吹出部件8a固定在駕駛室主體40的主體部41的支柱411上,在駕駛室主體40內配置在駕駛座422的右側。即,從就坐于駕駛座422的作業(yè)者來看,第一吹出部件8a配置在右前方。
[0053]第一吹出部件8a在其下端部與第一導管7a連接,因此由空調單元5產生的冷風或暖風經由分配箱6和第一導管7a而輸送到第一吹出部件8a。第一吹出部件8a具有多個(例如四個)第一吹出部81a?83a。各第一吹出部81a?83a具有將輸送到第一吹出部件8a內的冷風或暖風吹向駕駛室主體40內的功能。以下,詳細說明各第一吹出部81a?83a。
[0054]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上部形成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左側壁的兩個第一吹出部81a位于與就坐于駕駛座422的作業(yè)者的臉部大致等高的位置。另外,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下部形成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后壁的第一吹出部82a (參照圖6)的角度設定成能夠向位于駕駛座422右側的右窗吹出冷風或暖風。另外,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下端部形成在第一吹出部件81a的前壁的第一吹出部83a的角度設定成能夠向位于駕駛座422右前方的右門窗的下部吹出冷風或暖風。
[0055]圖6是表示駕駛室4的詳細結構的剖面后視圖。如圖6所示,在分配箱6的第二送風口 61c上連接有第二導管7b的第一端部,第二導管7b的第二端部與第二吹出部件8b連接。即,第二導管7b連結分配箱6與第二吹出部件8b。
[0056]第二導管7b具有與分配箱6連接的導管主體部71b、與第二吹出部8b連接的連結部72b。導管主體部71b配置在駕駛室主體40的底板部42的下方。即,導管主體部71b向駕駛室主體40的外部露出。連結部72b配置在駕駛室主體40的內部。
[0057]圖7是從左后方看到的第二導管7b的導管主體部71b的立體圖。如圖7所示,導管主體部71b由樹脂制成,沿左右方向延伸。導管主體71b經由在其右端部形成的第一連接部711b與分配箱6的第二送風口 61c連通,經由在其左端部形成的第二連接部712b與連結部72b連通。如圖8所示,第二導管7b還具有覆蓋導管主體部71b周圍的絕熱部件73b。絕熱部件73b例如能夠由聚氨脂泡沫等形成。需要說明的是,對導管主體部71b和連結部72b的流路截面積不做特別限定。
[0058]如圖4所示,第二吹出部件Sb形成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長方體狀,在內部具有空間。第二吹出部件8b固定在駕駛室主體40的主體部41的支柱411上,在駕駛室主體40內配置在駕駛座422的左側。即,從就坐于駕駛座422的作業(yè)者來看,第二吹出部件Sb配置在左前方。
[0059]第二吹出部件Sb在其下端部與第二導管7b連接,因此由空調單元5產生的冷風或暖風經由分配箱6和第二導管7b輸送到第二吹出部件8b。第二吹出部件8b例如具有多個(例如四個)第二吹出部81b?83b。各第二吹出部81b?83b具有將輸送到第二吹出部件8b內的冷風或暖風吹向駕駛室主體40內的功能。
[0060]如圖6所示,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上部形成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右側壁的兩個第二吹出部81b位于與就坐于駕駛座422的作業(yè)者的臉部大致等高的位置。另外,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下部形成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后壁的第二吹出部82b的角度設定成能夠向位于駕駛座422左側的左窗吹出冷風或暖風。另外,如圖4所示,在第二吹出部件Sb的下端部形成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前壁的第二吹出部83b的角度設定成向位于駕駛座422左前方的左車窗的下部吹出冷風或暖風。
[0061]如圖4所示,在分配箱6的第三送風口 61d上連接有第三導管7c的第一端部,第三導管7c的第二端部與第三吹出部件8c連接。g卩,第三導管7c連結分配箱6與第三吹出部件Sc。該第三導管7c在駕駛室主體40內沿著主體部41的右后部的支柱411向上方延伸到駕駛室主體40的頂面,并且沿著駕駛室主體40的頂面向前方延伸,并與第三吹出部件8c連接。需要說明的是,第三導管7c有樹脂制成。
[0062]第三吹出部件Sc設置在駕駛室主體40的頂面的前部。為了能夠從上方對駕駛室主體40的前窗、左門窗及右門窗吹出冷風或暖風,第三吹出部件Sc具有三個第三吹出部81c ?83c。
[0063]接著,說明在具有上述結構的機動平地機I中對駕駛室主體40內進行制冷時的空調組件9的工作。
[0064]首先,在開始制冷運轉時,空調單元5從第一進氣部吸入駕駛室主體40內的空氣并且使該吸入的空氣與流動在芯部內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從而冷卻空氣。然后,空調單元5將該已冷卻的空氣利用風扇從送風口排出,從而產生冷風。
[0065]由空調單元5產生的冷風經由導入口 61a被輸送到分配箱6的箱主體61內。輸送到分配箱6的箱主體61內的冷風在箱主體61內混合,從而消除溫度不均,并達到一定的溫度。
[0066]之后,供給到箱主體61內的一部分冷風經由第一送風口 61b和第一導管7a被輸送到第一吹出部件8a,并且從第一吹出部件8a的各第一吹出部81a?83a吹出冷風。需要說明的是,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上部形成在左側壁的第一吹出部81a從右前方對就坐于駕駛座422的作業(yè)者,特別是對作業(yè)者的臉部吹出冷風。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下部形成在后壁的第一吹出部82a對右窗吹出冷風。由此,能夠防止右窗產生霧氣。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下端部形成在前壁的第一吹出部83a對右門窗的下部吹出冷風,由此,能夠防止右門窗產生霧氣。
[0067]另外,供給到分配箱6的箱主體61內的一部分冷風經由第二送風口 61c和第二導管7b被輸送到第二吹出部件8b,并且從第二吹出部件8b的各第二吹出部81b?83b吹出冷風。需要說明的是,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上部形成在右側壁的第二吹出部81b從左前方對就坐于駕駛座422的作業(yè)者,特別是對作業(yè)者的臉部吹出冷風。另外,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下部形成在后壁的第二吹出部82b對左窗吹出冷風。由此,能夠防止左窗產生霧氣。另夕卜,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下端部形成在前壁的第二吹出部83b對左車窗的下部吹出冷風,由此,能夠防止左門窗產生霧氣。
[0068]另外,向分配箱6的箱主體61內供給的一部分冷風經由第三送風口 61d和第三導管7c被輸送到第三吹出部件8c,并且從第三吹出部件8c的各第三吹出部81c?83c吹出冷風。需要說明的是,在第三吹出部件8c的右端部所形成的第三吹出部81c從上方對右門窗吹出冷風。由此,能夠防止右門窗產生霧氣。另外,在第三吹出部件8c的中央部所形成的第三吹出部82c從上方對前窗吹出冷風。由此,能夠防止前窗產生霧氣。另外,在第三吹出部件8c的左端部所形成的第三吹出部83c從上方對左門窗吹出冷風。由此,能夠防止左門窗產生霧氣。
[0069]另外,向分配箱6的箱主體61內供給的一部分冷風從第四送風口 61e向駕駛室主體40內吹出,由此能夠將冷風輸送到作業(yè)者的腳下。需要說明的是,在位于駕駛座422后方的后窗上不設置用于吹出冷風的導管和吹出部件。因此,能夠確保后窗附近的空間。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防止后窗產生霧氣,在后窗上設置有電熱絲。
[0070]以上說明了對駕駛室主體40內部進行制冷時的空調組件9的工作,但是對駕駛室主體40內部進行制熱時的空調組件的工作不同的只是將冷風改變成暖風,其他工作基本相同。
[0071][特征]
[0072]本實施方式的機動平地機I具有如下特征。
[0073](I)在第一吹出部件8a的上部所形成的第一吹出部81a從右側對就坐于駕駛座422的作業(yè)者吹出冷風或暖風。而且,在第二吹出部件8b的上部所形成的第二吹出部81b從左側對就坐于駕駛座422的作業(yè)者吹出冷風或暖風。這樣,利用第一和第二吹出部81a,81b能夠從兩側對作業(yè)者吹出冷風或暖風。另外,分配箱6經由向右側開口的第一送風口 61b向配置在右側的第一吹出部81a供給冷風或暖風,而經由向下方開口的第二送風口 61c向配置在左側的第二吹出部81b供給冷風或暖風。這樣,由于分配箱6經由向下方開口的第二送風口 61c向左側供給冷風或暖風,因此與第二送風口 61c連接的第二導管7b先從第二送風口 61c向下方延伸,之后向左側延伸。即,因為第二導管7b不向右側延伸,所以能夠縮小水平方向上的設置空間。另外,因為從第二送風口 61c向第二吹出部81b供給冷風或暖風的第二導管7b配置在駕駛座422的下方,所以不會使駕駛室主體40內的空間變得狹窄。
[0074](2)因為在分配箱6的箱主體61內設置有限制在箱主體61內流動的冷風或暖風的流路的第一隔板62a,所以能夠調節(jié)向第一吹出部81a和第二吹出部81b供給的冷風或者暖風的風量。其結果,能夠良好地平衡從第一吹出部81a和第二吹出部81b吹出的冷風或暖風的風量。
[0075](3)第一隔板62a從箱主體61的底面向上方延伸,在俯視圖中包圍第二送風口 61c并且向左側(導入口 61a側)開口。這樣構成的第一隔板62a能夠使從導入口 61a吹入到箱主體61內的冷風或暖風導向第二送風口 61c,并使經由第二送風口 61c排出的冷風或暖風的風量增大。由此,能夠使經由第一送風口 61b排出的冷風或暖風的風量與經由第二送風口 61c排出的冷風或暖風的風量接近。
[0076](4)因為第一隔板62a形成為在其上端與箱主體61的頂面之間形成有空隙,所以即使從空調單元5送入箱主體61內的冷風或暖風的溫度存在溫差,也能夠使經由上述間隙在箱主體61內混合后溫度變得均勻的冷風或暖風從第二送風口 61c等排出。
[0077](5)因為第二導管7b在駕駛室主體40的底板部42的下方延伸,所以不會使駕駛室主體40內的空間變得狹窄,能夠增大第二導管7b的流路截面面積。
[0078](6)第二導管7b具有導管主體71b與覆蓋導管主體71b的周圍的絕熱部件73b,因此能夠利用絕熱部件73b將流動在導管主體71b內的冷風或暖風的溫度維持一定。
[0079][變形例]
[0080]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要旨,能夠進行各種變更。
[0081]第一奪形例
[0082]第一隔板62a只要是能夠將從導入口 61a向箱主體61內導入的冷風或暖風導入第二送風口 61c的形狀,就不特別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的形狀。
[0083]第二奪形例
[0084]上述實施方式中形成于分配箱6的箱主體61的送風口的數(shù)量及設置于各吹出部件的吹出部的數(shù)量等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
[0085]第三奪形例
[008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適用了本發(fā)明的機動平地機I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能夠適用本發(fā)明的作業(yè)車輛不限于機動平地機1,例如,還能夠將本發(fā)明適用于液壓挖掘機、推土機或輪式裝載機等。
[0087]第四奪形例
[0088]上述實施方式的分配箱6的箱主體61形成為近似長方體狀,但是不特別限定于此。例如,箱主體61具有形成為筒狀的波紋部分,可以在該波紋部分的前端形成導入口61a。
[0089]第五奪形例[0090]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空調單元5與分配箱6直接連結,但是不特別限定于此。例如,如圖9所示,在空調單元5與分配箱6之間可以安裝連結導管10。該連結導管10為波紋狀,連結空調單元5的送風口與分配箱6的導入口 61a。
[0091]符號說明
[0092]I 機動平地機(作業(yè)車輛)
[0093]4 駕駛室
[0094]40 駕駛室主體
[0095]42 底板部
[0096]422 駕駛座
[0097]5 空調單元
[0098]6 分配箱
[0099]61 箱主體
[0100]61a 導入口
[0101]61b 第一送風口
[0102]61c 第二送風口
[0103]62 第一隔板
[0104]7a 第一導管
[0105]7b 第二導管
[0106]71b 導管主體
[0107]73b 絕熱部件
[0108]81a 第一吹出部
[0109]81b 第二吹出部
【權利要求】
1.一種駕駛室,其特征在于,具有: 駕駛室主體,具有底板部; 駕駛座,設置在所述駕駛室主體內; 空調單元,在所述駕駛座的下方,配置在所述底板部上; 第一吹出部,在所述駕駛室主體內,配置在車輛寬度方向的第一側,吹出來自所述空調單元的空氣; 第二吹出部,在所述駕駛室主體內,配置在與所述第一側相反的第二側,吹出來自所述空調單元的空氣; 分配箱,具有箱主體,在所述箱主體上,形成有:導入口,向所述第二側開口,導入來自所述空調單元的空氣;第一送風口,向所述第一側開口 ;第二送風口,向下方開口 ; 第一導管,與所述第一送風口連接,向所述第一吹出部供給來自所述空調單元的空氣; 第二導管,與所述第二送風口連接并向所述第二側延伸,向所述第二吹出部供給來自所述空調單元的空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駛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箱在所述箱主體內還具有限制來自所述空調單元的空氣的流路的隔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駕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從所述箱主體的底面向上方延伸,在俯視時包圍所述第二送風口并且向所述第二側開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駕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端與所述箱主體的頂面之間具有間隙。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駕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管在所述底板部的下方延伸。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駕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管具有導管主體和覆蓋所述導管主體的周圍的絕熱部件。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駕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出部配置在所述駕駛座的右側和左側中的任一側, 所述第二吹出部配置在所述駕駛座的右側和左側中的另一側。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駕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主體還具有向所述第一側開口的第三送風口, 所述隔板在俯視時隔開所述第一送風口與所述第二送風口,并且隔開所述第二送風口和所述第三送風口。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駕駛室,其特征在于,還具有連結所述空調單元與所述箱主體的所述導入口的連結導管。
10.一種作業(yè)車輛,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駕駛室。
【文檔編號】E02F9/16GK103987548SQ201380003553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5月15日
【發(fā)明者】常盤慧, 木村直樹, 浜口正彥 申請人:株式會社小松制作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兴化市| 灵山县| 八宿县| 仁怀市| 彭州市| 潞西市| 类乌齐县| 东乡| 政和县| 龙里县| 伊吾县| 沙雅县| 九寨沟县| 诸城市| 长丰县| 富宁县| 肥西县| 海兴县| 阳高县| 衡水市| 边坝县| 石泉县| 肃宁县| 远安县| 五台县| 三亚市| 白河县| 固始县| 合山市| 阳信县| 托克逊县| 东安县| 彰武县| 剑阁县| 清远市| 镇原县| 册亨县| 工布江达县| 高州市| 友谊县|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