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身覆蓋件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車身覆蓋件以及采用該車身覆蓋件的汽車,所述車身覆蓋件包括:覆蓋外板以及加強筋組,所述加強筋組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朝向車身骨架的一側。本發(fā)明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覆蓋外板和加強筋組,并且所述加強筋組分布于所述覆蓋外板的需進行剛度補強區(qū)域,該形式簡化了內板構型,比內外板的傳統(tǒng)結構減輕了結構重量,避免了內板型面復雜,生產工藝難度大的問題,降低了生產工藝難度和制造成本。
【專利說明】
_種車身覆蓋件及汽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汽車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的車身覆蓋件和采用該車身覆蓋件的汽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的發(fā)展,汽車輕量化已經成為節(jié)約燃料,降低污染所必需考慮的問題。
[0003]而現(xiàn)有的汽車結構中,側圍板采用鋼板沖壓成型,內外板采用焊接結構,制造該結構所示用的模具費用高,且結構重量大,同時也為汽車輕量化造成了障礙。
[0004]在輕量化的驅動下,碳纖維復合材料被用于汽車外覆蓋件上。而現(xiàn)有的碳纖維覆蓋件的設計大多沿用了鈑金的內外板結構思路。該思路中,內外板形成閉合剖面以提高整體剛度,通過內板安裝于車架。該結構中,內板型面復雜,加大了工藝難度和制造成本。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身覆蓋件和采用該車身覆蓋件的汽車,以替代現(xiàn)有的內外板結構,以解決內外板中內板型面復雜,生產工藝難度大,且制造成本高的問題。
[0006]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車身覆蓋件,包括:
[0007]覆蓋外板;以及
[0008]加強筋組,所述加強筋組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朝向車身骨架的一側。
[0009]進一步,所述加強筋組具有:
[0010]底緣,所述底緣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的內側,并且,所述底緣與所述覆蓋外板內側相匹配;
[0011]加筋本體,所述加筋本體與所述底緣一體成型,并且,當所述底緣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的內側時,所述加筋本體與所述覆蓋外板之間形成空腔。
[0012]進一步,所述覆蓋外板和所述加強筋組均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且所述加強筋組中各部分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鋪層方向與所述各部分的主受力方向一致的鋪層比例為50%?70%。
[0013]進一步,所述加強筋組開設有至少一個用于將所述車身覆蓋件與車身骨架相連接的連接孔;
[0014]至少一個螺母固定于所述加強筋組,且各個螺母分別與各個連接孔同軸,所述車身覆蓋件通過所述螺母和與之配合的螺栓,安裝于所述車身骨架。
[0015]進一步,所述覆蓋外板為后側圍板;
[0016]所述加強筋組,包括:
[0017]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一加強筋從所述后側圍板內側靠近車門的前緣開始,沿所述后側圍板內側的車輪底緣延伸,并在所述后側圍板的尾緣底部的高度處,從所述車輪底緣拐向所述尾緣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尾緣;
[0018]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與所述第一加強筋一體成型,并且所述第二加強筋在所述第一加強筋的靠近車門的前緣開始處,從所述第一加強筋向遠離所述車輪底緣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上緣;
[0019]第三加強筋,所述第三加強筋與所述第一加強筋一體成型,并且所述第三加強筋在所述第一加強筋的從所述車輪底緣拐向所述尾緣方向延伸的拐向處,從所述第一加強筋向遠離所述車輪底緣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上緣。
[0020]進一步,所述第一加強筋位于與第二加強筋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二加強筋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的邊緣具有第一凸緣;
[0021]所述第二加強筋通過所述第一凸緣搭接于所述第一加強筋,并與所述第一加強筋一體成型;
[0022]所述第一加強筋位于與第三加強筋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三加強筋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的邊緣具有第二凸緣;
[0023]所述第三加強筋通過所述第二凸緣搭接于所述第一加強筋,并與所述第一加強筋一體成型。
[0024]進一步,所述加強筋組還包括:
[0025]第四加強筋,所述第四加強筋與所述第二加強筋和第三加強筋一體成型。
[0026]進一步,所述第二加強筋位于與第四加強筋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四加強筋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三開口,所述第三開口的邊緣具有第三凸緣;
[0027]所述第四加強筋通過所述第三凸緣搭接于所述第二加強筋,并與所述第二加強筋一體成型;
[0028]所述第三加強筋位于與第四加強筋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四加強筋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四開口,所述第四開口的邊緣具有第四凸緣;
[0029]所述第四加強筋通過所述第四凸緣搭接于所述第三加強筋并與所述第三加強筋一體成型。
[0030]進一步,所述加筋本體與所述覆蓋外板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有泡沫夾芯。
[0031]—種汽車,采用如上任一項所述的車身覆蓋件。
[0032]從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提供的車身覆蓋件,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覆蓋外板和加強筋組,并且所述加強筋組分布于所述覆蓋外板的剛度補強區(qū)域,同時,所述加強筋組的鋪層方向與其受力方向相同,進而對于覆蓋外板中受力較強的部分,由所述加強筋組進行加固,該種結構的結構效率高,保證了覆蓋外板的強度。對于加強筋組而言,其鋪層方向與其受力方向相同使其能夠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使之在其所承受彎曲載荷方向有較高的力學性能,進而也進一步增強了加強筋組以及覆蓋外板的強度。在加強筋組的制造過程中,各個加強筋之間采用搭接連接設計,提高了整個加強筋組結構的整體承載性能,并有利于加強筋組的一體制造成型。本發(fā)明中所采用的加強筋組的結構簡單,并且制造方法簡單,易于生產,在保證車身覆蓋件足夠強度的同時,采用加強筋組結構替代內外板的現(xiàn)有結構,進而簡化了內板構型,更適合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造,比內外板的傳統(tǒng)結構重量更輕,避免了內板型面復雜,生產工藝難度大的問題,降低了生產工藝難度和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0033]以下附圖僅對本發(fā)明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0034]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車身覆蓋件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35]圖2為本發(fā)明的車身覆蓋件中的覆蓋外板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3為本發(fā)明提供的車身覆蓋件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37]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第一加強筋結構示意圖;
[0038]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第二加強筋結構示意圖;
[0039]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第三加強筋結構示意圖;
[0040]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第四加強筋結構示意圖;
[0041]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加強筋的橫截面實施例示意圖;
[0042]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加強筋的橫截面另一實施例不意圖;
[0043]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加強筋組的制造方法流程圖;
[0044]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車身覆蓋件的制造方法流程圖。
[0045]標號說明
[0046]1、覆蓋外板,11、前緣,12、車輪底緣,13、尾緣,14、上緣,101、連接件,2、加強筋組,
21、第一加強筋,2101、第一開口,211、第一凸緣,2102、第二開口,212、第二凸緣,22、第二加強筋,2203、第三開口,221、第三凸緣,23、第三加強筋,231、第四凸緣,2304、第四開口,24、第四加強筋,201、底緣,202、加筋本體,203、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47]為了對發(fā)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xiàn)對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不相同的部分。
[0048]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不應將在本文中被描述為“示意性”的任何圖示、實施方式解釋為一種更優(yōu)選的或更具優(yōu)點的技術方案。
[0049]為使圖面簡潔,各圖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與本發(fā)明相關的部分,它們并不代表其作為產品的實際結構。另外,以使圖面簡潔便于理解,在有些圖中具有相同結構或功能的部件,僅示意性地繪示了其中的一個,或僅標出了其中的一個。
[0050]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僅用于表示相關部分之間的位置關系,而非限定它們的絕對位置。
[0051]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彼此的區(qū)分,而非表示它們的重要程度及順序、以及互為存在的如提等。
[0052]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嚴格的數(shù)學和/或幾何學意義上的限制,還包含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許的誤差。
[0053]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車身覆蓋件的實施例,包括覆蓋外板I和加強筋組2。其中,所述加強筋組2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I的內側,即所述加強筋組2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I朝向車身骨架的一側,并且,所述加強筋組2分布于所述覆蓋外板I需要進行剛度補強的區(qū)域,進而確保為覆蓋外板I提供足夠的剛度補強。
[0054]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車身不同部位,覆蓋外板I的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例如,前翼子板、后翼子板或者車身后側圍外板等。由于處于車身不同部位,并且形狀和大小的不同,覆蓋外板I中各處的受力也不盡相同。對于傳統(tǒng)鋼結構車身來說,由于鋼板韌性好、抗沖擊力較強,并且可以直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于車身,因此不需要過多考慮覆蓋外板的受力分布。而對于新型的炭纖維復合材料來說,由于其硬度相較于傳統(tǒng)鋼板較差,因此需要更多的考慮其受力情況,而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正是采用這種炭纖維復合材料。實驗發(fā)現(xiàn),覆蓋外板中各處的受力分布不盡相同。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采用了在所述覆蓋外板I的內側,所述加強筋組2分布于所述覆蓋外板I的需要進行剛度補強區(qū)域,或者說,所述加強筋組2沿所述覆蓋外板I的受力分布方向延伸的結構,進而確保為覆蓋外板I提供足夠的剛度補強以增加覆蓋外板I的強度和抗沖擊性。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覆蓋外板I和所述加強筋組2均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且所述加強筋組2中各部分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鋪層方向與所述各部分(即所述加強筋組2中各部分)的主受力方向一致(即0°方向)的鋪層比例為50%?70%,例如50%、60%、70%等(相較于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受力,其鋪層方向共有4個方向,即0°方向、90°方向和±45°,依照鋪層設計經驗,在各個方向的鋪層比例不應少于總鋪層的10%,考慮到本發(fā)明中需要盡可能地增強加強筋組2在其受力方向上的強度,并且其它方向的鋪層比例不應少于總鋪層的10%,所以將該鋪層比例設置為50%?70% ),這樣,對于覆蓋外板I中剛度較強的部分,由所述加強筋組2進行加固(激進型剛度補強),保證了覆蓋外板I的強度,對于加強筋組2而言,其鋪層方向與其受力方向相同的情況相較于鋪層方向與受力方向正交或者斜交的情況而言能夠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進而也進一步增強了加強筋組2以及覆蓋外板I的強度。
[0055]圖1所示的車身覆蓋件的實施例為車身后側圍板,本發(fā)明中僅以車身后側圍板為例對車身覆蓋件進行說明,并不用以限定本發(fā)明僅使用于車身后側圍板。
[0056]如圖2所示為車身覆蓋件中的覆蓋外板I的結構示意圖。該覆蓋外板I為后側圍板,在汽車整裝時,安裝于后門后側到車尾側之間,如圖2所示,其具有前緣11、車輪底緣
12、尾緣13、以及上緣14等邊緣。安裝時,前緣11靠近車門安裝,車輪底緣12靠近車后輪并安裝于車后輪上側,尾緣靠近車尾安裝。
[0057]現(xiàn)結合圖1、圖2,對本發(fā)明的車身覆蓋件的實施例的結構進行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覆蓋外板I為后側圍板。所述加強筋組2包括第一加強筋21第二加強筋
22、第三加強筋23和第四加強筋24,第一加強筋21第二加強筋22、第三加強筋23和第四加強筋24為一體成型。其中,所述第一加強筋21,從所述后側圍板(即覆蓋外板I)的內側靠近車門的前緣11開始,沿所述后側圍板內側的車輪底緣12延伸,并在所述后側圍板的尾緣13底部的高度處,從所述車輪底緣12拐向所述尾緣13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尾緣
13。第二加強筋22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體成型,并且所述第二加強筋22在所述第一加強筋21的靠近車門的前緣開始處,從所述第一加強筋21向遠離所述車輪底緣12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上緣14。所述第三加強筋23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 —體成型,并且所述第三加強筋23在所述第一加強筋21的從所述車輪底緣12拐向所述尾緣13方向延伸的拐向處,從所述第一加強筋21向遠離所述車輪底緣12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上緣14。所述第四加強筋24連接于所述第二加強筋22和第三加強筋23之間,并與所述第二加強筋22和第三加強筋23 —體成型。
[0058]另外,如圖2所示,位于所述覆蓋外板I的周緣附接有連接于車身其它部件的連接件101,并且連接件101上設有連接孔,可利用連接孔將覆蓋外板I與其周邊的其它部件連接。
[0059]圖1所示實施例為采用四根加強筋的實施例。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還同時提供了采用三根加強筋的實施例。與圖1所示實施例不同的是,采用三根加強筋的實施例中,沒有第四加強筋24,如圖3所示。具體地,參見圖2、圖3所示,采用三根加強筋的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筋組2包括第一加強筋21第二加強筋22和第三加強筋23。其中,所述第一加強筋21從所述后側圍板(即覆蓋外板I)的內側靠近車門的前緣11開始,沿所述后側圍板內側的車輪底緣12延伸,并在所述后側圍板的尾緣13底部的高度處,從所述車輪底緣12拐向所述尾緣13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尾緣13。第二加強筋22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 —體成型,并且所述第二加強筋22在所述第一加強筋21的靠近車門的前緣開始處,從所述第一加強筋21向遠離所述車輪底緣12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上緣14。所述第三加強筋23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 —體成型,并且所述第三加強筋23在所述第一加強筋21的從所述車輪底緣12拐向所述尾緣13方向延伸的拐向處,從所述第一加強筋21向遠離所述車輪底緣12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上緣14。
[0060]如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第一加強筋21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第二加強筋22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第三加強筋23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第四加強筋24結構示意圖。結合圖1、圖3、圖4、圖5、圖6及圖7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加強筋組2,即第一加強筋21、第二加強筋22、第三加強筋23和第四加強筋24的基本結構均相同,均包括底緣201和加筋本體202。繼續(xù)參見圖8和圖9所示的加強筋橫截面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其中,所述底緣201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I的內側(圖4、圖5、圖6、圖8、圖8、圖9未不出),并且,所述底緣201與所述覆蓋外板I內側相匹配。所述加筋本體202與所述底緣201 —體成型,并且,當所述底緣201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I的內側時,所述加筋本體202與所述覆蓋外板I之間形成空腔。進一步地,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加筋本體202與所述覆蓋外板I之間的空腔內還可填充有泡沫夾芯,以進一步增強車身覆蓋件的剛度。
[0061]本發(fā)明中所采用的加強筋組結構簡單,易于生產,具體參見圖8、圖9所示。圖8和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兩種加強筋的橫截面結構,其中圖8的加強筋橫截面結構呈近似梯形結構,而圖9的加強筋橫截面結構呈三角形,需要說明的是,該兩種結構并非本發(fā)明中加強筋橫截面的唯一結構,加強筋橫截面的設計是根據(jù)覆蓋外板I的形狀及受力分布、加強筋所處位置、以及加強筋與車身骨架連接處的形狀而進行調整的。
[0062]如圖1、圖3、圖4及圖5所示,所述第一加強筋21位于與第二加強筋22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二加強筋22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一開口 2101,所述第一開口 210的邊緣具有第一凸緣211,所述第二加強筋22通過所述第一凸緣211搭接于所述第一加強筋21,并與第一加強筋21—體成型。如圖4所示,該第一凸緣211由第一加強筋21的底緣201延伸而成,并且第一凸緣211使得其所位于的第一加強筋21的加筋本體202呈現(xiàn)與第二加強筋22相適配的開口。而第二加強筋22中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的連接處,由第二加強筋22的底緣201直接搭接于第一加強筋21的加筋本體202。
[0063]如圖1、圖3、圖4及圖6所示,所述第一加強筋21位于與第三加強筋23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三加強筋23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二開口 2102,所述第二開口 2102的邊緣具有第二凸緣212,所述第三加強筋23通過所述第二凸緣212搭接于所述第一加強筋21,并與第一加強筋21 —體成型。如圖4所示,該第二凸緣212由第一加強筋21的底緣201延伸而成,并且第二凸緣212使得其所位于的第一加強筋21的加筋本體202呈現(xiàn)與第三加強筋23相適配的開口。而第三加強筋23中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的連接處,由第三加強筋23的底緣201直接搭接于第一加強筋21的加筋本體202。
[0064]如圖1、圖5及圖7所示,所述第二加強筋22位于與第四加強筋24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四加強筋24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三開口 2203,所述第三開口 2203的邊緣具有第三凸緣221,所述第四加強筋24通過所述第三凸緣221搭接于所述第二加強筋22。如圖5所示,該第三凸緣221由第二加強筋22的底緣201延伸而成,并且第三凸緣221使得其所位于的第二加強筋22的加筋本體202呈現(xiàn)與第四加強筋24相適配的開口。
[0065]如圖1、圖6及圖7所示,所述第三加強筋23位于與第四加強筋24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四加強筋24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四開口 2304,所述第四開口 2204的邊緣具有第四凸緣231,所述第四加強筋24通過所述第四凸緣231搭接于所述第三加強筋23。如圖6所示,該第四凸緣231由第三加強筋23的底緣201延伸而成,并且第四凸緣231使得其所位于的第三加強筋23的加筋本體202呈現(xiàn)與第四加強筋24相適配的開口。
[0066]如圖1、圖3、圖4、圖5、圖7所示,各個加強筋(加強筋組2)上開設有多個連接孔203,所述連接孔203用于將所述車身覆蓋件與車身骨架相連接,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多個螺母固定于所述加強筋組2,且各個螺母分別與各個連接孔203同軸,車身覆蓋件通過所述螺母和與之配合的螺栓,安裝于所述車身骨架。
[0067]加強筋組2的形狀可以不僅僅局限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示,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狀,例如可采用例如T型截面形狀等。
[0068]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整個加強筋組2—體成型,其制造過程主要采用先對其中各個組成部分的加強筋(第一加強筋21、第二加強筋22,第三加強筋23和第四加強筋24)分別進行預成形體制造,完成預成形體的制造后,將各個預成型體進行組合,最后,將組后的預成形體在固化模具內一體固化成型以制成加強筋組。其成型過程中主要采用液體注塑工藝、預浸料模壓成型工藝、熱壓罐成型工藝等。
[0069]采用這種預成形體加上一體固化成型的方法,主要考慮到,單個加強筋的結構簡單,同時纖維的預成型體制作容易,并且預成型體組合后一體固化成型,能夠減少固化模具數(shù)量,有利于降低模具費用,且加強筋之間相對位置關系以及鋪層走向容易保證,能夠避免單個加強筋分別固化后還需要進行的粘接工序,且采用一體固化成型使得加強筋之間的連接更可靠。另外各個加強筋在連接位置的搭接連接,也有利于簡化固化模具。
[0070]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如圖10所示,加強筋組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0071]步驟10、將纖維布或者預浸料鋪放于多個相互獨立的預成型體模具中,以制成多個相互獨立的加強筋預成型體。
[0072]本步驟10中,所述預成型體模具為多個,分別對應于加強筋組中的各個加強筋。例如對應于上述加強筋組2的實施例中,預成型體模具的數(shù)量例如四個,分別為第一預成型體模具、第二預成型體模具、第三預成型體模具和第四預成型體模具,其中,第一預成型體模具對應于第一加強筋21、第二預成型體模具對應于第二加強筋22、第三預成型體模具對應于第三加強筋23、第四預成型體模具對應于第四加強筋24。
[0073]本步驟10所制成的各個加強筋預成型體分別對應于加強筋組中的各個加強筋。例如對應于上述加強筋組2的實施例中,制成的加強筋預成型體的數(shù)量例如四個,分別為第一加強筋預成型體、第二加強筋預成型體、第三加強筋預成型體和第四加強筋預成型體,其中,第一加強筋預成型體對應于第一加強筋21、第二加強筋預成型體對應于第二加強筋22、第三加強筋預成型體對應于第三加強筋23、第四加強筋預成型體對應于第四加強筋24。第一加強筋預成型體、第二加強筋預成型體、第三加強筋預成型體和第四加強筋預成型體的形狀可分別參見圖4、圖5、圖6和圖7。
[0074]本步驟10中,將纖維布或者預浸料鋪放于多個預成型體模具中時,纖維布或者預浸料的的鋪層方向,與其所制成的加強筋組中的相應部分的主受力方向一致的鋪層比例為50%?70%,這樣可保證或者實現(xiàn)所制成的加強筋組中各部分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鋪層方向與該各部分的主受力方向一致的鋪層比例為50%?70%,進而對于后續(xù)所制成的車身覆蓋件中,能夠保證覆蓋外板中受力較強的部分由所述加強筋組進行加固,保證了覆蓋外板的強度。
[0075]為了使各個加強筋預成型體的形狀符合要求,在步驟10之后,還可進一步包括:
[0076]步驟15、對各個加強筋預成型體進行修剪。
[0077]本步驟15的設置是考慮到加強筋預成型體制造完成后,會存在毛邊等情況,因此需要對加強筋預成型體進行適當?shù)男藜?,以符合加強筋的制造要求?br>[0078]步驟20、將各個相互獨立的加強筋預成型體在一個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中進行組裝。
[0079]本步驟20中,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是加強筋組的一體成型模具,該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的形狀即為加強筋組最后一體成型的形狀。例如對應于上述加強筋組2的實施例中,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的形狀即為上述相應圖示中的(例如圖1中的)加強筋組2的形狀。
[0080]需要說明的是,執(zhí)行本步驟20時,需要按照各個加強筋預成型體的搭接順序,將各個加強筋預成型體置于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內。例如對應于上述加強筋組2的實施例中:可先將第四加強筋預成型體置于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內;之后分別將第二加強筋預成型體和第三加強筋預成型體置于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內,可參考圖5、圖6和圖7,第二加強筋22的第三凸緣221和第三加強筋23的第四凸緣231在第二加強筋預成型體和第三加強筋預成型體中便以形成,在將第二加強筋預成型體和第三加強筋預成型體置于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內時,分別將第二加強筋預成型體中對應于第三凸緣221的位置和第三加強筋預成型體中對應于第四凸緣231的位置分別搭接于第四加強筋預成型體的兩端;最后將第一加強筋預成型體置于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內,可參考圖4、圖5和圖6,第一加強筋21的第一凸緣211和第二凸緣212在第一加強筋預成型體中便以形成,在將第一加強筋預成型體置于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內時,將第一加強筋預成型體中分別對應于第一凸緣211和第二凸緣212的位置,分別搭接于第二加強筋預成型體和第三加強筋預成型體。經過上述過程,便完成了本步驟20的執(zhí)行。
[0081]步驟30、在加強筋組固化成型模具內對組裝后的加強筋預成型體進行一體固化成型,以制成加強筋組,并出模。
[0082]經過本步驟30后,便完成了加強筋組的制作。
[0083]在完成步驟30之后,還可以進行如下各個步驟以完成隨后的工作。
[0084]步驟40、對一體固化成型后的加強筋組的邊緣進行機加修邊。
[0085]結合上述加強筋組的制造方法,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車身覆蓋件的制造方法,如圖11所示,其包括:
[0086]步驟100、制造覆蓋外板。
[0087]本步驟100中,覆蓋外板的制造可采用本領域中已有的工藝手段進行,例如液體注塑工藝、預浸料模壓成型工藝、熱壓罐成型工藝等。
[0088]步驟200、制造加強筋組。
[0089]本步驟200中,加強筋組的制造過程采用上述加強筋組的制造方法,不再贅述。
[0090]步驟300、在加強筋組上開設連接孔,其中連接孔用于與車身骨架相連接。
[0091]步驟400、在加強筋組開設的連接孔的位置處安裝連接螺母。
[0092]步驟500、將加強筋組附接于覆蓋外板。
[0093]上述車身覆蓋件的制造方法中,步驟100和步驟200的執(zhí)行順序可以交換,不影響隨后的步驟流程,步驟300和步驟400的執(zhí)行順序可以交換,不影響隨后的步驟流程。
[0094]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附接為膠結。
[0095]隨上述車身覆蓋件實施例,本發(fā)明實施例還同時提供了一種汽車,所述汽車采用上述車身覆蓋件。
[0096]本發(fā)明的上述車身覆蓋件,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覆蓋外板和加強筋組,并且所述加強筋組分布于所述覆蓋外板的剛度補強區(qū)域,同時,所述加強筋組的鋪層方向與其受力方向相同,進而對于覆蓋外板中受力較強的部分,由所述加強筋組進行加固,該種結構的結構效率高,保證了覆蓋外板的強度。對于加強筋組而言,其鋪層方向與其受力方向相同使其能夠承受更大的外力作用,使之在其所承受彎曲載荷方向有較高的力學性能,進而也進一步增強了加強筋組以及覆蓋外板的強度。在加強筋組的制造過程中,各個加強筋之間采用搭接連接設計,提高了整個加強筋組結構的整體承載性能,并有利于加強筋組的一體制造成型。本發(fā)明中所采用的加強筋組結構簡單,并且制造方法簡單,易于生產,在保證車身覆蓋件足夠強度的同時,采用加強筋組結構替代內外板的現(xiàn)有結構,進而簡化了內板構型,更適合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造,比內外板的傳統(tǒng)結構重量更輕,避免了內板型面復雜,生產工藝難度大的問題,降低了生產工藝難度和制造成本。
[0097]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是按照各個實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0098]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fā)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案或變更,如特征的組合、分割或重復,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覆蓋外板(I);以及 加強筋組(2),所述加強筋組(2)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I)朝向車身骨架的一側。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組(2)具有: 底緣(201),所述底緣(201)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⑴的內側,并且,所述底緣(201)與所述覆蓋外板(I)內側相匹配; 加筋本體(202),所述加筋本體(202)與所述底緣(201) —體成型,并且,當所述底緣(201)附接于所述覆蓋外板⑴的內側時,所述加筋本體(202)與所述覆蓋外板⑴之間形成空腔。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蓋外板(I)和所述加強筋組(2)均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且所述加強筋組(2)中各部分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鋪層方向與所述各部分的主受力方向一致的鋪層比例為50%?70%。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強筋組(2)開設有至少一個用于將所述車身覆蓋件與車身骨架相連接的連接孔; 至少一個螺母固定于所述加強筋組(2),且各個螺母分別與各個連接孔同軸,所述車身覆蓋件通過所述螺母和與之配合的螺栓,安裝于所述車身骨架。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蓋外板(I)為后側圍板; 所述加強筋組(2),包括: 第一加強筋(21),所述第一加強筋(21)從所述后側圍板內側靠近車門的前緣(11)開始,沿所述后側圍板內側的車輪底緣(12)延伸,并在所述后側圍板的尾緣(13)底部的高度處,從所述車輪底緣(12)拐向所述尾緣(13)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尾緣(13); 第二加強筋(22),所述第二加強筋(22)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 —體成型,并且所述第二加強筋(22)在所述第一加強筋(21)的靠近車門的前緣(11)開始處,從所述第一加強筋(21)向遠離所述車輪底緣(12)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上緣(14); 第三加強筋(23),所述第三加強筋(23)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 —體成型,并且所述第三加強筋(23)在所述第一加強筋(21)的從所述車輪底緣(12)拐向所述尾緣(13)方向延伸的拐向處,從所述第一加強筋(21)向遠離所述車輪底緣(12)方向延伸至所述后側圍板的上緣(14) ο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強筋(21)位于與第二加強筋(22)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二加強筋(22)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一開口(2101),所述第一開口(210)的邊緣具有第一凸緣(211); 所述第二加強筋(22)通過所述第一凸緣(211)搭接于所述第一加強筋(21),并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 —體成型; 所述第一加強筋(21)位于與第三加強筋(23)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三加強筋(23)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二開口(2102),所述第二開口(2102)的邊緣具有第二凸緣(212); 所述第三加強筋(23)通過所述第二凸緣(212)搭接于所述第一加強筋(21),并與所述第一加強筋(21) —體成型。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組(2)還包括: 第四加強筋(24),所述第四加強筋(24)與所述第二加強筋(22)和第三加強筋(23) —體成型。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強筋(22)位于與第四加強筋(24)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四加強筋(24)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三開口(2203),所述第三開口(2203)的邊緣具有第三凸緣(221); 所述第四加強筋(24)通過所述第三凸緣(221)搭接于所述第二加強筋(22),并與所述第二加強筋(22) —體成型; 所述第三加強筋(23)位于與第四加強筋(24)的連接處,具有與所述第四加強筋(24)的連接截面相適配的第四開口(2304),所述第四開口(2204)的邊緣具有第四凸緣(231); 所述第四加強筋(24)通過所述第四凸緣(231)搭接于所述第三加強筋(23),并與所述第三加強筋(23) —體成型。9.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身覆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筋本體(202)與所述覆蓋外板(I)之間的空腔內填充有泡沫夾芯。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車身覆蓋件。
【文檔編號】B62D25/00GK105905173SQ201510593833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7日
【發(fā)明人】王克堅, 張璽
【申請人】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