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雙向限位自動坡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坡口機,具體說是一種利用雙向離合器限制進退刀行程的新型雙向限位自動坡口機。
【背景技術(shù)】
[0002]管道坡口機是管道或平板在焊接前端面進行倒角坡口的專用工具,解決了火焰切害J、磨光機磨削等操作工藝的角度不規(guī)范、坡面粗糙、工作噪音大等缺點,具有操作簡便,角度標準,表面光滑等優(yōu)點。
[0003]目前,公知的管道坡口機進退刀行程結(jié)束時,沒有限位裝置,在機具誤操作時,容易出現(xiàn)切傷夾塊及主軸燒死現(xiàn)象。如ZL 200520132865.X所介紹的便攜式全自動管道坡口機,其在退刀時沒有限位裝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雙向限位自動坡口機,其可以有效消除管道坡口機在誤操作時出現(xiàn)的切傷夾塊及主軸燒死現(xiàn)象。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雙向限位自動坡口機,包括進給變速箱、主變速箱和刀具,其中,所述進給變速箱中設置有一用軸承固定在機體上的雙向限位裝置,其包括走刀齒輪上端蓋、走刀齒輪、走刀齒輪下端蓋以及走刀螺母,走刀齒輪上端蓋、走刀齒輪和走刀齒輪下端蓋通過螺釘聯(lián)接,走刀螺母同心相配于走刀齒輪內(nèi),走刀螺母通過其內(nèi)的螺紋與機體內(nèi)主軸上部的螺紋段相聯(lián)接,所述走刀螺母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對稱設置兩個安裝孔,四個所述的安裝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環(huán)形陣列,所述安裝孔內(nèi)設置固定設置有彈簧,彈簧上端連接撥銷,所述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下表面和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表面均設置有與所述撥銷相適配的止口,所述主軸的上端設置有限位片,所述走刀齒輪下端蓋內(nèi)設置有擋套,擋套下端與主軸的臺肩相配,所述限位片的下端和所述擋套的上端分別對應適配于所述走刀齒輪上端蓋的撥銷和走刀齒輪下端蓋的撥銷。
[0007]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止口一側(cè)為斜面,一側(cè)為階梯面使止口只具有單向的止動,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下表面止口與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表面的止口止動方向相反。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雙向限位裝置使得主軸在進給到下限位置以及回退到上限位置時只做旋轉(zhuǎn)運動,具有自動停止進給、自動退回以及自動停止退回的功能,可有效消除管道坡口機在誤操作時出現(xiàn)的切傷夾塊及主軸燒死現(xiàn)象。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中A所指向的局部放大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走刀齒輪上端蓋的剖視圖;
[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仰視圖;
[0013]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走刀齒輪下端蓋的剖視圖;
[0014]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俯視圖;
[0015]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走刀螺母的俯視圖;
[0016]圖8是圖7中的B-B向旋轉(zhuǎn)剖視圖。
[0017]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0018]1、主軸;2、擋套;3、走刀齒輪下端蓋;4、走刀齒輪;5撥銷;6、螺釘;7、軸承;8、走刀齒輪上端蓋;9、限位片;10、機體;11、走刀螺母;12、彈簧;13、電機;14、輸入錐齒輪;15、錐齒輪;16、第一齒輪;17、第二齒輪;18、主軸齒輪;19、手輪;20、刀具;21、進給變速箱;22、主變速箱;23、止口 ;24、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0]如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雙向限位自動坡口機,包括進給變速箱21、主變速箱22和刀具20,其中,進給變速箱中設置有一用軸承固定在機體上的雙向限位裝置,其包括走刀齒輪上端蓋8、走刀齒輪4、走刀齒輪下端蓋3以及走刀螺母,走刀齒輪上端蓋、走刀齒輪和走刀齒輪下端蓋通過螺釘6聯(lián)接,走刀螺母同心相配于走刀齒輪內(nèi),走刀螺母通過其內(nèi)的螺紋與機體內(nèi)主軸I上部的螺紋段相聯(lián)接,走刀螺母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對稱設置兩個安裝孔24,四個的安裝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環(huán)形陣列,安裝孔內(nèi)設置固定設置有彈簧,彈簧上端連接撥銷,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下表面和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表面均設置有與撥銷相適配的止口 23,主軸的上端設置有限位片,走刀齒輪下端蓋內(nèi)設置有擋套,擋套2下端與主軸的臺肩相配,限位片的下端和擋套的上端分別對應適配于走刀齒輪上端蓋的撥銷和走刀齒輪下端蓋的撥銷。
[0021]止口一側(cè)為斜面,一側(cè)為階梯面使止口只具有單向的止動,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下表面止口與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表面的止口止動方向相反,即當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下表面止口可利用其階梯面推動撥銷時,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表面的止口的斜面與走刀螺母下部的撥銷接觸,二者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
[0022]本實用新型的原動力為電機13,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輸入錐齒輪14,輸入錐齒輪與錐齒輪15相嚙合,與錐齒輪同軸固定設置的第二齒輪與主軸齒輪18相嚙合,走刀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第一齒輪16和第二齒輪17通過一端面離合器相連接,當離合器嚙合時,第二齒輪傳遞運動至第一齒輪。上述為現(xiàn)有技術(shù),在此不作過多敘述。
[0023]當走刀齒輪4旋轉(zhuǎn),帶動走刀齒輪上端蓋8、走刀齒輪下端蓋3旋轉(zhuǎn),推動走刀螺母11上端面彈起的撥銷5,帶動走刀螺母11旋轉(zhuǎn),主軸I作向下進給運動;此時走刀螺母11下端面的撥銷5未進入到走刀齒輪下端蓋3的止口中,被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端面壓在走刀螺母11孔內(nèi),走刀齒輪下端蓋3與走刀螺母11呈脫離狀態(tài);當與主軸I相配的限位片9將走刀螺母11上端面孔內(nèi)的撥銷5壓入孔內(nèi)時,走刀螺母11與走刀齒輪上端蓋8脫離,此時,走刀螺母11下端面的撥銷5在進入到走刀齒輪下端蓋3的止口后立刻從止口的斜面滑出,走刀螺母11與主軸I 一起作同速旋轉(zhuǎn),主軸I只作旋轉(zhuǎn)運動,無法向下進給;抬起手輪19,走刀齒輪4靜止,此時,走刀螺母11與走刀齒輪的相對轉(zhuǎn)動方向改變,走刀螺母11下端面的撥銷5在進入到走刀齒輪下端蓋3的止口后被止口的臺階面立即擋住,即被走刀齒輪下端蓋3擋住,與主軸I 一起作同速旋轉(zhuǎn)的走刀螺母11靜止,主軸I快速向上;主軸向上移動時,主軸的臺肩上到一定高度后推動擋套向上運動,當與主軸I臺肩相配的擋套2將撥銷壓入走刀螺母11下端面孔內(nèi)時,走刀螺母再次與走刀齒輪脫離,走刀螺母11與主軸I 一起作同速旋轉(zhuǎn),主軸I只作旋轉(zhuǎn)運動,無法繼續(xù)向上退回(即自動停止退回功能)。
[0024]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技術(shù)方案,均應視為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權(quán)利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新型雙向限位自動坡口機,包括進給變速箱、主變速箱和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給變速箱中設置有一用軸承固定在機體上的雙向限位裝置,其包括走刀齒輪上端蓋、走刀齒輪、走刀齒輪下端蓋以及走刀螺母,走刀齒輪上端蓋、走刀齒輪和走刀齒輪下端蓋通過螺釘聯(lián)接,走刀螺母同心相配于走刀齒輪內(nèi),走刀螺母通過其內(nèi)的螺紋與機體內(nèi)主軸上部的螺紋段相聯(lián)接,所述走刀螺母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對稱設置兩個安裝孔,四個所述的安裝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環(huán)形陣列,所述安裝孔內(nèi)設置固定設置有彈簧,彈簧上端連接撥銷,所述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下表面和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表面均設置有與所述撥銷相適配的止口,所述主軸的上端設置有限位片,所述走刀齒輪下端蓋內(nèi)設置有擋套,擋套下端與主軸的臺肩相配,所述限位片的下端和所述擋套的上端分別對應適配于所述走刀齒輪上端蓋的撥銷和走刀齒輪下端蓋的撥銷。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雙向限位自動坡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口一側(cè)為斜面,一側(cè)為階梯面使止口只具有單向的止動,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下表面止口與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表面的止口止動方向相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雙向限位自動坡口機,涉及管道坡口機,包括進給變速箱、主變速箱和刀具,其中,進給變速箱中設置有雙向限位裝置,其內(nèi)的走刀齒輪上端蓋、走刀齒輪和走刀齒輪下端蓋通過螺釘聯(lián)接,走刀螺母同心相配于走刀齒輪內(nèi),走刀螺母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對稱設置兩個安裝孔,安裝孔內(nèi)設置固定設置有彈簧和撥銷,走刀齒輪上端蓋的下表面和走刀齒輪下端蓋的上表面均設置有與撥銷相適配的止口,主軸的上端設置有限位片,走刀齒輪下端蓋內(nèi)設置有擋套,擋套下端與主軸的臺肩相配。本實用新型在進退刀行程結(jié)束時,設有雙向限位裝置,消除了機具誤操作時切傷夾塊及主軸燒死現(xiàn)象。
【IPC分類】B23Q5/52, B23Q5/32
【公開號】CN20480034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477350
【發(fā)明人】田襄強, 周淼, 許國新, 彭新祥, 許豪達, 張正軍, 鄧友順
【申請人】武漢市高雄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