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加工刀具軌跡生成方法,特別是一種新型機器人銑削加工刀具軌跡生成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工業(yè)機器人在經(jīng)歷了半個世紀的發(fā)展,已逐漸形成一種新興技術(shù)。工業(yè)機器人具有自由度多、運動靈活、工作范圍廣、安裝費用低等優(yōu)點。所以在對于一些加工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場合,工業(yè)機器人可以代替數(shù)控機床進行切削加工。從機器人切削加工過程的復(fù)雜性來看,以往的示教方式并不能滿足機器人銑削加工需求。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CC路徑截面等間距切削方法的不足,本發(fā)明以工業(yè)切削機器人為研究對象,提出了實時變間距的機器人切削加工刀具軌跡方法,使相鄰切削行刀具軌跡間的最大距離均勻一致且滿足精度要求。借助Open Cascade幾何造型內(nèi)核以及該算法實現(xiàn)機器人切削加工刀具軌跡規(guī)劃。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的步驟如下:
(1)設(shè)置初始約束平面,約束面一般采用平面和柱面,并使約束面垂直于XOY平面。如果采用平面作為約束面,也可以使其與Z軸相垂直。該算法采用逐條確定的方式進行軌跡規(guī)劃,約束面每次按距離d進行平移,并與零件表面作求交運算獲得刀具接觸點軌跡。
(2)結(jié)合上一條已確定的刀具接觸點軌跡,計算兩相鄰刀具接觸點軌跡間最大行距,若該值不在行距最大允許范圍0.9L~L,則計算最大行距處相鄰刀具接觸點間最短曲線的曲率半徑r,根據(jù)r重新計算行距值d。最后,根據(jù)新的d值相應(yīng)的移動約束面獲取新的刀具接觸點軌跡。
(3)對刀具接觸點軌跡(即CC路徑)進行離散取點,兩相鄰刀具接觸點的絕對距離就是走刀步長。在保證精度要求的條件下,加工步長引起的誤差δ應(yīng)滿足以下條件:δ≤εmax(εmax為加工誤差最大允許值)。最后,將所有刀具接觸點轉(zhuǎn)換為刀位點,按照一定順序連接各刀位點并設(shè)置走刀方向以及刀具姿態(tài),最終生成機器人加工刀具軌跡。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對傳統(tǒng)的CC路徑截面線法加以改進,通過對約束面間距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解決了傳統(tǒng)CC路徑截面線法刀軌疏密不一致的問題,從而能夠提高機器人銑削加工精度。以此作為機器人切削加工刀具軌跡生成方法,具有精度高,執(zhí)行效率快,成本低,跨平臺兼容性強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改進的CC截面線法算法流程圖
圖2 CC路徑截面線法示意圖
圖3走刀步長示意圖
圖4行距計算原理圖
圖5約束面間距與行距的關(guān)系
圖6刀具姿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1)改進的CC截面線法算法
如圖1所示,該算法采用逐條確定的方式進行軌跡規(guī)劃,約束面每次按距離d進行平移,并與零件表面作求交運算獲得刀具接觸點軌跡。然后,結(jié)合上一條已確定的刀具接觸點軌跡,計算兩相鄰刀具接觸點軌跡間最大行距,若該值不在行距最大允許范圍0.9L~L,則計算最大行距處相鄰刀具接觸點間最短曲線的曲率半徑r,根據(jù)r重新計算行距值d。最后,根據(jù)新的d值相應(yīng)的移動約束面獲取新的刀具接觸點軌跡。為了提高靈活度,約束平面的法向量可根據(jù)實際加工曲面需要進行設(shè)定。
CC路徑截面線法如圖2所示,則直接由一組約束面與零件曲面求交獲得刀具接觸點軌跡,然后再將刀具接觸點軌跡偏置生成刀具軌跡。
(2)步長和行距的計算過程
如圖3所示,設(shè)刀具接觸點軌跡r(s)的參數(shù)方程為r(u,v),則端點P1、P2可表示為P1=r(u1,v1)和P2=r(u2,v2),曲線中點P可描述為:
弦P1P2上的矢量那么曲線中點P到弦P1P2的距離δ可計算得:
銑刀進行曲面銑削加工時,兩相鄰切削行之間的距離即走刀行距L,其大小對曲面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有一定影響。行距越小會使加工時間會隨之增加;行距越大則表面殘余高度會隨之增大,同時會增加后續(xù)加工量。在滿足給定的殘余高度要求下,走刀行距應(yīng)盡可能的大,這既能滿足加工精度的要求,又能有較高的加工效率。以球頭銑刀為例,如圖4其行距計算方法如下:
在加工平面時,當給定殘余高度h,其行距為: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Ra要遠大于h,則公式可近似表示為:
在加工凸面時,殘余高度h與行距L、銑刀半徑(或有效半徑)Ra以及曲面沿行距方向的近似曲率半徑Rb之間的關(guān)系:
由上述公式可得,當給定殘余高度h時,行距L為:
在加工凹面時,殘余高度h與行距L、銑刀半徑(或有效半徑)Ra以及曲面沿行距方向的近似曲率半徑Rb之間的關(guān)系:
當給定殘余高度h時,行距L為: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往往滿足h<<Ra、Rb,綜合上述,若已知刀具半徑Ra,并設(shè)定允許的殘余高度為h,那么行距L由局部曲面的近似曲率Rb決定,其計算公式如下:
(3)約束面間距計算
在采用截面法生成加工軌跡時,通常采用等間距法,即相鄰約束平面間的距離是一樣的。雖然這種方法很簡單,但是每相鄰切削行間的殘余高度分布不均勻,整體表面粗糙度差,刀具軌跡效率低。
為了彌補這個不足之處,相鄰約束平面間的距離隨兩約束平面間的曲面局部曲率變化而變化,從而使得實際行距盡可能的大。
如圖5所示,當行距L確定后,可據(jù)此計算約束平面間距d。圖中,S1、S2為相鄰兩個約束平面,P1(x1,y2,z2)與P2(x2,y2,z2)為相鄰刀具接觸點,當給定殘余高度h、銑刀半徑Ra以及局部曲率半徑Rb,那么兩約束平面間的間距為:
d=L·cosθ
其中:θ是約束平面的法矢與向量P1P2的夾角。從而形成了新的刀具約束面間距。
(4)刀具姿態(tài)的確定
對曲面銑削加工時,一般采用球頭銑刀進行加工。當采用球頭刀時必須避免球頭銑刀刀刃端點切削,需要刀具與被加工曲面法向矢量保持一定的偏角(如圖6所示),以提高加工效率及精度。
a)采用定值
該方法使刀軸與刀具接觸點處的曲面法向矢量有一定的偏角(一般采用前傾角+15°,側(cè)傾角+15°的刀具姿態(tài)),在整個曲面銑削加工過程中刀軸將保持相同的傾斜方向,并且該偏角為定值。采用定值的刀具姿態(tài)能有更好的曲面加工效率,但需要考慮局部過切問題。
b)采用變值
該方法使刀具姿態(tài)隨著待加工曲面曲率變化而變化,同時其傾斜方向與偏角根據(jù)刀具接觸點處的曲面曲率及法向矢量變化而變化。該方法能夠避免局部過切問題,并且可以獲得較高的加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