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體噴射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中的液體噴射頭的清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對噴射墨水等液體的液體噴射頭進行清洗的液體噴射裝置及液體噴 射裝置中的液體噴射頭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這種液體噴射裝置,提出了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的噴墨式打印機(以下 簡稱為“打印機”)。該專利文獻1記載的打印機,具備作為液體噴射頭的多個噴頭機構 (記錄頭),該液體噴射頭向記錄用紙等目標噴著作為液體的墨水;收容向各噴頭機構內供 給的墨水的墨水儲液箱;副儲液箱。該打印機構成為,在進行從噴頭機構中去除墨水中的氣 泡或固體物的清除動作時,通過驅動空氣泵來對墨水儲液箱加壓,從而墨水從墨水儲液箱 經過循環(huán)往路被供給到各噴頭機構,并且未被各噴頭機構排出的一部分分墨水經由循環(huán)返 路被積存到副儲液箱。而且,清除動作結束之后,臨時積存在副儲液箱的墨水返回墨水儲液 箱被再次利用。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342634號公報因此,就專利文獻1記載的這種墨水循環(huán)型打印機而言,清洗時未被各噴頭機構 排出的一部分分墨水經由循環(huán)返路回流到副儲液箱,因此也能預期記錄頭內的墨水中含有 的氣泡等被循環(huán)的墨水流去除之后被副儲液箱回收的效果。這種情況下,通過提高在記錄頭內流動的墨水流的流速,能夠提高去除氣泡的清 洗效果。為了提高墨水的流速,需要提高加壓泵的能力。因此,存在難以獲得與泵的能力相 應的清洗效果的問題。此外,就專利文獻1的打印機而言,還從噴嘴排出墨水,因此,與對記 錄頭的墨水供給流量相比,在記錄頭內向循環(huán)返路流動的墨水的流量,減少了從噴嘴排出 所使用的量,不能預期有效地清洗。此外,由于構成為從記錄頭的噴嘴強制地排出墨水的噴嘴清洗也是通過使墨水循 環(huán)來進行的,因此導致墨水回流,從而無法使記錄頭內的墨水壓力足夠高,無法從噴嘴猛烈 地排出墨水。尤其是在作為墨水而使用了通過紫外線照射而固化的UV (Ultraviolet)墨水(紫 外線固化型墨水)等、相對于水系墨水粘度較高的墨水的情況下,為了進行清洗,需要達到 這種強度的墨水流速,但是卻為公開這樣的方法。因此,在需要提高清洗效果的情況下,需 要設置清洗專用的大規(guī)模的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的情況而做出,其目的在于,在從儲液箱向多個液體噴射頭供給 液體的構成中,提供能夠有效地進行清洗的液體噴射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中的液體噴射頭 的清洗方法。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主要內容為在具備噴射液體的2)個液體噴 射頭的液體噴射裝置中,具備從儲液箱向上述N個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的供給路;使液體從上述各液體噴射頭返回上述儲液箱的循環(huán)路;在上述供給路和上述循環(huán)路當中的至少一 個上,對每一個上述液體噴射頭設置的N個開閉閥;向液體賦予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 噴射頭送出的力的液體送出機構;通過開閉選擇和上述液體送出機構的驅動,向上述N個 當中清洗對象的M個液體噴射頭選擇性地送入液體來進行清洗,所述開閉選擇為,將與上 述N個開閉閥當中被選擇為清洗對象的M(M < N)個液體噴射頭對應的M個開閉閥打開。根據本發(fā)明,通過將設于循環(huán)路的N個開閉閥當中被選擇為清洗對象的M個液體 噴射頭對應的M個開閉閥打開的開閉選擇、和液體送出機構的驅動,對液體賦予從儲液箱 向液體噴射頭送出的力,從而能夠通過向清洗對象的M個液體噴射頭送出液體而選擇性地 進行清洗。這時,被液體送出機構送出的液體因開閉閥的開閉選擇的結果而向清洗對象的 M個液體噴射頭集中地流動,因而能夠獲得很高的清洗效果。在本發(fā)明的液體噴射裝置中,優(yōu)選上述液體送出機構具備設于上述供給路的供給 泵,在將與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對應的開閉閥打開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供給泵。根據本發(fā)明,通過在M個開閉閥打開的的狀態(tài)下驅動泵,液體以從供給路經由與 該開狀態(tài)的開閉閥對應的M個液體噴射頭內向循環(huán)路排出(回流)的方式流動,通過該流 動來進行去除液體噴射頭內的氣泡等的清洗。這時,液體不是向N個所有液體噴射頭而是 僅向其一部分(M個)液體噴射頭集中流動,因此其流量變多,能夠獲得高的清洗效果。此外,在本發(fā)明的液體噴射裝置中,優(yōu)選還具備對上述儲液箱內進行減壓的減壓 機構,進行上述清洗時,驅動上述減壓機構使上述儲液箱內成為負壓。根據本發(fā)明,由于清洗時驅動減壓機構使儲液箱內成為負壓,因而即便在清洗對 象的液體噴射頭流動的液體的流量增加,也能通過儲液箱的負壓抵消因流量的增加而引起 的液體噴射頭內的液壓的增加量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能夠防止或至少抑制基于清洗時液 體噴射頭內的流量增加的液壓增加而導致從噴嘴泄露液體。而且,通過液體噴射頭內被減 壓氣泡變大,因此易于通過液體的流動來去除氣泡。因此能夠極力地抑制從噴嘴泄露液體 同時進行高效的清洗。在本發(fā)明的液體噴射裝置中,優(yōu)選上述液體送出機構還具備對上述儲液箱加壓的 加壓泵,在上述供給路和上述循環(huán)路當中設置了上述N個開閉閥的另一方,設置能暫時遮 斷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的液體流動的遮斷機構,在使上述遮斷機構為遮斷狀態(tài) 并且關閉了上述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加壓泵使上述儲液箱成為加壓狀態(tài),之后 打開與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對應的至少一個上述開閉閥,從與該開閉閥對應的至少一個 液體噴射頭的噴嘴排出液體。根據本發(fā)明,在使設置于在供給路和循環(huán)路的當中設置了 N個開閉閥側的另一方 的遮斷機構為遮斷狀態(tài)且使N個開閉閥為關閉狀態(tài)下,驅動加壓泵使儲液箱成為加壓狀態(tài) (蓄壓狀態(tài)),然后將與清洗對象的至少一個液體噴射頭對應的至少一個開閉閥打開。結 果,被加壓(蓄壓)的液體一下子被供給到清洗對象的至少一個液體噴射頭,從其噴嘴猛烈 地排出液體。通過該液體的排出,去除堵塞在噴嘴的液體增粘物或灰塵(紙粉等)等,消除 或預防了噴嘴堵塞。另外,在該構成中,能夠將所有液體噴射頭作為清洗對象進行清洗,也 能僅選擇不到N個的M個液體噴射頭進行清洗。而且,在本發(fā)明的液體噴射裝置中,優(yōu)選上述N個開閉閥設于上述循環(huán)路,在關閉 上述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供給泵,向上述N個液體噴射頭送入液體,從該N個液體
5噴射頭的噴嘴排出液體從而進行清洗。根據本發(fā)明,在關閉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供給泵,向N個液體噴射頭送入液 體,從N個液體噴射頭的噴嘴排出液體,從而來進行清洗。通過該清洗,去除了堵塞在液體 噴射頭的噴嘴的液體增粘物或灰塵(紙粉等)等,消除或預防了噴嘴堵塞。優(yōu)選,在本發(fā)明的液體噴射裝置中,上述液體送出機構為對上述儲液箱加壓的加 壓機構,在上述供給路和上述循環(huán)路當中設有上述N個開閉閥側的另一方,設于能夠暫時 遮斷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的液體流動的遮斷機構,在上述遮斷機構為遮斷狀態(tài) 且關閉了上述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加壓機構使上述儲液箱成為加壓狀態(tài),然后打 開與上述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對應的M個上述開閉閥,從而從與打開的該開閉閥對應的 M個液體噴射頭的噴嘴排出液體。根據本發(fā)明,在使在供給路和循環(huán)路當中的設有N個開閉閥側的另一方設置的遮 斷機構為遮斷狀態(tài)并且關閉了 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加壓機構使儲液箱成為加壓狀態(tài) (蓄壓狀態(tài)),然后打開與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對應的M個開閉閥。結果,加壓(蓄壓) 后的液體一下子被供給到清洗對象的M個液體噴射頭,從其噴嘴猛烈地排出。通過液體的 排出,去除了堵塞在噴嘴的液體增粘物或灰塵(紙粉等)等,消除或預防了噴嘴目堵塞。此外,本發(fā)明的主要內容為,一種液體噴射裝置中的液體噴射頭的清洗方法,所述 液體噴射裝置具備噴射液體的N(N > 2)個液體噴射頭;從儲液箱向多個液體噴射頭供給 液體的供給路;使液體從上述各液體噴射頭向上述儲液箱返回的循環(huán)路;通過開閉選擇和 液體送出機構的驅動,向上述N個液體噴射頭當中被選擇作為清洗對象的M個液體噴射頭 選擇性地送入液體來進行清洗,其中,所述開閉選擇為如下選擇將對設置在上述供給路和 上述循環(huán)路當中至少一方上針對上述液體噴射頭的每一個設置的N個開閉閥當中,與被選 擇作為清洗對象的M(M<N)個液體噴射頭對應的M個開閉閥打開;所述液體送出機構的驅 動為,對液體賦予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送出的力的驅動。根據本發(fā)明,能夠獲得 與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fā)明相同的效果。
圖1是一實施方式中的打印機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打印機的電氣構成的框圖。圖3是包括副儲液箱和記錄頭的墨水供給系統(tǒng)的示意側視圖。圖4是第一加熱裝置的示意側視剖視圖。圖5是去掉了第二加熱裝置的一部分部品的示意俯視剖視圖。圖6是第二加熱裝置的圖5中的A-A線剖視圖。圖7是第二加熱裝置的在與圖6不同的方向切開的示意剖視圖。圖8是將設置有保溫裝置的記錄頭的一部分剖開了的示意剖視圖。圖9是表示墨水供給控制例程的流程圖。圖10是表示第一清洗處理例程的流程圖。圖11是表示第二清洗處理例程的流程圖。圖12是表示變形例中的打印機的一部分的示意圖。圖中符號說明
11...作為液體噴射裝置的噴墨式打印機;13...墨盒;14...托架部;15...主儲 液箱;18...第一墨水供給管;21...攪拌裝置;25...作為儲液箱的副儲液箱;25d...墨 水流入口(液體流入部);26...第一液體供給部;27...第二墨水供給管;28...第一驅動 電機;29...第一泵;30...第一開閉閥;31...副側余量傳感器;32...作為第一溫度檢測 機構的第一溫度傳感器;33...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4...加減壓裝置;35...構成加壓機 構的第二驅動電機;36...構成液體送出機構及加壓機構的第二泵(加壓泵);37...第二 開閉閥;38...構成減壓機構的第三驅動電機;39...構成減壓機構的第三泵(減壓泵); 40...構成減壓機構的壓力開放閥;41...第三開閉閥;42...墨水噴射單元;43...作為 液體噴射頭(液體噴射機構)的記錄頭;44...作為第三溫度檢測機構的第二溫度傳感 器;45...噴頭用加熱器;46...第二液體供給部;47...作為供給路的第三墨水供給管; 47b...作為共通路的共通管;47c...管部(管路);48...作為連接路的連接管;49...第 四驅動電機;50...構成液體送出機構并且作為供給泵的第四泵;51...作為遮斷機構的 第四開閉閥;52...減振器;53...作為第二溫度檢測機構的第三溫度傳感器;54...供給 路用加熱器;55...作為循環(huán)路的墨水循環(huán)管;56...作為開閉閥的第五開閉閥;57...構 成輸送機構的輸送電機;58...壓力傳感器;60...控制裝置;61...計算機;62...噴頭 驅動控制部;63...電機驅動控制部;64...閥驅動控制部;65...加熱器驅動控制部; 67. . . CPU ;68. . . ROM ;69. . . RAM ;71...第一加熱裝置(第一加熱機構);72...第二加熱 裝置(第二加熱機構);73...保溫裝置(保溫機構);74...熱傳導體;75...熱傳導塊; 76...熱傳導板;80...噴頭本體;81...噴頭部;82...墨水室;83...過濾器;84...噴嘴; 85...噴頭遮蓋(熱傳導部件);86···傳熱板(熱傳導部件);90···第6開閉閥;Si···共 通管的流路截面面積;S2...連接管的流路截面面積;S3...墨水循環(huán)管的流路截面面積; R...流路阻力;Rl...作為共通路流路阻力的共通管流路阻力;R2...作為連接路流路阻 力的連接管流路阻力;R3...作為循環(huán)路流路阻力的墨水循環(huán)管流路阻力;A1、A2...液 面;Anozl...墨水彎液面表面高度;H...水頭差;Qin...墨水供給流量(液體供給流量); Qh...墨水噴射流量;Qhmax...最大墨水噴射流量(最大液體噴射流量);Qhm...最大墨 水噴射流量(最大液體噴射流量);Qout...墨水循環(huán)流量(回流流量);D...能率(duty) 值;Dfull...最大能率值;Ph...記錄頭內的墨水壓力;PA...目標加壓值;PD...目標負壓 值。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圖1 圖11對將本發(fā)明具體化了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作為液體噴射裝置的噴墨式打印機(以下簡稱為“打印機11”。)具 備打印部12,該打印部12作為液體的一例而使用UV (紫外線輻射;Ultra Violet)墨水(紫 外線固化型墨水),對未圖示的目標(薄膜等)實施打印處理。此外,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 11中設置有未圖示的照射部,該照射部對由打印部12完成了打印的目標照射紫外線,使附 著于目標的UV墨水固化。另外,UV墨水包含分散穩(wěn)定性低的顏料成分,并且該顏料成分具 有易沉淀的性質。打印部12具備托架部14,其安裝積存UV墨水的墨盒13 ;有底近似圓筒形狀的主 儲液箱15,該主儲液箱15在重力方向上配置于托架部14的下方。在托架部14設有中空狀
7的墨水供給針17,該墨水供給針17能相對于在圖1中雙點劃線表示的安裝位置配置的墨盒 13的導出部16插入或脫離。此外,在托架部14連接有上游端18a與墨水供給針17內連通 的第一墨水供給管18,該第一墨水供給管18的下游端18b配置于主儲液箱15內。該主儲 液箱15構成為,其UV墨水的收容容許量與墨盒13中的UV墨水的墨水量相比足夠大。在 這樣的主儲液箱15的側壁設置有多個(本實施方式中為兩個)主側余量傳感器19、20,所 述主側余量傳感器19、20用于根據UV墨水的液面Al的位置,檢測主儲液箱15內的UV墨 水的余量,各主側余量傳感器19、20配置于在重力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此外,在打印部12設置有用來對主儲液箱15內收容的UV墨水進行攪拌的攪拌裝 置21。該攪拌裝置21具備作為驅動源的攪拌用電機22、通過該攪拌用電機22的驅動而 旋轉的軸部件23、設于該軸部件23的前端(圖1中的下端)的多個葉片部件24。此外,在打印部12設置有副儲液箱25,其作為UV墨水的收容容許量比主儲液箱 15少的儲液箱;第一液體供給部26,其用來從主儲液箱15向副儲液箱25內供給UV墨水。 該第一液體供給部26具備上游端27a配置于主儲液箱15內并且下游端27b與副儲液箱 25連接的第二墨水供給管27 ;通過第一驅動電機28的驅動而吸入主儲液箱15內的UV墨 水并向副儲液箱25側排出該UV墨水的第一泵29。此外,在第二墨水供給管27的比第一泵 29靠副儲液箱25側,還設置有為了容許或限制UV墨水在各儲液箱15、25間的流動而動作 的第一開閉閥(例如電磁閥)30。副儲液箱25具有呈有底筒狀的儲液箱本體、閉塞該儲液箱本體的開口部的遮蓋 部。在這樣的副儲液箱25的側壁設置有副側余量傳感器31,該副側余量傳感器31用來檢 查臨時收容在該副儲液箱25內的UV墨水的收容量。在副儲液箱25內的UV墨水的液面A2 與副側余量傳感器31的設置位置為同一位置或比設置位置位于上方的情況下,從該副側 余量傳感器31輸出ON信號。此外,副儲液箱25設置有用來對該副儲液箱內的UV墨水的 溫度進行檢測的第一溫度傳感器32、用來對UV墨水進行加熱的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此 外,副儲液箱25上連接有用來對該副儲液箱25內加壓減壓的加減壓裝置34。該加減壓裝置34具備第二泵36,該第二泵36進行驅動,通過第二驅動電機35向 副儲液箱25內壓送氣體從而使該副儲液箱25內加壓;第二開閉閥(例如電磁閥)37,該第 二開閉閥37在該第二泵36驅動時成為開狀態(tài),并且在不驅動時成為閉狀態(tài)。此外,在加減 壓裝置34設置有第三泵39,該第三泵39進行驅動,通過第三驅動電機38從副儲液箱25 內排出氣體從而使副儲液箱25內減壓;壓力開放閥40,其用于進行大氣開放直到將副儲液 箱25內升壓至設定壓。而且,在加減壓裝置34還設有第三開閉閥(例如電磁閥)41,該第 三開閉閥41在第三泵39和壓力開放閥40的至少一個驅動時成為開狀態(tài),并且在第三泵39 和壓力開放閥40均為驅動時成為閉狀態(tài)。此外,在打印部12設有向目標噴射UV墨水的墨水噴射單元42,該墨水噴射單元 42具有多個(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記錄頭(液體噴射頭(液體噴射機構))43。上述各記 錄頭43從各噴嘴適當噴射被供給到它們內部的UV墨水。此外,在各記錄頭43分別設有 第二溫度傳感器44,其對被供給到各記錄頭43內部的UV墨水的溫度進行檢測;噴頭用加 熱器45,其用來對各內部的UV墨水進行保溫。副儲液箱25內的UV墨水經由第二液體供給部46被分別供給到這樣的各記錄頭 43。第二液體供給部46具備上游端47a配置于副儲液箱25的底部附近的第三墨水供給管
847 (供給路)。該第三墨水供給管47具有上游側的1根共通管47b (共通路);多個(本 實施方式中為四個)連接管48 (連接路),該多個連接管48從該共通管47b并列地分支并 且分別與各記錄頭43連接的方式設置于下游側,并且單獨地與各個記錄頭43對應。此外, 在第三墨水供給管47設置有第四泵50,該第四泵50基于第四驅動電機49的驅動,從副儲 液箱25側吸入UV墨水并將該UV墨水向各記錄頭43側排出。此外,在第三墨水供給管47 設置有第四開閉閥(例如電磁閥)51,其比第四泵50靠各記錄頭43側,為了容許或限制 UV墨水從副儲液箱25向各記錄頭43側流動而動作;減振器52,其用來衰減由第四泵50供 給的UV墨水的搏動。另外,第一 第四泵可以使用隔膜泵、管泵、活塞泵、柱塞泵等往復式 泵,或者齒輪泵、葉片泵、螺桿泵等旋轉泵。各連接管48分別構成為,它們的流路截面面積S2比共通管47b的流路截面面積 Sl窄。通過基于來自第三溫度傳感器53的檢測信號而被進行控制的供給路用加熱器54對 在這樣的各連接管48內流動的UV墨水進行加熱。此外,在各記錄頭43和副儲液箱25之間,設有分別與各記錄頭43對應的多個(本 實施方式中為四個)墨水循環(huán)管55。上述各墨水循環(huán)管55分別構成為,各自的上游端55a 與各記錄頭43連接,并且各自的下游端55b配置于副儲液箱25內。墨水循環(huán)管55構成為, 各自的流路截面面積S3比共通管47b的流路截面面積Sl窄,并且比各連接管48的流路截 面面積S2寬(Si > S3 > S2)。在這樣的各墨水循環(huán)管55分別設有為了容許或限制UV墨 水從各記錄頭43側向副儲液箱25側流動而動作的第五開閉閥(例如電磁閥)56。此外,打印部12具備用來輸送目標的未圖示的輸送機構,利用記錄頭43向被輸送 機構輸送的目標噴射UV墨水,從而對目標實施打印。輸送機構具備例如輥子式輸送機構、 帶式輸送機構、旋轉滾筒式輸送機構等公知的輸送機構、和輸送電機57 (參照圖2)。該輸送 機構通過輸送機構被輸送電機57 (參照圖2)的動力驅動來輸送目標。這樣構成的打印機11以如下方式動作。墨盒13配置于墨水供給針17未插入于 該墨盒13的導出部16內的待機位置。若主儲液箱15內的UV墨水的液面Al下降,上側的 第一主側余量傳感器19從打開變成關閉,則拆裝用電機基于來自后述的控制裝置60的控 制指令而被驅動,在托架部14的上方配置的未圖示的按壓裝置的推壓部件,使配置于待機 位置的墨盒13克服施力機構的作用力向下方移動。結果,墨盒13被配置于插入了墨水供 給針17的安裝位置,從而被安裝于托架部14。墨盒13內的UV墨水經由墨水供給針17及 第一墨水供給管18被導出至主儲液箱15側。此時,在主儲液箱15中,通過攪拌裝置21對 UV墨水進行預定時間的攪拌。打印機11的控制裝置60計量記錄頭43中的墨水消耗量,若基于該計量結果判定 為副儲液箱25內的UV墨水從副側余量傳感器31為打開的液面A2的狀態(tài)開始消耗了預定 量,則驅動第一泵29,從主儲液箱15向副儲液箱25供給UV墨水。若副儲液箱25內的UV 墨水的液面A2上升,副側余量傳感器31從關閉變成打開,則控制裝置60停止驅動第一泵 29,停止從主儲液箱15向副儲液箱25供給UV墨水。打印時,加減壓裝置34對副儲液箱25減壓同時第四泵50進行驅動,由此UV墨水 從副儲液箱25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被供給到記錄頭43,并且墨水從記錄頭43經過墨水 循環(huán)管55回流到副儲液箱25。墨水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及墨水循環(huán)管55而在該副儲 液箱25和各記錄頭43之間循環(huán),從而墨水被供給到各記錄頭43。副儲液箱25中漸漸減少在各記錄頭43從噴嘴噴射墨水時消耗掉的量的墨水。此外,在打印機11中,在副儲液箱25及第三墨水供給管47,通過副儲液箱用加熱 器33及供給路用加熱器54對UV墨水進行加熱,并且在進行了該加熱的狀態(tài)下,進行通過 噴頭用加熱器45對所供給的記錄頭43內的UV墨水保溫的溫度控制。此外,在打印機11 中,進行以去除記錄頭43內的墨水中的氣泡為目的的第一清洗、以及以預防、消除記錄頭 43的噴嘴堵塞為目的的第二清洗。另外,打印部12是能對目標噴射多種顏色UV墨水的構成,并且針對每個顏色都具 備包括托架部14、各儲液箱15、25及墨水噴射單元42的打印單元。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 僅對單色(例如白色)用的打印單元進行說明,為了便于理解說明書而省略了其他顏色用 的打印單元的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有時將UV墨水簡稱為墨水。接下來,基于圖2對本實施方式的打印部12的電氣構成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 打印機11具備總括控制墨水供給系統(tǒng)及打印系的控制裝置60。在控制裝置60的輸入輸出 接口,作為墨水供給系統(tǒng)的傳感器而分別電連接有第一主側余量傳感器19、第二主側余量 傳感器20、副側余量傳感器31、及對副儲液箱25內的氣壓進行檢測的壓力傳感器58。而 且,在該輸入輸出接口,作為加熱控制用的傳感器而分別電連接有第一溫度傳感器32、四個 第二溫度傳感器44、及第三溫度傳感器53。此外,在控制裝置60的輸入輸出接口,作為打印系統(tǒng)的控制對象而分別電連接有 四個記錄頭43及輸送電機57。而且,在該輸入輸出接口,作為墨水供給系統(tǒng)的控制對象而 分別電連接有泵驅動用的第一驅動電機28、第二驅動電機35、第三驅動電機38及第四驅 動電機49 ;流路開閉用的第一開閉閥30、第四開閉閥51及四個第五開閉閥56 ;構成加減壓 裝置34的第二開閉閥37、第三開閉閥41及壓力開放閥40。而且,在控制裝置60的輸入輸出接口,分別電連接有墨水加熱用的副儲液箱用加 熱器33、墨水加熱用的供給路用加熱器54及墨水保溫用的四個噴頭用加熱器45。此外,控制裝置60具備基于從各傳感器19、20、31、32、44、53、58輸入的檢測結果 等來進行各種控制的計算機61 (微型計算機);對記錄頭43進行驅動控制的噴頭驅動控制 部62 ;對各電機57、22、28、35、38、57進行驅動控制的電機驅動控制部63 ;對各開閉閥30、 37、41、51、56及壓力開放閥40進行控制的閥驅動控制部64 ;對各加熱器33、45、54進行加 熱控制的加熱器驅動控制部65??刂蒲b置60通過計算機61對各驅動控制部62 65發(fā)出控制內容(指令值), 從而對記錄動作、輸送動作、泵動作、閥驅動動作、加熱動作等進行控制。這里,計算機61具 備CPTO7、R0M68、RAM69。R0M68中存儲包括CPU67進行各種控制所需的程序數據及各種控 制中所使用的設定值等在內的各種數據。RAM69中臨時存儲CPTO7的運算結果等。此外, RAM69的一部分區(qū)域,作為例如用來將從未圖示的主機設備輸入的打印數據展開等的緩沖 器來使用。另外,各驅動控制部62 65由ASIC(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及各種驅動電路等構成。此外,可以設置多個CPTO7,單獨地對打印 系統(tǒng)(輸送系統(tǒng)、噴射系統(tǒng))、墨水供給系統(tǒng)、加熱系統(tǒng)的每一個進行控制。例如,計算機61對噴頭驅動控制部62指示與墨水噴射量相應的能率值D,從而進 行對從記錄頭43的噴嘴噴射的墨水噴射量進行控制的能率控制。此時,計算機61所指示 的能率值D在0 100%的范圍內變化,能率值(% )越大,墨水噴射量(=每次噴射的墨
10水排出量)與該能率值大致成正比地增多。在對所有記錄頭43指示能率值為100% (FULL 能率)并且以每個噴射周期從所有噴嘴噴射墨水滴的情況下,通過噴射而從記錄頭43的噴 嘴排出的單位時間的墨水排出量(墨水噴射流量Qh)最大。在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1中,進行通過墨水循環(huán)流動來去除記錄頭43內的墨水 中的氣泡的第一清洗、以及將墨水強制地從記錄頭43的噴嘴84(參照圖8)排出而預防及 消除噴嘴堵塞的第二清洗(噴嘴清洗)。例如,在墨盒13變空而更換成相同墨水(例如同色)的墨盒13的墨盒更換時,當 墨盒13被裝在托架部14上時,有時會有氣泡經由墨水供給針17而混入墨水中。此外,在 更換成不同的墨水(例如不同色)的墨盒13時,將儲液箱及流路的墨水全部替換,并且進 行使所替換的墨水填充到流路的初期充填。此外,例如在墨水供給管18、27、47及墨水循環(huán) 管55當中使用了樹脂制的管的部分,透過樹脂制的管而溶入流路內的墨水的空氣,如果長 時間不使用打印機11便會在墨水中形成氣泡。由此,在更換墨盒時、初期充填時、長時間不 使用打印機時,會發(fā)生在比記錄頭43內的過濾器83(參照圖8)靠上游側區(qū)域的角落等存 留氣泡,或者過濾器83捕捉了氣泡的情況。因此,主要為了去除記錄頭43內的墨水中的氣 泡,而進行利用了墨水循環(huán)流的第一清洗。即,圖2所示的計算機61在更換墨盒檢測時、初 期充填檢測時、或者對從上次的第二清洗結束時刻開始的經過時間進行計時的內置時鐘的 計時時間T到達第一清洗時間Tl時,執(zhí)行第一清洗。此外,為了預防及消除記錄頭43的堵塞的第二清洗,在受理了用戶操作的清洗執(zhí) 行指示時、或者到達了清洗實施時期時進行。及,圖2所示的計算機61,在受理了用戶操作 的清洗執(zhí)行指示時、或者從上次第二清洗結束時刻開始對經過時間進行計時的內置時鐘的 計時時間T到達第二清洗時間T2時,執(zhí)行第二清洗。該第二清洗以如下過程進行通過驅動第二泵36 (加壓泵)對副儲液箱25內的空 氣室25a加壓,從而對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加壓,從副儲液箱25通過墨水循環(huán)管55向記 錄頭43加壓供給墨水,使墨水從記錄頭43的噴嘴強制地排出。因此,第二清洗包括如下兩 個階段關閉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在包括副儲液箱25的副儲液箱25上游側積蓄墨水壓 力的階段(加壓步驟);在墨水壓力積蓄到目標值的時刻打開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使加 壓墨水一下子沖向下游側從噴嘴84將墨水強制地排出的階段(開閥步驟)。即,在第二清洗的蓄壓階段中,在開閉閥30、41、51、56關閉、開閉閥37打開的狀 態(tài),并且各泵29、39、50為驅動停止的狀態(tài)下,驅動第二泵36 (加壓泵),對副儲液箱25內墨 水加壓。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選擇清洗,即在所有(N個)記錄頭43當中選擇應當進行第 二清洗的M個(但1 ≤ M < N)記錄頭43,僅對所選擇的M個記錄頭43實施清洗。在打印 機11中,與記錄頭43單獨地設置有能夠檢查噴嘴堵塞的噴嘴檢查裝置(未圖示),將根據 該噴嘴檢查裝置而得出了需要清洗這種檢查結果的記錄頭43為清洗對象。例如,第二清洗中準備多個階段的強度。在用戶操作反復指示了第二清洗的情況 下,隨著其實施次數增加而選擇強的清洗,并且從上次清洗實施時刻開始經過的時間越長 選擇越強的清洗。在蓄壓階段,開始驅動第二泵36的控制裝置60利用壓力傳感器58對空 氣室25a的壓力(氣壓)進行檢測,當所該檢測壓力達到與所選擇的清洗強度對應的目標 壓力時,判定為蓄壓階段結束。蓄壓階段結束后,打開與N個開閉閥56當中基于噴嘴檢查結果被判定為需要清洗的M個記錄頭43分別連通的墨水循環(huán)管55上的開閉閥56,從而僅 對該M個記錄頭43實施第二清洗(開閥步驟)。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下設定第三墨水供給管47和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設 定第三墨水供給管47 (供給路)的流路阻力R(R2 > Rl)和墨水循環(huán)管55 (循環(huán)路)的流 路阻力R3滿足R < R3的關系。因此,在能夠使被供給到各記錄頭43的墨水流量大致相等 的基礎上,能夠將各記錄頭43間墨水壓力的不均衡抑制得很小同時將各記錄頭43內的墨 水壓力保持較低。這是因為在打印過程中,能夠抑制從各記錄頭43的噴嘴漏出墨水同時將 各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控制在容許范圍內而噴射適量的墨水滴。并且,設定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共通管47b的流路阻力R1、連接管48的流路阻力 R2、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滿足Rl < R3 < R2的關系。這是因為在能夠使被供給到 各記錄頭43的墨水流量大致相等的基礎上,能將各記錄頭43間墨水壓力的不均衡抑制得 很小同時將各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保持得很低。這里,通過使流路阻力Rl、R2、R3當中共通管47b的流路阻力Rl最小、連接管48 的流路阻力R2最大,從而能夠使共通管47b上的各連接管48的入口處的墨水壓力大致相 等,由于各連接管48的流路阻力R2非常大,因而能夠使被供給到各記錄頭43的墨水流量 大致相等。此外,存在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越大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越高的傾 向,但是由于使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較小,而能夠使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保持得 很低。此時,各記錄頭43間墨水供給流量Qin大致相等,每個記錄頭43的墨水噴射流量Qh 不同,因此記錄頭43間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 ( = Qin-Qh)不同。但是,由于使墨水循環(huán)管55 的流路阻力R3較小,因而由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和流路阻力R3的積來表示的墨水循環(huán)管55 的壓力損失P31oss( = Qout · R3)為很小的值。因此,視為記錄頭43間壓力損失P31oss 的值幾乎相同,因而能使記錄頭43間各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大致相等。此外,設定共通管47b的流路阻力Rl、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滿足Rl < R3 的關系,是因為雖然期望盡量減小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但是至少由于打印時記 錄頭43中墨水被噴射從而被消耗掉,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比墨水供給流量Qin少,因此還需 要使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直徑縮小比墨水供給流量Qin少的量,來實現(xiàn)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小型 化。此外,在記錄頭43中,期望將墨水壓力的變動控制在士50Pa以內。為此,確定墨水循 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在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在最大打印時和非打印時所變化的范圍中,能 將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的變動控制在士50Pa以內。而且,無論哪種打印模式均期望將墨水壓力的變動控制在士50Pa以內,因此設定 滿足連接管48的流路阻力R2為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的5倍以上(R2彡5 · R3) 的關系。因此,無論以哪種打印模式進行打印時,都能夠將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的變動 控制在士50Pa以內,使從記錄頭43的噴嘴噴射的墨水噴射量穩(wěn)定化。圖3是表示包括副儲液箱和記錄頭的墨水供給系統(tǒng)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副儲 液箱25配置于記錄頭43的重力方向上方。在本實施方式中,記錄頭43內置壓力調整閥。 因此,利用副儲液箱25內的液面A2的高度與記錄頭43的噴嘴內的墨水彎液面表面高度 Anozl之間的、重力方向的距離即水頭差H,對記錄頭43內的噴嘴84中的墨水壓力進行調
iF. ο這里,記錄頭43內的噴嘴84中的墨水壓力,不僅受副儲液箱25內的液面A2與噴
12嘴內的墨水彎液面表面高度Anozl之間的水頭差H的影響,也受在包括第三墨水供給管47 及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中流動的墨水的流路阻力、及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壓力等影響。因 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加減壓裝置34將副儲液箱25內的空氣室25a控制成負壓而使副儲 液箱25內的墨水壓力成為負壓,從而來進行將記錄頭43的噴嘴84內的墨水彎液面上的墨 水壓力調整為適當值的控制。記錄頭43構成如下對每個噴嘴均具備與噴嘴84 (參照圖8)連通的未圖示的壓 力室,若相對于壓力室驅動針對每個噴嘴設置在與噴嘴相反側配置的壓力發(fā)生元件,則壓 力室進行膨脹或收縮,并且其膨脹時被吸入壓力室的墨水在壓力室收縮時被從噴嘴84噴 出。此時,噴嘴84內的墨水彎液面表面高度Anozl由壓力室的墨水壓力(即到達噴嘴的墨 水壓力)確定。將該墨水彎液面表面高度Anozl保持在噴嘴84內的適當位置,是穩(wěn)定地保 持墨水噴射性能的條件。例如,若壓力室的墨水壓力過低,噴嘴84內的墨水彎液面表面位 于噴嘴內的內方,則容易發(fā)生墨水噴射量不足或噴射錯誤。此外,若壓力室的墨水壓力過 高,噴嘴內的墨水彎液面表面位于從噴嘴開口突出成圓弧面狀的位置,則會導致墨水噴射 量過大或者墨水從噴嘴露出。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將墨水彎液面的墨水壓力保持在 適當值,而進行了墨水供給控制。以下,用圖3對墨水供給控制進行說明。這里,設定共通管47b的流路阻力為R1、 連接管48的流路阻力為R2、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為R3、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的液面 A2與噴嘴內的墨水彎液面表面高度Anozl的水頭差為H(液面高度差)、副儲液箱25內的 負壓值為Pdec (減壓值)。在本例中,來自第四泵50(供給泵)的供給流量為20N(cc/分)且固定。這里,設 定水頭差H形成的壓力為P (H)、共通管47b的流路阻力Rl導致的壓力損失為Plloss、連接 管48的流路阻力R2導致的壓力損失為P21oss、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導致的壓力 損失為P31oss。此時,就壓力損失P31oss而言,由于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 與能率值D相應地變化,該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表示為能率值D的函數Qout (D),因此壓力損 失P31oss也能表示為能率值D的函數:P31oss (D) ( = Rl · Qout (D))。記錄頭43的噴嘴內的墨水彎液面上的墨水壓力Ph可以表示為Ph = P (H)+Pdec -Plloss-P21oss+P31oss(D)。但是,壓力以1氣壓為“O”的正壓(> 0)和負壓(< 0)來表 示,Pdec為負壓,所以Pdec < O。而且,在本例中,為了將墨水壓力Ph保持在適于墨水噴射的目標值而對第三泵 39 (減壓泵)及壓力開放閥40進行控制,使得空氣室25a達到與隨著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 (D) 而變化的壓力損失P31oss(D ) ( = Qout (D) -R3)相應的目標負壓值Pdectrg。目標負壓值 Pdectrg由公式Pdectrg = Po-Ph (H) -P31oss (D)表示。這里,若設定Ph的目標值為Phtrg, 則 Po 是由 Po = Phtrg+Plloss+P21oss 表示的常數。此外,即便能率值D相同,記錄頭43的墨水噴射流量Qh還會因打印模式的不同 而變化,因此計算目標負壓值Pdectrg時也要考慮打印模式。就打印模式而言,有相對于 打印品質更優(yōu)先打印速度的高速打印模式、相對于打印速度更優(yōu)先打印品質的低速打印模 式(高畫質打印模式)等。就高速打印模式而言,打印相同圖像時,打印速度比低速打印 模式快,因此墨水噴射流量Qh(cc/分)多。因此,函數P31oss(D)分別以高速打印模式用 和低速打印模式用存儲在R0M68。而且,將從R0M68讀取的、與當時的打印模式相應的函數
13P31oss(D)應用于上述公式,并且使用上述公式來算出目標負壓值Pdectrg。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裝置60內的計算機61基于當時的打印模式、根 據當時的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的液面A2的液面高度Hsub而確定的水頭差H、記錄頭控制 用的能率值D,并且使用公式Pdectrg = Po-Ph (H)-P3loss (D)來算出目標負壓值Pdectrg。 然后,計算機61對第三泵39 (減壓泵)用的第三驅動電機38及壓力開放閥40進行控制, 使得壓力傳感器58所檢測的實際負壓值Pdet與其目標負壓值Pdectrg —致。另外,若設定液面高度為Hsub、從副儲液箱25的內底面到噴嘴開口高度(―墨水 彎液面表面高度Anozl)的距離為h,則根據H = Hsub+h算出水頭差H。這里,以副側余量 傳感器31對液面進行檢測時的已知的液面高度Hsubo為基準,使用之后副儲液箱25的液 面變位Δ A,,從而根據公式Hsub = Hsubo+Δ A求出液面高度Hsub。通過將副側余量傳感 器31檢測之后的、從第一泵29向副儲液箱25補充的墨水補充量、以及根據在記錄頭43中 被消耗的墨水噴射量的計量結果或者計算結果求出的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變化量,除以 與副儲液箱25的液面平行的截面面積,從而求出液面變位ΔΑ。當然,可以設置對副儲液箱 25的液量進行檢測的液量傳感器,基于液量傳感器的檢測值來求出液面高度Hsub。例如,打印量少且能率值D比較小時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多,打印量多且能率值D 比較大時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少。在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多時,根據流路阻力R3和墨水循環(huán) 流量Qout的積所確定的壓力損失P31oss大,墨水彎液面上的墨水壓力的上升量相對的較 大,因此,目標負壓值Pdectrg向減壓側升高。另一方面,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少時,根據流 路阻力R3和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的積確定的壓力損失P31oss小,墨水彎液面上的墨水壓力 的上升量相對的較小,因此目標負壓值Pdectrg向減壓側降低。接下來,針對在從配備于打印機11的副儲液箱25向記錄頭43供給墨水的過程中 對墨水進行加熱,并且在記錄頭43內對被供給到記錄頭43的加熱墨水進行保溫的加熱系 統(tǒng)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加熱系統(tǒng)具備第一加熱裝置71 (第一加熱機構),其將從主儲液箱 15經過第二墨水供給管27被供給的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預備加熱至目標溫度;第二加熱 裝置72 (第二加熱機構),在連接管48的部分,對在副儲液箱25被加熱的、并且以溫度稍有 不均的狀態(tài)向第三墨水供給管47供給的墨水,消除其溫度不均而將其加熱至目標溫度。而 且,加熱系統(tǒng)還具備保溫裝置73 (第三加熱機構),該保溫裝置73設置于各記錄頭43,用于 將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被供給的各記錄頭43內的加熱墨水保溫在目標溫度。第一加熱裝置71具備配置于副儲液箱25內的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 (儲液箱用 加熱器)、對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溫度進行檢測的第一溫度傳感器32??刂蒲b置60進行副 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發(fā)熱控制,使得第一溫度傳感器32的檢測溫度(第一溫度傳感器32 的位置上的墨水的溫度)為副儲液箱25中的墨水的目標溫度即第一目標溫度(目標值)。此外,第二加熱裝置72具備供給路用加熱器54,其在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連接 管48的部分,對從副儲液箱25被供給的加熱墨水進行加熱;熱傳導體74 (加熱塊),其傳 導供給路用加熱器54的熱來加熱連接管48 ;對該熱傳導體74的溫度進行檢測的第三溫度 傳感器53??刂蒲b置60進行供給路用加熱器54的發(fā)熱控制,使得第三溫度傳感器53的檢 測溫度(熱傳導體74的表面溫度)成為第二目標溫度(目標值)。并且,保溫裝置73具備對記錄頭43內的加熱墨水進行保溫的噴頭用加熱器45、對噴頭用加熱器45的溫度進行檢測的第二溫度傳感器44??刂蒲b置60進行噴頭用加熱器 45的發(fā)熱控制,使得第二溫度傳感器44的檢測溫度(噴頭用加熱器45的表面溫度)成為 記錄頭43內的墨水應當保持的第三目標溫度(目標值)。接下來,對第一加熱裝置71、第二加熱裝置72及保溫裝置73的構成進行詳細說 明。圖4是配備了第一加熱裝置71的副儲液箱25的剖視圖。此外,圖5是第二加熱裝置 72的示意剖視圖。圖6是表示第二加熱裝置72的沿圖5中的A-A線剖視的示意部分剖視 圖,圖7是表示沿第二加熱裝置72的與圖6垂直的方向剖視的示意剖視圖。而且,圖8是 記錄頭43的一部分斷裂了的示意側視剖視圖。首先,針對第一加熱裝置71的構成及功能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副儲液箱25具 備有底圓筒狀的儲液箱本體25b、閉塞儲液箱本體25b的開口的遮蓋部25c。副儲液箱25 使用熱傳導率比較小、耐熱性高、難以浸透墨水且具有耐腐蝕性的材料。作為上述材料的一 例,可以舉出玻璃等。例如,若為使用不銹鋼等金屬容器并且在金屬容器的外壁面設置加熱 器的構成,則熱量從容器的內周面向墨水的內側傳遞而進行加熱,因此將墨水加熱至第一 目標溫度(例如40°C)需要很長的時間。對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 浸泡在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中,因此,從距離墨水的中央附近稍稍位于下方的副儲液箱用 加熱器33的周邊部分開始進行加熱,墨水整體的平均溫度達到目標溫度為止所需的時間 比較短。此時,副儲液箱25由比金屬熱傳導率小的無機材料(例如玻璃)形成,因此被加 熱了的墨水的熱不易從副儲液箱25的壁部向外部散熱,從這方面看,加熱至第一目標溫度 所需的時間也很短。這里,間歇地對副儲液箱25供給墨水。而且,被加熱至第一目標溫度的墨水中流 入常溫的墨水。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在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中,在從來自主儲液 箱15的墨水的墨水流入口 25d(液體流入部)離開了預定距離的位置配置了第一溫度傳感 器32。這里,第一溫度傳感器32的配置條件如下相對于和連結墨水流入口 25d與副儲液 箱用加熱器33的中心的假想線垂直且經過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中心的假象面,在與墨 水流入口 25d相反側的位置設置第一溫度傳感器32。這是因為,假設在溫度傳感器32位于 墨水流入口 25d附近的情況下,在墨水開始流入開始的時刻立刻降低了的墨水溫度被副儲 液箱用加熱器33檢測到,于是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迅速進行加熱。此時,墨水流入過程中 該墨水流具有對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進行攪拌的作用,因此,在被攪拌的同時墨水的溫度 上升,墨水整體的溫度容易上升。但是,墨水流入結束后,基于墨水流的攪拌作用也消失,因 此墨水流入口附近的墨水的溫度局部地上升,若其局部溫度達到目標加熱溫度,則即便其 他部位的墨水溫度較低,在該時刻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也會停止加熱,導致副儲液箱25內 的墨水中存在溫度分布。另外,所謂確定第一溫度傳感器32的配置條件時的副儲液箱用加 熱器33的中心,在如實施方式這樣的環(huán)狀加熱器的情況下,是指環(huán)狀的中心。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使副儲液箱25內的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 的配置位置從墨水流入口 25d僅離開預定距離,避免了上述的墨水流入口 25d附近的溫度 局部地達到目標溫度,但是在離該墨水流入口 25d最遠的相反側的部分墨水遠低于目標溫 度的溫度分布的發(fā)生。詳細地說,從流入口(上游端27a)流入副儲液箱25內的常溫的墨水,若從墨水流 入口 25d僅流入了預定距離,則第一溫度傳感器32對該常溫的墨水溫度進行檢測,副儲液
15箱用加熱器33發(fā)熱。主要在該發(fā)熱了的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上側流動的流入墨水,因 溫度差導致的比重的不同,或者通過與從墨水循環(huán)管55回流的墨水流合流,而易于向下方 流動。然后,如上述那樣從墨水流入口 25d稍稍下降的同時流動的墨水,在經過副儲液箱用 加熱器33附近的過程中被加熱。于是,墨水在從主儲液箱15的墨水流入過程中,一邊被該 墨水流攪拌一邊被加熱,因此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的溫度分布不易發(fā)生。此外,在墨水循 環(huán)過程中,墨水在被來自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墨水流攪拌的同時被加熱,因此副儲液箱25內的 墨水的溫度分布不易發(fā)生。此外,若墨水在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周圍局部地升溫,則熱量可能會給墨水帶 來惡劣影響。因此,在這樣的熱量不會帶來惡劣影響的位置配置第一溫度傳感器32。在墨 水加熱過程中,發(fā)生如下的溫度分布越靠近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周邊墨水溫度越高, 越遠離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墨水溫度越低。例如,若使第一溫度傳感器32離副儲液箱用 加熱器33過遠,則從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周邊溫度變得很高開始,在第一溫度傳感器32 的位置的墨水溫度達到目標加熱溫度,在該時刻開始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發(fā)熱停止。這 種情況下,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周邊附近的墨水溫度變得很高,可能會對墨水帶來惡劣 影響。另一方面,若使第一溫度傳感器32離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過近,則副儲液箱用加熱 器33的周邊的墨水溫度達到目標加熱溫度時,盡管與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分離的周緣的 墨水溫度與目標加熱溫度相比還很低,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也會停止發(fā)熱。因此,為了能 避免發(fā)生這樣的兩個極端的溫度分布,將第一溫度傳感器32配置在與副儲液箱用加熱器 33僅分開適度距離的位置。所謂該位置,在本例中設定為將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與從主 儲液箱15的墨水流入停止時的液面(例如圖4中的液面A2)的中間位置夾在正中,深度方 向上在從液面A2到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深度的一半的范圍內。尤其是在本例中,在其 深度方向的范圍當中的、比液面A2和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之間的中間位置稍稍靠副儲液 箱用加熱器33的位置,配置第一溫度傳感器32。此外,在副儲液箱25內,構成第三墨水供給管47上游端側的一部分的預定長度的 管部47c (管路),以沿著副儲液箱25的底面延伸的方式插入比副儲液箱25的底面稍稍靠 上方的位置。相對于墨水流入口 25d,管部47c的流入口 47d在從該墨水流入口 25d流入的 墨水橫穿了副儲液箱25內的相反側的位置開口。這里,管部47c的插入位置的條件如下 相對于與連結墨水流入口 25d和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中心的假想線垂直且經過副儲液 箱用加熱器33的中心的假想面,直到流入口 47d到達與墨水流入口 25d相反側的位置,使 管部47c以橫穿副儲液箱25內的一半以上的預定長度插入副儲液箱25內。因此,在從主 儲液箱15流入副儲液箱25內并在副儲液箱25內橫穿的過程中被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加 熱了的墨水、或者被攪拌著加熱至平均溫度同時流到流入口 47d的墨水,如圖4箭頭所示, 從管部47c的流入口 47d流入。因此,避免了剛剛流入副儲液箱25內的常溫的墨水從管部 47c的流入口 47d流入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情況。管部47c沿著副儲液箱25的底面延伸,因此在該管部47c內流動的過程中,在經 過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下側時也被加熱。將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配置在從管部47c向 上側保持適度距離的位置,使得經過該管部47c的墨水被適度加熱。即便在從主儲液箱15 間歇地流入墨水的時刻,加熱不足的墨水從管部47c的流入口 47d臨時流入,也會在在管部 47c內流動并在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下側經過的過程中被加熱,因此被加熱至大概第一
16目標溫度的墨水從副儲液箱25向第三墨水供給管47流出。此外,未從主儲液箱15流入墨 水時,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將發(fā)熱控制在對加熱至第一目標溫度的墨水進行保溫的程度, 因此在沿著副儲液箱25的底面延伸的管部47c流動的墨水,即便經過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 的下側,由于該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本身不怎么發(fā)熱,因而不會有過度加熱了的墨水從副 儲液箱25向第三墨水供給管47流出。而且,在副儲液箱25的底面附近延伸的管部47c,相 對于在比液面A2稍向下側的深度位置流入常溫的墨水的墨水流入口 25d,彼此分開地位于 深度方向上將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位置夾在中間的相反側。因此,避免了經過管部47c 的墨水被剛剛從墨水流入口 25d流入的常溫的墨水冷卻。此外,從副儲液箱25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被供給到記錄頭43的墨水,從記錄 頭43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回流到副儲液箱25,從而加熱墨水從墨水循環(huán)管55流入。這 時,在副儲液箱25內從墨水流入口 25d流入常溫的墨水時,該常溫的墨水和從墨水循環(huán)管 55流入的加熱墨水混合,從而防止了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的溫度急劇降低。此外,常溫墨 水的流入結束后的加熱過程中,在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出現(xiàn)溫度分布、或者溫度尚未十分 穩(wěn)定時,通過從墨水循環(huán)管55流入的比目標溫度稍低的加熱墨水的流入、和該流入時產生 的墨水流的攪拌作用,促使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的溫度平均化以及墨水溫度向目標溫度 緩慢接近。因此,能夠將在副儲液箱25內被加熱至大概適度溫度的墨水的溫度不均抑制到 更小。因此,能夠向第三墨水供給管47供給將溫度不僅抑制到更小且溫度穩(wěn)定的墨水。例如,若構成為打印過程中不進行墨水循環(huán)而在記錄頭43僅供給必要的量的墨 水,則在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沒有第二加熱裝置72的位置的墨水容易冷卻,因而會發(fā)生因 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長度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而導致溫度不同的溫度分布。由于在第三 墨水供給管47已經發(fā)生了的溫度分布難以消除,所以會影響記錄頭43的墨水噴射性能。對 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從打印準備期間開始到打印過程中(液體噴射動作中)甚至打印結 束后的待機期間進行墨水循環(huán),第三墨水供給管47內的墨水不會因其長度方向上的位置 的不同而導致有意的溫度分布。如上所述,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在副儲液箱25內以位于稍稍離開沿著該副儲液 箱25的底面附近延伸的管部47c的上方,并且位于相對于從來自主儲液箱15的墨水流入 停止時的液面A2到底面的深度的一半深度位置稍稍靠底面?zhèn)鹊臓顟B(tài),在水平方向上配置 于筒狀的副儲液箱25的大致中央。而且,第一溫度傳感器32位于比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 的環(huán)狀部分的中心,靠墨水流入口 25d側的端部的相反側的端部(圖4中靠近左側端部), 并且位于將從液面A2到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深度的一半的中間位置夾在正中的上述范 圍內。尤其是第一溫度傳感器32位于上述范圍當中的、比中間位置靠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 的位置。這樣,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通過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而被加熱至第一目標溫度, 但是在副儲液箱25內難以消除墨水的溫度分布,并且從主儲液箱15間歇地流入常溫的墨 水時,容易發(fā)生溫度分布。因此,從副儲液箱25經過管部47c流入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墨 水,雖然被加熱至大概第一目標溫度但是還具有稍許溫度不均。接著,結合圖1、圖5 圖7對第二加熱裝置72的構造進行說明。如圖1、圖5 圖7所示,第二加熱裝置72具備將連接管48配設在內部的熱傳導體74、設置于熱傳導體 74的供給路用加熱器54、設置于熱傳導體74來檢測熱傳導體74的溫度的第三溫度傳感器
17,傳導供給路用加熱器54的熱來對連接管48進行加熱。如圖6及圖7所示,熱傳導體74具備四角板狀的熱傳導塊75、同樣的四角板狀 且尺寸大致相同的熱傳導板76。在熱傳導塊75的與熱傳導板76對置的面上,形成有多根 導向槽75a,多根(N根)連接管48在被收容于各導向槽75a的狀態(tài)下,夾在熱傳導塊75和 熱傳導板76之間。如圖6及圖7所示,供給路用加熱器54安裝于熱傳導體74的熱傳導塊 75側的表面。此外,第三溫度傳感器53被安裝在熱傳導體74的熱傳導塊75側的表面稍稍 離開供給路用加熱器54的位置。當然,第三溫度傳感器53可以在熱傳導體74上,安裝在 與供給路用加熱器54的配置位置相反側的、熱傳導板76側的表面。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熱傳導體74的熱傳導塊75和熱傳導板76,由熱傳導率高 的鋁類金屬(例如鋁或鋁合金)形成,連接管48由墨水耐腐蝕性高的鐵類金屬(例如不銹 鋼)構成。而且,熱傳導體74和收容在導向路74a的連接管48通過釬焊而接合。當然,在 熱傳導體74的材料具有低熱傳導率且墨水耐腐蝕性的情況下,熱傳導體74的導向路74a 例如為斷面圓形的流路,可以將該流路直接作為連接管來使用。如圖5所示,N根(例如4根)連接管48相鄰排列且保持大致一定的間隔以大致 平行的狀態(tài)延伸,并且配設成彎曲的預定路徑。管徑小的N根連接管48通過描繪彎曲路徑 而細長地延伸。連接管48描繪彎曲路徑同時細長地延伸,從而能夠確保較寬的連接管48 和熱傳導體74的接觸面積,并且能夠確保較寬的配設于熱傳導體74的部分的連接管48和 在該管內流動的墨水的接觸面積。因此,供給路用加熱器54的熱經由熱傳導體74有效地 傳遞到在連接管48流動的墨水。此外,如圖5所示,連接管48配設成,相鄰且彼此隔著大致一定的間隔以大致平行 的狀態(tài)描繪彎曲路徑,從而成為難以在連接管48間發(fā)生溫度不均的配管構造。例如,在配 設成使N根連接管在彼此獨立的N個配管區(qū)域內描繪彎曲路徑的情況下,在與墨水噴射流 量多的記錄頭43連接的連接管48的配管區(qū)域,溫度比其他區(qū)域相對較低,在與墨水消耗量 少的記錄頭43連接的連接管48的配管區(qū)域,溫度比其他區(qū)域相對較高。這種情況下,會導 致連接管48之間的連接管48內的墨水溫度不均,甚至導致記錄頭43之間的記錄頭43內 的墨水溫度不均。與此相對,如本實施方式所述,N根連接管48配設成相鄰且以彼此保持大致一定 的間隔的狀態(tài)在熱傳導體74的同一區(qū)域內描繪彎曲路徑,因此即便與墨水噴射流量多的 記錄頭43對應的連接管48的周邊溫度降低,其他連接管48也會經過該溫度下降了的區(qū) 域。因此,連接管48之間不易發(fā)生連接管48內的墨水溫度不均。此外,連接管48細長地延伸導致其流路阻力R2變大,即便第四泵50的搏動經過 共通管47b不完全衰減而傳播至各連接管48的入口,搏動也因墨水在各連接管48經過時 的大的動壓而衰減并消失,從而避免向記錄頭43內傳播微弱的搏動的情況。而且,配設成描繪圖5所示的彎曲路徑的N根連接管48,其管路長大致相等。因 此,通過墨水在壓力損失小的粗共通管47b流動而能夠在各連接管48的入口處大致相同的 墨水壓力,在墨水分別經過流路長大致相等的各連接管48時,收到大致相等的壓力損失, 因此各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在記錄頭43之間大致相等。接著,基于圖8對保溫裝置73的構造進行說明。如圖8所示,記錄頭43具備噴頭 本體80、固定于噴頭本體80的下部的噴頭部81。在噴頭本體80的內部形成有墨水室82,
18連接管48和墨水循環(huán)管55分別連接在相對于噴頭本體80的上部隔著該墨水室82對置的 位置。在墨水室82,在從與連接管48連通的上側部分到噴頭部81側的中途設置了過濾器 83,過濾器83去除從連接管48流入墨水室82的墨水當中的、流向噴頭部81的墨水中的氣 泡或異物。在墨水室82中,經過了過濾器83的墨水流向噴頭部81,從在噴頭部81的下面即 噴嘴形成面81a開口的多個噴嘴84被以墨水滴噴射。在噴頭部81,設有與各噴嘴84連通 的未圖示的壓力室,該壓力室的數量與噴嘴數相同,對每個噴嘴84均設有一個的壓力發(fā)生 元件使壓力室的一個壁部(振動板)振動,對其內部的墨水賦予噴射壓力,從而墨水滴被從 噴嘴84噴射。作為該壓力發(fā)生元件的一例,除了例如壓電元件、靜電元件之外,還可以舉出 在熱方式的噴墨中使用的加熱器等。如圖8所示,用來對流入墨水室82的加熱墨水進行保溫的保溫裝置73設于記錄 頭43的外壁面。在記錄頭43上,從噴頭部81的噴嘴形成面81a的周緣部直到噴頭側部, 安裝有金屬制的噴頭遮蓋85 (加熱部件)。噴頭用加熱器45設置成與該噴頭遮蓋85接觸 的狀態(tài)。而且,設于噴頭用加熱器45的第二溫度傳感器44,直接檢測噴頭用加熱器45的表 面溫度。因此,能夠減小對噴頭用加熱器45進行發(fā)熱控制時的溫度的控制幅度,而使第二 溫度傳感器44的檢測溫度接近第三目標溫度(保溫用的目標溫度)。例如,在構成為直接 檢測墨水溫度、噴頭遮蓋85、傳熱板86的溫度的情況下,檢測到墨水冷卻或墨水被加熱的 情況時,噴頭用加熱器45已經相當冷或相當熱,噴頭用加熱器45的溫度的振幅比較大。對 此,若是對噴頭用加熱器45的表面溫度進行直接檢測的構成,則能夠將噴頭用加熱器45保 持在大致略一定溫度(第三目標溫度),因此能夠將記錄頭43保持在第三目標溫度,能夠確 保記錄頭43內的加熱墨水的保溫效果。因此,能夠避免溫度的控制幅度大時出現(xiàn)的過沖而 導致的墨水的加熱過度或冷卻過度的情況。而且,由于噴頭用加熱器45的溫度的控制幅副 小,所以記錄頭43內的墨水被保持在第三目標溫度。此外,在記錄頭43的外壁部設有傳熱板86,該傳熱板86配置成在噴頭用加熱器 45的表面與噴頭遮蓋85的表面雙方接觸的狀態(tài)下,對它們的側面進行覆蓋。因此,噴頭用 加熱器45的熱除了被直接傳遞到記錄頭43的側面,還經由傳熱板86傳遞到記錄頭43的 側面,而且還經由傳熱板86及噴頭遮蓋85傳遞到噴頭部81的側部及噴嘴形成面81a的周 緣部。這時,噴頭用加熱器45的熱除了經由其端面接觸部分直接傳遞到噴頭遮蓋85,還經 由傳熱板86傳遞到噴頭遮蓋85的側部表面。因此,能夠將熱更有效地傳遞到噴頭部81的 側面及噴嘴形成面81a的周緣部。因此,能夠通過保溫裝置73對噴頭部81的壓力室、噴嘴 84內的墨水更有效地保溫。結果,使得從噴嘴84噴射的墨水滴的噴射性能良好。在本實施方式中,噴頭本體80由樹脂基體形成,包括噴頭部81的噴嘴形成面81a 的部分由比噴頭本體80的基體樹脂熱傳導率高的材料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噴頭部81 當中包括噴嘴形成面81a的部分例如由硅形成。硅雖然不像金屬一樣,但是其與樹脂或陶 瓷相比熱傳導率較大。因此,使噴頭用加熱器45的熱經由傳熱板86及噴頭遮蓋85傳導至 噴頭部81的噴嘴形成面81a的周緣部及側壁部,從而將噴頭部81整體加熱至與噴頭用加 熱器45的溫度大致相等且均勻的溫度,從而能對噴頭部81內的墨水進行保溫。這種情況下,即便從外側對噴頭本體80進行加熱,熱也難以傳遞到墨水室82、其
19下游的流路、壓力室、噴嘴84內的墨水。但是,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構成,熱從噴頭用加熱器 45經由傳熱板86被傳遞到噴頭遮蓋85,該噴頭遮蓋85對噴頭部81的側部及噴嘴形成面 81a的周緣部進行加熱。因此,對于墨水室82內的墨水難以被加熱、且噴頭本體80為樹脂 制的記錄頭43而言,在從墨水室82向其下游側流動的過程中墨水由漸漸冷卻的傾向,但是 通過加熱噴頭部81,位于墨水流路的下游端的噴嘴84或壓力室內的墨水被加熱。因此,在 記錄頭43內,被噴射之前的墨水適度地保持在第三目標溫度,因此確保了記錄頭43的良好 的噴射性能。如上所述,構成了加熱系統(tǒng)的第一加熱裝置71、第二加熱裝置72、保溫裝置73通 過配置加熱器、溫度傳感器、傳熱機構(熱傳導體或傳熱板)等的構造實現(xiàn)了第一加熱、第 二加熱、保溫等各功能。而且,除此之外,基于控制裝置60對加熱器33、45、54的反饋控制 也實現(xiàn)了第一加熱、第二加熱、保溫等各功能。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裝置60的計算機61對各加熱器33,45,54進行PID控制, 使得溫度傳感器32、44、53所檢測的檢測溫度接近目標溫度。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為P重 視,進行溫度的控制幅度大的PID控制,進行立刻追隨溫度變化的溫度控制。此外,供給路 用加熱器54為P重視,但是溫度的控制幅度較小,進行不像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那樣快但 是較快地追隨溫度變化的PID控制。而且,噴頭用加熱器45進行如下的PID控制雖然檢 測溫度和目標溫度的溫度差與其他的控制相同,但與其他控制相比溫度的控制幅度最小, 即便在噴頭用加熱器45中發(fā)生偏離目標溫度的溫度變化,實際溫度也平緩地跟隨第三目 標溫度。接下來,對控制裝置60的計算機61執(zhí)行的墨水供給控制及清洗控制進行說明。首先,計算機61以每個預先設定的預定周期(例如1 100毫秒的范圍內的預定 時間)執(zhí)行墨水供給控制例程。打印機11的電源關閉時,各開閉閥30、37、41、51、56處于閉 閥狀態(tài)。若打印機11的電源接通,計算機61打開開閉閥30、41、51、56,并且使第三泵39及 第四泵50驅動。結果,通過第三泵39對空氣室25a內的空氣進行的排出動作,空氣室25a 內成為負壓,通過對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的液面A2作用負壓,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壓力 減小。在該狀態(tài)下,第四泵50被排出驅動,從而從副儲液箱25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向 記錄頭43供給墨水。此時,通過第四泵50的排出驅動,墨水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例如 以20N(cc/分)的墨水排出流量Qpump (=墨水供給流量Qin)被供給。第三墨水供給管47當中,在共通管47b流動且到達N個連接管48的各入口位置 (各分岐位置)為止墨水流過的距離(流路長度)彼此不同,但是由于共通管47b的流路阻 力Rl小,墨水的壓力損失幾乎沒有,因此到達N個連接管48的每一個的入口時,墨水供給 壓力在各連接管48之間幾乎相等。而且,流過管徑小且呈彎曲路徑(蛇道)的細長連接管 48時,墨水的流路阻力R2非常大。因此,對各記錄頭43內供給的墨水供給量在記錄頭43 之間大致相等。此外,雖然這時第四泵50的搏動通過減振器52未完全衰減的微小的量傳 播到連接管48的入口,但因在大流路阻力R2的連接管48流動時的墨水的動壓而以微小量 傳播了的搏動幾乎消失,從而防止搏動的影響波及到記錄頭43內。這里,在記錄頭43墨水僅消耗從噴嘴84噴射了的墨水的量。這時,被供給到記錄 頭43的流量為20 (cc/分)的墨水當中,與此時的能率值D相應的墨水噴射流量Qh的量的 墨水被消耗。在本實施方式中,以最大(Full)能率打印時,每一個記錄頭的墨水消耗量為
2010(cc/分)。而且,N個所有記錄頭43以最大(Full)能率進行打印時的最大墨水噴射流 量Qhmax( = 10N(cc/分))相比,第四泵50 (供給泵)供給更多的墨水供給流量為Qin( = 20N(cc/分))的墨水。因此,在打印停止中當然即便是打印過程中,墨水以從墨水供給流量 Qin減去墨水噴射流量Qh的量的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 ( = Qin-Qh),從記錄頭43經過墨水循 環(huán)管55回流到副儲液箱25。因此,在以最大能率進行打印時,墨水一定經過墨水循環(huán)管55 而回流,因此墨水一旦從記錄頭43向墨水循環(huán)管55流出,便不會從墨水循環(huán)管55返回記 錄頭43。因此,能夠避免一旦向墨水循環(huán)管55流出而冷卻了的UV墨水再次返回記錄頭43 內,導致記錄頭43內的墨水溫度降低,從而導致記錄頭43的噴射特性的惡化的情況。R0M68中存儲用來進行打印時的墨水供給控制的、圖9的流程圖中表示的打印處 理例程的程序。若打印開始,計算機61 (具體而言是其內部的CPTO7)執(zhí)行圖9所示的打印 處理例程,從而進行打印時的墨水供給控制。以下,基于圖9對計算機61執(zhí)行的打印時的墨 水供給控制進行說明。另外,在打印機11的打印開始前的待機過程中,在副儲液箱25和記 錄頭43間進行墨水的循環(huán),但是若保持待機狀態(tài)經過預定時間則墨水的循環(huán)停止。這里, 在受理了打印任務時,墨水循環(huán)停止。這種情況下,第三墨水供給管47及墨水循環(huán)管55上 的各開閉閥51、56、和加減壓裝置34上的開閉閥37、41全部處于閉閥狀態(tài)。另外,加減壓 裝置34隨著空氣室25a的容積與副儲液箱25的液量的變化相應地變化,適度地使空氣室 25a成為目標壓力。首先,在步驟SlO中,為了向記錄頭43供給墨水而將開閉閥打開。S卩、將第三墨水 供給管47上的開閉閥51、墨水循環(huán)管55上的開閉閥56、加減壓裝置34的開閉閥41打開。在步驟S20中,對墨水供給路徑及記錄頭內的墨水進行加熱、保溫控制。計算機61 從打印機11的電源接通時開始進行墨水的加壓、保溫控制,該步驟表示其中打印中進行的 加熱、保溫控制的部分。即,計算機61基于第一溫度傳感器32的檢測結果對副儲液箱用加 熱器33進行溫度控制。計算機61基于第三溫度傳感器53的檢測結果對供給路用加熱器 54進行溫度控制。而且,計算機61基于第二溫度傳感器44的檢測結果對噴頭用加熱器45 進行溫度控制。在步驟S30中,使墨水供給用的第四泵驅動。這時,以使第四泵50滿足墨水供給 流量Qin比最大墨水噴射流量Qhmax多(Qin > Qhmax)的條件對泵進行驅動控制。在步驟S40中,對副儲液箱25的空氣室25a進行壓力控制,使得副儲液箱25的空 氣室25a的壓力成為基于打印模式、記錄頭控制用的能率值D和水頭差H的負壓值Pdec。 即,選擇與此時的打印模式相應的P31oss(D),使用能率值D和水頭差H,通過公式Pdectrg =Po-Ph (H) -P3loss (D)算出目標負壓值Pdectrg。而且,計算機61對第三泵39 (減壓泵) 及壓力開放閥40進行控制,使得壓力傳感器58檢測的實際負壓值Pdecreal與目標負壓值 Pdectrg—致。結果,控制成空氣室25a成為目標負壓值Pdectrg。詳細地說,計算機61在 實際負壓值Pdecreal相對于目標負壓值Pdectrg絕對值小時,驅動第三驅動電機38使第 三泵39減壓驅動,從而對空氣室25a減壓直至實際負壓值Pdecreal與目標負壓值Pdectrg 一致。另一方面,若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減少而空氣室25a的容積增加,則空氣室25a的 壓力減少,這時實際負壓值Pdecreal相對于目標負壓值Pdectrg絕對值大。在這樣的實際 負壓值Pdecreal相對于目標負壓值Pdectrg絕對值大時,計算機61打開壓力開放閥40使 空氣室25a向大氣開放,從而使空氣以小流量流入空氣室25a內,直至實際負壓值Pdecreal
21與目標負壓值Pdectrg —致。然后,在步驟S50中判定打印是否結束,若打印未結束(即處于打印中)返回步驟 S20。然后,以下同樣地反復執(zhí)行S20 S40的處理直到在S50判斷為打印結束。若打印結 束,在步驟S60中使第四泵50驅動停止而停止墨水供給,并且在該第四泵50的驅動停止后 關閉開閉閥51、56,遮斷第三墨水供給管47及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接著,對清洗進行說明。打印機11具有預防、消除記錄頭43的噴射不良的清洗功 能。在本實施方式的打印機11中,如上所述,準備了以去除記錄頭43的墨水室82內的墨水 中的氣泡為目的的第一清洗、以預防、消除記錄頭43的噴嘴堵塞為目的的第二清洗。第一 清洗在墨盒更換時、初期充填時、打印機長期間不使用時等墨水中可能混入了氣泡時進行。此外,打印機11對每個記錄頭43具備檢查噴嘴是否堵塞的噴嘴檢查裝置(圖示 省略)??刂蒲b置60在通過用戶操作而受理了清洗的指示時、以及基于未圖示的清洗時鐘 的計時時間判斷為從上次清洗結束時刻開始的經過時間達到預定時間時,使噴嘴檢查裝置 進行各記錄頭43的噴嘴檢查。第二清洗在根據噴嘴檢查裝置的噴嘴檢查結果判定為噴嘴 有堵塞的不良的記錄頭43存在時,以該不良的記錄頭43為對象有選擇地進行。在圖2所 示的R0M68中,存儲有圖10所示的第一清洗處理例程的程序及圖11所示的第二清洗處理 例程的程序。首先,對第一清洗進行說明。若成為符合墨盒更換時、初期充填時、打印機長期間 不使用時當中任何一個的第一清洗實施時期,計算機61執(zhí)行圖10所示的第一清洗處理例程。首先,在步驟SllO中,關閉第一及第二開閉閥30、37,打開第三及第四開閉閥41、 51。結果,通過第一開閉閥30的關閉,遮斷了將副儲液箱25和主儲液箱15的連通,并且通 過第四開閉閥51打開而使副儲液箱25和各記錄頭43成為連通狀態(tài),而且,在加減壓裝置 34中,相對于副儲液箱25,第二泵36為非連通狀態(tài)且第三泵39為連通狀態(tài)。在接下來的步驟S120中,將N個(在本例為4個)第五開閉閥56的當中與成為 本次第一清洗的對象的M個的記錄頭43對應的M個的第五開閉閥56打開,并且將剩余的 (N-M)個開閉閥56關閉。這里,第一清洗對記錄頭43M個M個地依次地分多次進行,在該步 驟中,選擇成為本次應進行第一清洗的對象的M個的記錄頭43 (以下也稱作“第一清洗對象 噴頭”),并且將與所選擇的M個記錄頭43對應的M個第五開閉閥56打開。具體而言,第一清洗中的M個是清洗一次時的清洗對象的最大個數,對N個當中的 清洗對象K(其中、M彡K彡N)個液體噴射頭的清洗,至少進行I [-Κ/Μ] I (但是口為高斯 符號,I I為絕對值),由此來進行K個全部液體噴射頭的清洗。例如,在一個一個地進行K 個量的清洗的情況下(Μ = 1),一個一個的清洗進行K ( = I [-Κ] I)次。此外,以兩個兩個地 來進行7個量的清洗的情況下(Μ = 2、K = 7),兩個兩個的清洗進行三次,1個的清洗進行 一次,合計進行4( = I [-7/2] I)次清洗。在步驟S130中,使第四泵50(供給泵)驅動。即,計算機61使第四驅動電機49 驅動,從而驅動第四泵50。結果,從副儲液箱25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供給到記錄頭43 的墨水,進行經過M根墨水循環(huán)管55再次回流到副儲液箱25的墨水循環(huán)。在接下來的步驟S140中,驅動第三泵39 (減壓泵)驅動。即,計算機61使第三驅 動電機38驅動從而驅動第三泵39。通過第三泵39被驅動,從而副儲液箱25被減壓。艮口,
22利用第三泵39從空氣室25a排出空氣,從而空氣室25a被減壓,該空氣室25a的負壓影響 到墨水的液面A2,從而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被減壓。而且,在步驟S150中,判斷副儲液箱25的減壓是否完成。即,計算機61判斷壓 力傳感器58檢測的副儲液箱25內的空氣壓(副儲液箱壓)Psub是否達到了目標負壓值 PD (Psub ^ PD)。Psub ^ PD不成立期間,繼續(xù)步驟S140中的第三泵39的驅動,若Psub ^ PD 則進入步驟S160。在步驟S160中,判斷是否經過了第一清洗時間。通過驅動第四泵50而開始墨水 循環(huán),從而計算機61利用未圖示的時鐘從第一清洗開始了的時刻開始計時經過時間。計算 機61以該時鐘的計時時間T到達第一清洗的實施時間即第一清洗時間Tl (以下也記載為 “第一 CL時間Tl”)(T彡Tl)為依據,判斷為經過了第一 CL時間Tl。如果尚未經過第一 CL 時間Tl (T彡Tl不成立),則還是繼續(xù)第一清洗,若經過了第一 CL時間Tl (T彡Tl成立), 則進入步驟S170。在步驟S170中,判斷是否還存在第一清洗對象噴頭(第一 CL對象噴頭)。即在 對N個所有記錄頭43的第一清洗未結束,還殘留應實施第一清洗的記錄頭43的情況下,判 斷為有第一清洗對象噴頭。若還存在第一清洗對象噴頭則回到步驟S120,對接下來的第一 清洗對象噴頭同樣地執(zhí)行步驟S120 S160的各處理,由此實施第一清洗。然后,對N個所 有記錄頭43實施第一清洗,若在步驟S170中判斷為沒有第一清洗對象噴頭,則進入步驟 S180。在步驟S180中,使第四泵50的驅動停止從而停止墨水的循環(huán),并且關閉第四及第 五開閉閥51、56,從而將第三墨水供給管47及各墨水循環(huán)管55關閉。而且,通過控制壓力 開放閥40,使空氣以小流量從外部流入副儲液箱25內,從而使副儲液箱25從減壓狀態(tài)恢復 到打印待機時的標準壓力。另外,對于步驟S140、S150中的副儲液箱25的減壓,即便每一 個記錄頭的墨水供給流量Qin(=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變成打印時的值(本例中為20(cc/ 分))的N/M倍,為了不發(fā)生噴嘴泄露墨水或者極少地泄露墨水,與每一個記錄頭的墨水供 給流量Qin的值相應地設定可變的目標負壓值PD。在該第一清洗實施中,第四泵50的送出流量為與打印中相同的20N(cc/分)。該 送出流量幾乎是第四泵50的能力上限,在本例中,不能使流量比上述流量大。此外,在本例 中,第一清洗對象噴頭的個數M為“1”,一個一個地依次進行記錄頭43的第一清洗。5根墨 水循環(huán)管55當中與第一清洗對象噴頭對應的M根(例如1根)墨水循環(huán)管55開放,其余 (N-M)根(例如3根)墨水循環(huán)管55被遮斷。因此,在M= 1的本例中,3根墨水循環(huán)管55 被遮段,因此墨水經過與清洗對象的記錄頭43對應的1根墨水循環(huán)管55,以流量20N(cc/ 分)回流。從副儲液箱25被第四泵50向共通管47b送出的流量為20N (cc/分)的墨水,全部 以經過第一清洗對象即一個記錄頭43的路徑循環(huán)。打印時的記錄頭N個量的流量20N(cc/ 分)全部流入一個記錄頭43,從而在記錄頭43內流動的墨水的流速變快。在本例中,如圖8所示,由于從連接管48流入記錄頭43的墨水室82內的墨水量 為打印時的N/M倍(例如4倍),在從連接管48流入到從墨水循環(huán)管55流出之前,在墨水 室82流動的墨水與打印時的流速相比以N/M倍的快流速流動。因此,積存在墨水室82的 上側的角落的氣泡或者被過濾器83捕捉到的氣泡,被墨水的該快流速推動著流動,被從墨
23水室82去除。這里,通過每一個記錄頭43的墨水流量成為N/M倍,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變 高,很可能從噴嘴露出墨水。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第三泵39的驅動對副儲液箱25 進行減壓,從而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也減壓。因此,每一個記錄頭的墨水流量大幅增大 所導致的墨水室82的墨水壓力上升量,與副儲液箱25的減壓所導致的墨水減壓量幾乎抵 消。結果,可以不從噴嘴泄露墨水,或者即便發(fā)生墨水泄露也能將該泄露量抑制得很少。此外,例如若僅僅是增大每一個記錄頭的墨水流量,對記錄頭內的墨水進行加壓 的構成,該加壓力將氣泡壓縮到很小,導致氣泡難以與過濾器分離。與此相對,在本例中,對 墨水室82的墨水進行減壓,來抵消流量增大的量的該加壓,從而與墨水室82的墨水中的氣 泡沒有減壓的情況相比發(fā)生膨脹,被過濾器83捕捉的氣泡易于與過濾器83分離。由此,在 每一個記錄頭的墨水流量增大的第一清洗中,同時進行墨水的減壓,從而能夠防止或抑制 從噴嘴露出墨水,并且能夠有效地去除氣泡。另外,在進行該第一清洗時,事前在記錄頭43 的噴嘴形成面蓋上罩以進行封蓋,即便噴嘴泄露墨水,所泄露的墨水也會被擋在罩內。這里,對第一清洗中的減壓控制的目標負壓值PD進行說明。由于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流路阻力R大于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 (R > R3), 清洗時也與打印時同樣,各連接管48的入口處的墨水壓力Pin幾乎相等,從該墨水壓力Pin 下降了與連接管48的流路阻力R2的量相當的值,成為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Phead。這時,與處于關閉的開閉閥56對應的非清洗對象的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 Phead,隨著墨水經過連接管48漸漸流入記錄頭43而變高,在該墨水壓力與入口的墨水壓 力Pin相同的時刻,經過連接管48的墨水的流動停止。因此,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Phead 在清洗開始后不久便成為與入口的墨水壓力Pin相等的值。這里,入口的墨水壓力Pin使 用副儲液箱壓力Psub、第四泵50 (供給泵)的墨水排出流量Qpump ( = Qintotal)、流路阻 力 Rl,以 Pin = Psub-Plloss = Psub-Rl · Qpump 來表示。另一方面,經過連接管48向記錄頭43流入時的墨水供給流量Qin為(N/ M) · Qintotal/N,連接管48的流路阻力為R2,因此與處于打開的開閉閥56對應的 清洗對象的記錄頭43的噴嘴84中的彎液面的墨水壓力Phcl,以Phcl = Psub- (N/ M) · (Plloss+P21oss-P31oss) +Ph(H)來表示。此外,非清洗對象的記錄頭43的噴嘴84中的彎液面的墨水壓力Phncl以Phncl =Psub-Plloss+Ph (H)來表示。根據上述兩個公式,,若記錄頭43的總個數N、清洗對象的記錄頭43的個數M、 水頭差H確定,則可以通過變化副儲液箱壓力Psub來進行調整第一清洗時的墨水壓力 Ph。因此,在本例中,對副儲液箱壓力Psub的負壓值Pdec進行調整,使上述的墨水壓 力Phcl、Phncl為不從噴嘴84泄露墨水的程度的值。若針對滿足不泄露墨水時的墨水 壓力為Phtrg2、且將用于使Ph = Phtrg2成立的副儲液箱壓力Psub的目標負壓值按照 清洗對象和非清洗對象分別設定為PDcl, PDncl,則PDcl, PDncl以PDcl = Phtrg2+(N/ Μ) ‘ (Plloss+P21oss-P31oss)-Ph(H)PDncl = Phtrg2+Plloss-Ph(H)來表示。而且,將上述 2式中確定的PDcl、PDncl當中小的一方采用為目標負壓值PD。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通 過在第一清洗時使副儲液箱壓力Psub成為負壓值PD,避免了從噴嘴84泄露墨水。接下來,對第二清洗進行說明。清洗時機為從上次清洗結束時刻開始經過了預定時間時、或者受理了基于用戶操作的清洗指示時,計算機61使噴嘴檢查裝置進行各記錄頭 43的噴嘴檢查。若根據噴嘴檢查結果判斷為有噴嘴堵塞的記錄頭43存在,則僅以該記錄頭 43為對象進行第二清洗。進行該第二清洗時,計算機61執(zhí)行圖11所示的第二清洗處理例 程。以下,以N個記錄頭43當中成為第二清洗的對象的記錄頭43 (以下為第二清洗對象噴 頭)為K個的情況進行說明。首先,在步驟S210中,關閉第一、第三及第五開閉閥30、41、56,打開第二及第四開 閉閥37、51。結果,副儲液箱25和主儲液箱15的連通被折斷,并且N根墨水循環(huán)管55全部 被遮斷。此外,在加減壓裝置34中,相對于副儲液箱25,第二泵36處于連通狀態(tài)且第三泵 39處于非連通的狀態(tài)。在步驟S220中,驅動第二泵36(加壓泵)。即,計算機61通過使第二驅動電機35 驅動而驅動第二泵36。通過驅動第二泵36而對副儲液箱25加壓。即,通過利用第二泵36 從外部送入空氣,從而空氣室25a被加壓,并且該空氣室25a的加壓力影響到液面A2,從而 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被加壓。而且,在步驟S230中,判斷副儲液箱25的加壓是否完成。即、計算機61判斷 壓力傳感器58檢測的副儲液箱25內的氣壓Psub是否達到目標加壓值PA(Psub彡PA)。 Psub ^ PA不成立期間繼續(xù)步驟S220中的第二泵36的驅動,若Psub ^ PA成立則進入步驟 S240。在步驟S240中,將N個(在本例為4個)第五開閉閥56當中與第二清洗對象的 K個記錄頭43對應的K個第五開閉閥56打開。結果,通過在副儲液箱25的壓力充分升高 了的狀態(tài)下打開K個第五開閉閥56,加壓墨水從副儲液箱25經過K根墨水循環(huán)管55分別 被供給到K個記錄頭43。這時,由于第三墨水供給管47關閉,因而加壓墨水一下子被供給 到記錄頭43的墨水室82,從記錄頭43的噴嘴猛烈地排出墨水。在步驟S250中,判斷是否經過了第二清洗時間。計算機61通過未圖示的時鐘計 時從打開K個第五開閉閥56開始第二清洗的時刻開始的經過時間,以該時鐘的計時時間T 達到第二清洗的實施時間即第二清洗時間T2(以下也記載為“第二 CL時間Τ2”)(Τ彡Τ2) 為依據,判斷為經過了第二 CL時間Τ2。如果是經過第二 CL時間Τ2前(Τ彡Τ2不成立), 則保持繼續(xù)第二清洗,若經過了第二 CL時間Τ2(Τ > Τ2成立)則進入步驟S260。而且,在步驟S260中,通過將K個的第五開閉閥56關閉將墨水循環(huán)管55關閉,從 而停止第二清洗,并且通過切換加減壓裝置34的開閉閥37、41,驅動第三泵39,對副儲液箱 25減壓,從而使副儲液箱25恢復到打印待機時的標準壓力。在上述那樣的第二清洗中,等到副儲液箱25內的氣壓Psub升高到目標加壓值PA 后,打開第五開閉閥56,因此能夠減少無益的墨水消耗。例如,如果是最初便打開第五開閉 閥56,然后驅動第二泵36來開始加壓的構成,則在副儲液箱25達到目標加壓值PA之前的 加壓中途的階段,從記錄頭43的噴嘴泄露少許墨水。該泄露的量的墨水毫無力度,對消除 噴嘴堵塞不起作用,導致無益的墨水消耗。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的第二清洗中,對副儲 液箱25充分加壓之后,打開第五開閉閥56,因此從噴嘴排出的墨水從最初開始便很有力, 對消除噴嘴堵塞起作用,因此能夠抑制無益的墨水消耗。此外,作為噴嘴清洗的方法還考慮到以下方法在將第五開閉閥56全部關閉的狀 態(tài)下驅動第四泵50,從副儲液箱25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向記錄頭43供給墨水,從而從
25記錄頭43的噴嘴強制地排出墨水。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墨水經過流路阻力大的連接管48 時的壓力損失大,因此與第二泵36對副儲液箱25的加壓、以及基于第四泵50的排出力在 上游側發(fā)生的較高的墨水加壓力相比,不怎么能得到從記錄頭43的噴嘴排出的墨水的較 強的作用力。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的第二清洗中,經過流路阻力小的墨水循環(huán)管55將 加壓墨水供給到記錄頭43,因此加壓墨水經過墨水循環(huán)管55時的壓力損失小,能夠從記錄 頭43的噴嘴猛烈地排出墨水。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獲得如下所示的效果。(1)設定為第三墨水供給管47 (供給路)的流路阻力R(R2 > Rl)、和墨水循環(huán)管 55(循環(huán)路)的流路阻力R3滿足R<R3的關系。因此,在能使供給到各記錄頭43的墨水 流量大致相等的基礎上,能夠將各記錄頭43間的墨水壓力不均抑制得很小,同時將各記錄 頭43內的墨水壓力保持得很低。因此,在打印中,能夠抑制從各記錄頭43的噴嘴泄露墨水, 能夠將各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控制在容許范圍內而噴射適量的墨水滴。(3)設定為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共通管47b的流路阻力R1、連接管48的流路阻 力R2、和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滿足Rl < R3 < R2的關系。因此,在能使供給到各 記錄頭43的墨水流量大致相等的基礎上,能夠將各記錄頭43間的墨水壓力不均抑制得很 小,同時能夠將各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保持得很低。此外,由于至少在打印時墨水循環(huán) 流量Qout比墨水供給流量Qin少,因而使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直徑僅減小該少的量,因此能夠 實現(xiàn)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小型化。(4)由于需要在記錄頭43中將墨水壓力的變動控制在士50Pa以內,因而優(yōu)選連接 管48的流路阻力R2為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的5倍以上。因此,通過滿足R2≥5 *R3 的關系,無論在哪種打印模式下,都能夠將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的變動控制在士50Pa以 內,因此能夠穩(wěn)定來自記錄頭43的噴嘴的墨水噴射量。(5)與以最大能率值Dfull (最大噴射流量)打印時的記錄頭43的最大墨水噴射 流量Qhmax相比,以更多的墨水供給流量Qin向記錄頭43供給墨水(Qin > Qhmax)。因此, 即便在以最大能率值Dfull進行打印時,也能夠避免已經從記錄頭43向墨水循環(huán)管55流 出了的變冷的墨水再次向記錄頭43內倒流。結果,能夠將記錄頭43內的墨水溫度穩(wěn)定地 保持在適當的值,并且能將記錄頭43內的墨水保持在適于噴射的低粘度。因此,能夠抑制 各記錄頭43間的墨水的噴射性能的不均,實現(xiàn)高的打印品質。(6)由于為了增大連接管48的流路阻力R2而將連接管48形成為細長狀,因此通 過在連接管48設置第二加熱裝置72,從而能夠更有效地加熱在第三墨水供給管47流動的墨水。(9)在第一清洗中,通過在至少關閉一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第四泵,使墨水以從 副儲液箱25經過記錄頭43的循環(huán)流路循環(huán),從而大流量的墨水流向清洗對象的記錄頭43, 并對副儲液箱25進行減壓,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記錄頭43內的墨水中的氣泡。(10)通過利用第三泵39對副儲液箱25減壓,從而能夠抑制記錄頭43內的墨水中 的氣泡變小,同時提高氣泡的除去效果,并且能夠將來自記錄頭43的噴嘴84的墨水排出量 抑制得很少。(11)在第二清洗中,在關閉第五開閉閥56的狀態(tài)下驅動第二泵36,并且等到副儲 液箱25內的墨水加壓(蓄壓)至預定壓力后,打開第五開閉閥56,因此能夠在抑制加壓途中無益的墨水排出的同時進行噴嘴清洗。這時,關閉大流路阻力R的第三墨水供給管47上 的第四開閉閥51,加壓墨水經由小流路阻力R3的墨水循環(huán)管55被送入記錄頭43,因此從 副儲液箱25向記錄頭43供給加壓墨水時的壓力損失小,因此能夠進行強的噴嘴清洗。而 且,第二清洗時,第三墨水供給管47內的加熱墨水幾乎不流動,因此不會通過噴嘴清洗而 無益地排出第三墨水供給管47內的加熱墨水。因此,在清洗結束后進行打印時,使用第三 墨水供給管47內的低粘度的加熱墨水,能夠進行良好的打印。(12)由于使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浸泡在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中,因而能夠提高 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整體的平均升溫速度(加熱速度)。(13)由于以比金屬熱傳導率低的無機材料形成了副儲液箱25,因而能夠使副儲 液箱25內的墨水的熱難以經由副儲液箱25的壁部而散熱。因此,有益于提高副儲液箱25 內的墨水的加熱速度。(14)在副儲液箱25內,形成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上游端側的一部分的管部47c, 以沿著副儲液箱25的底面橫穿副儲液箱25內的方式插入,該管部47c的流入口 47d位于 來自主儲液箱15的墨水流入口 25d的相反側。因此,能夠避免剛剛從墨水流入口 25d流入 的未怎么加熱的墨水向第三墨水供給管47送出。(15)由于將第一溫度傳感器32浸泡在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中,因而能夠在從副 儲液箱25內的實際墨水溫度下降到開始加熱為止,提高應答速度。例如,第一溫度傳感器 32能夠立刻檢測從主儲液箱15流入的常溫的墨水的溫度,迅速地使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 發(fā)熱。因此,在常溫的墨水流入過程中,能夠將被加熱到大概第一目標溫度的墨水供給到第 三墨水供給管47。(16)由于使第一溫度傳感器32與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分開適度的預定距離,避 免了過度接近時的問題即由于墨水的過度加熱而導致特性變異,或者過度遠離時的問題即 應答性的惡化及副儲液箱25內的墨水整體的平均升溫速度降低。尤其是將第一溫度傳感 器32配置在相對于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中心靠與墨水流入口 25d相反側的范圍,并且 配置在將從來自主儲液箱15的墨水供給停止時的液面A2到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為止的 深度一半的中心位置夾在正中,該深度的一半的范圍內(尤其是在上述范圍內比中心位置 靠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位置)。因此,能夠分別提高常溫墨水流入副儲液箱25內時的加 熱開始之前的應答速度、以及該加熱開始后的墨水整體的平均升溫速度(使副儲液箱25內 的墨水溫度分布平均化的平均溫度的上升速度)。(17)構成為,在熱傳導體74(加熱塊)將連接管48夾入其中的狀態(tài)下,利用通過 傳導供給路用加熱器54的熱而整體上與供給路用加熱器54的溫度大致相等的熱傳導體 74,對連接管48進行加熱。因此,通過保持在大致目標溫度的熱傳導體74的熱傳遞,能夠 以消除墨水溫度不均的方式對連接管48內的加熱墨水進行加熱。(18)構成為,通過將第三溫度傳感器53設于熱傳導體74,基于熱傳導體74的表 面溫度的檢測結果對供給路用加熱器54進行控制。因此,能夠將熱傳導體74保持在大致 目標溫度,通過被保持在大致目標溫度的熱傳導體74的熱傳遞,而能夠以消除墨水溫度不 均的方式對連接管48內的加熱墨水進行加熱。(19)保溫裝置73,從噴嘴形成面81a的周緣部到噴頭側壁,設置了傳導噴頭用加 熱器45的熱來進行加熱的噴頭遮蓋85 (加熱部件)。因此,噴頭用加熱器45的熱借助噴頭遮蓋85傳遞到噴嘴形成面81a的周緣部,從其流路的下游端即噴嘴84側將記錄頭43保溫 在目標溫度。因此,能夠將噴嘴84或緊挨著噴嘴84的上游側附近的液體保溫在適度的加 熱溫度,因此能夠從噴嘴84噴射低粘度的墨水,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噴射。(20)構成為,將第二溫度傳感器44設于噴頭用加熱器45,基于噴頭用加熱器45 的表面溫度的檢測結果對噴頭用加熱器45進行控制。因此,能夠使噴頭用加熱器45保持 在目標溫度,并且能夠將被保持在該目標溫度的噴頭用加熱器45的熱借助噴頭遮蓋85傳 遞到噴嘴形成面81a的周緣部,因而即便噴頭本體80為樹脂制,也能夠將噴頭部81保溫在 目標溫度。結果,能夠將噴嘴84或緊挨著噴嘴84的上游側附近的液體保溫在適度的加熱 溫度,實現(xiàn)良好的墨水滴的噴射。(21)由于將噴頭用加熱器45的熱借助傳熱板86傳遞到噴頭遮蓋85,因而能夠更 有效地對噴頭遮蓋85進行熱傳遞。另外,上述實施方式可以變更為以下的其他實施方式。 第二清洗不局限于驅動第三泵39 (加壓泵)來進行的方法。例如,可以通過驅動 第四泵50 (供給泵)來實施第二清洗。即,使設于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N個第五開閉閥56成 為關閉狀態(tài),來驅動第四泵50。各記錄頭43的下游側的墨水循環(huán)管55,因關閉的第五開閉 閥56而處于墨水流動被遮斷的狀態(tài),通過第四泵50的驅動墨水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被 送入各記錄頭43,因此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一下子升高,墨水從該噴嘴猛烈地排出。·在實施方式中,作為進行消除噴嘴堵塞的第二清洗(噴嘴清洗)的構成及方法, 可以采用圖12所示的例子。例如,能夠采用在關閉所有第五開閉閥56的狀態(tài)下驅動第四 泵50從而從記錄頭43的噴嘴排出墨水的構成及方法。這種情況下,如圖12所示,在從第 三墨水供給管47并列地分支的各連接管48上設有N個第6開閉閥90,在將各第6開閉閥 90全部關閉的狀態(tài)下驅動第四泵50 (供給泵),從而通過各第6開閉閥90對上游側的墨水 蓄壓。而且,通過在墨水壓力足夠高的時刻(蓄壓結束時刻),選擇性地打開與清洗對象的 記錄頭43對應的M個第6開閉閥90,從而實現(xiàn)噴嘴清洗。如上所述,可以通過設于墨水循 環(huán)管55上的第五開閉閥56、從副儲液箱25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向各記錄頭43送出墨 水的第四泵50、和連接管48上的第6開閉閥90來實施噴嘴清洗。這種情況下,蓄積在第三 墨水供給管47的加熱墨水被供給到記錄頭43,從而進行排出墨水的清洗,清洗結束后記錄 頭43內被加熱墨水充填,因而將噴射加熱墨水來良好地進行接下來的打印。對此,如上述 實施方式所述,在經由墨水循環(huán)管55使加壓墨水向與供給方向相反的方向倒流的情況下, 墨水循環(huán)管55內的冷卻的墨水流入記錄頭43內,之后在記錄頭43內的墨水被加熱之前無 法立刻開始打印。對此,在該第二清洗中,墨水的流動方向為供給方向,因而在噴嘴清洗結 束后記錄頭43內被加熱墨水充填,到溫度穩(wěn)定為止等待比較短的時間,便可開始打印?!た梢酝ㄟ^選擇開閉圖12中的N個第6開閉閥90來進行第一清洗。即,在將N個 第6開閉閥90當中選擇為清洗對象的M個第6開閉閥90成為打開狀態(tài)之后,驅動第四泵 50 (供給泵),墨水以經由清洗對象的M個記錄頭43的循環(huán)路徑循環(huán)。當然,如圖12所示, 當在墨水循環(huán)管55上也存在第五開閉閥56時,至少使與清洗對象的記錄頭43對應的M個 第五開閉閥56成為打開狀態(tài)。進行上述的第一清洗的情況下,無需考慮被第6開閉閥90 遮斷的非清洗對象的記錄頭43的墨水壓力Phncl,因而可以將Phcl設定為副儲液箱壓力 Psub的負壓值PD。而且,可以采用如下構成使供給泵即第四泵50的配置位置以能向回流方向送出液體的狀態(tài)向墨水循環(huán)管55側移動,墨水在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 (供給路)的 路徑中流動,從而進行第二清洗。這種情況下,在將N個第6開閉閥90關閉的狀態(tài)下驅動 第三泵39 (加壓機構),對副儲液箱25進行加壓,從而成為蓄壓狀態(tài),在蓄壓(加壓)完成 后,打開M個第6開閉閥90,墨水經過第三墨水供給管47 (供給路)被送入M個記錄頭43, 從而進行第二清洗。另外,在第一清洗和第二清洗均通過第6開閉閥90的開閉選擇來進行 的情況下,可以廢除墨水循環(huán)管55上的第五開閉閥56。·在實施方式中,作為儲液箱的副儲液箱25可以構成為,與各記錄頭43分別對應 的設置多個。這種情況下,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下游端分別插入或連接于各副儲液箱25?!ぴ趯嵤┓绞街?,可以構成為通過僅采用主儲液箱和副儲液箱當中的一個,使儲 液箱為僅一個,使墨水在該一個儲液箱和記錄頭43之間供給及循環(huán)。此外,可以構成為將 墨盒直接作為儲液箱來使用。這種情況下,若將墨盒安裝于托架部,可以使墨盒與供給路的 上游端及循環(huán)路的下游端連接,同時與和第二泵36、第三泵39及壓力開放閥40相連的流路 的一端部連接。此外,墨盒可以構成為直接在盒內積存墨水,或者在盒內收容墨水包?!ぴ趯嵤┓绞街?,在各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途中一個一個地設置可變節(jié)流閥,通過調 整可變節(jié)流閥的截流量,可以一起或個別地調整各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例如,可 以采用如下構成與能率值D相應地進行調整可變節(jié)流閥的截流量的控制,將記錄頭43內 的墨水壓力調整為適當的值。·在實施方式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取得對副儲液箱25減壓時的負壓值。解析打 印數據(液體噴射處理數據),求出每單位時間的打印點數,根據該求出的打印點數的值預 測墨水噴射流量(cc/分),例如通過參照列表數據來取得與所預測的墨水噴射流量相應的 負壓值。例如,可以基于打印數據求出結束該打印之前的過程中(即打印期間中)的最大 墨水噴射流量Qhm(cc/分),對該最大墨水噴射流量Qhm加算固定值Qo求出墨水供給流量 Qin ( = Qhm+Qo)。例如,固定值Qo為所需的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或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盈 余流量的值。這種情況下,從打印開始到結束為止的期間,始終有一定值Qo以上的墨水在 循環(huán)路流動。 而且,可以采用以下構成解析打印數據(液體噴射處理數據),基于解析結果依 次運算并預測打印中從現(xiàn)在起經過10毫秒 10秒的范圍內的預定時間后的噴射流量,對 副儲液箱25實時地進行減壓控制,使副儲液箱25內成為與與每一時刻的噴射流量相應的 負壓值。另外,上述預定時間相當于應答時間,該應答時間為,從開始使副儲液箱25內成為 負壓值(目標負壓值)的壓力控制之后到實際上副儲液箱25內成為該負壓值為止所需的 時間、和該副儲液箱25內成為目標負壓值之后噴嘴內的墨水彎液面的液壓成為所需壓力 為止所需的時間的和來表示。 在實施方式中,可以改變墨水供給流量Qin。例如,在Qhmax可以與打印模式 (噴射模式)相應地變化的情況下,可以在滿足Qin > Qhmax的關系的范圍內改變Qin。 此外,可以構成為在能夠解析打印數據(液體噴射處理數據)來預測墨水噴射流量Qh 的情況下,可以以與所預測的墨水噴射流量Qh相應地滿足Qin > Qhmax的關系的方式來 改變Qin。此外,可以采用如下構成為了使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盡量固定,以滿足Qin = Qh+Qoutcnst (但是Qoutcnst為固定值)的墨水供給流量Qin來供給墨水。根據該構成, 即便各記錄頭43間墨水噴射流量Qh不同,也能夠使墨水循環(huán)流量Qout始終固定(=Qoutcnst),因而大體上能夠消除記錄頭43間的墨水壓力的不均。 在實施方式中,可以使流路阻力的關系為R3 < Rl < R2。這種情況下,第三墨水 供給管47的流路阻力R由連接管48的流路阻力R2大體確定,因而在R > R3的關系成立 方面并未變化。由此,通過使各流路阻力當中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最小,能夠進一 步減小記錄頭43內的墨水壓力的變動,進一步減小記錄頭43間的墨水壓力的不均。結果, 能夠減小記錄頭43間的墨水滴尺寸(或者重量)的不均?!ぴ趯嵤┓绞街?,可以對每個記錄頭43設置一根第三墨水供給管47。該構成中, 只要第三墨水供給管47的流路阻力R和墨水循環(huán)管55的流路阻力R3的關系滿足R > R3, 那么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す懿?7c (管路)可以插入成,與副儲液箱25的底面大致平行。例如,管路可以 插入成,在副儲液箱用加熱器33的上側,以和副儲液箱25的底面(或者液面)大致平行的 狀態(tài)延伸。而且,管路可以插入成,沿著與和副儲液箱25的底面(或液面)大致平行的方 向交叉的方向延伸?!ぜ訜釅K不局限于板狀,可以是長方體狀、立方體狀、圓柱狀、錐狀,而且可以是在 表面和背面當中的至少一面具有凸條的板狀塊,該凸條沿著連接管連通內部的部分(連接 管的配管路徑)延伸。此外,加熱塊將連接管覆蓋即可,加熱塊不局限于用兩個部件(塊和 板)夾住連接管的結構,例如可以是使連接管與形成于加熱塊的貫通孔貫通的結構。·儲液箱可以相對于液體噴射頭配置在重量方向上的下側或同一高度。這種情況 下構成為,為了確保液體噴射頭內有所需的墨水壓力,在打印動作(液體噴射動作)中不對 儲液箱進行減壓,而是通過加壓機構進行加壓。 加熱機構可以構成為僅設置于儲液箱和供給路當中的一個的構成。此外,可以不 在液體噴射頭設置加熱機構(保溫機構)。這種情況下,為了提高液體噴射頭的保溫性,優(yōu) 選用保溫性高的材料來覆蓋液體噴射頭內的室和流路?!帽景l(fā)明的噴墨式打印機,也可以是行式打印機、串行打印機、頁面打印機的
任意一個?!ぴ谏鲜鰧嵤┓绞街?,循環(huán)路可以如專利文獻1所示,構成為具備一條循環(huán)返路和 多條排出路?!ぴ谏鲜鰧嵤┓绞街校鐚@墨I1所示,可以構成為從主儲液箱(墨水儲液箱) 經過供給路對各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ぴ谏鲜鰧嵤┓绞街?,遮斷機構不局限于第四開閉閥51這樣的開閉閥,例如可以 是第四泵50。例如,如果第四泵50為齒輪泵這樣的遮斷液體流動的泵,則可以使第四泵50 為遮斷機構。這種情況下可以廢除第四開閉閥51?!ぴ诶盟^差進行供給的方式的情況下,供給/供給停止液體的一例即墨水的 機構(液體供給機構)可以是設置于供給路的途中的開閉閥。即構成為,若打開開閉閥,則 利用水頭差從儲液箱向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若關閉開閉閥,則停止從儲液箱向液體噴射 頭的液體的供給?!び涗涱^43可以是壓電式記錄頭、靜電式記錄頭、熱式記錄頭?!るm然使副儲液箱25的負壓值可與能率值D相應地變化,但是負壓值可以固定?!ぷ鳛橐后w的墨水不局限于UV墨水,例如可以是熱固化型墨水,也可以是水系或油系的顏料墨水或染料墨水。
目標不局限于樹脂薄膜,可以是紙張、布、金屬薄膜?!ぴ谏鲜鰧嵤┓绞街?,將液體噴射裝置具體化為噴墨式打印機11,但是不局限于 此,也可以具體化為噴射或排出墨水以外的他的液體(包括功能材料的粒子分散混合于液 體中的液狀體、凝膠狀的流狀體)的液體噴射裝置。例如,作為液體噴射裝置的具體例子 例如可以是下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噴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樣態(tài)含有在液晶顯示器、EL(電 致發(fā)光)顯示器、面發(fā)光顯示器、濾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電極材料或顏色材料(像素材 料)等材料的液體的液體噴射裝置;噴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機體的液體噴射 裝置;作為精密吸管使用、噴射作為試樣的液體的液體噴射裝置。進一步,也可以采用下述 的液體噴射裝置在表或照相機等精密機械中以點狀孔隙噴射潤滑油的液體噴射裝置;為 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鏡(光學透鏡)而將紫外線硬化樹脂等透明樹 脂液體噴射在基板上的液體噴射裝置;以及噴射凝膠(例如物理凝膠)等流狀體的流體噴 射裝置。進而,能夠將本發(fā)明應用于其中的任一種噴射裝置。以下記載了根據上述實施方式及變形例掌握的技術思想。(一 )在至少具備一個噴射液體的液體噴射頭的液體噴射裝置中,其特征在于具 備從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的供給路;使液體從上述液體噴射頭返回上述儲 液箱的循環(huán)路;在上述循環(huán)路與上述液體噴射頭對應地至少設置了一個的開閉閥;設于上 述供給路,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的供給泵;在進行上述液體噴射頭的 清洗的情況下,通過在打開上述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供給泵,使液體以經過上述液體 噴射頭的路徑循環(huán),在該供給泵的驅動過程中驅動上述減壓機構,使上述儲液箱內成為負 壓。根據本發(fā)明,通過在打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供給泵,使液體以從供給路經由液 體噴射頭內向循環(huán)路排出(回流)的方式流動,通過上述流動來進行去除液體噴射頭內的 氣泡等的清洗。在該清洗的時(供給泵驅動過程中),驅動減壓機構使儲液箱內成為負壓, 因此,例如,即便在液體噴射頭流動的液體的流量因清洗用而增大,也可以通過儲液箱的負 壓抵消流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液體噴射頭內的液壓增加量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能夠防止或 至少抑制清洗時從噴嘴泄露液體。而且,液體噴射頭內被減壓使得氣泡變大,因而易于通過 液體的流動來去除氣泡。因此,能夠極力地抑制從噴嘴泄露液體同時進行高效的清洗。( 二)根據技術方案1 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 體送出機構為設于上述供給路的供給泵,N個上述開閉閥在上述供給路設于上述供給泵的 下游側,在關閉上述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供給泵,通過上述開閉閥在上述供給路 使上游側的區(qū)域成為加壓狀態(tài)后,打開上述供給路上的開閉閥當中與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 頭對應的開閉閥,使液體從與打開的該開閉閥對應的液體噴射頭的噴嘴排出。根據本發(fā)明,通過在將循環(huán)路及供給路的開閉閥一起關閉的狀態(tài)下驅動供給泵, 使供給路上的開閉閥上游側成為加壓狀態(tài)(蓄壓狀態(tài))之后,打開該各開閉閥當中與清洗 對象的液體噴射頭對應的開閉閥。結果,加壓液體被供給到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液體從 該噴嘴猛烈地排出。通過該液體的排出,來進行去除噴嘴內的增粘液體和灰塵(紙屑等) 等的清洗,消除或預防了噴嘴堵塞。(三)根據技術方案1 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
31個為每清洗一次的清洗對象的最大個數,上述N個當中所有清洗對象的K (但是M < K^N) 個液體噴射頭的清洗,至少進行I [-K/M] I (其中口為高斯符號、I I為絕對值)次,從而來 進行K個所有液體噴射頭的清洗。根據本發(fā)明,液體噴射頭K個量的清洗,至少M個M個地分成([K/M]+l)次進行, 因此至少分成多次進行清洗的情況下(K > M的情況下),與以一次進行K個量的清洗的情 況相比,能夠增大流過液體噴射頭的流量,從而提高清洗效果。四)一種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構成為,能夠實施技術方案2或3記載的清洗 即第一清洗、和技術方案4至6中任意一項記載的清洗即第二清洗雙方,并且在實施上述第 一清洗和上述第二清洗雙方的情況下,在實施了上述第一清洗之后實施上述第二清洗。根據本發(fā)明,在實施第一清洗和第二清洗雙方的情況下,在實施了第一清洗之后 實施第二清洗,因此能夠極力地將清洗時被排出的液體的量抑制得很少,同時進行有效的 清洗。例如,若先進行第一清洗,在去除了液體噴射頭內的氣泡的狀態(tài)下進行第二清洗,因 此第二清洗僅以能消除噴嘴堵塞的程度的液體排出量即可完成。與此相對,若先進行第二 清洗,使氣泡流至下游側(例如過濾器側)而位于之后進行第一清洗時氣泡難以被去除的 位置,導致難以去除氣泡。如上所述,若難以去除氣泡,在第二清洗中,甚至需要進行應當由 第一清洗承擔的氣泡除去,導致需要比消除噴嘴堵塞所需的液體排出量多的液體排出量。(五)根據技術方案2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循 環(huán)路設有N條,且分別與上述N個的液體噴射頭連通,設定上述供給路的流路阻力R和上述 循環(huán)路的流路阻力R3的關系為R > R3。根據本發(fā)明,在清洗時的流動方向上,相對于液體噴射頭,上游側的供給路的流路 阻力R和下游側的循環(huán)路的流路阻力R3為R > R3的關系,因此針對與被關閉的開閉閥對 應的液體噴射頭內的液壓,也能盡量抑制得很低。因此,能夠避免從清洗對象以外的液體噴 射頭排出液體,或者即便排出了也能將其的排出量抑制得很少。(六)根據技術方案1 6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為了向上述液體噴 射頭供給被加熱了的液體,在至少包括上述儲液箱和上述供給路的液體供給系統(tǒng)的一部分 上,具備對液體進行加熱的加熱機構。根據本發(fā)明,經過循環(huán)路向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因而能夠避免被加 熱機構加熱了的液體通過清洗被從液體噴射頭排出。這種情況下,在清洗結束后使液體循 環(huán),因此,能夠從供給路向液體噴射頭供給被加熱了的液體,被加熱了的液體將液體噴射頭 內填滿。另一方面,為了進行清洗,被供給到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的液體經過供給路被供 給到該液體噴射頭。即、被加熱機構加熱了的加熱液體被供給到液體噴射頭。因此,即便在 清洗結束后,液體噴射頭內也存積有加熱液體。因此,即便在清洗結束后立刻進行液體噴射 動作,也能夠通過加熱液體確保良好的噴射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液體噴射裝置,其具備噴射液體的2)個液體噴射頭,其特征在于,具備, 從儲液箱向上述N個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的供給路、使液體從上述各液體噴射頭返回上述儲液箱的循環(huán)路、在上述供給路和上述循環(huán)路當中的至少一方上,針對每一個上述液體噴射頭設置的N 個開閉閥、以及對液體賦予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送出的力的液體送出機構, 通過開閉選擇和上述液體送出機構的驅動,向上述N個當中清洗對象的M個液體噴射 頭選擇性地送入液體來進行清洗,所述開閉選擇為,將與上述N個開閉閥當中被選擇作為 清洗對象的M(M < N)個液體噴射頭對應的M個開閉閥打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體送出機構具備設于上 述供給路的供給泵,在將與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對應的開閉閥打開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供 給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備對上述儲液箱內進行減 壓的減壓機構,進行上述清洗時,驅動上述減壓機構使上述儲液箱內成為負壓。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體送出機構還具備對上述儲液箱加壓的加壓泵,在上述供給路和上述循環(huán)路當中設置了上述N個開閉閥側的另一方,設置能暫時遮斷 液體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流動的遮斷機構,在使上述遮斷機構為遮斷狀態(tài)并且關閉了上述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加壓泵 使上述儲液箱成為加壓狀態(tài),之后打開與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對應的至少一個上述開閉 閥,從而從與打開的該開閉閥對應的至少一個液體噴射頭的噴嘴排出液體。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N個開閉閥設于上述循環(huán)路,在關閉上述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供給泵,向上述N個液體噴射頭送入液體,從 該N個液體噴射頭的噴嘴排出液體從而進行清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噴射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體送出機構為對上述儲液箱加壓的加壓機構,在上述供給路和上述循環(huán)路當中設有上述N個開閉閥側的另一方,設于能夠暫時遮斷 液體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流動的遮斷機構,在上述遮斷機構為遮斷狀態(tài)且關閉了上述N個開閉閥的狀態(tài)下驅動上述加壓機構使 上述儲液箱成為加壓狀態(tài),然后打開與上述清洗對象的液體噴射頭對應的M個上述開閉 閥,從而從與打開的該開閉閥對應的M個液體噴射頭的噴嘴排出液體。
7.一種液體噴射裝置中的液體噴射頭的清洗方法,所述液體噴射裝置具備噴射液體 的N(N ^ 2)個液體噴射頭、從儲液箱向多個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的供給路、使液體從上述 各液體噴射頭向上述儲液箱返回的循環(huán)路,其特征在于,通過開閉選擇和液體送出機構的驅動,向上述N個液體噴射頭當中被選擇作為清洗對 象的M個液體噴射頭選擇性地送入液體來進行清洗,其中,所述開閉選擇為如下選擇將在上述供給路和上述循環(huán)路當中至少一方上針對上述液 體噴射頭的每一個設置的N個開閉閥當中,與被選擇作為清洗對象的M (M < N)個液體噴射頭對應的M個開閉閥打開;所述液體送出機構的驅動為,對液體賦予從上述儲液箱向上述液體噴射頭送出的力的 驅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液體噴射裝置及液體噴射頭的清洗方法,能夠以從儲液箱向多個液體噴射頭供給液體的構成有效地進行清洗。將N個第五開閉閥當中與第一清洗對象的記錄頭對應的M個打開,其他(N-M)個關閉(S120)。然后驅動第四泵(S130)。結果,使墨水以經過M個記錄頭的循環(huán)路徑進行循環(huán)。與此同時,驅動第三泵對副儲液箱減壓(S140)。而且,若副儲液箱的減壓完成(Psub≤PD成立),若在完成后經過了第一清洗時間(第一CL時間)T1,則判斷是否還有應當進行第一清洗的第一CL對象噴頭,如果還有第一CL對象噴頭,則同樣地重復S110~S170的處理,若沒有第一CL對象噴頭,則停止第四泵的驅動。
文檔編號B41J2/165GK102001226SQ201010272459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8月31日
發(fā)明者小池薰, 熊谷利雄, 芳本忠幸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