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包括殼體,殼體內具有活塞腔,活塞腔內滑動設置有第一活塞,將活塞腔分隔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二腔內設有頂推第一活塞的第一壓簧。殼體上設有與第一腔連通的第一通孔及與第二腔連通的第二通孔。第一活塞的側壁與活塞腔間設有第一溢流間隙。第一活塞朝向第一腔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滑動設有第二活塞和頂推第二活塞的第二壓簧。第二活塞與第一凹槽的側壁間設有第二溢流間隙。第一活塞上設有連通第一凹槽與第二腔的阻尼孔。本發(fā)明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的優(yōu)點,雙諧振式消減流量脈動的設計相較于單諧振式消振器大幅增加了有效消振頻寬,對液壓管路中的流量脈動有很好的消振效果。
【專利說明】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流體機械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液壓能源系統(tǒng)大多采用軸向柱塞泵來提供液壓能源,因為軸向柱塞泵具有輸出壓力高、工作效率高和可靠性高等優(yōu)點。然而,軸向柱塞泵由于其自身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必然會產生流體脈動。由于泵內部和管路系統(tǒng)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液阻,流體脈動又會引起壓力脈動。壓力脈動對液壓能源管路系統(tǒng)的危害,通常以流固耦合振動的形式表現出來,即壓力脈動產生管道振動,管道振動反過來又影響壓力脈動。這種由于流固耦合產生的管道振動,易于使管道系統(tǒng)產生疲勞破壞和輻射噪聲。
[0003]液壓流體脈動引起的管路振動與噪聲問題,對于各種應用場合中的液壓能源管路系統(tǒng)的性能和可靠性都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因此,通過研究液壓能源管路系統(tǒng)的流體脈動機理,探索有效的流體脈動控制方法對液壓能源管路系統(tǒng)流體脈動進行抑制,對于改善和提高整個液壓系統(tǒng)的綜合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fā)明內容】
[0004]在下文中給出關于本發(fā)明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發(fā)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發(fā)明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發(fā)明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后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
[0006]本發(fā)明提供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內滑動設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將所述活塞腔分隔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腔內設置有頂推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一壓簧。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腔連通的第一通孔,及與所述第二腔連通的第二通孔。
[0007]所述第一活塞的側壁與所述活塞腔之間設置有第一溢流間隙。
[0008]所述第一活塞朝向所述第一腔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滑動設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凹槽內還設置有頂推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二壓簧。所述第二活塞的側壁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二溢流間隙。
[0009]所述第一活塞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腔的阻尼孔。
[0010]本發(fā)明提供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的優(yōu)點,雙活塞進行諧振式運動消減流量脈動的設置相較于單諧振式消振器大幅增加了有效消振頻寬,對液壓管路中的流量脈動有很好的消振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參照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說明,會更加容易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yōu)點。附圖中的部件只是為了示出本發(fā)明的原理。在附圖中,相同的或類似的技術特征或部件將采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0012]圖1為本發(fā)明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發(fā)明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標記說明:
[0015]1第一通孔
[0016]2 蓋板
[0017]3 第一腔
[0018]4殼主體
[0019]5第二活塞
[0020]6第一活塞
[0021]7第二壓簧
[0022]8阻尼孔
[0023]9第一壓簧
[0024]10第二通孔
[0025]11 第二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本發(fā)明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它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附圖和說明中省略了與本發(fā)明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和處理的表示和描述。
[0027]圖1為本發(fā)明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8]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包括殼體、第一活塞6、第二活塞5、第一壓簧9和第二壓簧7。
[0029]所述殼體包括具有開口的殼主體4,所述開口處設置有與所述殼主體4密封固定配合的蓋板2,蓋板2的下表面與殼主體4的內壁形成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內滑動設置有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將所述活塞腔分隔為第一腔3和第二腔11,所述第二腔11內設置有頂推所述第一活塞6的第一壓簧9。
[0030]蓋板2上設置有第一通孔1。殼主體4的底部設置有第二通孔10。
[0031]第一活塞6的側壁與所述活塞腔之間設置有第一溢流間隙。
[0032]第一活塞6朝向第一腔3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滑動設置有第二活塞5,所述第一凹槽內還設置有頂推第二活塞5的第二壓簧7,所述第二活塞5的側壁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二溢流間隙。
[0033]所述第一活塞6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凹槽與第二腔11的阻尼孔8。
[0034]液壓系統(tǒng)工作時,流體經過第一通孔1進入第一腔3,一部分通過所述第一溢流間隙流入第二腔11,另一部分通過所述第二溢流間隙流入第一凹槽后通過阻尼孔流入第二腔11,第二腔11中的流體從第二通孔10流出。第一活塞6在第一壓簧9、第二壓簧7和流體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在蓋板2的底面與殼主體4內壁底面間作垂直移動。第二活塞5在第二壓簧7和流體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在蓋板2底面與第一活塞6頂面間作垂直移動。
[0035]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壓簧7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內。
[0036]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阻尼孔8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底面。
[0037]圖2為本發(fā)明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38]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包括蓋板2、殼主體4、第一活塞6、第二活塞5、第一壓簧9和第二壓簧7。殼主體4底部設有容納第一壓簧9的第三凹槽,第二通孔10設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底部。第一壓簧9 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底面,另一端位于第一活塞6面向第二腔11的一面。第一活塞6面向第一腔的一面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壓簧7—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另一端位于第二活塞5面向第一活塞的一面。蓋板2上設有第一通孔I。
[0039]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第二壓簧7的預緊力與流體額定工作壓力大小相等,當流體壓力為額定工作壓力時第一活塞6頂面與第二活塞5頂面處于同一水平面。
[0040]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第一壓簧9的預緊力與第二壓簧7的預緊力和流體額定工作壓力之和大小相等。
[0041]在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第二活塞5的固有頻率在第一活塞6運動的諧振頻率±30Hz范圍之內。
[0042]第二活塞5的固有頻率在第一活塞6運動的諧振頻率附近的設計可以有效消減第一活塞6消振后諧振頻率處的脈動,第一壓簧9和第一活塞6消除了低頻脈動,第二壓簧7和第二活塞5消除了高頻脈動,相對于單活塞消振器的設計,本發(fā)明雙諧振式的設計有效增加了消振頻寬。
[0043]本發(fā)明提供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的優(yōu)點,雙活塞進行諧振式運動消減流量脈動的設置相較于單諧振式消振器大幅增加了有效消振頻寬,對液壓管路中的流量脈動有很好的消振效果。
[0044]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具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內滑動設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將所述活塞腔分隔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二腔內設置有頂推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一壓簧,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腔連通的第一通孔,及與所述第二腔連通的第二通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塞的側壁與所述活塞腔之間設置有第一溢流間隙; 所述第一活塞朝向所述第一腔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滑動設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凹槽內還設置有頂推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二壓簧,所述第二活塞的側壁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之間設置有第二溢流間隙; 所述第一活塞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腔的阻尼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具有開口的殼主體,所述開口處設置有與所述殼主體密封固定配合的蓋板,所述蓋板的下表面與所述殼主體的內壁形成所述活塞腔,所述第一通孔設置于所述蓋板上,所述第二通孔設置于所述殼主體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壓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設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壓簧的預緊力與流體額定工作壓力小相等,當流體壓力為額定工作壓力時所述第一活塞頂面與所述第二活塞頂面處于同一水平面。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主體的底部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壓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內,所述第二通孔設在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簧的預緊力與所述第二壓簧的預緊力和流體額定工作壓力和大小相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諧振式流體脈動衰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的固有頻率在所述第一活塞運動的諧振頻率的±30Hz范圍之內。
【文檔編號】F16L55/04GK104455901SQ201410768834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焦宗夏, 呂國國, 徐遠志, 尚耀星 申請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