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屬于機械制造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鋁合金車輪鑄造方式分為低壓鑄造和旋壓鑄造工藝兩種,旋壓鑄造坯件特點:大直徑小輪寬,最小直徑16英寸,最大輪寬(軸向豎直設置時的高度)160mm;低壓鑄造坯件特點:分布范圍廣,直徑14-20英寸,輪寬大小隨直徑大小變化,14英寸輪寬160mm,大于15英寸低壓坯件輪寬大于165mm。低壓鑄造坯件生產工藝流程為:鑄造→去冒口→熱處理→機加工;旋壓鑄造坯件的工藝流程為:鑄造→去冒口→初加工→旋壓→熱處理。兩者的主要不同點為:低壓坯件去冒口后直接轉入熱處理爐,而旋壓坯件去冒口后需要轉初加工、旋壓后再轉熱處理爐,因此需要在去冒口后人工分揀坯件,轉入不同輥道?,F有技術中使用人工對坯件進行分揀的方式,效率低下,工人工作強度大,還容易因為人為因素導致分揀錯誤。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通過識別輪轂坯件的高度從而對輪轂坯件是否屬于旋壓鑄造坯件還是低壓鑄造坯件進行自動識別的分揀系統(tǒng)。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包括輪轂自動識別系統(tǒng);所述輪轂自動識別系統(tǒng)包括設置于輸送軌道一側的第一紅外發(fā)光器、設置于所述第一紅外發(fā)光器豎直上方的第二紅外發(fā)光器、設置于所述輸送軌道另一側的并且與所述第一紅外發(fā)光器相對設置第一紅外受光器、位于所述第一紅外受光器豎直上方并且與所述第二紅外發(fā)光器相對設置的第二紅外受光器,以及設置于輸送軌道一側的第一紅外測距儀、位于所述輸送軌道另一側并且與所述第一紅外測距儀相對設置的第二紅外測距儀;所述第一、二紅外發(fā)光器,第一、二紅外受光器,以及第一、二紅外測距儀分別連接于控制器;所述第一紅外發(fā)光器、第一紅外受光器位于靠近所述輸送軌道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二紅外發(fā)光器、第二紅外受光器位于距離所述輸送軌道的高度為165mm。
所述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分流器以及阻擋器,所述阻擋器設置于所述輸送軌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二紅外發(fā)光器以及第一、二紅外受光器以及第一、二紅外測距儀的下游方向,用于根據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上升以阻擋輪轂坯件的前行或下降以釋放輪轂坯件前行;所述分流器位于所述阻擋器的上游方向并靠近所述阻擋器設置,用于當阻擋器上升后將阻擋器所阻擋的輪轂坯件向所述輸送軌道的一側推行至分流軌道。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輪轂坯件在輸送軌道上向前輸送,通過所述第一、二紅外發(fā)光器,第一、二紅外受光器檢測其高度范圍,通過第一、二紅外測距儀檢測其直徑,從而能夠判斷該輪轂坯件屬于低壓鑄造坯件還是旋壓鑄造坯件,從而控制器控制分流器以及阻擋器是否動作,以對相應坯件進行分流。本發(fā)明的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結構簡單,方便操作,能夠有效分辨低壓鑄造坯件和旋壓鑄造坯件,節(jié)省人力,并且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第一、二紅外發(fā)光器,第一、二紅外受光器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圖3為第一、二紅外測距儀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包括輪轂自動識別系統(tǒng);所述輪轂自動識別系統(tǒng)包括設置于輸送軌道100一側的第一紅外發(fā)光器11、設置于所述第一紅外發(fā)光器11豎直上方的第二紅外發(fā)光器21、設置于所述輸送軌道100另一側的并且與所述第一紅外發(fā)光器11相對設置第一紅外受光器12、位于所述第一紅外受光器12豎直上方并且與所述第二紅外發(fā)光器21相對設置的第二紅外受光器22,以及設置于輸送軌道100一側的第一紅外測距儀21、位于所述輸送軌道100另一側并且與所述第一紅外測距儀21相對設置的第二紅外測距儀32;所述第一、二紅外發(fā)光器,第一、二紅外受光器,以及第一、二紅外測距儀分別連接于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紅外發(fā)光器、第一紅外受光器位于靠近所述輸送軌道的高度位置,所述第二紅外發(fā)光器、第二紅外受光器位于距離所述輸送軌道的高度為165mm。
所述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分流器3以及阻擋器4,所述阻擋器設置于所述輸送軌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二紅外發(fā)光器以及第一、二紅外受光器以及第一、二紅外測距儀的下游方向,用于根據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上升以阻擋輪轂坯件的前行或下降以釋放輪轂坯件前行;所述分流器位于所述阻擋器的上游方向并靠近所述阻擋器設置,用于當阻擋器上升后將阻擋器所阻擋的輪轂坯件向所述輸送軌道的一側推行至分流軌道200。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輪轂坯件300在輸送軌道上向前輸送,通過所述第一、二紅外發(fā)光器,第一、二紅外受光器檢測其高度范圍,通過第一、二紅外測距儀檢測其直徑,從而能夠判斷該輪轂坯件屬于低壓鑄造坯件還是旋壓鑄造坯件,從而控制器控制分流器以及阻擋器是否動作,以對相應坯件進行分流。例如,當第一紅外受光器監(jiān)測不到紅外光線時,第二紅外受光器能夠監(jiān)測到紅外光線,則表明該輪轂坯件的高度小于165mm;隨后根據第一、二紅外測距儀分別檢測到的距離輪轂坯件的距離,能夠判斷輪轂的直徑是否為14英寸。本發(fā)明的輪轂坯件自動分揀系統(tǒng),結構簡單,方便操作,能夠有效分辨低壓鑄造坯件和旋壓鑄造坯件,節(jié)省人力,并且效率高。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