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蜂窩煤余熱利用空調(diào)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燒蜂窩煤的民用爐,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燃燒蜂窩煤的余熱進行取暖的蜂窩煤爐。
目前使用的蜂窩煤爐,具有省煤、省力、使用方便等特點。但余熱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且排渣麻煩,排渣時灰塵四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使燃燒蜂窩煤的余熱得到充分利用。且使用方便、衛(wèi)生、排渣容易的蜂窩煤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即蜂窩煤余熱利用空調(diào)爐,包括爐體、爐襯、余熱利用裝置和排渣裝置。爐體外觀可根據(jù)需要制成圓形、方形等。爐襯設置在爐體內(nèi)側。余熱利用裝置,包括導熱油套,進油管、出油管和散熱器。導熱油套設置在爐襯內(nèi)側,導熱油套的外壁與爐襯緊密配合。導熱油套內(nèi)裝有油介質(zhì),導熱油套通過進油管和出油管與散熱器連接。排渣裝置設置在爐體內(nèi),爐膛的下方。排渣裝置。包括固定在爐底上的4個帶軸孔的支座、4個支桿、2個橫桿、多根爐條、推板、搬把、隔離刀和落煤斜板。4個支桿的下端分別與4個支座通過銷軸聯(lián)接,4個支桿的上端分別通過銷軸與2個橫桿聯(lián)接,在2個橫桿上與爐膛對應的部位上,固定有多根爐條。推板和落煤斜板的下端分別固定在2個橫桿上。推板的弧度與蜂窩煤的弧度相同。隔離刀插入在爐門上端的隔離刀插口內(nèi)。搬把的下端與一支桿連接。
在導熱油套的靠近煙筒一側上端有一同爐膛延伸的凸臺,設置該凸臺可進一步提高離開導熱油套的油的油溫,同時,可使爐火和高溫煙氣滯流并與炊具有更多的接觸時間后,再從煙筒排除,使熱量充分得到利用。
為了保護導熱油套,在導熱油套上設置耐火材料制成的內(nèi)襯套。
散熱器由一組翅片型散熱管構成。
在散熱器上可設置一個膨脹儲油箱,該儲油箱上部開孔與大氣連通,并可加油。
在散熱器下端可設置一個下連箱,在下連箱上設置有溫控開關。在散熱器后部設置一風扇。當散熱器達到設定溫度時,溫控開關便起動風扇,將散熱器的溫度強制送出,以達到更好的室內(nèi)調(diào)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排渣裝置,是在爐體內(nèi),爐膛下方設置一個裝有爐條的灰渣盒,在灰渣盒上固定有推板和落煤斜板。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蜂窩爐放在爐膛內(nèi),點燃蜂窩煤后,蜂窩煤燃燒的熱量,使導熱油套內(nèi)的油溫升高,經(jīng)出油管進入散熱器,經(jīng)散熱器將熱量輸送給室內(nèi),提高室溫度,油溫降低,再從進油管進入導熱油套內(nèi),如此循環(huán),可使余熱得到利用,給人以溫暖和舒適的環(huán)境。對于遠距離輸送油介質(zhì),可在出油管路上設置一個油泵。
當設置有風扇時,在溫度達到指定值時,風扇起動,向散熱器吹風,將熱量強制送出,達到理想的散熱效果。
當最下一層蜂窩煤燃盡時,將隔離刀插進一、二層蜂窩煤之間,可使燃燒時粘在一起的蜂窩煤煤渣被切分開,同時托住隔離刀上部的蜂窩煤,再搬動搬把,使支桿帶動橫桿,邊前移邊下落,并由推板將煤渣推出,無煙無灰。再搬動搬手,使爐底復位,抽出隔離刀,蜂窩煤便被2個橫桿上的爐條托住,再從爐膛上部放入一塊新的蜂窩煤。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節(jié)能效果好,可在廣大城鄉(xiāng)推廣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散熱器結構示意圖,圖3是另一種排渣裝置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1為爐體、2為爐襯、3為導熱油套、4為爐膛、5為蜂窩煤、6為凸臺、7為內(nèi)襯套、8為煙道、9為出油管、10為進油管、11為隔離刀、12為爐門、13為隔離刀插口、14為推板、15為落煤斜板、16為橫桿、17為支桿、18為支座、19為銷軸、20為銷軸、21為爐條、22為搬把、23為膨脹儲油箱、24為翅片型散熱管、25為上連箱、26為下連箱、27為風扇、28為溫控開關、29為護罩、30為爐底、31為爐條、32為灰渣盒。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蜂窩煤余熱利用空調(diào)爐,包括爐體1、爐襯2、余熱利用裝置和排渣裝置,爐襯2裝在爐體1內(nèi)。余熱利用裝置,由裝有油介質(zhì)的導熱油套3、出油管9、進油管10、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膨脹儲油箱23構成。導熱油套3裝設在爐襯2內(nèi),導熱油套3靠近爐體1的煙道8一側的上端有半圓形凸臺6。出油管9和進油管10的一端分別與導熱油套3連接,號一端分別與翅片型散熱管24連接。在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連箱25、下連箱26。在下連箱26上設置有溫控開關28,在達到設定溫度時,溫控開關28接通風扇27電路,使風扇27轉(zhuǎn)動。風扇27設置在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的后部的護罩29內(nèi)。在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的上端設置有膨脹儲油箱23,膨脹儲油箱23上有一開口,與大氣相通。排渣裝置,設置在爐體1內(nèi),爐膛4的下方,排渣裝置,包括固定在爐底30上的4個支座18、4個支桿17、多根爐條21、推板14、搬把22、隔離刀11和落煤斜板15。4個支桿17的下端與4個支座18分別通過銷軸19聯(lián)接,4個支桿17的上端分別通過4個銷軸20與2個橫桿16聯(lián)接。多根爐條2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2個橫桿16上。推板14和落煤斜板15的下端分別固定在2個橫桿16上,推板14的弧度與蜂窩煤的弧度相同。隔離刀11穿過爐門12上端的隔離刀插口13。搬把22的下端與一支桿17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排渣裝置,是設置爐體1內(nèi),爐膛4下方的裝有爐條31灰渣盒32,在灰渣盒32上固定有推板14和落煤斜板15。當最下一層蜂窩煤5燃盡后,將隔離刀11推入,將最下一層蜂窩煤渣與上一層蜂窩煤分開,隔離刀11的前端由落煤斜板15予以支承,并托住未燃燒完的蜂窩煤。這時打開爐門12,便可抽出灰渣盒32,取出蜂窩煤渣。
為了保護裝有油介質(zhì)的導熱油套3,在爐膛4內(nèi)設置一內(nèi)襯套7,內(nèi)襯套7的外壁與導熱油套3緊密配合。內(nèi)襯套7由耐火材料制成。
權利要求1.蜂窩煤余熱利用空調(diào)爐,包括爐體(1)、爐襯(2)、余熱利用裝置和排渣裝置,爐襯(2)裝在爐體(1)內(nèi),其特征在于A、余熱利用裝置,由裝有油介質(zhì)的導熱油套(3)、出油管(9)、進油管(10)和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組成,裝有油介質(zhì)的導熱油套(3)裝設在爐襯(2)內(nèi),出油管(9)和進油管(10)的一端分別與裝有油介質(zhì)的導熱油套(3)連接,另一端分別與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連接;B、排渣裝置,包括固定在爐底(30)上的4個支座(18)、4個支桿(17)、多根爐條(21)、推板(14)、搬把(22)、隔離刀(11)、落煤斜板(15),4個支桿(17)的下端與4個支座(18)分別通過4個銷軸(19)聯(lián)接,4個支桿(17)的上端與2個橫桿(16)分別通過4個銷軸(20)聯(lián)接,多根爐條(2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2個橫桿(16)上,推板(14)和落煤斜板(15)的下端分別固定在2個橫桿(16)上,搬把(22)的下端與一支桿(17)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蜂窩煤余熱利用空調(diào)爐,其特征是導熱油套(3)在靠近爐體(1)的煙道(8)的一側的上端有一半圓形凸臺(6)。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窩煤余熱利用空調(diào)爐,其特征是在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的上端設置有膨脹儲油箱(23),膨脹儲油箱(23)上有一開口;在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的下端設置有下連箱(26),在下連箱(26)上設置有溫控開關(28);在一組翅片型散熱管(24)后部的護罩(29)內(nèi)設置一臺風扇(27)。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窩煤余熱利用空調(diào)爐,其特征是在爐膛(4)內(nèi)設置一內(nèi)襯套(7),內(nèi)襯套(7)的外壁與裝有油介質(zhì)的導熱油套(3)緊密配合。
專利摘要蜂窩煤余熱利用空調(diào)爐,其特點是在爐體內(nèi)設置一個裝有油介質(zhì)的導熱油套,該油套通過進、出油管與設置在爐體外的散熱器連接;在爐體內(nèi)爐膛的下方設置有由2個橫桿、4個支桿和搬把構成的排渣裝置。4個支桿的上端分別與2個支桿軸聯(lián)接,其下端分別與爐底的4個支座軸聯(lián)接,搬把下端與一支桿連接。在2個支桿上設置有多個爐條、推板和落煤斜板。本實用新型可使蜂窩煤的余熱用于室內(nèi)取暖,達到節(jié)煤效果。另外還具有排渣無灰等特點。
文檔編號F24B13/00GK2331868SQ9823679
公開日1999年8月4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3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3月3日
發(fā)明者王福邦 申請人:王福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