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后部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車身后部的結構。能夠通過聯(lián)接尾端梁來增加后門開口部的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的剛性、減小車身(在車身中,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左右兩側的部分發(fā)生扭曲)的扭轉變形、提高車輛的駕駛平穩(wěn)性和乘坐舒適性。在車身后部(1)的結構中,在包括后燈殼板(4)和后板部(8)的車身后部(1)中設置有后門開口部(2),圍繞后門開口部(2)設置有閉合截面結構,后門開口部(2)傾斜地配置成使得下部定位成比上部靠車輛后方。在車身后部(1)的結構中,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尾端梁(18)聯(lián)接到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后門開口部(2)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C),延伸到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外側的隆起部(19)設置于尾端梁(18)的左右兩側,并且隆起部(19)接合到后燈殼板(4)和后板部(8)。
【專利說明】車身后部的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特別地涉及包括后門的掀背式車輛的車身后部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車輛中存在一種包括后門的掀背式汽車。在該類型車輛的車身后部,設置有后門開口部,該后門開口部具有通過后門來打開和關閉的環(huán)形結構(round structure )。
[0003]過去,在這類車輛的車身后部中,后門開口部形成為閉合截面結構以確??古偠?參見例如專利文獻I)。
[0004][現(xiàn)有技術]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9-61982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_7]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0008]然而,在上述過去的車身后部的結構中,由于車身抗扭剛度取決于后門開口部的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因此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后門開口部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的剛性不足。此外,在過去的車身后部的結構中,當后門開口部被傾斜地配置并且下部被定位成比上部靠車輛后方時,如果從左右一對后懸架的一側施加向上的荷載,則荷載傾斜地作用于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結果,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左右兩側的部分可能在車輛前后方向上扭曲變形,并且車身最后方的部分的立柱(D柱)可能倒塌。
[0009]考慮到該實際情況設計了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車身后部的結構:該結構能夠通過聯(lián)接尾端梁來提高后門開口部的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左右下側角部的剛性,并且能夠減小車身(在車身中,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左右兩側的部分均扭曲)的扭轉變形,并且能夠提高車輛的駕駛平穩(wěn)性和乘坐舒適性。
[0010]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0011]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車身后部的結構,其中,在包括有后燈殼板和后板的車身后部中設置有后門開口部,圍繞所述后門開口部設置有閉合截面結構,所述后門開口部傾斜地配置成使得下部定位成比上部靠車輛后方,其中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尾端梁聯(lián)接到所述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所述后門開口部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并且延伸到所述閉合截面結構的所述下側角部外側的隆起部設置于所述尾端梁的左右兩側,并且所述隆起部接合到所述后燈殼板和所述后板。
[0012]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后燈殼板的一部分形成為具有后面和側面的形狀;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形成為至少具有上面、后面和側面的形狀;所述隆起部的上面和所述后燈殼板的側面配置成連續(xù)地連結;所述隆起部的后面和所述后燈殼板的后面配置成連續(xù)地連結。
[0013]此外,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的車身外側部接合到后圍側板,其中所述后圍側板構成所述車身后部的外側板結構構件。[0014]在本發(fā)明中,車輛內(nèi)部空氣用的出入口部件配置在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中,并且所述出入口部件用的連通孔設置于所述隆起部的后面。
[0015]發(fā)明的效果
[0016]如上所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的結構中,在包括有后燈殼板和后板的車身后部中設置有后門開口部,圍繞所述后門開口部設置有閉合截面結構,所述后門開口部傾斜地配置成使得下部定位成比上部靠車輛后方,其中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尾端梁聯(lián)接到所述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所述后門開口部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并且延伸到所述閉合截面結構的所述下側角部外側的隆起部設置于所述尾端梁的左右兩側,并且所述隆起部接合到所述后燈殼板和所述后板。因此,能夠實現(xiàn)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后門開口部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的剛性的增加。在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的結構中,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后門開口部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通過尾端梁聯(lián)接。因此,即使從左右一對后懸架中的一側的后懸架等施加向上荷載,也能夠減小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左右兩側的部分在車輛前后方向上的扭曲,并且能夠抑制車身的扭轉變形。此外,由于尾端梁的隆起部延伸到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外側,因此能夠接收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的扭轉變形等的荷載。能夠進一步減小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左右兩側的部分的扭曲。因此,在應用了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的結構的車輛中,能夠提高駕駛平穩(wěn)性,并且能夠提高乘坐舒適性。
[0017]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后燈殼板的一部分形成為具有后面和側面的形狀;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形成為至少具有上面、后面和側面的形狀;所述隆起部的上面和所述后燈殼板的側面配置成連續(xù)地連結;所述隆起部的后面和所述后燈殼板的后面配置成連續(xù)地連結。因此,能夠使例如在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扭轉變形時產(chǎn)生的荷載從下側角部向尾端梁的隆起部平穩(wěn)地傳遞并分散,并且能夠抑制荷載的局部集中。
[0018]在本發(fā)明中,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的車身外側部接合到后圍側板,其中所述后圍側板構成所述車身后部的外側板結構構件。因此,能夠使荷載從環(huán)形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經(jīng)由尾端梁的隆起部向諸如后圍側板等外側板結構構件傳遞,并且能夠實現(xiàn)荷載的擴散并獲得進一步的效果。
[0019]在本發(fā)明中,車輛內(nèi)部空氣用的出入口部件配置在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中,并且所述出入口部件用的連通孔設置于所述隆起部的后面。因此,能夠在不必單獨地準備用于配置車輛內(nèi)部空氣用的出入口部件的空間的情況下利用尾端梁的隆起部來配置出入口部件,從而實現(xiàn)了對空間的有效利用。此外,車身后部的外側板結構構件的角部能夠被配置成鄰近車輛內(nèi)部行李室空間的后端并且能夠以短距離與出入口部件連通。使車輛內(nèi)部空氣的控制得以簡化,并且僅需要設立必要的空氣通路區(qū)域。因此,能夠簡化作為出入口部件的通氣部件等的結構,并且實現(xiàn)成本的降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應用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結構的車輛的車身后部的、從車輛的斜后方觀察時的立體圖。
[0021]圖2是示出圖1中的X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0022]圖3是示出圖2中的尾端梁被移除了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23]圖4是示出應用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結構的車輛的車身后部的側視圖。[0024]圖5是示出圖1中的X部分中的車身側部外板被移除了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25]圖6是沿著圖5中的線A-A截取的截面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
[0027]I 車身后部
[0028]2 后門開口部
[0029]3 立柱部
[0030]4 立柱下護板
[0031]4a 后面
[0032]4b 側面
[0033]5 后燈殼內(nèi)板
[0034]8 后板部
[0035]14 后圍側板
[0036]18 尾端梁
[0037]19 隆起部
[0038]19a 上面
[0039]19b 后面
[0040]19c 側面
[0041]20 連通孔
[0042]C 下側角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以下基于附圖中示出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0044]圖1至圖6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車身后部的結構。
[0045]如圖1至圖5所示,應用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結構的車輛為包括后門(圖中未示出)的掀背式汽車。在車輛的車身后部I中設置有后門開口部2,該后門開口部通過后門(圖中未示出)打開和關閉,圍繞該后門開口部設置有閉合截面結構。后門開口部2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左右兩側部和在車輛上下方向上從左右兩側部向上立起的立起部被構造為最后方的部分中的立柱部(立柱部)3。此外,如圖4中的點劃線所示,后門開口部2的上面被傾斜地配置成使得下部被定位成比上部靠車輛后方。
[0046]立柱部3包括被配置在后門開口部2的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中的后燈殼板4和后燈殼內(nèi)板5、以及被配置成聯(lián)接到后燈殼板4的上部并且沿著車輛上下方向延伸的車身側部延伸板6。后燈殼板4和車身側部延伸板6被接合到圖中未不出的內(nèi)側和外側的立柱內(nèi)板、立柱外板等以由此形成為閉合截面形狀。車身外側的后燈殼板4與車身內(nèi)側的后燈殼內(nèi)板5的重疊部通過在多個位置點焊來接合。
[0047]如圖1至圖4所示,在立柱部3的上端部之間,接合到后門開口部2的左右上側角部的車頂后梁部7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布置。通過將內(nèi)側的車頂后內(nèi)梁與外側的車頂后外梁彼此接合來構造車頂后梁部7。在立柱部3的下端部之間,接合到后門開口部2的閉合截面結構的左右下側角部C的后板部8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布置。通過將內(nèi)側的后內(nèi)板與外側的后外板彼此接合來構造后板部8。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后保險杠梁9的左右兩端部通過后吸能盒(rear crush box) 10安裝到后板部8的后面?zhèn)取?br>
[0048]注意,在本實施方式的車身后部I中,后地板面板11、后圍側板延伸板12、后輪罩內(nèi)板13等布置在車輛內(nèi)側。構成外側板結構構件的后圍側板14、后輪罩外板15、車身側部外板16、后側梁17等布置在車輛外側。
[0049]另一方面,如圖1、圖2、圖4至圖6所示,在后門開口部2的下部側的位置,被配置在后板部8的后面?zhèn)炔⑶已刂囕v寬度方向延伸的尾端梁18在本實施方式中聯(lián)接到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后門開口部2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C。在尾端梁18的左右兩側設置有隆起部(swelling section) 19,該隆起部延伸到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外側并且在內(nèi)側具有中空部。隆起部19分別接合到后燈殼板4和后板部8的后外板。因此,尾端梁18的左右兩側部形成為在上下長度等方面比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中部大。
[0050]本實施方式中的后燈殼板4的尺寸和形狀形成為能夠與后燈殼內(nèi)板5—起覆蓋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此外,后燈殼板4的上部形成為以與立柱部3相對應的形狀彎曲。后燈殼板4的上部包括與立柱部3重疊的后面4a和側面4b。
[0051]尾端梁18的隆起部19形成為至少包括上面19a、后面19b和側面19c的隆起形狀。用于接合到后燈殼板4和后板部8的接合凸緣圍繞上面19a、后面19b和側面19c形成。此外,隆起部19的上面19a和后燈殼板4的側面4b被配置成連續(xù)地連結。隆起部19的后面19b和后燈殼板4的后面4a被配置成連續(xù)地連結。根據(jù)這種配置關系,在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扭曲變形時產(chǎn)生的荷載在連續(xù)地從下側角部C平穩(wěn)地流動至尾端梁18的隆起部19的狀態(tài)下被傳遞。抑制了荷載的局部集中。
[0052]如圖5和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車身后部I中,尾端梁18的隆起部19的車身外側部被置于后圍側板14的后端部,而后燈殼板4被置于尾端梁18的隆起部19的車身外側部與后圍側板14的后端部之間。隆起部19的車身外側部、后燈殼板4以及后圍側板14的后端部通過在三層中進行點焊而接合。結果,車身后部I以如下方式被構造:使得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的構造構件的接合強度增加,并且來自下側角部C的荷載經(jīng)由隆起部19被傳遞至諸如后圍側板14等外側板結構構件。
[0053]因此,后圍側板14在與車身側部外板16的內(nèi)側間隔開的狀態(tài)下被配置于車身側部外板16的內(nèi)側并且沿著車輛前后方向延伸。后圍側板14的后端部14a沿車輛寬度方向彎曲成直角并且形成為被置于后燈殼板4的前側中間面。后燈殼板4的車身外側部接合到車身側部外板16。
[0054]此外,如圖1、圖2和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結構中的尾端梁18的隆起部19中配置有車輛內(nèi)部空氣用的未示出的出入口部件(通氣部件等)。因此,在隆起部19的后面19b中設置有與出入口部件相連通的多個連通孔20。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的車身后部I中,沒有必要單獨地提供用于配置車輛內(nèi)部空氣用的出入口部件的空間。可以利用尾端梁18的隆起部19中的中空部來配置通氣部件。此外,車身后部I的外側板結構構件的角部被配置成鄰近車輛內(nèi)部行李室空間的后端。因此,角部能夠以短的距離與出入口部件連通。對車輛內(nèi)部空氣的控制得以簡化。因此,能夠簡化通氣部件的結構。
[0055]如上所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車身后部I的結構中,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尾端梁18被聯(lián)接到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傾斜地配置的后門開口部2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C。延伸到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外側的隆起部19被設置于尾端梁18的左右兩側。隆起部19被接合到配置于下側角部C的后燈殼板4以及接合到后板部8。因此,能夠提高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后門開口部2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C的剛性。
[0056]在本實施方式的車身后部I的結構中,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后門開口部2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C通過包括隆起部19的尾端梁18彼此聯(lián)接。因此,即使從左右一對后懸架中的一側的后懸架等施加如圖4中的箭頭F所示的向上荷載、并且荷載傾斜地作用于閉合截面結構的后門開口部2,也能夠確定地減小閉合截面結構的左右兩側的下側部等在車輛前后方向上的扭曲,并且能夠抑制車身后部I的扭轉變形。此外,尾端梁18的隆起部19與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相比向外隆起。隆起部19接收由于閉合截面結構的下側角部C的扭轉變形等所產(chǎn)生的荷載。因此,能夠進一步減小閉合截面結構的后門開口部2的位于左右兩側的部分的扭曲。因此,如果本實施方式中的車身后部I的結構被應用到車輛,則能夠實現(xiàn)駕駛平穩(wěn)性的提高,并且實現(xiàn)乘坐舒適性的提高。
[0057]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诒景l(fā)明的技術構思能夠進行各種變型和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身后部的結構,其中,在包括有后燈殼板和后板的車身后部中設直有后門開口部,圍繞所述后門開口部設置有閉合截面結構,所述后門開口部傾斜地配置成使得下部定位成比上部靠車輛后方,其中 沿著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尾端梁聯(lián)接到所述閉合截面結構的位于所述后門開口部的左右兩側的下側角部,并且 延伸到所述閉合截面結構的所述下側角部外側的隆起部設置于所述尾端梁的左右兩偵牝并且所述隆起部接合到所述后燈殼板和所述后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后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燈殼板的一部分形成為具有后面和側面的形狀;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形成為至少具有上面、后面和側面的形狀;所述隆起部的上面和所述后燈殼板的側面配置成連續(xù)地連結;所述隆起部的后面和所述后燈殼板的后面配置成連續(xù)地連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身后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的車身外側部接合到后圍側板,其中所述后圍側板構成所述車身后部的外側板結構構件。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車身后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車輛內(nèi)部空氣用的出入口部件配置在所述尾端梁的隆起部中,并且所述出入口部件用的連通孔設置于所述隆起部的后面。
【文檔編號】B62D25/08GK103569209SQ201310272606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望月晉榮, 大石浩二 申請人:鈴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