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烯屬不飽和化合物氫甲?;姆椒?br>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烯屬不飽和化合物在含有水溶性銠絡合物的催化劑水溶液存在下氫甲?;母倪M方法,特別是涉及對從氫甲?;闻c廢氣一起排出的未反應烯烴的利用。
含烯屬雙鍵的化合物與一氧化碳和氫的反應是生產(chǎn)醛類的通用方法(羰基合成法)。
該法不限于使用烯屬烴類,而且可擴大到除雙鍵外還含有在反應條件下基本上不變化的其他官能基團的原料。
典型的羰基合成法使用鈷作為催化劑。該法的效率有賴于在氫和二氧化碳存在下、在壓力大于20兆帕、溫度為約120℃下羰基鈷化合物的生成,更有賴于金屬鈷或鈷化合物的生成。
在最近30年,鈷越來越多地被銠代替用作催化劑。鉑族金屬以除含一氧化碳外,還優(yōu)選含膦作配體的絡合物形式使用。銠作為催化劑能在較低的壓力下進行反應,并能得到較高的產(chǎn)率;當直鏈α烯烴用作原料時,優(yōu)先生成不分支的產(chǎn)物;對于進一步加工來說,這些產(chǎn)物更有價值。
羰基合成法的另一改進包括,將均勻溶于反應介質(zhì)即溶于原料和反應產(chǎn)物中的催化劑變成與原料和反應產(chǎn)物呈各自相態(tài)分離存在的催化劑水溶液。這一反應的變通方案例如在DE-B-2627354中公開。其特別的好處是,反應產(chǎn)物和催化劑易于分離,分離可在不用熱處理步驟的情況下、在緩和的條件下進行,從而避免了由于生成的醛類進一步反應造成的損失。此外,可得到很高的產(chǎn)率,而且當使用直鏈α烯烴時,主要得到正構(gòu)醛類。
考慮到方法的經(jīng)濟性,特別是為了不使用大型反應器或長的反應時間,因此不使反應進行到烯屬不飽和化合物消耗完全的程度,而常常僅進行到使60~95%的原料轉(zhuǎn)化成所需的最終產(chǎn)物。所以,離開氫甲酰化段的廢氣不僅含有過量的一氧化碳和氫,而且還含有未反應的烯屬原料。盡管過去這些有用的原料常常不回收,但現(xiàn)在正努力盡可能完全地利用它們。這些努力導致一系列不同類型的方法的開發(fā)。
在一已知的方法中(參見EP0111257B1),來自氫甲?;蔚膹U氣-在含銠絡合物的催化劑水溶液存在下,烴與一氧化碳和氫在低壓下被送入該段中進行反應-在高壓下和在鈷催化劑存在下、在典型的羰基合成法的第二段中反應。已發(fā)現(xiàn),這一方法在實踐中很有用,特別是有可能將現(xiàn)代氫甲酰化裝置與現(xiàn)有的使用鈷作催化劑的裝置相組合。
在另一操作方法中(參見EP0188246B1),將兩個銠催化的氫甲酰化段串聯(lián)。在第一段中,在可溶性銠-磷絡合物催化劑、游離的磷配體以及相當高沸點的醛縮合副產(chǎn)物存在下、以及在液體或氣體循環(huán)下,使烯烴、一氧化碳和氫反應。將含有烯烴、可能還含醛,還含有一氧化碳、氫和烷烴副產(chǎn)物的廢氣送到分開的即與第一段分開操作的銠催化的第二氫甲?;^程中,在該法中,在液體或氣體循環(huán)下,廢氣與另加的一氧化碳和氫反應。這一方法有這樣一個限制,即在第一和第二段中的氫甲酰化必需在均勻溶于反應混合物的催化劑存在下進行。反應條件的基本匹配、特別是主反應和隨后的反應中催化劑體系的基本匹配實際上消除了第一段廢氣中存在的可能對第二段的氫甲?;胁涣加绊懙慕M分。
以適當?shù)募夹g費用,將在均相中進行的兩段反應移植到這樣一種過程中是不可能的,該過程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使用催化劑水溶液。它的失敗原因是由于高轉(zhuǎn)化率的結(jié)果,第一段的廢氣含有低濃度的烯烴。所以,當使用溶于水的催化劑體系時,該廢氣的處理或者需要長的反應時間,或者需要采取特殊的技術措施,來縮短反應時間,同時仍能達到高的轉(zhuǎn)化率。
所以,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開發(fā)這樣一種方法,該法能在經(jīng)濟上合理的條件下,使由采用催化劑水溶液進行氫甲?;磻玫降膹U氣中的烯屬化合物轉(zhuǎn)化成羰基化合物。
本發(fā)明提供了這樣一種烯屬不飽和化合物氫甲酰化的方法,在該法中,在第一反應段的反應在0.4~10兆帕壓力下、在多相反應體系中進行,其中使用與水溶性有機磷(III)化合物復合而形成的銠化合物的水溶液作為催化劑,并生成廢氣。這一方法中的特征是,將第一反應段的廢氣送入第二反應段,在與有機磷(III)化合物復合形成的銠復合物催化劑存在下,在15~40兆帕壓力下,在均相反應體系中,使仍存在于廢氣中的殘留量的烯屬不飽和化合物在該段中反應。
新方法能使在第一段中未反應的、并存在于廢氣中的大部分烯屬化合物氫甲?;?。用這一方法,按整個方法計,常常所用原料的98%以上可轉(zhuǎn)化成所需的羰基化合物,其轉(zhuǎn)化率主要與原料的類型以及兩段中的反應條件有關。值得特別強調(diào)的是,只生成很少量的不能利用的或難以利用的副產(chǎn)物。本發(fā)明方法的高效率是未預見到的。這是因為在廢氣中烯屬化合物被相當大地稀釋。例如,在低碳烯烴的氫甲?;?,在廢氣中未反應的烯屬原料的含量僅為約20至50%(重量)。在這類反應中,這樣的濃度有礙未反應原料化合物的大量反應。令人吃驚的是,第一反應段廢氣中的雜質(zhì),特別是催化劑體系的降解產(chǎn)物(如硫醇)以及水和第一段中催化劑的溶劑不損害第二段中催化劑的效率。這樣的性能未預料到,因為特別是硫化氫的有機衍生物已知是催化劑的毒物。在這里需要考慮到硫醇幾乎不溶于水,因此它們不進入第一反應段的催化劑溶液中,從而不損害催化劑。而硫醇積累在含均相催化劑的第二段反應混合物中,因為硫醇在有機介質(zhì)中有很好的溶解度。此外,水也與銠生成絡合物,因此可至少部分代替均勻溶解的銠絡合物中的有機磷配體,生成在催化上無活性的物質(zhì)。
新方法的第一反應段,作為非均相反應,在兩相體系中進行,例如在DE-B-2627354中描述的反應。該法的特征是,含有烯屬原料和反應產(chǎn)物的有機相以及催化劑溶于其中的水相存在。所用的催化劑是含有水溶性有機磷(III)化合物作為配體的水溶性銠復合物。與銠生成復合物的水溶性磷(III)化合物的例子是三芳基膦、三烷基膦以及芳基化的或烷基化的二膦,它們的有機基團含有磺酸基團或羧基。它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是已知的,例如從DE-B2627354、EP-0103810B1、EP0163234B1和EP0571819A1中已知。適合的其他化合物是磺化的或羧化的有機亞磷酸酯以及三價磷的雜環(huán)化合物(如參見EP0575785A1、EP0646588A1)。
在第一反應段中的反應條件可在較寬的范圍內(nèi)變化,它們應與各自的的情況相適應。它們尤其與原料、所選的催化劑體系以及所需的轉(zhuǎn)化程度有關。各種原料的氫甲?;ǔT?0~180℃的溫度下進行。優(yōu)選使用80~140℃、特別是100~130℃??倝涸?.4~10兆帕范圍內(nèi)、優(yōu)選1~6兆帕、特別優(yōu)選1.5~5兆帕。氫與一氧化碳的摩爾比通常在1∶10至10∶1的范圍內(nèi);含有摩爾比為3∶1至1∶3、特別是約1∶1的氫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是特別適合的。
按催化劑水溶液計,每種情況下銠的濃度為20~1000ppmW、優(yōu)選50~500ppmW、特別優(yōu)選100~300ppmW。雖然所用的催化劑可為化學計量的銠-磷復合物,但反應通常在過量的磷配體存在下進行,即過量的配體未與銠生成復合物。優(yōu)選每摩爾銠使用3~200摩爾水溶性有機磷化合物形式的磷。已發(fā)現(xiàn)銠與磷的摩爾比在1∶50至1∶100范圍內(nèi)是特別適用的。銠-磷復合物催化劑不必有單一的組成,例如為可含有不同類型的磷配體的銠復合物的混合物。同樣,存在于催化劑水溶液中的游離磷配體可由各種水溶性有機磷化合物的混合物組成。催化劑通常是在氫甲?;磻獥l件下、在反應混合物中、由銠組分或銠化合物、有機磷化合物和合成氣形成。但是,它也可以預成型的狀態(tài),即分開制備后送入反應段。
關于工藝的技術和設備條件,新方法的第一段可在較寬的范圍內(nèi)變化。使用催化劑水溶液相的多相氫甲酰化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案在EP0103810B1中公開。已發(fā)現(xiàn),將催化劑溶液循環(huán)、并通過加入新催化劑來補充催化劑的任何損失是有利的。
為了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僅少量溶于催化劑水溶液的烯屬不飽和化合物的轉(zhuǎn)化率,將相轉(zhuǎn)移劑(增溶劑)加到溶液中可能是適宜的。相轉(zhuǎn)移劑使兩液相之間界面的物理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并有助于有機反應物轉(zhuǎn)移到催化劑水溶液相。
已知的增溶劑是其親水基團是離子型的(陰離子的或陽離子的)或非離子型的基團的化合物。陰離子型化合物包括羧酸的鈉鹽、鉀鹽或銨鹽,優(yōu)選有8~20個碳原子的羧酸鹽,特別優(yōu)選有12~18個碳原子的飽和脂肪酸鹽,還包括烷基硫酸鹽、烷基苯磺酸鹽和烷基苯磷酸鹽。陽離子型增溶劑的例子是四芳基銨鹽和N-烷基吡啶鎓鹽。非離子型相轉(zhuǎn)移劑在水溶液中不離解成離子。它們包括烷基聚乙二醇、烷基苯基聚乙二醇、脂肪酸烷醇胺和三烷基氧化銨。兩性電解質(zhì)如氨基羧酸、甜菜堿和磺基甜菜堿也可用作增溶劑。相應的方法例如在EP0157316B1中公開。
最后,使用同時起催化劑和相轉(zhuǎn)移劑作用的銠復合物也是可能的。這樣的方法例如是EP0163234B1的主題內(nèi)容。
在第一反應段中,通常使烯屬不飽和化合物達到盡可能高的轉(zhuǎn)化率。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反應也可進行到部分轉(zhuǎn)化的程度。
離開第一反應段的廢氣(廢氣流)由直接來自反應器的廢氣組成(反應器廢氣),以便避免惰性物在循環(huán)氣體混合物中積累,并避免催化劑溶液和粗反應產(chǎn)物在相分離器中分離時產(chǎn)生氣體組分(產(chǎn)物廢氣)。廢氣流主要由未反應的烯屬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和烯烴的加氫產(chǎn)物組成。這一氣體混合物在不經(jīng)進一步中間處理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不純化的情況下作為原料送入第二氫甲?;?,但有可能先與氫或氫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混合。
第二反應段獨立于第一段操作。在第二段中,存在于廢氣流中的殘留量烯屬不飽和化合物在均相反應體系中與一氧化碳和氫反應。術語“均相反應體系”指主要由溶劑、催化劑、烯屬不飽和化合物和反應產(chǎn)物組成的均相溶液。所用的催化劑是含有有機磷(III)化合物作為配體的銠復合物。這樣的復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是已知的(參見如US3527809A1、US4148830A1、US4247486A1、US4283562A1)。它們可作為單一復合物使用或作為不同復合物的混合物使用。在反應介質(zhì)中銠的濃度可為約1至約1000ppmW、優(yōu)選10~700ppmW。特別是使銠的濃度為25~500ppmW,每種情況都按均相反應混合物計。在第一段中,所用的催化劑可為化學計量的銠復合物。但是,已發(fā)現(xiàn),在含有銠-磷復合物和游離的即過量的不再與銠生成復合物的磷配體的催化劑體系中進行氫甲?;怯欣?。游離的磷配體可與銠復合物中的配體相同,但也可使用不同的配體。游離的配體可為單一的化合物或由各種有機磷化合物的混合物組成??捎米鞔呋瘎┑你?磷復合物的例子在US3527809A1中公開。在銠復合物催化劑中優(yōu)選的配體例如包括三芳基膦,如三苯基膦;三烷基膦,如三正辛基膦、三月桂基膦、三環(huán)己基膦;烷基芳基膦;環(huán)烷基苯基膦和有機二亞磷酸酯。由于三苯基膦易于得到,它最常使用。
銠與磷的摩爾比通常為1∶1至1∶300,但以有機磷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磷的摩爾含量也可更高些。優(yōu)選按摩爾比為1∶3至1∶200使用銠和有機地結(jié)合的磷。當使用三芳基膦時,發(fā)現(xiàn)Rh/P摩爾比為1∶50至1∶150是特別有利的。如果三烷基膦用作配體,銠與磷的摩爾比優(yōu)選為1∶3至1∶20。
在溶劑存在下進行氫甲酰化反應。所用的溶劑是原料、反應產(chǎn)物和催化劑體系都可溶于其中的化合物。這樣的化合物的例子是芳烴,如苯、甲苯或二甲苯。其他可使用的溶劑是石蠟油、酮類或醚類。已發(fā)現(xiàn),特別適用的溶劑是在氫甲酰化中作為副產(chǎn)物生成的相當高沸點的醛縮合化合物。溶劑在反應介質(zhì)中的含量可在寬范圍內(nèi)變化;按反應混合物計,它通常為20~90%(重量)、優(yōu)選50~80%(重量)。
在整個方法的第二段中,反應壓力為15~40兆帕。已發(fā)現(xiàn),使用15~35兆帕、優(yōu)選20~30兆帕的壓力是特別適用的。不管反應是在一段中或者在多段中進行,這樣的壓力范圍對于在均相反應體系中和在銠與有機磷化合物的復合物存在下進行的氫甲?;磻际遣黄匠5?。氫與一氧化碳的體積比為1∶10至10∶1、優(yōu)選1∶3至3∶1、更優(yōu)選1∶1。
在新方法第二段中,反應溫度為50~160℃。60~150℃、特別是75~140℃是優(yōu)選的。
正如已指出的,第一反應段得到的反應產(chǎn)物在相分離器中從催化劑水溶液中分離出來,催化劑水溶液返回該方法。根據(jù)一適用的實施方案,粗醛以與新鮮合成氣逆流的方式通過汽提塔。用這一方法,熱從醛轉(zhuǎn)移到合成氣,而溶于醛中的烯屬化合物從粗產(chǎn)物中汽提出來,然后與經(jīng)加熱的合成氣一起再次送入反應器。第二反應段的反應產(chǎn)物從催化劑中蒸出。它可與第一段的產(chǎn)物合并,并進一步加工,如蒸餾。在分離出醛后留下的第二反應段的含催化劑的蒸餾殘留物,如果需要,加入新鮮催化劑和除去一部分在反應過程中生成的醛縮合產(chǎn)物后,再循環(huán)回反應段。
在第二反應段、即使用均勻溶于反應介質(zhì)的催化劑的反應段中,直鏈α-烯屬不飽和化合物的反應,得到比第一段、即使用多相催化劑相的反應的產(chǎn)物有更高異構(gòu)化合物含量的醛混合物作為反應產(chǎn)物。所以,新方法有可能通過選擇在第一段中烯烴轉(zhuǎn)化率,使整個方法的反應產(chǎn)物中的正構(gòu)和異構(gòu)化合物的比例與實際的需要相匹配。根據(jù)本發(fā)明方法的另一實施方案,在整個方法中的正構(gòu)和異構(gòu)化合物的比也可受烯烴加入到送入第二反應段的廢氣混合物中的影響。不管烯屬不飽和原料的類型如何,在第二段中,醛進一步反應所得的相對高分子量的產(chǎn)物(稠油)的生成量是很低的。
本發(fā)明的方法可用于任何結(jié)構(gòu)的烯屬不飽和化合物。因此,適合的原料是有內(nèi)雙鍵或末端雙鍵的烯烴,可為直鏈烯烴或支鏈烯烴。此外,烯烴也可被其他官能基團取代,特別是被在反應過程中不變化的那些官能基團取代。有許多雙鍵的烯屬不飽和化合物也適合用作原料。已發(fā)現(xiàn),本方法特別適用于分子中有3~6個碳原子的烯屬不飽和烴、優(yōu)選丙烯和異丁烯的氫甲酰化。
用以下實施例來說明本發(fā)明,但不把本發(fā)明限于所述的實施方案。實施例11.第一反應段在一個反應器中,在合成氣(CO∶H2=1∶1)壓力為5兆帕、溫度為122℃和在劇烈攪抖下,使乙酸銠和三苯基膦三磺酸鈉鹽(TPPTS)反應,生成活性的水溶性催化劑HRhCO(TPPTS)3。銠化合物和TPPTS按這樣的數(shù)量使用,以致在催化劑水溶液中銠的濃度為300ppmW,而銠與磷的摩爾比為約1∶100。
將經(jīng)加熱的丙烯通過反應器底部的分配器環(huán)送入反應段;在122℃和5兆帕下,烯烴在那里與一氧化碳和氫反應。含有氣體組分和液體組分的產(chǎn)物流從反應器的上部取出,并送入相分離器;在相分離器中,催化劑水溶液從粗有機反應產(chǎn)物中和從產(chǎn)物廢氣中分離出來。產(chǎn)物廢氣與反應器廢氣合并,構(gòu)成廢氣流。反應器廢氣從反應器中取出,以避免惰性氣體在循環(huán)的氣體混合物中積累。經(jīng)進一步冷卻,主要由丙烯和丙烷組成的液體冷凝物(廢氣冷凝物)從廢氣流中分離出來。
將在相分離器中得到的催化劑溶液泵送回反應器。粗醛與合成氣逆流通過下游的汽提塔。在汽提塔中,熱從醛傳遞給合成氣,同時合成氣流帶出溶于粗醛中的丙烯和丙烷。由于這一冷卻的結(jié)果,水從醛中分出,并返回催化劑的循環(huán)回路。在所選的反應條件下,丙烯的轉(zhuǎn)化率為81~91%,視烯烴的通過量和純度而定。正構(gòu)醛與異構(gòu)醛的比為約20∶1。
2.第二反應段廢氣流和從第一反應物流得到的廢氣冷凝物,如果需要,可補充氫和/或一氧化碳和/或丙烯后,再與催化劑溶液一起被壓縮到21兆帕,并送第二反應器。催化劑含有較高沸點的醛縮合產(chǎn)物,且三苯基膦(TPP)和銠復合物HRhCO(TPP)3溶于其中。將進料混合物以0.5體積/體積·小時的空速從反應器底部送入反應器。進料混合物有以下的組成(所有數(shù)值按%(重量)計)。
氫 2.20一氧化碳29.94二氧化碳0.31惰性氣體1.29丙烯40.01丙烷10.19正丁醛 6.98異丁醛 0.54丁醇0.77C8組分 1.60>C8組分2.76三苯基膦1.21氧化三苯基膦0.50水 1.69硫 微量磷與銠的摩爾比為約80∶1。反應物在132℃下反應。所用的丙烯(即來自第一反應段的未反應的丙烯以及在廢氣流進入第二反應器以前加到廢氣流中的任何丙烯)中99%轉(zhuǎn)化成醛。離開第二反應器的產(chǎn)物流通過分離器減壓。除了液相粗醛產(chǎn)物外,還得到氣相減壓氣體,它部分冷凝分出殘留的醛。
粗醛在第一塔中從催化劑中蒸出,并在第二塔中分成正丁醛和異丁醛。在第一塔中作為液體殘留物得到的催化劑主要返回反應器。僅少量物流按這樣的數(shù)量排出,以致使用作銠催化劑的溶劑的相當高沸點的醛縮合物產(chǎn)物在第二反應器中的濃度保持大致不變。
在所選的反應條件下,正構(gòu)醛與異構(gòu)醛的比為65∶35。實施例21.第一反應段在第一反應段中,反應物按實施例1所述的相同方式反應。
2.第二反應段廢氣流和廢氣冷凝物,如果需要,補充氫和/或一氧化碳和/或丙烯后,在25~27兆帕、130℃下、在高壓釜中反應。每1500克丙烯,使用80毫克銠和不同數(shù)量的三月桂基膦,以使銠與膦的摩爾比為1∶5或1∶10。
結(jié)果列入下表。這些結(jié)果與使用Rh/TPP作為催化劑得到的結(jié)果進行了比較。
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烯屬不飽和化合物氫甲?;姆椒?,在該法中,在第一反應段中的反應在0.4~10兆帕下、在多相反應體系中進行,使用含與水溶性有機磷(III)化合物復合而得的銠復合物水溶液作為催化劑,并生成廢氣,其中將第一反應段的廢氣送入第二反應段,在與有機磷(III)化合物復合得到的銠復合物作為催化劑的存在下、在15~40兆帕壓力下、在均相反應體系中,仍存在于廢氣中的殘留量的烯屬不飽和化合物被反應。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反應段的氫甲?;?0~180℃下進行,按催化劑水溶液計,在催化劑溶液中,銠的濃度為20~1000ppmW,銠與磷的摩爾比為1∶3至1∶200。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應段中的壓力為1~6兆帕、特別優(yōu)選1.5~5兆帕。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一項或多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應段中的溫度為80~140℃、特別優(yōu)選100~130℃。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一項或多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銠在催化劑水溶液中的濃度為50~500ppmW、特別優(yōu)選100~300ppmW。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一項或多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水溶液中的銠與磷的摩爾比為1∶50至1∶100。
7.根據(jù)權利要求1~6中一項或多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水溶性有機磷(III)化合物是磺化的或羧化的脂族的、芳族的或混合脂族-芳族的膦或亞磷酸酯。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中一項或多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應段中的氫甲?;谌軇┐嬖谙?、在50~160℃下進行,按均相反應混合物計,在反應混合物中,銠的濃度為1~1000ppmW,銠與磷的摩爾比為1∶1至1∶300。
9.根據(jù)權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應段中的壓力為15~35兆帕、特別優(yōu)選20~30兆帕。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或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應段中的溫度為60~150℃、特別優(yōu)選75~140℃。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10中一項或多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反應混合物計,第二反應段中銠的濃度為10~700ppmW、特別優(yōu)選25~500ppmW。
12.根據(jù)權利要求8~11中一項或多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反應段中,在反應混合物中銠與磷的摩爾比為1∶3至1∶200。
13.根據(jù)權利要求8~12中一項或多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有機磷(III)化合物是脂族的、芳族的或混合脂族一芳族的膦或亞磷酸酯。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有機磷(III)化合物是三芳基膦,在反應混合物中銠與磷的摩爾比為1∶50至1∶150。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芳基膦為三苯基膦。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機磷(III)化合物為三苯基膦,反應混合物中的銠與磷的摩爾比為1∶3至1∶20。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芳基膦是三月桂基膦。
全文摘要
將在含有水溶性銠復合物的催化劑水溶液(第一反應段)存在下由烯屬不飽和化合物氫甲?;玫降膹U氣送入均相反應體系,來自第一反應段的殘留數(shù)量的烯屬不飽和化合物在均相反應體系(第二反應段)中反應。
文檔編號C07C45/00GK1168877SQ97109789
公開日1997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H·巴爾曼, D·弗洛寧, W·吉克, W·霍弗斯, H·卡爾伯菲爾, H·卡珀瑟, P·拉普, K·夏拉普斯基, E·威伯斯, W·茲格澤爾斯基 申請人:赫徹斯特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