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銅材的拋光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銅桿表面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銅桿的加工生產中,往往需要對銅桿進行拋光處理,傳統(tǒng)的拋光結構一般都是使用拋光輪進行,使用拋光輪進行拋光時,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拋光盲區(qū),無法保證銅桿的拋光品質。另外傳統(tǒng)的拋光結構結構非常復雜,操作不夠方便,操作工序繁瑣,影響了生產效率,增加生產能耗,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種銅桿表面拋光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銅桿表面拋光裝置,包括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的上部設有一個拋光軸承安裝座,所述拋光軸承安裝座上設有環(huán)形的圓筒軸承,所述圓筒軸承內安裝有一個拋光筒,所述拋光筒的內部為一個筒狀的空腔,且該拋光筒的內壁上設有一對對應的彈性拋光支架,該彈性拋光支架呈八字狀,每個彈性拋光支架的兩端都設有一對弧形拋光片,該弧形拋光片呈匹配于銅桿表面的半圓形,四個弧形拋光片兩兩對應,其中相對應的兩個弧形拋光片對應夾緊貼附于銅桿表面。
所述安裝支架的頂部設有懸挑板,所述懸挑板上設有拋光電機,所述拋光電機的輸出軸下部設有一個驅動軸芯,所述驅動軸芯的下部設有一個主動錐形齒輪,所述拋光筒的外壁上設有一圈從動錐形環(huán)齒輪,所述主動錐形齒輪匹配嚙合于所述從動錐形環(huán)齒輪。
進一步地,每個弧形拋光片的內側面都設有拋光層。
進一步地,所述的拋光電機的外側設有電機安裝槽,所述電機安裝槽固 定在所述懸挑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拋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同步連接于所述驅動軸芯。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巧妙,使用靈活簡便,巧妙地運用了拋光筒內部的彈性拋光支架配合弧形拋光片的結構,能夠無死角無盲區(qū)地對銅桿進行拋光作業(yè),保證了銅桿的拋光品質,且整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操作工序簡易,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生產能耗,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銅桿表面拋光裝置,包括安裝支架1,安裝支架1的上部設有一個拋光軸承安裝座2,拋光軸承安裝座2上設有環(huán)形的圓筒軸承3,所述圓筒軸承3內安裝有一個拋光筒4,所述拋光筒4的內部為一個筒狀的空腔,且該拋光4的內壁上設有一對對應的彈性拋光支架5,該彈性拋光支架5呈八字狀,每個彈性拋光支架5的兩端都設有一對弧形拋光片6,該弧形拋光片6呈匹配于銅桿7表面的半圓形,四個弧形拋光片6兩兩對應,其中相對應的兩個弧形拋光片6對應夾緊貼附于銅桿7表面,每個弧形拋光片6的內側面都設有拋光層;
安裝支架1的頂部設有懸挑板8,懸挑板8上設有電機安裝槽9,電機安裝槽9內設有一個拋光電機10,拋光電機10的輸出軸上安裝有聯(lián)軸器11,聯(lián)軸器11的下部設有一個驅動軸芯12,驅動軸芯12的下部設有一個主動錐形齒輪13,拋光筒4的外壁上設有一圈從動錐形環(huán)齒輪14,主動錐形齒輪13匹配嚙合于所述從動錐形環(huán)齒輪14。
實際工作時,拋光電機工作帶動驅動軸芯轉動,驅動軸芯帶動著主動錐形齒輪轉動,進而帶動從動錐形環(huán)齒輪轉動,這樣就使得整個拋光筒轉動。 拋光筒的轉動使得其內部的彈性拋光支架轉動,使得四塊弧形拋光片也繞著拋光筒的軸向轉動。
請參見圖1,圖中的箭頭方向為銅桿的傳輸方向,在銅桿的行徑過程中穿過兩邊的弧形拋光片,在穿過時被轉動中的弧形拋光片完全無死角地打磨拋光。
上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和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