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日常生產、維修、生活工具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無極套筒。
背景技術:
現有的萬能套筒雖然能提供一定規(guī)格的六角型號,由于使用多根伸縮桿來提供形狀,所以沒有足夠的強度和精度,并不能使每個面均勻受力。每根伸縮桿也有寬度,每次變化的大小受到限制,并不能實現六邊形邊長的無極變化。若和所需要擰的套筒大小并不是完全匹配,會導致六角形角上磨損,容易擰滑。缺少集成式的工具,導致遇到不同尺寸的螺栓時需要不斷更換套筒或扳手,浪費時間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不同型號對應不同型號的扳手或套筒,攜帶不方便。
扳手是一種常用的安裝與拆卸工具。利用杠桿原理擰轉螺栓、螺釘、螺母和其他螺紋緊持螺栓或螺母的開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兩端制有夾持螺栓或螺母的開口或套孔,使用時沿螺紋旋轉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擰轉螺栓或螺母。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無極套筒。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無極套筒,包括旋轉伸縮機構、外嚙合棘輪機構、內嚙合棘輪機構、嵌套機構和固定機構;所述旋轉伸縮機構的下表面設有多個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長度與外嚙合棘輪機構的厚度一致;所述外嚙合棘輪機構上開有槽孔,所述槽孔的位置及個數分別與支撐桿相對應,便于將支撐桿卡在槽孔內;所述內嚙合棘輪機構設置在嵌套機構的內部;所述旋轉伸縮機構、外嚙合棘輪機構、內嚙合棘輪機構從上至下依次通過固定機構緊密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伸縮機構由六個等腰梯形拼接而成,所述支撐桿分布在每個等腰梯形中線的中心。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桿的位置根據所述等腰梯形的拼接方式而定,所述條狀槽孔的恰好能容納旋轉伸縮機構最小和最大時候的支撐桿。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機構的頂端連接棘輪,底端連接卡盤。
進一步地,所述無極套筒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與嵌套機構緊密連接,所述底座與嵌套機構的連接處設有棘爪,所述棘爪的另一端設有彈簧。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根據需求調整六個等腰梯形拼接方式,構成不同大小的旋轉伸縮機構,無需不斷更換套筒或扳手,節(jié)約了時間,攜帶方便;用六根獨立的支撐桿把旋轉變形機構和可變相棘輪機構的棘輪相連接,六道卡槽能使旋轉變形機構在旋轉時按照固定的軌跡和速率擴張或縮小,并保持六邊形的穩(wěn)定;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簡單,使用便捷,強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無極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旋轉伸縮機構中等腰梯形第一種拼接方式的俯視圖;
圖3為旋轉伸縮機構中等腰梯形第二種拼接方式的俯視圖;
圖4為旋轉伸縮機構中等腰梯形第三種拼接方式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無極套筒中旋轉伸縮機構中等腰梯形第一種拼接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4的各標注為:1旋轉伸縮機構,2外嚙合棘輪機構,3內嚙合棘輪機構,4嵌套機構,5固定機構,6支撐桿,7條狀槽孔,8底座,9棘爪,10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無極套筒,包括旋轉伸縮機構1、外嚙合棘輪機構2、內嚙合棘輪機構3、嵌套機構4和固定機構5;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的下表面設有多個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的長度與外嚙合棘輪機構2的厚度一致;所述外嚙合棘輪機構2上開有條狀槽孔7,所述條狀槽孔7的位置及個數分別與支撐桿6相對應,便于將支撐桿6卡在條狀槽孔7內;所述內嚙合棘輪機構3設置在嵌套機構4的內部;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外嚙合棘輪機構2、內嚙合棘輪機構3從上至下依次通過固定機構緊密固定。
如圖2所示,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由六個等腰梯形拼接而成,所述支撐桿6分布在每個等腰梯形中線的中心。
所述支撐桿6的位置根據所述等腰梯形的拼接方式而定,所述條狀槽孔6的恰好能容納旋轉伸縮機構1最小和最大時候的支撐桿6。
所述固定機構5的頂端連接棘輪,底端連接卡盤。
所述無極套筒還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一端與嵌套機構4緊密連接,所述底座8與嵌套機構4的連接處設有棘爪9,所述棘爪9的另一端設有彈簧10。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一種無極套筒,包括旋轉伸縮機構1、外嚙合棘輪機構2、內嚙合棘輪機構3、嵌套機構4和固定機構5;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的下表面設有多個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的長度與外嚙合棘輪機構2的厚度一致;所述外嚙合棘輪機構2上開有條狀槽孔7,所述條狀槽孔7的位置及個數分別與支撐桿6相對應,便于將支撐桿6卡在條狀槽孔7內;所述內嚙合棘輪機構3設置在嵌套機構4的內部;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外嚙合棘輪機構2、內嚙合棘輪機構3從上至下依次通過固定機構緊密固定。
如圖3所示,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由六個等腰梯形拼接而成,所述支撐桿6分布在每個等腰梯形中線的中心。
所述支撐桿6的位置根據所述等腰梯形的拼接方式而定,所述條狀槽孔6的恰好能容納旋轉伸縮機構1最小和最大時候的支撐桿6。
所述固定機構5的頂端連接棘輪,底端連接卡盤。
所述無極套筒還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一端與嵌套機構4緊密連接,所述底座8與嵌套機構4的連接處設有棘爪9,所述棘爪9的另一端設有彈簧10。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一種無極套筒,包括旋轉伸縮機構1、外嚙合棘輪機構2、內嚙合棘輪機構3、嵌套機構4和固定機構5;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的下表面設有多個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的長度與外嚙合棘輪機構2的厚度一致;所述外嚙合棘輪機構2上開有條狀槽孔7,所述條狀槽孔7的位置及個數分別與支撐桿6相對應,便于將支撐桿6卡在條狀槽孔7內;所述內嚙合棘輪機構3設置在嵌套機構4的內部;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外嚙合棘輪機構2、內嚙合棘輪機構3從上至下依次通過固定機構緊密固定。
如圖4所示,所述旋轉伸縮機構1由六個等腰梯形拼接而成,所述支撐桿6分布在每個等腰梯形中線的中心。
所述支撐桿6的位置根據所述等腰梯形的拼接方式而定,所述條狀槽孔6的恰好能容納旋轉伸縮機構1最小和最大時候的支撐桿6。
所述固定機構5的頂端連接棘輪,底端連接卡盤。
所述無極套筒還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一端與嵌套機構4緊密連接,所述底座8與嵌套機構4的連接處設有棘爪9,所述棘爪9的另一端設有彈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