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螺套機。
背景技術:
通信接插件的制作,把彈簧要裝入到外殼中,在現有一般是人工通過老虎鉗來進行制作,這種方式,定位有偏差,主要依賴工人的經驗熟練程度,而且效率低,次品率高。現在也有自動化的螺套機,但是設備成本高,投入大。
分析通信接插件的制作,主要是彈簧的定位問題,而且由于是彈性部件,依賴手工的情況下,不能有抖動,而且很容易滑掉,造成次品。解決彈簧定位的問題,可以極大的減少次品,而且能夠有效的提升制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現有通信接插件的制作效率低,次品率高。
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螺套機,包括包括底模4,所述底模位于主體1的中心的位置,主體1的左右側面各設有公燕尾座2,所述公燕尾座2裝在主體1內,主體1內的形狀和公燕尾座2匹配,公燕尾座2能在主體1內左右移動,所述每個公燕尾座2上方設有刀片9,刀片9的高度比主體1略高,還設有兩個手柄5,左手柄通過主體1左前側的槽和左側公燕尾座中的槽和左手柄杠桿回轉螺銷11連接,右手柄通過主體1右前側的槽和右側公燕尾座中的槽和右手柄杠桿回轉螺銷11連接,所述的手柄和公燕尾座2固定連接。
所述刀片9通過刀片固定螺10固定連接。
所述的手柄5通過燕尾座定位連接軸3和公燕尾座2固定連接。
所述的主體1下方固定有底板6。
在所述主體1的后左側和后右側都設有燕尾松緊調節(jié)螺絲10,所述燕尾松緊調節(jié)螺絲10和公燕尾座2接觸。
所述主體1的左右兩側都設有定位塊7,所述定位塊7上設有定位安裝孔14和調節(jié)螺絲螺母15,所述定位塊7通過定位安裝螺絲14穿過定位安裝孔安裝在對應的公燕尾座2上,所述調節(jié)螺絲螺母15和主體1接觸。
所述定位塊7拐角處安裝有復位銷。
在公燕尾座2和主體1之間設有燕尾塞鐵16。
在定位塊和燕尾公座之間固定有彈簧銷8。
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提供了螺套機,結構簡單,定位準備,生產效率高,幾乎不存在次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1。
圖2為本發(fā)明的機構示意圖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來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底模是用于放置安裝的部件,位于主體1的中心位置,主體1的左右側都設有公燕尾座2,公燕尾座2安裝在主體1內,主體1內形狀和公燕尾座2匹配,公燕尾座2能在主體1內左右移動。公燕尾座2上安裝有刀片,所述刀片是用于夾被安裝的部件,由于有左右各有公燕尾座2,兩個刀片向內共同用于夾被安裝的部件,使安裝部件被夾緊。
公燕尾座2的側面和公燕的尾巴形狀相似,所以命名為公燕尾座2。
本發(fā)明還設有兩個手柄5,左手柄通過主體1左前側的槽和左側公燕尾座中的槽和左手柄杠桿回轉螺銷連接,右手柄通過主體1右前側的槽和右側公燕尾座中的槽和右手柄杠桿回轉螺銷11連接。設置手柄5的部件,通過手柄5使公燕尾座2移動,當手柄5往手柄靠近的方向移動時,帶動公燕尾座2也往靠近的方向移動,使公燕尾座2上的刀片9固定住被安裝的部件,然后通過沖床等外部力量,將通信部件的彈簧裝入到外殼中去。
設置回轉螺銷11的目的在于,使手柄以回轉螺銷11為支點,起到杠桿的作用,從而使使用方便,使刀片將被加工部件夾的更緊。
在本發(fā)明中,刀片是通過刀片固定螺13固定在對應的公燕尾座2上。
所述的手柄通過燕尾座定位連接軸3和公燕尾座2固定連接。
所述的主體1的下方固定有底板6,用于磨具和手壓沖床連接。
主體1的在所述主體1的后左側和后右側都設有燕尾松緊調節(jié)螺絲10,所述燕尾松緊調節(jié)螺絲10和公燕尾座2接觸,用于調節(jié)公燕尾座2和主體1之間的緊固度。
所述主體1的左右兩側都設有定位塊7,所述定位塊7上設有定位安裝孔和調節(jié)螺絲螺母15,所述定位塊7通過定位安裝螺絲14穿過定位安裝孔安裝在對應的公燕尾座2上,所述調節(jié)螺絲螺母15和主體1接觸。這個定位塊7用于調節(jié)公燕尾座2的在主體1中左右移動的幅度。通過調節(jié)螺絲螺母15在調節(jié),移動幅度大點,調節(jié)螺絲螺母15逆時針轉動,移動幅度小些,調節(jié)螺絲螺母15順時針轉動。
在定位塊拐角處設有復位銷,用于使公燕尾座2恢復到原始狀態(tài)。
為了調整公燕尾座2和主體1之間的間隙,設置燕尾塞鐵16,所述燕尾塞鐵16為一鐵片,塞到公燕尾座2和主體1之間。公燕尾座2和主體1之間間隙大的情況下,定位精度上會有影響,通過燕尾塞鐵來使間隙變小,有利于刀片9定位的精度。
在定位塊和燕尾公座之間固定有彈簧銷。在原始情況下,兩個公燕尾座2上的刀片是分開的,通過手柄的作用刀片夾緊被加工的部件,加工完成后,松開手柄,由于彈簧銷的作用,公燕尾座2分開,使刀片也自動分開。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它們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fā)明的,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之精神和范圍內,自當可作各種變化或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
本技術:
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所界定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