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嵌條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用于形成兜孔的角切刀的嵌條縫紉機。
背景技術:
嵌條縫紉機是,適合于例如通過在衣服的衣身布料上縫合嵌條布并且在衣身布料和嵌條布上形成規(guī)定的切口,來形成衣兜的縫紉機。
即,在該嵌條縫紉機的縫制中,在針板上面重疊配置衣身布料和在其上面的嵌條布,并從其上面載置捆束器,該捆束器由底板部、和在其上面垂直立設的立板部構成,其剖面為倒T字狀。并且,將嵌條布的兩端部以分別從捆束器的底板部的上面沿著立板部的各個平面進行了折疊的狀態(tài)進行保持,在利用送布機構向規(guī)定的方向搬送各個布料的同時,在捆束器的立板部的兩側利用兩根機針進行縫制。另外,在上述的縫制時,與機針的上下運動同步地使中央切刀上下運動,形成用于形成衣兜的開口部的直線狀中央切口,然后,通過被配置成大致V字狀的角切刀的上下運動,形成與該中央切口的兩端部側連續(xù)的兩叉分支的大致V字狀的角切口,這樣地進行縫制。
然后,在完成縫制后,通過進行一次翻轉,使嵌條布通過中央切口內,來形成衣兜。
另外,以往提出有這樣一種具有角切刀的角切刀裝置,其被設在配置縫紉機主體的工作臺板的下方。而且,所述角切刀裝置需要進行切刀的調整等的維護,為了使該調整作業(yè)易于操作,能夠把角切刀裝置從工作臺板下方移動到工作臺板的外側。
具體是,提出有一種具有如下結構的角切刀裝置,即,在角切刀裝置設有旋轉支點,在進行切刀的調整等的維護時,使角切刀裝置以該旋轉支點為中心旋轉移動,從工作臺板下方的位置移動到工作臺板外側的位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0-107474號公報但是,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以往的嵌條縫紉機,由于構成為通過使角切刀裝置基于旋轉支點進行旋轉移動而移動到易于進行切刀的調整等調整作業(yè)的位置,所以在移動時形成為只通過旋轉支點軸的懸臂支承,因而存在著在調整作業(yè)中容易使角切刀裝置變成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的問題。
另外,在進行切刀的調整等時,使角切刀裝置旋轉移動的結果是,在操作者位于工作臺板與進行了旋轉移動的角切刀之間的情況下,調整作業(yè)時的角切刀裝置的朝向與操作者使用時相反,因而產生了在調整作業(yè)時,使操作者對裝置的朝向混亂不清,而難于進行調整作業(yè)的問題。
并且,在基于旋轉移動的角切刀的移動中,由于旋轉支點位于工作臺板下方,所以即便使裝置旋轉,旋轉支點附近的部分也不能充分移出到工作臺板的外側,因而存在著難于進行旋轉支點附近的角切刀的調整作業(yè)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在角切刀裝置的調整作業(yè)時能夠維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在調整作業(yè)時使操作者易于操作,并能夠在角切刀的可移動的全范圍內進行調整作業(yè)的嵌條縫紉機。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第一技術方案提供一種嵌條縫紉機,其包括工作臺,其具有多個腳體、和由所述腳體支承在所述腳體上方的工作臺板;縫紉機主體,其被配置在所述工作臺板的一端側的上面,并具有在下端上下運動地保持兩根機針的針桿;送布裝置,其向所述工作臺板的前后方向搬送被載置在所述工作臺板上的被縫制物,以使通過所述兩根機針的上下運動來形成平行的兩條線跡;中央切刀,其被配置在所述針桿的附近,在所述被縫制物由所述送布裝置送來時,在所述兩條線跡之間形成直線狀切口;和角切刀裝置,其具有角切刀和驅動所述角切刀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并被配置在所述送布裝置的送布方向的下游側且被配置在所述工作臺板下方,對由所述送布裝置搬送來的位于所述角切刀上方的所述被縫制物,通過使所述角切刀上升并從所述工作臺板下方突出出來,在所述直線狀切口的長度方向的外側,形成與所述直線狀切口連續(xù)的大致V字狀切口,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第一導向部件,其被支承在所述工作臺的所述工作臺板下方,并沿著所述工作臺板的左右方向而被配置;和第二導向部件,其被固定于所述角切刀裝置,并被所述第一導向部件可直線移動地支承,所述角切刀裝置構成為,通過經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件進行直線移動,能夠從所述工作臺板下方、向左右方向的外方被拉出,被拉出到至少使所述角切刀到達所述工作臺板的端緣外側的位置。
這樣,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技術方案,在進行角切刀裝置的調整作業(yè)時,能夠以兩側支承的平行移動的方式使角切刀裝置移動,而不是使角切刀裝置以懸臂支承的方式旋轉移動。由此,在角切刀裝置的調整作業(yè)時可維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另外,由于在使用時和調整作業(yè)時的裝置的朝向不變,所以在調整作業(yè)時操作者可容易地進行操作。并且,由于在調整作業(yè)時角切刀裝置整體能夠露出在工作臺板的外側,所以能夠在角切刀可移動的全部的范圍內進行調整作業(yè)。
另外,所謂“角切刀到達工作臺板的端緣外側”是指從工作臺上面的垂直上方觀察,從成為工作臺的正下方的區(qū)域脫出的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第二技術方案的特征是,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技術方案的嵌條縫紉機中,所述角切刀裝置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件被支承于所述工作臺。
這樣,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技術方案,由于角切刀裝置通過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件被支承于工作臺,所以能夠以簡單的結構實現角切刀裝置的支承和調整作業(yè)時的拉出。
根據本發(fā)明,可順利且可靠地進行角切刀裝置的調整作業(yè),其結果是,可構成能夠以良好的狀態(tài)動作的嵌條縫紉機。
圖1是表示應用了本發(fā)明的一個適當的實施方式的嵌條縫紉機的整體概略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由中央切刀形成的直線狀切口、由角切刀形成的切口、與由兩根機針形成的線跡的配置關系的說明圖;圖3是表示圖1的嵌條縫紉機所具備的角切刀裝置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將圖1的角切刀裝置從工作臺板下方拉出了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5是圖4的俯視圖;圖6是表示兩個導向部件的配合狀態(tài)的剖面圖。
圖中10-嵌條縫紉機;11-工作臺;11a-工作臺板;11b-腳體;12-縫紉機主體;13-針板;20-送布裝置;21-大壓腳;22-支承體;30-捆束器;31-底板部;32-立板部;41-機針;51-中央切刀;90-角切刀裝置;91-角切刀;60-導向部件;61-第一導向部件;62-第二導向部件;63-把手;B-嵌條布;M-衣身布料;S-中央切口;V-角部切口;T-線跡;F-送布方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圖1~圖6,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即嵌條縫紉機10進行說明。但本發(fā)明的范圍不限于圖示例。
圖1是表示嵌條縫紉機10的整體概略結構的立體圖。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各個圖中所示的XYZ軸為基準來確定各個方向,Z軸方向與后述的機針41的上下運動方向一致,進行縫制作業(yè)的平面與Z軸方向垂直,將與該作業(yè)平面平行的、進行送布的方向設為X軸方向,將與作業(yè)平面平行并與X軸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Y軸方向。另外,把X軸方向稱為前后方向,把Y軸方向稱為左右方向,把Z軸方向稱為上下方向。
如圖2所示,嵌條縫紉機10是如下這樣的縫紉機,其在衣身布料M上,以兩條平行的線跡T縫合嵌條布B,并且形成沿著這些布料的送布方向F(圖1的X軸方向的左上方向)的直線狀中央切口S、和在該中央切口S的兩端部形成的大致V字狀的角切口V。
而且,該嵌條縫紉機10包括工作臺11,其具有成為縫制的操作臺的工作臺板11a、以及支承該工作臺板的多個腳體11b;縫紉機主體12,其被配置在工作臺板11a的一端側上面,并具有在下端可上下運動地保持兩根機針41的針桿;送布裝置20,其將被載置在工作臺板上的包括衣身布料M和嵌條布B的布料(被縫制物)向送布方向F進行搬送;捆束器30,其具有長尺平板狀的底板部31、和沿著底板部31的長度方向在其上面垂直立設的立板部32,在衣身布料M的上側,從上方按壓嵌條布B;以及針上下運動機構,其位于捆束器30的送布方向F的下游側附近,在該捆束器30的立板部32兩側進行落針,通過所述兩根機針41的上下運動來形成兩條平行的線跡T。
另外,嵌條縫紉機10具有中央切刀機構、角切刀裝置90以及對各部進行控制的動作控制部,所述中央切刀機構被支承于所述針桿附近的縫紉機主體12,在布料B、M被送布裝置20送來時,在各個機針41的送布方向F的下游側的各個機針41的中間使中央切刀51升降,從而在各個布料B、M上的兩條線跡T之間形成直線狀中央切口S,所述角切刀裝置90具有角切刀91和使該角切刀91升降(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其被配置在所述送布裝置20的送布方向F的下游側且被配置在所述工作臺板11a的下方,對由所述送布裝置20送來的位于所述角切刀91上方的所述布料,通過使所述角切刀91上升,使其從所述工作臺板11a的下方突出出來,由此,形成與中央切口S的長度方向兩外側的位置連續(xù)的大致V字狀的角切口V。
下面,對角切刀裝置90以及該角切刀裝置90的導向部件60進行詳細說明。
這里,圖3~圖5是表示角切刀裝置90以及該角切刀裝置90的導向部件60的圖。
如圖1所示,角切刀裝置90被配置在工作臺板11a的下方的送布裝置20的大壓腳21、21的通過路徑上,通過將角切刀91從下方插入由送布裝置20搬送來的嵌條布B和衣身布料M,在成為中央切口S的兩端的位置形成大致V字狀的角切口V。
即,角切刀裝置90具有沿著送布方向F隔開間隔而配置的兩個角切刀91、91;和通過規(guī)定的動力傳遞機構使各個角切刀91分別進行上下運動的作為驅動機構的汽缸92、92。
各個角切刀91由排列成從其前端側觀察的形狀為V字狀的一對三角形狀的切刀構成,并將該前端部支承為朝向上方的狀態(tài)。
而且,兩個角切刀91被分別支承為各自所形成的大致V字狀的角切口V的開口部朝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另外,兩個角切刀91的間隔可調。
所述角切刀裝置90,如果通過送布裝置20將形成了兩條線跡T和中央切口S的布料B、M搬送到角切刀裝置90的正上方的位置,則通過使兩個切刀91在中央切口S的兩端部上下運動,在布料B、M上形成兩個大致V字狀的切口V。
另外,在角切刀裝置90附近的規(guī)定的位置,設有導向部件60,該導向部件60用于在對角切刀裝置90進行切刀的調整等維護時,將角切刀裝置90從工作臺板11a下方拉出到圖4所示的易于進行操作的外側。該導向部件60由被配置于工作臺11的第一導向部件61、和被配置于角切刀裝置90的第二導向部件62構成,通過使第一導向部件61以及第二導向部件62配合來發(fā)揮作為導向部件的功能。
第一導向部件61是長尺板狀的部件,如圖6所示,沿著長度方向彎曲上下端緣而形成導向槽61a、61b,并且,以使所述第一導向部件61的長度方向沿著工作臺板11a的左右方向(Y軸方向)成為大致平行的方式,將第一導向部件61配置在工作臺11的工作臺板11a的下方的保持角切刀裝置90整體的框體的X軸方向兩側。在工作臺板11a的前后方向(X軸方向)具有一對(兩條)該第一導向部件61。
第二導向部件62是長尺平板狀的部件,其被固定于角切刀裝置90的框體的兩側面。該第二導向部件62被配置成,可滑動地嵌合于所述第一導向部件61的導向槽61a、61b,并且其長度方向與工作臺板11a的左右方向(Y軸方向)大致平行,通過沿著所述導向槽61a、61b直線移動,能夠將角切刀裝置90向工作臺板11a的左右方向(在本實施方式中,是Y軸方向上的近前側或下側)拉出。
這樣,角切刀裝置90,經由第一導向部件61和第二導向部件62被能夠直線移動地支承于工作臺11,并且至少角切刀91能夠到達工作臺板11a的端緣外側,即,能夠從工作臺板11a的下方沿著所述左右方向被拉出到工作臺板11a的外側(在本實施方式中,是Y軸方向上的近前側或下側)。另外,在角切刀裝置90的拉出方向的近前側(圖3和圖4的Y軸方向的近前側),設有把手63,以便在利用第一導向部件61和第二導向部件62拉出角切刀裝置90時,容易拉出。
另外,角切刀裝置90設有未圖示的止動部件,其在所述角切刀裝置90位于工作臺板11a下方而能夠在嵌條布B和衣身布料M上形成V字狀切口的動作位置時,由未圖示的鎖定部件固定在動作位置,并且在通過第一導向部件61和第二導向部件62,角切刀91進行直線移動而被拉出到位于工作臺板11a外側(工作臺板11a的端緣的外側)的調整位置時,阻止角切刀91向拉出方向的移動,以免被過度地拉出,操作者在解除了基于上述的鎖定部件的鎖定之后,把角切刀裝置90從動作位置拉出到調整位置,能夠對角切刀裝置90進行調整。
關于導向部件60的結構,在第一導向部件61、第二導向部件62之間,也可以采用例如介入滾珠、滾柱的結構、相互滑動的結構等那樣的能夠使相互間滑動的各種導向結構。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嵌條縫紉機,工作臺在工作臺板的前后方向的兩側具有被支承在工作臺板下方、并沿著工作臺板的左右方向而被配置的第一導向部件,并且,角切刀裝置具有與第一導向部件嵌合的第二導向部件,并通過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件被支承于工作臺,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件能夠把角切刀裝置向工作臺板的左右方向拉出,直到至少使角切刀到達工作臺板的外側,所以,在進行角切刀裝置的調整作業(yè)時,能夠以兩側支承的平行移動的方式使角切刀裝置移動,而不是把角切刀裝置以懸臂支承的方式旋轉移動。由此,在角切刀裝置的調整作業(yè)時可維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另外,由于在使用時和調整作業(yè)時的裝置的朝向不變,所以在調整作業(yè)時操作者可容易地進行操作。并且,由于在調整作業(yè)時角切刀裝置整體能夠露出在工作臺板的外側,所以能夠在角切刀可移動的全部的范圍內進行調整作業(yè)。
其結果是,可順利且可靠地進行角切刀裝置的調整作業(yè),從而,可構成能夠以良好的狀態(tài)動作的嵌條縫紉機。
另外,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顯而易見,可進行適宜的變更。
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導向部件62被配置在角切刀裝置90的兩側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在其他部位,例如角切刀裝置90兩側附近的下面?zhèn)鹊?。此時,當然也要配合該第二導向部件62的位置來配置第一導向部件61。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分別至少設置了兩個第一導向部件61和第二導向部件62,但也可以通過設置覆蓋角切刀裝置90的下方的框體,在該框體的下方大致中央部分設置一個第二導向部件,同時在工作臺11設置與該一個的第二導向部件嵌合并進行直線移動的第一導向部件,能夠分別利用一個第一導向部件和第二導向部件把角切刀裝置拉出。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角切刀裝置90是通過第一導向部件61和第二導向部件62被支承于操作工作臺11,但也可以構成為在通常運轉時,事先利用固定螺釘或鉤等支承部件把角切刀裝置90支承于操作工作臺11,只在為了進行調整而把角切刀裝置90拉出的情況下,在解除了支承部件的支承后通過第一導向部件61和第二導向部件62把角切刀裝置90拉出。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通常對兩個導向部件61和62施加的負荷小,所以能以更低成本構成兩導向部件61和62。
權利要求
1.一種嵌條縫紉機,其包括工作臺,其具有多個腳體、和由所述腳體支承在所述腳體上方的工作臺板;縫紉機主體,其被配置在所述工作臺板的一端側的上面,并具有在下端上下運動地保持兩根機針的針桿;送布裝置,其向所述工作臺板的前后方向搬送被載置在所述工作臺板上的被縫制物,以使通過所述兩根機針的上下運動來形成平行的兩條線跡;中央切刀,其被配置在所述針桿的附近,在所述被縫制物由所述送布裝置送來時,在所述兩條線跡之間形成直線狀切口;和角切刀裝置,其具有角切刀和驅動所述角切刀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并被配置在所述送布裝置的送布方向的下游側且被配置在所述工作臺板下方,對由所述送布裝置搬送來的位于所述角切刀上方的所述被縫制物,通過使所述角切刀上升并從所述工作臺板下方突出出來,在所述直線狀切口的長度方向的外側,形成與所述直線狀切口連續(xù)的大致V字狀切口,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第一導向部件,其被支承在所述工作臺的所述工作臺板下方,并沿著所述工作臺板的左右方向而被配置;和第二導向部件,其被固定于所述角切刀裝置,并被所述第一導向部件可直線移動地支承,所述角切刀裝置構成為,通過經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件進行直線移動,能夠從所述工作臺板下方、向左右方向的外方被拉出,被拉出到至少使所述角切刀到達所述工作臺板的端緣外側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條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切刀裝置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件被支承于所述工作臺。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嵌條縫紉機,其在角切刀裝置的調整作業(yè)時能夠維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并且在調整作業(yè)時使操作者容易進行操作,且能夠在角切刀的可移動的全部范圍內進行調整作業(yè)。在嵌條縫紉機(10)中,工作臺(11)具有被支承在縫紉機工作臺板(11a)的下方,并沿著縫紉機工作臺的左右方向配置的第一導向部件(61),并且,角切刀裝置(90)具有與第一導向部件嵌合并進行直線移動的第二導向部件(62),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件構成為能夠把角切刀裝置向縫紉機工作臺的左右方向拉出到至少使角切刀(91)到達縫紉機工作臺的外側的位置。
文檔編號D05B37/00GK1904176SQ20061010805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高瀨秀紀 申請人:重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