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制劑用于制備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藥物中的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藥物中的用途,由白術(shù)、茯苓、芡實、薏苡仁、厚樸、茅香花、粳米、當歸、人參和甘草制成。本發(fā)明遵循君、臣、佐、使的制方規(guī)律,用藥適宜,配伍嚴謹,主次分明,相互增益,可補脾養(yǎng)胃、調(diào)和胃氣、利水滲濕、補中益氣、健脾益氣。本發(fā)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針對性強,顯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用藥藥材皆為中國藥典所列,精簡,量少,來源廣,成本低,制備工藝簡單易行,適合工業(yè)化生產(chǎn)。
【專利說明】中藥制劑用于制備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藥物中的用途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用于制備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 胃炎藥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shù)】
[0002]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是指由各種原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癥改變,在 纖維胃鏡檢查中,慢性胃炎占所有胃病的80%以上。
[0003] 中藥在治療慢性胃炎方面有著標本兼治,療效溫和、不易復(fù)發(fā)的優(yōu)點。胃炎在中醫(yī) 上可分為四類,分別為:肝胃氣滯型、脾虛胃熱型、脾胃虛弱型、胃陰不足型。胃炎的病因較 復(fù)雜,其病位皆在于胃脘以下,始則與脾胃有關(guān),繼而損及肝、腎。其病機多由脾胃素虛,內(nèi) 外之邪乘而襲之,使脾之清陽不升,胃之濁陰不降所致。各種致病因素往往互相關(guān)系,病機 有虛實之分,始之初起以實邪為主,外感六淫,情志郁結(jié),或因食、氣、痰、濕、熱所致;久病則 以虛為主,或虛實相兼,寒熱錯雜。
[0004] 脾虛胃弱型胃炎是慢性胃炎的常見類型,主要證候見胃脘隱痛、喜按喜暖、食后脹 滿、嘔吐清涎、納食減少、腹瀉便溏、四肢酸軟、畏寒喜暖、面色不華、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細 弱或沉細,為中虛有寒,脾陽不振之征。中醫(yī)講求辨證論治,針對不同類型的胃炎,應(yīng)當對癥 下藥,合理的藥物配伍才能起到縮短病程、完全治愈的作用,相反,藥物與病機不符,不但起 不到顯著的療效,甚至會因藥性相反而加重病情。
[0005] 目前公開的治療胃炎的發(fā)明專利有很多,例如: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zhí)枺?201210456054. Χ、201210024008· 2、201110413544· 7均公開了治療胃炎的中藥配方及制備 方法。但現(xiàn)有的治療胃炎的中藥制劑缺乏針對性,未做到辨證治療,對癥下藥,給醫(yī)者和患 者帶來諸多不便。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針對性強、見效快、療程 短、服用方便的治療脾虛胃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藥。
[0007]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 一種中藥制劑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藥物中的用途,所述的中藥制劑由白術(shù)、 茯苓、芡實、薏苡仁、厚樸、茅香花、粳米、當歸、人參和甘草制成。它們的重量配比如下: 白術(shù)17-27 茯苓11-25 芡實9-23 薏苡仁9-21 厚樸3-13 茅香花3-13 粳米3-11 當歸1-9 黨參1-9 甘草2_10 ; 所述的中藥制劑優(yōu)選為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白術(shù)19-25 茯苓15-21 芡實13-21 薏苡仁11-17 厚樸5_11 茅香花5-11 粳米5-9 當歸1-7 黨參3-9 甘草2_7 ; 所述的中藥制劑具體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白術(shù)22 茯苓18 芡實14 薏苡仁16 厚樸8 茅香花6 粳米6 當歸2 黨參4 甘草4 ; 所述的中藥制劑具體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白術(shù)20 茯苓20 芡實18 薏苡仁12 厚樸6 茅香花6 粳米6 當歸2 黨參6 甘草4 ;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所述的中藥制劑的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將芡實、薏苡仁、茅香花、黨參、甘草去雜質(zhì),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2) 將粳米去核后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3) 將上述步驟(1)和步驟(2)制備的粗粉混合均勻后,加入6-12倍量水浸泡1-3小 時,煎煮3-5小時;過濾,濾渣加入3-6倍量水,煎煮2-4小時;過濾,濾渣再次加入1-3倍量 7K,煎煮1-2小時,過濾,合并三次濾液,濾液濃縮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1. 15-1. 20的濃 液,備用; (4) 稱取白術(shù)、茯苓、厚樸、當歸,用5-10倍量體積比為90%的乙醇提取兩次,每次5-8 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濾液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1. 15-1. 20的濃液,備 用; (5) 將上述步驟(3)和步驟(4)制成的濃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1. 35的稠 膏,減壓干燥,粉碎后過80-200目篩,得到均勻的細粉; (6) 將步驟(5)得到的細粉混勻裝入膠囊殼制成膠囊劑,或加入相應(yīng)輔料制成顆粒劑、 微丸或片劑。
[0008] 本發(fā)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成分,其中白術(shù):歸脾、胃經(jīng),健脾益 氣,燥濕利水;茯苓:歸心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滲濕利尿;芡實:歸脾腎經(jīng),補脾止瀉,固腎澀精; 薏苡仁:歸脾、胃、肺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止瀉;厚樸:燥濕消痰,下氣除滿;茅香花:溫胃,止 痛、止嘔;粳米:益氣溫中,養(yǎng)胃和脾,除濕止瀉;當歸: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黨 參: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上述 諸藥中,白術(shù)為君藥,益氣健脾,行氣化滯,對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起到主要治療作用;茯 苓、芡實為臣藥,其中,茯苓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癥,芡實藥性溫和,歸脾、腎,輔助君藥加強 治療兼癥;薏苡仁、厚樸、茅香花、粳米、當歸、黨參為佐藥,其中,厚樸、茅香花、當歸協(xié)助君、 臣藥加強治療主證,薏苡仁、粳米、黨參治療次要的兼證;甘草為使藥,在于調(diào)和諸藥藥效。 方劑遵循君、臣、佐、使的制方規(guī)律,用藥適宜,配伍嚴謹,主次分明,恰和病情。
[0009] 本發(fā)明和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如下技術(shù)效果: 1、本發(fā)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發(fā)揮中藥辨證治療的效果,用藥適宜, 配伍嚴謹,主次分明,恰和病情,對脾虛胃弱型慢性胃炎的治療針對性強。
[0010] 2、本發(fā)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顯效快,治愈率高,療程短。
[0011] 3、本發(fā)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可以制備成口服制劑,例如膠囊、 丸劑、顆粒劑或其它劑型,口感佳,避免了中藥煎煮所帶來的諸多不便。
[0012] 4、本發(fā)明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用藥精簡,用藥量少,藥材皆為中國藥典所 列,來源廣、成本低。
[0013] 5、本發(fā)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藥制劑,制備工藝簡單易行,適合工業(yè)化 生產(chǎn)。
[001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這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種修改或改進,但是只要不脫離本發(fā) 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nèi)。
[0015] 實施例1膠囊劑的制備 制備方法如下: (1) 將芡實、薏苡仁、茅香花、黨參、甘草去雜質(zhì),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2) 將粳米去核后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3) 稱取步驟1中的突實14 kg,薏該仁16 kg,茅香花6 kg,黨參4 kg,甘草4 kg,稱取 步驟(2)中的粳米6 kg,將上述粗粉混合均勻后,加入10倍量水浸泡2小時,煎煮5小時; 過濾,濾渣加入4倍量水,煎煮3小時;過濾,濾渣再次加入2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 并三次濾液,濾液濃縮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1. 15-1. 20的濃液,備用; (4) 稱取白術(shù)22 kg、茯苓18 kg、厚樸8 kg、當歸2 kg,用10倍量體積比為90%的乙 醇提取兩次,每次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濾液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 1. 15-1.20的濃液,備用; (5) 將上述步驟(3)和步驟(4)制成的濃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1. 35的稠 膏,減壓干燥,粉碎后過100目篩,得到均勻的細粉; (6) 將步驟(5)得到的細粉混勻裝入膠囊殼制成膠囊劑。
[0016] 實施例2膠囊劑的制備 (1) 將芡實、薏苡仁、茅香花、黨參、甘草去雜質(zhì),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2) 將粳米去核后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3) 稱取步驟1中的突實18 kg,薏該仁12 kg,茅香花6 kg,黨參6 kg,甘草4 kg,稱 取步驟(2)中的粳米6 kg,將上述粗粉混合均勻后,加入8倍量水浸泡3小時,煎煮4小時; 過濾,濾渣加入3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加入3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 并三次濾液,濾液濃縮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1. 15-1. 20的濃液,備用; (4) 稱取白術(shù)20 kg、茯苓20 kg、厚樸6 kg、當歸2 kg,用8倍量體積比為90%的乙 醇提取兩次,每次6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濾液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 1. 15-1.20的濃液,備用; (5) 將上述步驟(3)和步驟(4)制成的濃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1. 35的稠 膏,減壓干燥,粉碎后過100目篩,得到均勻的細粉; (6) 將步驟(5)得到的細粉混勻裝入膠囊殼制成膠囊劑。
[0017] 實施例3顆粒劑的制備 制備方法如下: (1) 將芡實、薏苡仁、茅香花、黨參、甘草去雜質(zhì),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2) 將粳米去核后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3) 稱取步驟1中的突實16 kg,薏該仁14 kg,茅香花7 kg,黨參4 kg,甘草6 kg,稱 取步驟(2)中的粳米6 kg,將上述粗粉混合均勻后,加入10倍量水浸泡4小時,煎煮3小 時;過濾,濾渣加入4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再次加入2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 合并三次濾液,濾液濃縮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1. 15-1. 20的濃液,備用; (4) 稱取白術(shù)22 kg、茯苓16 kg、厚樸7 kg、當歸2 kg,用10倍量體積比為90%的乙 醇提取兩次,每次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濾液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 1. 15-1.20的濃液,備用; (5) 將上述步驟(3)和步驟(4)制成的濃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1. 35的稠 膏,減壓干燥,粉碎后過100目篩,得到均勻的細粉; (6) 將步驟(5)得到的細粉混勻,加入糊精、蔗糖、95%乙醇適量,制粒,得本發(fā)明顆粒 劑。
[0018] 臨床資料 一、本發(fā)明中藥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觀察: 1. 1 一般資料 本發(fā)明對160例脾虛胃弱型慢性胃炎患者進行了臨床對比用藥觀察,其中男90例,女 70例,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者60歲。脾虛胃弱型慢性胃炎癥狀為:胃脘隱痛,或隱隱作 痛,按之較舒適,喜進熱食,食后腹脹,嘔吐清涎,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大便溏薄等。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其中本發(fā)明中藥治療組70例,理療治療組45例,對照治療組45 例。
[0019] 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組:服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制備的膠囊劑,每日三次,每次2粒,飯后服用。7天 一療程,連服3個療程。
[0020] 理療治療組:以超短波或紅外線在上腹部理療,治療21天。
[0021] 對照治療組:服用胃康靈膠囊,一日3次,一次4粒,,7天一療程,連服3個療程。
[0022]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胃部隱痛、脹痛等胃部疼痛癥狀消失,食后腹脹、嘔吐消失,胃動力恢復(fù),新陳代 謝恢復(fù)正常 顯效:胃部疼痛癥狀減輕,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胃動力有所恢復(fù)。
[0023] 無效:癥狀無改善。
[0024] 治療結(jié)果,參見表1 表1三種治療方法治療慢性胃炎的療效數(shù)據(jù)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中藥制劑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型慢性胃炎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 藥制劑由白術(shù)、茯苓、芡實、薏苡仁、厚樸、茅香花、粳米、當歸、人參和甘草制成。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制備而成: 白術(shù)17-27 茯苓11-25 芡實9-23 薏苡仁9-21 厚樸3-13 茅香花3-13 粳米3-11 當歸1-9 黨參1-9 甘草2-10。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制備而成: 白術(shù)19-25 茯苓15-21 芡實13-21 薏苡仁11-17 厚樸5_11 茅香花5-11 粳米5-9 當歸1-7 黨參3-9 甘草2-7。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制備而成: 白術(shù)22 茯苓18 芡實14 薏苡仁16 厚樸8 茅香花6 粳米6 當歸2 黨參4 甘草4。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制備而成: 白術(shù)20 茯苓20 芡實18 薏苡仁12 厚樸6 茅香花6 粳米6 當歸2 黨參6 甘草4。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 步驟: (1) 將芡實、薏苡仁、茅香花、黨參、甘草去雜質(zhì),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2) 將粳米去核后洗凈、烘干,粉碎成粗粉; (3) 將上述步驟(1)和步驟(2)制備的粗粉混合均勻后,加入6-12倍量水浸泡1-3小 時,煎煮3-5小時;過濾,濾渣加入3-6倍量水,煎煮2-4小時;過濾,濾渣再次加入1-3倍量 7jC,煎煮1-2小時,過濾,合并三次濾液,濾液濃縮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1. 15-1. 20的濃 液,備用; (4) 稱取白術(shù)、茯苓、厚樸、當歸,用5-10倍量體積比為90%的乙醇提取兩次,每次5-8 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濾液至60°C環(huán)境下相對密度為1. 15-1. 20的濃液,備 用; (5) 將上述步驟(3)和步驟(4)制成的濃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1. 35的稠 膏,減壓干燥,粉碎后過80-200目篩,得到均勻的細粉; (6) 將步驟(5)得到的細粉混勻裝入膠囊殼制成膠囊劑,或加入相應(yīng)輔料制成顆粒劑、 微丸或片劑。
【文檔編號】A61K36/8994GK104491577SQ201410771554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2月16日
【發(fā)明者】鄧鳳桂 申請人:廣東聚智誠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