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型外轉子電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外轉子電機,具有的缺點有:
一、因為底座到負載之間的距離具有一定規(guī)則,而現(xiàn)有技術中的電機軸為一體一根的,并且連接位置是從固定點,到底座再到負載,此類設計的電機軸,長度過長,固定點到底座這段的電機軸只是簡單的起到固定的作用,而不算在底座到負載的長度之中;
二、因為電機軸為一體設置并且如果電機軸硬度過小的話,會導致電機在旋轉的過程中很可能出現(xiàn)晃動從而對軸承的邊緣處起到頂壓作用而破壞軸承,而在電機軸與負載的連接部處,電機硬度較高則容易斷,并且多數(shù)電機軸的端部需要進行銑扁,因此也就帶了電機軸在旋轉過程中更加容易折斷也易發(fā)生振動的情況;
三、電機端蓋一般選擇使用鋁合金來保證電機效率,但是鋁合金在與電機軸固定的時候,剛度過低,從而也就帶來了連接效果過低的情況,而選擇硬度較高的電機端蓋的話,也就導致了電機效率過低的情況。
綜上,能夠提供一個在保證電機效率的前提下,既可以提高電機端蓋連接強度,又可以提高電機軸旋轉的穩(wěn)定程度,并且保證電機軸與電機本體的連接強度的外轉子電機便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型外轉子電機來解決以上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進型外轉子電機,包括從內到外依次設置的軸承室組件、定子組件、轉子組件和電機殼體,所述電機殼體包括連接環(huán)、外軸、內軸、電機內蓋、固定件和電機側蓋,所述連接環(huán)上具有連接端頭,所述外軸的下端的外壁與所述連接端頭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內軸的上端的外壁與所述連接環(huán)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外軸與所述內軸同軸,所述連接環(huán)的下部的所述內軸上套定有所述固定件,所述電機內蓋的上端面與所述連接環(huán)的下底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內蓋的內壁與所述固定件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內蓋的上端面為平面且與所述內軸垂直,所述連接環(huán)的下底面為平面且與所述內軸垂直,所述軸承室組件套定在所述內軸上,所述電機側蓋的內壁與所述轉子組件的側壁固定連接并且與所述電機內蓋的外壁貼合。
進一步地,所述定子組件包括定子本體、第一固定環(huán)、第一連接柱和底座環(huán),所述定子本體上設置有定子槽,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設置在所述定子本體的上部,所述底座環(huán)設置在所述定子本體的下部,所述第一連接柱設置在所述定子槽中,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所述第一連接柱和所述底座環(huán)一體注塑成型,所述轉子組件包括轉子本體、電機外蓋、第二固定環(huán)、第二連接柱和第三固定環(huán),所述電機外蓋設置在所述電機側蓋的上部,所述電機外蓋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電機內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通孔相互連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轉子本體上設置有轉子槽,所述第二固定環(huán)設置在所述轉子本體的上部,所述第三固定環(huán)設置在所述轉子本體的下部,所述第二連接柱設置在所述轉子槽中,所述電機外蓋、所述第二固定環(huán)、所述第二連接柱和所述第三固定環(huán)一體注塑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室組件包括底蓋、軸承室本體、第一軸承、中間環(huán)、卡環(huán)、墊圈和第二軸承,所述軸承室本體的外壁分別與所述底座環(huán)的內壁、所述定子本體的內壁和所述第一固定環(huán)的內壁貼合,所述第一軸承、所述中間環(huán)和所述第二軸承從上到下依次套設在所述內軸上,所述卡環(huán)套定在所述第二軸承的下部的所述內軸上并且與所述第二軸承的下底面貼合,所述底蓋的外壁與所述底座環(huán)的內壁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室本體的側壁上具有第一環(huán)形凸起,所述第一環(huán)形凸起的上部與所述定子本體的底面貼合,所述第一環(huán)形凸起的外徑大于所述定子本體的內徑。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環(huán)的底部的周向上開設有若干個定位柱,所述電機內蓋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定位孔中。
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室本體的上部具有第二環(huán)形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外軸的硬度為15HRC~30HRC,所述內軸的硬度大于40HRC。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內蓋和所述電機側蓋的材料為鋼,所述電機外蓋、所述第二固定環(huán)、所述第二連接柱和所述第三固定環(huán)的材料為純鋁。
進一步地,所述內軸的外壁與所述固定件的內壁壓接,所述固定件的外壁與所述電機內蓋的內壁壓接,所述底蓋的外壁與所述底座環(huán)的內壁壓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此種改進型外轉子電機,首先,通過電機軸分開設計成外軸和內軸兩部分,很好的實現(xiàn)了內軸部分硬度高,外軸部分硬度低的效果,從而提高內軸部分在工作的時候的穩(wěn)定程度,防止內軸在工作的時候的損壞軸承室組件。
其次,通過底座環(huán)、外軸、固定件、內軸到負載的設計,很好的利用了底座環(huán)到負載之間具有一定規(guī)則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成本;
再而,因為外軸與內軸的分開設計,則內軸可為標準軸,而外軸則可以根據(jù)負載的不同的需求,進行更換,從而提高本外轉子電機的適用性;
然后,通過電機蓋的材料為鋼,提高了電機蓋的連接強度,雖然降低了電機的效率,但是圓環(huán)體、第二固定環(huán)、第二連接柱和第三固定環(huán)的材料為純鋁,從而彌補了電機蓋降低效率的效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
最后,通過第一環(huán)形凸起的設置,形成止口,配合底蓋很好的固定了軸承室,通過第二環(huán)形凸起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止水流入軸承室本體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型外轉子電機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型外轉子電機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環(huán)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機內蓋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框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電機外蓋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框圖。
圖中:1、連接環(huán),2、外軸,3、內軸,4、電機內蓋,5、固定件,6、電機側蓋,7、定子本體,8、第一固定環(huán),9、第一連接柱,10、底座環(huán),11、轉子本體,12、電機外蓋, 13、第二固定環(huán),14、第二連接柱,15、第三固定環(huán),16、底蓋,17、軸承室本體,18、第一軸承,19、中間環(huán),20、卡環(huán),21、墊圈,22、第二軸承,23、第一環(huán)形凸起,24、第二環(huán)形凸起,a1、連接端頭,a2、定位柱,a3、定位孔,a4、第二通孔,a5、第一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型外轉子電機,包括從內到外依次設置的軸承室組件、定子組件、轉子組件和電機殼體,電機殼體包括連接環(huán)1、外軸2、內軸3、電機內蓋4、固定件5和電機側蓋6,連接環(huán)1上具有連接端頭a1,外軸2的下端的外壁與連接端頭a1的內壁固定連接,內軸3的上端的外壁與連接環(huán)1的內壁固定連接,外軸2與內軸3同軸,連接環(huán)1的下部的內軸3上套定有固定件5,電機內蓋4的上端面與連接環(huán)1的下底面固定連接,電機內蓋4的內壁與固定件5的外壁固定連接,電機內蓋4的上端面為平面且與內軸3垂直,連接環(huán)1的下底面為平面且與內軸3垂直,軸承室組件套定在內軸3上,電機側蓋6的內壁與轉子組件的側壁固定連接并且與電機內蓋4的外壁貼合。
定子組件包括定子本體7、第一固定環(huán)8、第一連接柱9和底座環(huán)10,定子本體7上設置有定子槽,第一固定環(huán)8設置在定子本體7的上部,底座環(huán)10設置在定子本體7的下部,第一連接柱9設置在定子槽中,第一固定環(huán)8、第一連接柱9和底座環(huán)10一體注塑成型,轉子組件包括轉子本體11、電機外蓋12、第二固定環(huán)13、第二連接柱14和第三固定環(huán)15,電機外蓋12設置在電機側蓋6的上部,電機外蓋12上設置有第一通孔a5,電機內蓋4上設置有與第一通孔a5相互連通的第二通孔a4,轉子本體11上設置有轉子槽,第二固定環(huán)13設置在轉子本體11的上部,第三固定環(huán)15設置在轉子本體11的下部,第二連接柱14設置在轉子槽中,電機外蓋12、第二固定環(huán)13、第二連接柱14和第三固定環(huán)15一體注塑成型。第一通孔a5和第二通孔a4的設置是用于注塑的注塑孔。
軸承室組件包括底蓋16、軸承室本體17、第一軸承18、中間環(huán)19、卡環(huán)20、墊圈 21和第二軸承22,軸承室本體17的外壁分別與底座環(huán)10的內壁、定子本體7的內壁和第一固定環(huán)8的內壁貼合,第一軸承18、中間環(huán)19和第二軸承22從上到下依次套設在內軸3上,卡環(huán)20套定在第二軸承22的下部的內軸3上并且與第二軸承22的下底面貼合,底蓋16的外壁與底座環(huán)10的內壁固定連接。卡環(huán)20配合墊圈21的設置,可以很好的對于第一軸承 17、中間環(huán)18和第二軸承20起到限位作用,其次,也可以對于外軸10和內軸15起到限位的作用。
軸承室本體17的側壁上具有第一環(huán)形凸起23,第一環(huán)形凸起23的上部與定子本體7 的底面貼合,第一環(huán)形凸起23的外徑大于定子本體7的內徑。通過第一環(huán)形凸起23的設置,形成止口,可以很好的對于定子本體1起到相對的固定作用。
連接環(huán)1的底部的周向上開設有若干個定位柱a2,電機內蓋4上設置有定位孔a3,定位柱a2固定在定位孔a3中。
軸承室本體17的上部具有第二環(huán)形凸起24。當外轉子電機傾斜工作的時候,當水滲入電機內部時,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水滲入軸承室本體17中。
外軸2的硬度為20HRC,內軸3的硬度為80HRC。外軸2采用硬度為20HRC的設計,可以很好的保證在旋轉地過程中,防止因為剛度過高,而出現(xiàn)脆性折斷的情況,其次,通過內軸3的硬度為80HRC的設計,可以很好的保證在旋轉的過程中,因為硬度過低而出現(xiàn)工作不穩(wěn)定,從而損壞第一軸承18和第二軸承22的情況。
電機內蓋4和電機側蓋6的材料為鋼,電機外蓋12、第二固定環(huán)13、第二連接柱14 和第三固定環(huán)15的材料為純鋁??梢院芎玫奶岣唠姍C內蓋4、電機側蓋6的連接強度,通過電機外蓋12、第二固定環(huán)13、第二連接柱14和第三固定環(huán)15的材料為純鋁的選擇,可以很好的彌補因為電機內蓋4,電機側蓋6的材料為鋼的選擇導致電機效率降低的情況,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電機的效率。
內軸3的外壁與固定件5的內壁壓接,固定件5的外壁與電機內蓋4的內壁壓接,底蓋16的外壁與底座環(huán)10的內壁壓接。
一種改進型外轉子電機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將定子本體7設置在模具上,然后注塑成型第一固定環(huán)8、第一連接柱9和底座環(huán)10,產(chǎn)出定子組件;
S2、將電機側蓋6卡箍在電機內蓋4上并且將電機側蓋6的內壁與轉子本體11的外壁焊接固定,將轉子本體11放入模具中,注塑成形電機外蓋12、第二固定環(huán)13、第二連接柱14和第三固定環(huán)15,產(chǎn)出轉子組件;
S3、將外軸2插入模具中,注塑成型連接環(huán)1,然后裝夾外軸2,以外軸2為基準對連接環(huán)1 位于外軸2下方的內壁進行精車,形成配合面;
S4、精車電機內蓋4的上端面以及連接環(huán)1的下底面;
S5、將內軸3的外壁與固定件5的內壁壓接固定,將固定件5的外壁與電機內蓋4的內壁壓接固定;
S6、將軸承室本體17塞入定子組件中,然后將內軸3插入軸承室本體17中并依此套設第一軸承18、中間環(huán)19和第二軸承22,再設置卡環(huán)20防止內軸3脫離軸承室,然后將底蓋16 的外壁與底座環(huán)10的內壁壓接;
S7、將連接環(huán)1套設在內軸3的上端,使內軸3的外壁與配合面過度配合,使電機蓋的上端面與連接環(huán)1的下底面緊密貼合并且鉚接固定。
第一固定環(huán)8、第一連接柱9和底座環(huán)10的材料可以為塑料或者鋁合金,電機外蓋12、第二固定環(huán)13、第二連接柱14和第三固定環(huán)15的材料為純鋁,底蓋16外徑與底座環(huán) 10的內徑為緊配。軸承室本體17的材料可以為鋁合金、鋼或者非金屬,第一軸承18和第二軸承22的內壁與內軸3的側壁為松配,第一軸承18與第二軸承22的外壁與軸承室本體17 緊配。
以上述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