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相對應的方向觀察而得到的電感器100的分解圖。圖4是從與圖2相對應的方向觀察而得到的電感器100的分解圖。圖5是電感器100的仰視圖。圖6是圖5的V1-VI剖視圖。圖7A是第二構件40的仰視圖。圖7B是從下方觀察第二構件40而得到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肋415,416與線圈架部38的端部34的抵接位置的示意圖。
[0047]主體部50是指至少包括線圈70(線圈71和線圈72)和收容線圈70的構件的、電感器100的構成元件。在本實施方式中,收容線圈70的構件包括線圈架部38、線圈架部39、基部51以及蓋部41。本實施方式中的主體部50除上述的各部分之外還包括多個端子部 31(311 ?318)。
[0048]本實施方式中的主體部50包括第一構件30和第二構件40。主體部50通過以下方式構成:在線圈架部38、39上卷繞繞線從而設置線圈70之后,使第一構件30和第二構件40相互組合在一起,而且利用蓋部41覆蓋線圈70。
[0049]在此所示的主體部50的結構為一例子,能夠采用多種結構。例如,可以利用單一的構件來構成主體部50,還可以組合三個以上的構件來構成主體部50。
[0050]線圈70包括配置在靠芯10的一側(Z軸的負方向)的位置的線圈71以及配置在靠芯20的一側(Z軸的正方向)的位置的線圈72。線圈71和線圈72被隔板部35和隔板部36分開。
[0051]線圈71連接于配置在靠芯10的一側的位置的四個端子部311?314。線圈72連接于配置在靠芯20的一側的位置的四個端子部315?318。
[0052]由于第一構件30由酚醛樹脂等熱固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形成、且為絕緣體,因此線圈71和線圈72被隔板部35和隔板部36絕緣。由于線圈71和線圈72共用同一閉合磁路,因此,在一個線圈流過電流而產生電磁場時,因互感而在另一個線圈上也流過電流。
[0053]由于如此構成,因此電感器100能夠應用于變壓器、扼流線圈等。線圈71和線圈72的匝數、繞線的類型只要根據設定于電感器100的期望的規(guī)格選擇即可。
[0054]在蓋部41上,突起部411設于靠芯10的一側,在靠芯20的一側未設置與突起部411相當的部位。突起部411是為了根據外觀來識別被蓋部41覆蓋而無法看到的線圈71和線圈72的配置而設置的。在將電感器100安裝于基板(未圖示)時,能夠以該突起部411為基準來確定安裝的方向。
[0055]隔板部35和隔板部36的間隙形成為收納被設于第二構件40的內部的隔板部45和隔板部46。由于第二構件40由尼龍等熱塑性樹脂或熱固性樹脂構成、且為絕緣體,因此隔板部45和隔板部46也起到保持線圈71與線圈72之間的絕緣沿面距離的作用。伴隨著該功能,隔板部45和隔板部46被隔板部35和隔板部36夾持,從而具有防止第一構件30和第二構件40之間在Z軸方向上的位置偏移的功能。
[0056]第一構件30包括線圈架部38和線圈架部39。
[0057]線圈架部38是在外側要形成線圈71、且在內側供插入部12插入的中空管狀體。線圈架部38的端部34形成為凸緣狀。線圈架部39是在外側要形成線圈72、且在內側供插入部22插入的中空管狀體。線圈架部39的端部37形成為凸緣狀。
[0058]第二構件40在蓋部41的內壁具有與端部34相對、且自內壁朝向端部34突出的肋415、416。第二構件40在蓋部41的內壁具有與端部37相對、且自內壁朝向端部37突出的肋 417、418。
[0059]第二構件40被沿著端部34和端部37壓裝(日文:圧裝)于第一構件30,端部34和肋415、416緊密接觸,端部37和肋417、418緊密接觸。由此,防止第一構件30和第二構件40之間在Z軸方向上發(fā)生位置偏移。
[0060]肋415?418朝向端部34、37形成為錐形,自基端朝向頂端去而變細。通過如此形成,能夠對肋415?418自身賦予充分的強度,并且還能夠順暢地將第二構件40壓裝于第一構件30。
[0061]圖8中分別示出了肋415、416緊密接觸于端部34的區(qū)域A4、A5。
[0062]端部34包括供插入部12插入的開口部341。肋415、416沿蓋部41的內壁以大致直線狀延伸。
[0063]如圖8所示,區(qū)域A4、A5位于向第二構件40的壓裝方向(X軸方向)擴張開口部341而成的區(qū)域Al的外側。區(qū)域A4、A5位于向與第二構件40的壓裝方向正交的方向(Y軸方向)擴張開口部341而成的區(qū)域A2、A3的外側。S卩,無論是從第二構件40的壓裝方向觀察、還是從與壓裝方向正交的方向觀察,肋415、416所延伸的位置在端部34均位于開口部341的外側。
[0064]在此,開口部341的外側是指從沿著端部34的規(guī)定的方向觀察時不與開口部341
重疊的位置。
[0065]與端部34相同,端部37也包括供插入部22插入的開口部371。與肋415、416相同,肋417、418沿蓋部41的內壁以大致直線狀延伸,無論是從第二構件40的壓裝方向觀察、還是從與壓裝方向正交的方向觀察,肋417、418所延伸的位置在端部37均位于開口部371的外側。
[0066]如上所述,肋415?418與第一構件30相抵接。因此,在將第二構件40壓裝于第一構件30之后,即使彼此之間在X軸方向或Y軸方向上產生位置偏移,肋415、416也無法到達開口部341。因而,肋417、418無法到達開口部371。在進行壓裝時,肋415?418施加于端部34、37的負載不集中在開口部341、371的附近,從而防止端部34、37的變形。因而,通過如上所述地配置肋415?418,能夠確保將插入部12、22順暢地插入到開口部341、371。
[0067]第一構件30具有供端子部311?314的基端埋設的腿部32和供端子部315?318的基端埋設的腿部33。第二構件40除上述的蓋部41以外,還包括位于比蓋部41靠下方的位置且自蓋部41向Y軸方向和Z軸方向突出的蓋下部42。蓋下部42供腿部32和腿部33內置,第二構件40被壓裝于第一構件30直到蓋下部42的內壁上表面與腿部32和腿部33的外壁上表面相抵接。
[0068]換言之,蓋下部42的內壁上表面與腿部32和腿部33的外壁上表面成為進行將第二構件40壓裝于第一構件30的作業(yè)的基準面。
[0069]關于在電感器100中構成的閉合磁路
[0070]第二構件40在蓋部41的與開口部341相對的位置設有開口部412,在蓋部41的與開口部371相對的位置設有開口部413。插入部12以貫通開口部412和開口部341的方式插入于線圈架部38。插入部22以貫通開口部413和開口部371的方式插入于線圈架部39 ο
[0071]接著,使用圖9說明在電感器100中構成的閉合磁路。
[0072]圖9是表示線圈70和芯10、20所構成的閉合磁路的示意圖。更詳細而言,是表示假設在從電感器100拆除了除芯10、20和線圈70以外的構成元件的狀態(tài)下向線圈70施加電力從而產生了電磁場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73]在此,閉合磁路是指利用設于線圈70的周圍的磁性構件(芯10和芯20)遮擋由線圈70產生的本來發(fā)散的磁通,使該磁通的通道(磁路)收斂于磁性構件,從而形成與磁性構件的形狀近似的封閉的磁路。
[0074]在此,“構成有閉合磁路”是指在向線圈70施加電力時,成為構成閉合磁路的形狀。更具體而言,是指在組合芯10和芯20時,形成框體(包括環(huán)狀、多邊形等)、球體、箱形等,成為在其內部能夠內置線圈70的形狀。
[0075]如圖9所示,在從X軸方向觀察時,芯10和芯20成為英文字母“E”的形狀或其對稱形狀。芯10由外框部11、插入部12、外框部13以及外框部14構成。在這些構成元件中,插入部12插入于線圈71,外框部11、外框部13以及外框部14配置于線圈71的外側。芯20由外框部21、插入部22、外框部23以及外框部24構成。在這些構成元件之中,插入部22插入于線圈72,外框部21、外框部23以及外框部24配置于線圈72的外側。
[0076]在組合芯10和芯20時,外框部11的頂端面111與外框部21的頂端面211相抵接,插入部12的頂端面121與插入部22的頂端面221相抵接,外框部13的頂端面131與外框部23的頂端面231相抵接(各頂端面的配置參照圖3和圖4)。由此,芯10和芯20整體構成框體,在該框體中內置插入部12和插入部22。
[0077]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外框部11與外框部21、插入部12與插入部22、外框部13與外框部23這三組全部互相抵接的情況,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不限定于它們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直接抵接的方式。例如,還可以通過在上述三組中的任一組之間設置空隙、由樹脂等絕緣體產生的間隙,來調整電感器100的電磁特性。
[0078]但是,優(yōu)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