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頭元件和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能夠以窄節(jié)距排列梁部,而且能夠容易插入對象側觸頭的觸頭元件和連接器。本發(fā)明的觸頭元件(1)的第2、第4接觸部(16、18)在與第1、第2梁部(13、14)的排列方向(DP)和連結部(11)的板厚方向(DB)正交的正交方向(DR)上錯開。此外,本發(fā)明的觸頭元件(1)在沖切金屬板時,第1、第4接觸部(15、18)在第1、第2梁部(13、14)的長度方向(L)上錯開,并且第2、第3接觸部(16、17)在第1、第2梁部(13、14)的長度方向(L)上錯開。
【專利說明】觸頭元件和連接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觸頭元件和具備該觸頭元件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公知具備觸頭元件和基座觸頭的連接器(參照下述專利文獻I)。
[0003]該連接器如圖23所示,具備I個基座觸頭62和2個觸頭元件63。
[0004]基座觸頭62由導電性材料形成。在基座觸頭62上形成有槽62a。在槽62a中插入由導電性材料形成的基座觸頭61。在基座觸頭62的相對的內壁面上分別形成有槽62c。槽62c是燕尾槽。
[0005]如圖24所示,觸頭元件63具有互相平行地延伸的2列的側部3a、和架設于側部3a間的多個網狀件3c。觸頭元件63通過對具有彈性的I張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而形成。
[0006]在網狀件3c的中央部3f的一側部形成I個凸部3i,在網狀件3c的中央部3f的另一側部形成有I個凹部3m。在凹部3m的兩側形成有2個網狀件邊緣3k。網狀件3c被扭轉,凸部3i向側部3a的厚度方向突出,網狀件邊緣3k向與凸部3i的突出方向相反方向突出。凸部3i能夠與基座觸頭61接觸,網狀件邊緣3k能夠與基座觸頭62接觸。
[0007]在網狀件3c被扭轉前,凸部3i與相鄰的網狀件3c的凹部3m嵌合,被2個網狀件邊緣3k夾著。
[0008]觸頭元件63被安裝在基座觸頭62的槽62c中。此時,觸頭元件63的網狀件邊緣3k與基座觸頭62接觸。
[0009]如圖23所示,將基座觸頭61插入到基座觸頭62的槽62a時,觸頭元件63的凸部3i與基座觸頭61接觸。其結果,基座觸頭61和基座觸頭62通過觸頭元件63連通。
[0010]如上所述,在該觸頭元件63中,因為采用了網狀件3c被扭轉前,凸部3i與凹部3m嵌合的結構,所以能夠以窄節(jié)距配置網狀件3c,其結果,能夠增多每單位長度的凸部3i和網狀件邊緣3k的數(shù)量,能夠流過大容量的電流。
[0011]先行技術文獻
[0012]專利文獻
[0013]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5,261,84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14]發(fā)明的概要
[0015]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16]但是,在以往的觸頭元件63中,因為多個凸部3i在網狀件3c的排列方向上呈一列排列,所以在將基座觸頭61插入到基座觸頭62的槽62a時,因為多個凸部3i同時與基座觸頭61接觸,所以為了將基座觸頭61插入槽62a的深處而需要大的插入力。
[0017]本發(fā)明是鑒于這樣的情況而提出的,其課題在于,提供一種不僅能夠以窄節(jié)距排列梁部,而且能夠容易插入對象側觸頭的觸頭元件和連接器。[0018]為了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9]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fā)明是一種觸頭元件,其通過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而形成,被安裝在觸頭上,其特征在于,該觸頭元件具備:多個連結部,隔著一定的間隔地互相平行延伸;第I梁部和第2梁部,架設于上述連結部間,以規(guī)定的節(jié)距交替地排列;第1接觸部,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第2接觸部,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與連接上述觸頭的對象側觸頭接觸;第3接觸部,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以及第4接觸部,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與上述對象側觸頭接觸,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向與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排列方向平行的第I方向突出,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向與上述第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突出,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被扭轉,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向與上述連結部的板厚方向平行的第3方向突出,并且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向與上述第3方向相反的第4方向突出,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在與上述排列方向和上述板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錯開,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在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上錯開,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在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上錯開。
[0020]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0021]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的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I個,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I個。
[0022]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的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I個,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2個,上述第4接觸部位于上述第I接觸部的兩側,上述第3接觸部位于上述第2接觸部的兩側。
[0023]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0024]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0025]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上述第I接觸部?第4接觸部的頂端部彎曲成圓弧狀。
[0026]本發(fā)明是一種觸頭元件,其通過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而形成,被安裝在觸頭上,其特征在于,該觸頭元件具備:多個連結部,隔著一定的間隔地互相平行延伸;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架設于上述連結部間,以規(guī)定的節(jié)距和規(guī)定的順序排列;第I接觸部,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第2接觸部,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與連接上述觸頭的對象側觸頭接觸;第3接觸部,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第4接觸部,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與上述對象側觸頭接觸;第5接觸部,同上述第3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以及第6接觸部,同上述第3梁部連接,與上述對象側觸頭接觸,上述第I接觸部、第3接觸部和第5接觸部向與上述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的排列方向平行的第I方向突出,上述第2接觸部、第4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向與上述第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突出,上述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被扭轉,上述第I接觸部、第3接觸部和第5接觸部向與上述連結部的板厚方向平行的第3方向突出,并且上述第2接觸部、第4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向與上述第3方向相反的第4方向突出,上述第2接觸部、第4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在與上述排列方向和上述板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錯開,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I接觸部、第3接觸部和第5接觸部在上述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上錯開,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2接觸部、第4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在上述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上錯開。
[0027]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I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4接觸部和第5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2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0028]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的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I個,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I個,同上述第3梁部連接的上述第5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各I個。
[0029]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0030]優(yōu)選的是,觸頭元件的特征在于,上述第I接觸部?第6接觸部的頂端部彎曲成圓弧狀。
[0031]本發(fā)明的連接器的其特征在于,該連接器具備:上述觸頭元件、和安裝該觸頭元件的上述觸頭。
[0032]發(fā)明的效果
[0033]根據(jù)本發(fā)明,不僅能夠以窄節(jié)距排列梁部,而且能夠容易插入對象側觸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4]圖1是表示將對象側觸頭插入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觸頭前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35]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連接器的觸頭元件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36]圖3是被沖切加工時的觸頭元件的俯視圖。
[0037]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觸頭元件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38]圖5是被沖切加工時的觸頭元件的俯視圖。
[0039]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觸頭元件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40]圖7是被沖切加工時的觸頭元件的俯視圖。
[0041]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觸頭元件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42]圖9是被沖切加工時的觸頭元件的俯視圖。
[0043]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觸頭元件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44]圖11是表示圖10所示的觸頭元件的第I梁部的立體圖。
[0045]圖12是表示圖10所示的觸頭元件的第2梁部的立體圖。
[0046]圖13是被沖切加工時的觸頭元件的俯視圖。
[0047]圖14是本發(fā)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插座型的連接器的剖視圖。
[0048]圖15是被插入圖14所示的插座型的連接器的觸頭的對象側觸頭的側視圖。[0049]圖16是表示將圖15所示的對象側觸頭插入到圖14所示的插座型的連接器的觸頭的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圖。
[0050]圖1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的銷型的連接器的一部分的側視圖。
[0051]圖18是表示供圖17所示的銷型的連接器的觸頭插入的對象側觸頭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0052]圖1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7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觸頭元件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53]圖20是被沖切加工時的觸頭元件的俯視圖。
[0054]圖2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8實施方式的連接器的觸頭元件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55]圖22是被沖切加工時的觸頭元件的俯視圖。
[0056]圖23是表示將對象側觸頭插入以往的連接器的觸頭前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57]圖24是圖23所示的連接器的觸頭元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8]以下,基于【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0059]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連接器9具備2個觸頭元件I和I個觸頭3。
[0060]觸頭3由導電性材料形成,具有容納部31。容納部31容納板狀的觸頭(對象側觸頭)5。容納部31向觸頭3的前方、兩側方開放。在隔著容納部31相向的(在高度方向H上相向的)觸頭3的2個內壁面上分別形成有燕尾槽32。燕尾槽32向觸頭3的寬度方向W延伸。
[0061]觸頭元件I從觸頭3的寬度方向W被插入燕尾槽32。如圖2、圖3所示,觸頭元件I具備2個連結部11、多個第I梁部13、和多個第2梁部14。在圖2、圖3中,只描繪了多個第I梁部13當中的3個第I梁部13。此外,只描繪了多個第2梁部14當中的2個第2梁部14。觸頭元件I通過對具有彈性和導電性的金屬板實施沖切、彎曲等沖壓加工而形成。
[0062]2個連結部11隔著一定的間隔地互相平行延伸。
[0063]多個第I梁部13分別是大致帶狀,架設于2個連結部11間。多個第2梁部14分別是大致帶狀,架設于2個連結部11間。第1、第2梁部13、14交替地以規(guī)定的節(jié)距P (參照圖3)排列。
[0064]第I梁部13同與觸頭3接觸的第I接觸部15連接。第I接觸部15位于從第I梁部13的中心向一方的連結部11 (圖3中右側的連結部11)偏移了的位置。
[0065]第I梁部13同與觸頭5接觸的第2接觸部16連接。第2接觸部16位于從第I梁部13的中心向一方的連結部11的偏移了的位置。
[0066]第I接觸部15從第I梁部13向與第I梁部13、第2梁部14的排列方向DP平行的第I方向Dl (參照圖3)突出。
[0067]第2接觸部16從第I梁部13向與第I方向Dl相反的第2方向D2 (參照圖3)突出。
[0068]第2梁部14同與觸頭3接觸的第3接觸部17連接。第3接觸部17位于從第2梁部14的中心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 (圖3中左側的連結部11)偏移了的位置。
[0069]第2梁部14同與觸頭5接觸的第4接觸部18連接。第4接觸部18位于從第2梁部14的中心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偏移了的位置。
[0070]第3接觸部17從第2梁部14向第I方向Dl (參照圖3)突出。
[0071]第4接觸部18從第2梁部14向第2方向D2 (參照圖3)突出。
[0072]如圖2所示,第I梁部13朝向與其長度方向L平行的中心軸S (參照圖3)周圍被扭轉,第I接觸部15向與連結部11的板厚方向DB平行的第3方向D3突出,并且第2接觸部16向與第3方向D3相反的第4方向D4突出。
[0073]如圖2所示,第2梁部14朝向與其長度方向L平行的中心軸S (參照圖3)周圍被扭轉,第3接觸部17向第3方向D3突出,并且第4接觸部18向第4方向D4突出。在該實施方式中,第1、第2梁部13、14的中心軸S與后述的正交方向DR平行。
[0074]如圖2所示,第2接觸部16和與該第2接觸部16相鄰的第2梁部14的第4接觸部18,在與排列方向DP、板厚方向DB正交的正交方向DR上錯開。
[0075]如圖3所示,第I接觸部15和第2接觸部16相對于第I梁部13的中心軸S處于線對稱的關系。同樣,第3接觸部17和第4接觸部18相對于第2梁部14的中心軸S處于線對稱的關系。
[0076]連結部11冋多個關起狀的被保持部19連接。
[0077]如圖3所示,在沖切金屬板時,第I接觸部15和與該接觸部15相鄰的第2梁部14的第4接觸部18,沿著與第1、第2梁部13、14的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并且第2接觸部16和與該接觸部16相鄰的第2梁部14的第3接觸部17,沿著與第1、第2梁部13、14的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此時,第1、第2梁部13、14的節(jié)距P,比第I接觸部15的頂端和第2接觸部16的頂端的間隔(排列方向DP的間隔)a、第3接觸部17的頂端和第4接觸部18的頂端的間隔(與間隔a相等)小。因而,能謀求第I梁部13、第2梁部14的窄節(jié)距化,能夠不增大觸頭元件I的排列方向DP的尺寸地增加第I梁部13、第2梁部14的數(shù)量。
[0078]如上所述,同I個第I梁部13連接的第I接觸部15和第2接觸部16各I個,同I個第2梁部14連接的第3接觸部17和第4接觸部18各I個。
[0079]為了形成觸頭元件I,首先,如圖3所示,對金屬板實施沖切加工。
[0080]接著,將第I梁部13、第2梁部14分別朝向中心軸S周圍扭轉。
[0081]最后,將被保持部19折彎成大致L字形。
[0082]通過以上的工序而形成觸頭元件I。
[0083]另外,在上述的沖壓加工中,是在沖切之后接下來扭轉第I梁部13、第2梁部14,最后折彎被保持部19這樣的順序,但是觸頭元件I的沖壓加工的順序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沖切之后接下來折彎被保持部19,最后將第I梁部13、第2梁部14分別朝向中心軸S周圍扭轉這樣的順序。
[0084]為了組裝連接器9,如圖1所示,只要將2個觸頭元件I插入觸頭3的2個的燕尾槽32即可。在觸頭元件I被插入槽32時,被保持部19嵌入槽32的兩側部,被觸頭3保持。此時,第I接觸部15、第3接觸部17與觸頭3接觸。
[0085]為了將觸頭5連接于連接器9,如圖1所示,只要將觸頭5從嵌合方向DC插入觸頭3的容納部31即可。此時,在觸頭3的頂端部與第4接觸部18抵接時,插入力變大,之后,在觸頭3的頂端部登上第4接觸部18時插入力變小,之后,在觸頭3的頂端部與第2接觸部16抵接時,插入力再次變大,之后,在觸頭3的頂端部登上第2接觸部16登上時,插入力再次變小。因為第2接觸部16和第4接觸部18在正交方向DR上錯開,所以插入力的峰值被分散,插入力的最大值變小。
[0086]在觸頭5被插入容納部31時,觸頭元件I的第2接觸部16和第4接觸部18與觸頭5接觸。
[0087]因為同I個第I梁部13連接的第I接觸部15和第2接觸部16各I個,且同I個第2梁部14連接的第3接觸部17和第4接觸部18各I個,所以在將觸頭5插入觸頭3的容納部31時的接觸部16、18與觸頭5的接觸力不會變得過大,所以觸頭5的插入力不會變大。
[0088]根據(jù)該實施方式,能夠容易插入觸頭5。
[0089]此外,因為在沖切金屬板時,第I接觸部15和與該第I接觸部15相鄰的第2梁部14的第4接觸部18沿著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第2接觸部16和與該第2接觸部16相鄰的第2梁部14的第3接觸部17沿著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所以如上所述,能謀求第I梁部13、第2梁部14的窄節(jié)距化,能夠不增大觸頭元件I的排列方向DP的尺寸地增加第I梁部13、第2梁部14的數(shù)量,所以能夠流過更大的電流。
[0090]接著,基于圖4、圖5說明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對于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以下,只對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0091]在第I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I中,同I個第I梁部13連接的第I接觸部15和第2接觸部16各I個,同I個第2梁部14連接的第3接觸部17和第4接觸部18各I個。相對于此,在第2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201中,同I個第I梁部13連接的第I接觸部215和第2接觸部216各I個,同I個第2梁部14連接的第3接觸部217和第4接觸部218各2個。
[0092]如圖5所示,在沖切金屬板時,第2接觸部216和第4接觸部218在正交方向DR上錯開。此外,第I接觸部215和在排列方向DP上與該第I接觸部215相鄰的第2梁部14的第4接觸部218,沿著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第4接觸部218在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上,位于第I接觸部215的兩側。第2接觸部216和在排列方向DP上與該第2接觸部216相鄰的第2梁部14的第3接觸部217,沿著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第3接觸部217在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上,位于第2接觸部216的兩側位置。
[0093]根據(jù)第2實施方式,因為發(fā)揮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接觸部的數(shù)量變多,所以能夠流過更大的電流。
[0094]接著,基于圖6、圖7說明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301。對于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以下,只對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0095]如圖6、圖7所示,第I接觸部315、第2接觸部316的頂端部被折彎成圓弧狀。
[0096]接點部316a位于第2接觸部316的頂端部的中央部,引導部316b位于接點部316a的兩側。一方的引導部316b向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另一方的引導部316b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
[0097]第3接觸部317、第4接觸部318的頂端部被折彎成圓弧狀。[0098]接點部318a位于第4接觸部318的頂端部的中央部,引導部318b位于接點部318a的兩側。一方的引導部318b向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另一方的引導部318b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
[0099]根據(jù)第3實施方式,發(fā)揮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在插入對象側觸頭(未圖示)時,因為對象側觸頭利用引導部316b和引導部318b而變得容易登上到接點部316a、318a上,所以能夠更容易插入對象側觸頭。
[0100]接著,基于圖8、圖9說明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觸頭元件3301。對于與第1、第3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以下,只對與第1、第3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0101]在該變形例的觸頭元件3301中,使第2接觸部3316沿著長度方向L (參照圖9)延伸,并且在第2接觸部3316的后端部(在第2接觸部3316的突出方向上后端側的部分)形成有狹縫3316c。使第2接觸部3316沿著長度方向L延伸,并加長接點部316a的兩側的引導部316b,從而能夠更加容易地插入對象側觸頭。此外,在第2接觸部3316形成狹縫3316c,并增加第I梁部13的一方的扭轉部分13a的長度,從而減小扭轉部分13a的彈簧常數(shù)。在該變形例中,一方的扭轉部分13a的長度和另一方的扭轉部分13b的長度大致相等。
[0102]同樣,使第4接觸部3318沿著長度方向L延伸,并且在第4接觸部3318的后端部形成有狹縫3318c。使第4接觸部3318沿著長度方向L延伸,并加長接點部318a的兩側的引導部318b,從而能夠更加容易地插入對象側觸頭。此外,在第4接觸部3318形成狹縫3318c,增加第2梁部14的一方的扭轉部分14b的長度,從而減小了扭轉部分14b的彈簧常數(shù)。在該變形例中,一方的扭轉部分14b的長度和另一方的扭轉部分14a的長度大致相等。
[0103]根據(jù)第3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發(fā)揮與第1、第3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夠加長第1、第2梁部13、14的扭轉部分13a、14b的長度,能夠防止第1、第2梁部13、14的扭轉部分13a、14b的塑性變形。
[0104]接著,基于圖10?圖13說明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401。對于與第
1、第2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以下,只對與第1、第2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0105]第4實施方式的基本結構與第2實施方式大致相同。
[0106]如圖10、圖11所示,觸頭元件401的第I接觸部415、第2接觸部416位于第I梁部13的中央部側,第I接觸部415、第2接觸部416的頂端部被折彎成圓弧狀。第2接觸部416具有接點部416a,在其兩側形成有引導部416b。
[0107]如圖12所示,觸頭元件401的第3接觸部417、第4接觸部418位于第2梁部14的端部側,第3接觸部417、第4接觸部418的頂端部被折彎成圓弧狀。第4接觸部418具有接點部418a,在其兩側形成有引導部418b。
[0108]在第4接觸部418形成有狹縫418c (參照圖12、圖13)。
[0109]根據(jù)第4實施方式,發(fā)揮與第1、2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夠更加容易插入對象側觸頭,此外,能夠防止第2梁部14的扭轉部分14a、14b的塑性變形。
[0110]接著,基于圖14、圖15、圖16說明本發(fā)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連接器。對于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以下,只對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0111]如圖14、圖15、圖16所示,第5實施方式將圖2所示的觸頭元件I應用于插座型的連接器509。
[0112]如圖14所示,連接器509具備插座型的I個觸頭503和I個觸頭元件I。
[0113]如圖14所示,觸頭503是筒狀,觸頭503的內部空間是容納部531。容納部531容納觸頭505 (參照圖16)。在觸頭503的內周面,沿著周向形成有用于安裝觸頭元件I的槽532。槽532不是燕尾槽,槽532的截面形狀是矩形。
[0114]作為連接器509的對象側觸頭的觸頭505是銷型(參照圖15)。
[0115]為了將觸頭元件I安裝到觸頭503的槽532中,首先,將帶狀的觸頭元件I折彎成筒狀。此時的觸頭元件I的外徑比觸頭503的槽532的部分的內徑大。
[0116]接著,使筒狀的觸頭元件I的外徑比觸頭503的容納部531的內徑小,在該狀態(tài)下使觸頭元件I穿過容納部531而安裝到槽532中。被安裝到槽532中的觸頭元件I利用其彈性力,其外徑變大,與槽532的底面貼緊。因為觸頭元件I的外徑比容納部531的內徑大,所以觸頭元件I不會從槽532脫落。
[0117]根據(jù)第5實施方式,發(fā)揮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18]接著,基于圖17、圖18說明本發(fā)明的第6實施方式的連接器。對于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以下,只對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0119]如圖17、圖18所示,第6實施方式是將圖2所示的觸頭元件I應用于銷型的連接器609的方式。
[0120]連接器609具備銷型的觸頭603和觸頭元件I。
[0121]觸頭603是銷狀。在觸頭603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安裝觸頭元件I的槽632。槽632不是燕尾槽,槽632的截面形狀是矩形。
[0122]作為連接器609的對象側觸頭的觸頭605是插座型(參照圖18)。觸頭605具有容納觸頭603的容納部651。
[0123]為了將觸頭元件I安裝到觸頭603的槽632中,首先,將帶狀的觸頭元件I折彎成筒狀。此時的觸頭元件I的內徑比觸頭603的槽632的部分的外徑小。
[0124]接著,使筒狀的觸頭元件I的內徑比觸頭603的外徑大而將觸頭元件I安裝到觸頭603的槽632中。被配置于槽632內的觸頭元件I利用其彈性力,其內徑變小,與槽632的底面貼緊。因為觸頭元件I的內徑比觸頭603的外徑小,所以觸頭元件I不會從槽632脫落。
[0125]根據(jù)第6實施方式,發(fā)揮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26]接著,基于圖19、圖20說明本發(fā)明的第7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對于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以下,只對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0127]在第I實施方式中,梁部是第I梁部13和第2梁部14這2類,但是在第7實施方式中,梁部是第I梁部713、第2梁部714和第3梁部721這3類。
[0128]第I梁部713同與觸頭3 (圖1參照)接觸的第I接觸部715連接。第I接觸部715位于從第I梁部713的中心向一方的連結部11偏移了的位置。
[0129]第I梁部713同與觸頭5 (圖1參照)接觸的第2接觸部716連接。第2接觸部716位于從第I梁部713的中心向一方的連結部11偏移了的位置。
[0130]第I接觸部715從第I梁部713向與第1、第2、第3梁部713、714、721的排列方向DP平行的第I方向Dl (參照圖20)突出。
[0131]第2接觸部716從第I梁部713向與第I方向Dl相反的第2方向D2(參照圖20)突出。
[0132]第2梁部714同與觸頭3接觸的第3接觸部717連接。第3接觸部717位于第2梁部714的中央部。
[0133]第2梁部714同與觸頭5接觸的第4接觸部718連接。第4接觸部718位于第2梁部714的中央部。
[0134]第3接觸部717從第2梁部714向第I方向Dl (參照圖20)突出。
[0135]第4接觸部718從第2梁部714向第2方向D2 (參照圖20)突出。
[0136]第3梁部721同與觸頭3接觸的第5接觸部723連接。第5接觸部723位于從第3梁部721的中心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偏移了的位置。
[0137]第3梁部721同與觸頭5接觸的第6接觸部724連接。第6接觸部724位于從第I梁部713的中心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偏移了的位置。
[0138]第5接觸部723從第3梁部721向第I方向Dl (參照圖20)突出。
[0139]第6接觸部724從第3梁部721向第2方向D2 (參照圖20)突出。
[0140]如圖19所示,第I梁部713朝向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中心軸S (參照圖20)周圍被扭轉,第I接觸部715向與連結部11的板厚方向DB平行的第3方向D3突出,并且第2接觸部716向與第3方向D3相反的第4方向D4突出。
[0141]如圖19所示,第2梁部714朝向與其長度方向L平行的中心軸S (參照圖20)周圍被扭轉,第3接觸部717向第3方向D3突出,并且第4接觸部718向第4方向D4突出。
[0142]如圖19所示,第3梁部721朝向與其長度方向L平行的中心軸S (參照圖20)周圍被扭轉,第5接觸部723向第3方向D3突出,并且第6接觸部724向第4方向D4突出。第1、第2、第3梁部713、714、721的中心軸S與后述的正交方向DR平行。
[0143]如圖19所示,第2接觸部716、第4接觸部718和第6接觸部724,在與第1、第2、第3梁部713、714、721的排列方向DP和連結部11的板厚方向DB正交的正交方向DR上錯開。
[0144]如圖20所示,第I接觸部715和第2接觸部716相對于第I梁部713的中心軸S處于線對稱的關系。同樣,第3接觸部717和第4接觸部718相對于第2梁部714的中心軸S處于線對稱的關系。同樣,第5接觸部723和第6接觸部724相對于第3梁部721的中心軸S處于線對稱的關系。
[0145]如圖20所示,在沖切金屬板時,第I接觸部715和與該接觸部715相鄰的第4梁部721的第6接觸部724,沿著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第2接觸部716和與該接觸部716相鄰的第2梁部714的第3接觸部717,沿著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第4接觸部718和與該接觸部718相鄰的第3梁部721的第5接觸部723,沿著與長度方向L平行的方向PL排列。
[0146]同I個第I梁部713連接的第I接觸部715和第2接觸部716各I個,且同I個第2梁部714連接的第3接觸部717和第4接觸部718各I個,同I個第3梁部721連接的第5接觸部723和第6接觸部724各I個。
[0147]為了形成觸頭元件701,首先,如圖20所示,對金屬板實施沖切加工。
[0148]接著,將第I梁部713、第2梁部714、第3梁部721分別向中心軸S周圍扭轉。
[0149]最后,將被保持部19折彎成大致L字形。
[0150]通過以上的工序,形成觸頭元件701。
[0151]根據(jù)第7實施方式,發(fā)揮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52]接著,基于圖21、圖22說明本發(fā)明的第8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801。對于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省略其說明。以下,只對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0153]第8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801的基本構造與第7實施方式相同。
[0154]如圖21所示,觸頭元件801的第I接觸部815、第2接觸部816位于第I梁部813的端部側,第I接觸部815、第2接觸部816的頂端部被折彎成圓弧狀。第2接觸部816具有接點部816a,在其兩側形成有引導部816b。一方的引導部816b向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另一方的引導部816b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
[0155]在第2接觸部816形成有狹縫816c。
[0156]如圖21所示,觸頭元件801的第3接觸部817、第4接觸部818位于第2梁部814的中央部側,第3接觸部817、第4接觸部818的頂端部被折彎成圓弧狀。第4接觸部818具有接點部818a,在其兩側形成有引導部818b。一方的引導部818b向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另一方的引導部818b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
[0157]如圖21所示,觸頭元件801的第5接觸部823、第6接觸部824位于第3梁部821的端部側,第5接觸部823、第6接觸部824的頂端部被折彎成圓弧狀。第6接觸部824具有接點部824a,在其兩側形成有引導部824b。一方的引導部824b向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另一方的引導部824b向另一方的連結部11側平緩地傾斜。
[0158]在第6接觸部824形成有狹縫824c。
[0159]根據(jù)第8實施方式,發(fā)揮與第3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60]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將第I接觸部315、415、815、第2接觸部316、3316、416、816、第3接觸部317、417、817、第4接觸部318、418、818、第5接觸部823、第6接觸部824的頂端部彎曲成了弧狀,但是沒有必要一定如此。
[0161]此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觸頭元件I的連結部11是2個,但是也可以采用3個以上的連結部11,在這些連結部11間架設多個梁部13、713、813、14、714、721、814、821。
[0162]另外,作為上述的實施方式以外的實施方式的連接器,有由在上表面形成有燕尾槽的平板狀的觸頭和被插入該觸頭的燕尾槽的上述的觸頭元件I構成的連接器。作為該連接器的對象側觸頭,有平板狀的對象側觸頭。在該實施方式中,在連接器的觸頭的上表面重疊對象側觸頭,利用螺栓、螺母,將連接器的觸頭和對象側觸頭結合。利用螺栓、螺母結合的連接器的觸頭和對象側觸頭,通過觸頭元件I互相導通。
[0163]此外,作為上述的實施方式的其他的實施方式,有觸頭3的后端部由絕緣材料形成的被保持于未圖示的外殼的連接器。
[0164]另外,在上述的第5、第6實施方式中,作為連接器509、609的觸頭元件而采用了第I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1,但是也可以代替觸頭元件1,采用上述的第2?4實施方式、變形例的觸頭元件201、301、401、3301、第7、第8實施方式的觸頭元件701、801。
[0165]此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變形例中,第1、第2、第3梁部13、713、813、14、714、814、721,821的長度方向L (中心軸S)與正交方向DR平行,但是長度方向L (中心軸S)也可以相對于正交方向DR傾斜。
[0166]附圖標記的說明
[0167]1、201、301、3301、401、701、801:觸頭元件、11:連結部、13、713、813:第 I 梁部、13a、13b:扭轉部分、14、714、814:第 2 梁部、721、821:第 3 梁部、14a、14b:扭轉部分、15、215、315、415、715、815:第 I 接觸部、16、216、316、3316、416、716、816:第 2 接觸部、17、217、317、417、717、817:第 3 接觸部、18、218、318、3318、418、718、818:第 4接觸部、723、823:第 5接觸部、724、824:第6接觸部、19:被保持部、3、503、603:觸頭、31、531、651:容納部、32:燕尾槽、532、632:槽、5、505、605:觸頭(對象側觸頭)、9、509、609:連接器、316a、318a、416a、418a、816a、818a、824a:接點部、316b、318b、416b、418b、816b、818b、824b:引導部、3316c、3318c、418c、816c、818c、824c:狹縫、a:間隔、DB:板厚方向、DC:嵌合方向、DP:排列方向、DR:正交方向、Dl:第I方向、D2:第2方向、D3:第3方向、D4:第4方向、H:高度方向、L:長度方向、S:中心軸、W:寬度方向、PL:與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權利要求】
1.一種觸頭元件,其通過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而形成,被安裝在觸頭上,其特征在于, 該觸頭元件具備: 多個連結部,隔著一定的間隔地互相平行延伸; 第1梁部和第2梁部,架設于上述連結部間,以規(guī)定的節(jié)距交替地排列; 第1接觸部,同上述第1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 第2接觸部,同上述第1梁部連接,與連接上述觸頭的對象側觸頭接觸; 第3接觸部,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以及 第4接觸部,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與上述對象側觸頭接觸, 上述第1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向與上述第1梁部和第2梁部的排列方向平行的第I方向突出, 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向與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突出, 上述第1梁部和第2梁部被扭轉,上述第1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向與上述連結部的板厚方向平行的第3方向突出,并且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向與上述第3方向相反的第4方向突出, 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在與上述排列方向和上述板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錯開, 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1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在上述第1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上錯開, 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在上述第1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上錯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1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1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1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同上述第1梁部連接的上述第1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1個, 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1個。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同上述第1梁部連接的上述第1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1個, 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1個。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同上述第1梁部連接的上述第1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1個, 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2個, 上述第4接觸部位于上述第1接觸部的兩側, 上述第3接觸部位于上述第2接觸部的兩側。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同上述第1梁部連接的上述第1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1個,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2個, 上述第4接觸部位于上述第I接觸部的兩側, 上述第3接觸部位于上述第2接觸部的兩側。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4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4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接觸部~第4接觸部的頂端部彎曲成圓弧狀。
12.一種觸頭元件,其通過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而形成,被安裝在觸頭上,其特征在于, 該觸頭元件具備: 多個連結部,隔著一定的間隔地互相平行延伸; 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架設于上述連結部間,以規(guī)定的節(jié)距和規(guī)定的順序排列; 第I接觸部,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 第2接觸部,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與連接上述觸頭的對象側觸頭接觸; 第3接觸部,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 第4接觸部,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與上述對象側觸頭接觸; 第5接觸部,同上述第3梁部連接,與上述觸頭接觸;以及 第6接觸部,同上述第3梁部連接,與上述對象側觸頭接觸, 上述第I接觸部、第3接觸部和第5接觸部向與上述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的排列方向平行的第I方向突出, 上述第2接觸部、第4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向與上述第I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突出,上述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被扭轉,上述第I接觸部、第3接觸部和第5接觸部向與上述連結部的板厚方向平行的第3方向突出,并且上述第2接觸部、第4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向與上述第3方向相反的第4方向突出, 上述第2接觸部、第4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在與上述排列方向和上述板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錯開, 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I接觸部、第3接觸部和第5接觸部在上述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上錯開,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2接觸部、第4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在上述第I梁部、第2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上錯開。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I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3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I梁部和第2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在沖切上述金屬板時,上述第4接觸部和第5接觸部沿著與上述第2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的上述第I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I個, 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I個, 同上述第3梁部連接的上述第5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各I個。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同上述第I梁部連接的上 述第I接觸部和第2接觸部各I個, 同上述第2梁部連接的上述第3接觸部和第4接觸部各I個, 同上述第3梁部連接的上述第5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各I個。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2接觸部和第6接觸部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述第I梁部和第3梁部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2~18中任一項所述的觸頭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接觸部~第6接觸部的頂端部彎曲成圓弧狀。
20.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該連接器具備: 權利要求1~10、12~18中任一項所述的觸頭元件、和安裝該觸頭元件的上述觸頭。
【文檔編號】H01R13/187GK103597669SQ201280027791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7日
【發(fā)明者】伊藤安一 申請人:日本航空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