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制動盤磨耗量測量,具體為用于動車組制動盤磨耗量測量組件及方法。
背景技術:
1、輪對是動車組轉向架結構中最為重要的部件之一,而輪對上的制動盤(即輪盤)偏磨量又是保證車輛能夠在鋼軌上穩(wěn)定制動的重要因素。要想列車從很高的速度下降到低速或停止,必然要求有一個高效的基礎制動裝置,而利用制動盤制動是采用制動盤和制動閘片相互摩擦作用,將動能轉化成熱能消耗掉,制動高效,而且不會損傷輪對的踏面,但是如果制動盤的偏磨量過大,會影響在制動時制動盤和制動閘片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導致制動盤和制動閘片之間的受力不均,從而影響動車組的制動,因此,在動車組檢修時,需要對制動盤的磨耗量進行測量。
2、然而,用于制動盤的檢測區(qū)域空間受限,目前并沒有測量制動盤磨耗的專用測量工具,通常采用的測量方法是使用鋼板尺定位和塞尺輔助測量的方式,其方法無法直接測量制動盤的磨耗量,存在測量誤差大,同時無法同時對制動盤的兩側磨耗量進行同時測量,只能單一的對制動盤的一側磨耗量進行測量,降低了測量的效率;
3、同時通過制動閘片與制動盤接觸,通過摩擦力使列車從很高的速度下降到低速或停止的過程中,兩個制動閘片分別與制動盤的兩側之間的距離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范圍,使得制動閘片工作時造成制動盤兩側的磨耗量不同,不能夠及時獲得兩側的磨耗量之間的差值,還需要單一的對制動盤的一側磨耗量進行測量,然后在進行對比計算作業(yè),比較繁瑣,也容易產生中間誤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測量的精度,為此,我們提出用于動車組制動盤磨耗量測量組件及方法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動車組制動盤磨耗量測量組件及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用于動車組制動盤磨耗量測量組件,包括握把、側板、固定座、測量桿和第一滾珠,兩個所述側板固定安裝于所述握把的左側,兩個所述固定座分別固定安裝于兩個側板相互遠離的一側,所述固定座的外側轉動安裝有第一矩形座,所述第一矩形座的頂部和底部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側滑動安裝有圓桿,相對應的兩個所述圓桿的外側轉動安裝有同一個u形塊,兩個所述測量桿分別固定安裝于兩個u形塊相互靠近的一側,所述側板滑動套設在對應的測量桿的外側,所述第一滾珠嵌裝于對應的測量桿的端部,測量桿的端部與制動盤體的圓心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測量桿的外側固定套設有圓形塊,所述圓形塊與對應的側板之間固定連接有處于壓縮狀態(tài)下的第一彈簧;
3、兩個所述側板相互遠離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左側固定連接有t形滑軌,所述t形滑軌的外側滑動安裝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外側轉動安裝有第二矩形座,所述第一矩形座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定位桿,所述第二矩形座滑動套設在對應的兩個第一定位桿的外側,第一矩形座的轉動點、圓桿的圓心和第二矩形座的轉動點位于同一直線上。
4、進一步優(yōu)選的,測量組件包括角度測量機構,角度測量機構包括角度測量盤、圓環(huán)形塊和指針桿,所述角度測量盤設置于兩個側板之間,所述角度測量盤的內側固定安裝有兩個固定桿,圓環(huán)形塊固定安裝于兩個固定桿之間,圓環(huán)形塊的圓心與角度測量盤的圓心重合,所述圓環(huán)形塊的頂部和底部分別通過兩個軸承轉動安裝有繞線軸。
5、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繞線軸的外側固定套設有限位盤,所述指針桿固定安裝有對應的限位盤的外側,所述繞線軸的外側繞設并固定有第一柔性鋼繩,兩個所述支撐板相互遠離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兩個三角塊,相對應的兩個所述三角塊相互靠近的一側之間轉動安裝有第一定滑輪。
6、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柔性鋼繩的端部繞過對應的第一定滑輪的外側并與滑塊遠離側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側板滑動套設在對應的第一柔性鋼繩的外側。
7、進一步優(yōu)選的,測量組件包括鎖固機構,鎖固機構包括u形桿、矩形桿、弧形塊和方桿,所述u形桿固定安裝于角度測量盤與握把之間,所述u形桿的外側滑動安裝有兩個握塊,所述握塊的頂部開設有左側為開口設置的第一弧形孔,所述握把上開設有空腔,所述矩形桿固定安裝于握塊的右側,所述矩形桿的右端延伸至空腔內,所述握把滑動套設在兩個矩形桿的外側。
8、進一步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矩形桿相互靠近的一側均開設有右側為開口設置的凹槽,兩個所述弧形塊分別固定安裝于兩個凹槽相互遠離的一側內壁上,所述空腔的左側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兩個固定塊,所述兩個固定塊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定位桿,所述第二定位桿的外側滑動套設有兩個捏塊,所述空腔的右側內壁上開設有矩形孔,所述捏塊的右側貫穿矩形孔并延伸至握把外,所述捏塊的頂部開設有第二弧形孔。
9、進一步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捏塊之間固定連接有同一個活動套設在第二定位桿外側的第二彈簧,兩個所述捏塊相互遠離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方桿,所述方桿的端部嵌裝有第二滾珠,所述方桿滑動安裝于弧形塊與對應的凹槽之間,所述第二滾珠與對應的弧形塊相配合,第二滾珠能夠在弧形塊的弧形面上滾動。
10、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u形桿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限位塊,所述握塊的右側與對應的第一限位塊的左側活動接觸,所述握塊的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柔性鋼繩,所述圓形塊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塊,兩個側板相互靠近的一側均轉動安裝有第二定滑輪,所述第二柔性鋼繩的端部繞過對應的第二定滑輪的外側并與連接塊固定連接。
11、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角度測量盤的左側固定連接t形塊,所述t形塊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前側和后側均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二限位塊,弧形板向左移動其內側弧形面能夠與制動盤體的外側緊密貼合。
12、本發(fā)明還提出了用于動車組制動盤磨耗量測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3、步驟1:捏住兩個捏塊308移動,使得方桿311帶動第二滾珠312與弧形塊305分離,第一彈簧110的彈力通過圓形塊109帶動測量桿107向下移動與制動盤體7的磨損面接觸;
14、步驟2:通過公式可獲得滑塊113的移動距離為,同時通過公式獲得l4移動的距離,獲得了制動盤體7的一側磨耗量數(shù)值l4;
15、步驟3:當兩個指針桿206以角度測量盤2的圓心轉動時,即兩個角度α1與α2之間存在角度差時,通過公式計算后能夠得出出現(xiàn)誤差后的l4與實際計算得出的l4二者之間的差值,降低了兩側的磨耗量l4之間的參數(shù)差值,從而提高了測量的精度;
16、步驟4:當測量完成后,握住兩個握塊301向右移動,與第一限位塊313的左側相接觸,從而使得測量桿107復位完成,此時便可以對其他的制動盤磨耗量進行測量。
17、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發(fā)明握住握把帶動第一滾珠移動至待測量處,捏住兩個捏塊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對彈簧進行壓縮,第一彈簧的彈力帶動圓形塊移動,使得測量桿帶動第一滾珠與制動盤體的磨損面接觸,測量桿帶動u形塊移動圓桿帶動第一矩形座轉動,第二矩形座帶動滑塊在t形滑軌的外側滑動;
19、2、滑塊向靠近側板移動,第一柔性鋼繩通過繞線軸轉動帶動限位盤轉動,限位盤轉動帶動指針桿轉動的角度α,通過公式可獲得滑塊的移動距離為,第一矩形座的轉動點a與第二矩形座的轉動點c以及第一矩形座的轉動點在t形滑軌上的投影點b之間構成直角三角形,通過公式可獲得l移動的距離(即第一滾珠向制動盤體移動的距離),從而能夠獲得了制動盤體的一側磨耗量數(shù)值l;
20、3、當兩個指針桿以角度測量盤的圓心轉動時,證明制動盤體的兩側磨耗量數(shù)值(兩個l4之間)存在差值,即使在角度讀數(shù)的過程中出現(xiàn)誤差(舉例說明實際角度為二十二度,讀成二十度)時,即獲得l1的距離與實際距離不符,存在誤差,通過公式計算后能夠得出出現(xiàn)誤差后的l4與實際計算得出的l4二者之間的差值,從而降低了兩側的磨耗量l4之間的參數(shù)差值,從而提高了測量的精度;
21、4、當測量完成后,握住兩個握塊向右移動,使得矩形桿帶動弧形塊移動,第二滾珠在弧形塊的弧形面上滾動,當?shù)诙L珠與對應的弧形塊的弧形面錯開時,此時處于壓縮狀態(tài)下的第二彈簧復位,第二彈簧的彈力帶動捏塊移動,捏塊帶動對應的方桿移動,方桿帶動對應的滾珠移動至弧形塊與凹槽的側壁之間,握塊的右側與第一限位塊的左側相接觸,從而使得測量桿復位完成,此時便可以對其他的制動盤磨耗量進行測量,本發(fā)明能夠直接測量制動盤的磨耗量,測量誤差小,同時能夠同時對制動盤的兩側磨耗量進行同時測量,提高了測量的效率,當制動盤兩側的磨耗量不同,能夠及時獲得兩側的磨耗量之間的差值,不容易出現(xiàn)偏差,降低了兩側的磨耗量之間的參數(shù)差值,提高測量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