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腔液體靜壓支承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矩形腔液體靜壓支承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液體靜壓支承因其承載能力高、摩擦阻力小、支承剛度高、抗振性好、精度保持性好等優(yōu)點已成為重型機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國開始加大對重型液體靜壓裝置進行研究。但是高速重載下油膜剪切力加大,致使油膜變形嚴重,局部形成邊界潤滑或者是干摩擦,靜壓損失嚴重,從而導致支承剛度下降,承載能力不足,加工精度低等情況,給國家和企業(yè)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重點解決在高速重載這一極端工況下出現(xiàn)承載能力不足和支承剛度低的問題,從而提出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合理有效的矩形油腔靜壓軸承油墊以此解決這一問題。
[0004]為了攻克這一難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一種矩形腔靜壓推力軸承的油墊其主要特征是扇形體,中間為矩形油腔,其中油腔的面積占整個油墊面積的53%,油墊總的厚度為15mm,油腔的深度為3mm。在油腔中有一個進油口,使油管與進油口聯(lián)接時距離較短,液壓油進入到進油口 1-2的時間縮短,油量供給充足。
[0005]本發(fā)明與已有的技術(shù)相比有如下益處;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簡單,易于加工,制造費用低,靜壓力大,油量供給充足,可以有效改善加工過程中油膜的變形,減小軸承溫升,降低摩擦功耗,從而提高承載能力和支承剛度,使靜壓推力軸承高精度、高效率運轉(zhuǎn)。為在極端工況下靜壓支承的摩擦失效提供了一種較為合理的方案。也為靜壓支承的相關理論提供技術(shù)支持。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油墊三維圖,圖2是底座十二分之一裝配圖,圖3是12個油墊沿底座排列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結(jié)合各個說明書【附圖說明】:一種靜壓推力軸承矩形油墊1主要是油墊的主體結(jié)構(gòu),它的形狀是扇形,油墊的上端是一個矩形的油腔1-1,油腔內(nèi)有一個進油口 1-2液壓油通過進油口 1-2流入油腔1-1。油墊總厚度是15_,油腔深度是3_。
[0008]工作原理:工作時將12個相同的油墊1均勻的布置在底座2上,然后將機床旋轉(zhuǎn)工作臺安裝在矩形油墊上,當油栗開動后,液壓油通過進油口 1-2輸入到油腔1-1,當液壓油在油腔1-1形成的壓力足以推動外載荷時,旋轉(zhuǎn)工作臺就被頂起,導致油墊與旋轉(zhuǎn)工作臺表面之間形成了一層薄油膜,機床旋轉(zhuǎn)工作臺和矩形油墊1處于完全的流體潤滑狀態(tài)。通常當機床旋轉(zhuǎn)工作臺受到高速重載的時候,支承油膜厚度減小,發(fā)熱量增加且工作臺與底座2變形也變大,液壓油甩油量加大,嚴重時導致油墊1和機床旋轉(zhuǎn)工作臺直接接觸形成干摩擦,進而出現(xiàn)摩擦失效。但是由于油墊1矩形腔面積增大和底面上的液壓是等壓分布,矩形腔油膜的力變形量較小,矩形腔就具有很大的承載能力和支承剛度。所以油墊1在液壓油壓力作用下,它的圓周甩油量會發(fā)生明顯的減小從而油膜的變形也會相應的減小,這樣極大的減少了靜壓損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局部潤滑和干摩擦的形成。從而改善了加工過程中油膜發(fā)熱大和承載能力不足和支承剛度低的現(xiàn)象,保證了靜壓推力軸承的有效運轉(zhuǎn),提高了加工精度。
【主權(quán)項】
1.矩形腔液體靜壓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扇形油墊主體(I)上加工矩形油腔(1-1),矩形油腔(1-1)底部中間位移有進油孔(1-2),使油管與進油口(1-2)連接時距離較短,縮短液壓油進入到進油口(1-2)的時間,油量供給充足,油腔的面積占整個油墊面積的53%,油墊總的厚度為15_,油腔的深度為3_,從而提高承載能力和支承剛度,使靜壓推力軸承高精度、高效率運轉(zhuǎn)。
【專利摘要】一種矩形腔液體靜壓支承裝置。大型立式數(shù)控加工裝備在高速,重載和微間隙極端工況下,油膜剪切力加大,致使油膜變形嚴重,局部形成邊界潤滑或者是干摩擦,靜壓損失嚴重,從而導致支承剛度下降,承載能力不足,加工精度低等情況。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本發(fā)明提出了將靜壓支承油腔設計成矩形,通過增大油腔面積和使油腔底面各處的油壓相等從而增大了承載能力,進而有效改善運行過程中油膜變形,提高支承剛度,使靜壓推力軸承高效率運轉(zhuǎn)。
【IPC分類】B23Q1/38, F16C32/06
【公開號】CN105351362
【申請?zhí)枴緾N201510905324
【發(fā)明人】于曉東, 吳曉剛, 隋甲龍, 耿磊, 王梓璇, 鄭小軍, 張艷芹, 楊曉冬
【申請人】哈爾濱理工大學
【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