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浮起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邊利用壓縮空氣等流體使對象物浮起一邊對其進行輸送的 浮起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已提出了幾種在利用壓縮空氣等流體使對象物浮起的同時對其進行輸送 的浮起輸送裝置。這些浮起輸送裝置通常具備多個浮起裝置,這些裝置分別具 備使空氣等流體通過的噴出孔。在浮起裝置與對象物之間噴出的空氣等流體產(chǎn) 生壓力,對象物通過該壓力浮起,并接收輸送裝置產(chǎn)生的驅動力而被輸送。在
曰本專利申請公報2006 - 324510號公報中披露了相關的技術。
發(fā)明內容
對象物在從一個浮起裝置向另一個浮起裝置移動時,特別是在對象物為易 于彎曲材料的情況下,會擔心對象物的前端會碰撞另一浮起裝置的前端。本發(fā) 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浮起輸送裝置,即使在對象物的浮起高度達到一定,該 裝置仍能避免對象物的前端碰撞浮起裝置的問題發(fā)生。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 一個方面,提供了用于通過對具有下表面的對象物施壓的 流體使其浮起并從第一端向第二端輸送的浮起輸送裝置。該浮起輸送裝置用于 通過對具有下表面的對象物施壓的流體使其浮起并從第一端向第二端輸送,具 備從第一端向第二端留有間隔地設置成列的多個浮起裝置,這些裝置分別具 備平面狀的上表面以及用于噴出上述流體的噴出孔,以在上述上表面與上述對 象物的上述下表面之間具有基準高度的方式,從上述噴出孔噴出上述流體以使 上述對象物浮起;支承輥,具有頂點并在上述頂點可接觸上述對象物并可轉動, 該支承輥被調整為上述頂點從上述浮起裝置的上述上表面向上突出,并且, 從上述浮起裝置的上述上表面至上述頂點的高度低于上述基準高度;以及用于 輸送上述對象物的輸送裝置。
上述支承輥優(yōu)選鄰接上述浮起裝置的上述第二端側的端部。
圖1為涉及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浮起輸送裝置的局部俯;f見圖。
圖2為沿圖1中II-II線的局部剖面圖。
圖3為沿圖1中III-III線的局部剖面圖。
圖4為涉及上述實施例的浮起裝置的俯視圖。
圖5為沿圖4中V-V線的上述浮起裝置的縱向剖^L圖,其顯示了使對象 物浮起的狀態(tài)。
圖6為沿圖4中VI-VI線的上述浮起裝置的橫向剖面圖,其顯示了使對象
物浮起的狀態(tài)。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對于整個本說明書、權利 要求的范圍以及附圖而言,在附圖中,分別將前方、后方、左側以及右側定義 為FF、 FR、 L以及R。這種定義的目的在于便于說明,本發(fā)明不用局限于此。
浮起輸送裝置為用于使對象物W沿垂直方向浮起并沿水平輸送方向(例 如,從前方FF向后方FR的方向)對其進行輸送的裝置。作為對象物W,優(yōu) 選整體為平面狀的比較薄的物體,例如,LCD (液晶顯示器)用的玻璃基板等 薄板。對象物W不一定為整體平面狀,其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為平面狀即可。 為了浮起,例如,可利用如空氣那樣的流體。
在對象物W為LCD用薄玻璃基板等必須在干凈環(huán)境下輸送的物體時,在
凈室內等千凈環(huán)境下使用上述浮起輸送裝置1。
下面,參照圖1 ~7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浮起輸送 裝置1如圖1和圖2所示,具備沿縱向延伸的基臺3、在基臺3上沿縱向呈列 配置的輸送裝置5、在基臺3上沿縱向以及橫向兩個方向留有間隔地分別呈列 配置的多個浮起裝置21。在圖的右側顯示了浮起輸送裝置1的前端(第二 端),后端(第一端)位于圖1左側的視野之外。從浮起輸送裝置1的例如后 端(第一端)朝前端(第二端)輸送對象物W。雖然未圖示出,但使用于供 給壓縮空氣的空氣供給裝置與浮起裝置21相連。也可以代替壓縮空氣而使用 氮或氬等其它被加壓的氣體,或者,液體等其它被加壓的流體。輸送裝置5在基臺3的左端以及右端附近具有沿對象物W的輸送方向分 別排成列的多個輥7。各個輥7分別通過轉動軸7s與蝸輪ll連為一體,并通 過托架9可自由轉動地被支承。以沿縱向貫穿基臺.3的方式具備一對驅動軸 13,各個驅動軸13設有可驅動地與各個蝸輪11嚙合的蝸桿15。在各個驅動 軸13的前端通過聯(lián)軸器等可轉動地連接馬達17的輸出軸17s。因此,各個輥 7接收馬達17的驅動力,并以相同的轉動速度轉動。如圖.3所示,上述各個 輥7的上端部向上述浮起裝置21的上表面的稍上方突出,并以在單一面上一 致的方式配置。對象物W即使在浮起的狀態(tài)下,,仍如圖3所示,為了接收驅 動力而4矣觸輥7。
馬達17不必一定是一對,兩根驅動軸13也可以通過鏈條等適合的結合裝 置與單一馬達相連。另外,也可以代替馬達而將可驅動的夾持器或傳動帶等輸
送裝置用于輸送裝置5。
參照圖4, 5以及6,各個浮起裝置21均設有基部23,各個基部23通過 托架25固定在基臺3上。各個基部23在其內側劃分出從空氣供給裝置供給的 壓縮空氣暫時通過的腔室27。
基部23在其上部中央設有覆蓋腔室27上方的矩形島形部件31、包圍島 形部件的外圍部件29、 33。島形部件31的上表面為大致水平平面狀。外圍部 件中的上部外圍部件33的上表面應與島形部件31的上表面構成單一平面,并 與上述平面具有一致的高度。
上部外圍部件33的內表面33a沿斜面31a傾斜,向浮起裝置21的中心傾斜。 含有斜面33a的外圍部件29、 33的內表面與含有斜面31a的島形部件3的側 面劃分出具有與腔室27連通的具有均勻寬度的間隙,該間隙作為導引腔室27 中的壓縮空氣并向上方噴出的噴出孔37而起作用。如圖4所示,噴出孔37 向浮起裝置21的上表面的開口為矩形環(huán)狀。
如上所述,由于斜面31a、 33a是向島形部件31的上表面中心傾斜,因此, 噴出孔37至少在浮起裝置21的上表面附近,向浮起裝置21的上表面的中心 (向內側)傾斜。雖然希望傾斜例如為45',但是,不應局限于此。'
噴出孔37不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橢圓形環(huán)狀或封閉環(huán)的一部分的形狀等其它各種形狀。島形部件31為使噴出孔37的寬度達到均勻,也可以在其傾 斜的外周3 la的表面上設有具有相同高度的多個凸起3'5。
最好是多個浮起裝置21的上表面彼此形成單一平面。其有利于穩(wěn)定對象 物W的浮起高度。
參照圖1 ~圖3,多個浮起裝置21以一個浮起裝置21的后端(第一端側 的端部)與其它浮起裝置21的前端(第二端側的端部)相對的方式形成列。 各個浮起裝置21以與其前端(第二端側的端部)鄰接的方式具備支承輥39。 通過托架41,支承輥39可以從第一端向第二的方向轉動。雖然支承輥39可 以自由轉動,但是,也可以對其變形,以便與輥7—樣,接收馬達17的驅動 力而轉動。在這種情況下,輥7與支承輥39優(yōu)選具有相同的圓周速度。支承 輥39的頂點應以從浮起裝置21的上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安裝。進而,將其高 度預先調整至后面所述的特定范圍內。
各個浮起裝置21的各個腔室27通過圖中未示出的配管相互連通,進而與 外部的空氣供給裝置連通??諝夤┙o裝置通過配管,可控制地將壓縮空氣供給 至各個浮起裝置21。作為空氣供給裝置,雖然優(yōu)選具備與變壓器電源電連接 的鼓風機馬達和通過鼓風機馬達驅動的鼓風機,但不應局限于此??諝夤┙o裝 置也可以具備適于讀取對象物W的信息的讀取裝置或控制空氣流量的控制器 等。
在從空氣供給裝置向各個腔室27供給壓縮空氣時,從各個噴出口 37噴出 壓縮空氣。如圖2、 5、 6所示,噴出的壓縮空氣位于島形部件31的上表面與 對象物W的下表面之間,在噴出孔37的開口包圍的空間中,產(chǎn)生上述壓縮空 氣產(chǎn)生均勻壓力的空間S。通過被支承在具有均勻壓力的空間S中,在上述對 象物W上施加浮力并使其浮起。此時,通過適當?shù)卣{整空氣流量或壓力,浮 起裝置21的上表面與對象物W的下表面之間形成一定高度。在將該高度作為 基準高度時,預先調整支承輥的高度以使支承輥39的頂點低于基準高度。
在對象物W浮起的狀態(tài)下,通過驅動一對馬達17,從而一對驅動輥13 同時轉動。通過蝸輪11與蝸桿15的嚙合,將驅動軸13的轉動傳遞至各個輥 7。通過接觸轉動的輥7,送入浮起輸送裝置1上的對象物W在浮起的狀態(tài)下 被輸送。參照圖2,在對象物W從圖中左側所示的一個浮起裝置21上向圖中右側 所示的另一個浮起裝置21移動時,對象物W的前端暫時不承受浮力。如果在 對象物W為易彎曲材料的情況下,則會擔心對象物W的前端從一個浮起裝置 21的前端(第二端側的端部)下垂,并與另一浮起裝置21的后端(第一端側 的端部)碰撞。但是,根據(jù)本實施例,下垂的對象物W由于與支承輥39的頂 點接觸而被支承,因此,避免了與其它浮起裝置21碰撞的問題發(fā)生。另外, 由于支承輥39的頂點低于基準高度,因此,在對象物W不下垂時,對象物W 不會接觸支承輥39。即使對象物的浮起高度不特別高,對象物的前端也不會 接觸其它浮起裝置21以及不接觸支承輥39。因此,與通過提高對象物的浮起 高度避免碰撞浮起裝置21相比,從消耗能量的觀點考慮是有利的。
由于與前端(第二端側的端部)鄰接的支承輥39能夠充分支承對象物W, 因此,在后端(第一端側的端部)不是必需防止碰撞的裝置?;蛘撸蠖艘部?以具備比上表面向下后退的臺階面或可以接觸對象物的輥等的防碰撞裝置。
雖然參照最佳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應局限于上 述實施方式。根據(jù)上面披露的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實施方式的 修改或變形來實施本發(fā)明。
工業(yè)實用性
提供了即使對象物的浮起高度達到一定,仍能避免對象物的前端碰撞浮起 裝置的問題發(fā)生的浮起輸送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浮起輸送裝置,用于通過對具有下表面的對象物施壓的流體使其浮起并從第一端向第二端輸送,其特征在于,具備從上述第一端向上述第二端留有間隔地配置成列的多個浮起裝置,這些裝置分別具備平面狀的上表面和用于噴出上述流體的噴出孔,以在上述上表面與上述對象物的上述下表面之間具有基準高度的方式,從上述噴出孔噴出上述流體以使上述對象物浮起;支承輥,具有頂點并在上述頂點可接觸上述對象物并可轉動,該支承輥被調整為上述頂點從上述浮起裝置的上述上表面向上突出,并且,從上述浮起裝置的上述上表面至上述頂點的高度低于上述基準高度;以及,用于輸送上述對象物的輸送裝置。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浮起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輥鄰接上述浮起裝置的上述第二端側的端部。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的浮起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披露了用于通過對具有下表面的對象物施壓的流體使其浮起并從第一端向第二端輸送的浮起輸送裝置。該浮起輸送裝置用于通過對具有下表面的對象物施壓的流體使其浮起并從第一端向第二端輸送,具備從第一端向第二端留有間隔地設置成列的多個浮起裝置,這些裝置分別具備平面狀的上表面和用于噴出上述流體的噴出孔,以在上述上表面與對象物的下表面之間具有基準高度的方式,從上述噴出孔噴出上述流體以使上述對象物浮起;支承輥,具有頂點并在上述頂點可接觸上述對象物并可轉動,該支承輥被調整為上述頂點從上述浮起裝置的上述上表面向上突出,并且,從上述浮起裝置的上述上表面至上述頂點的高度低于上述基準高度;以及用于輸送上述對象物的輸送裝置。
文檔編號B65G51/00GK101633442SQ200910163948
公開日2010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6月9日
發(fā)明者平田賢輔 申請人:株式會社I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