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摩托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踏板車后置物箱。
背景技術:
隨著環(huán)保觀念的加強,電動車逐漸成為人們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中,電動踏板車因其體積小、騎行方便而備受人們青睞。由于電動踏板車的結構較為特殊,電動踏板車的坐墊下方大都設計為后置物箱結構,而電動踏板車的蓄電池也安裝于后置物箱內。傳統的后置物箱為一體成型形成的整體結構,同時,由于后置物箱的結構較為特殊,無法重疊放置,使得后置物箱在存放及運輸的過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間,給存放及運輸帶來極大的麻煩。為了使蓄電池固定在后置物箱內,在置物箱內設有一蓄電池壓板,該蓄電池壓板的一側與后置物箱鉸接,另一側通過鎖緊螺栓與后置物箱固定,蓄電池安裝在后置物箱之后,通過壓板下側的橡膠減震墊將蓄電池壓緊,但這樣的在拆裝蓄電池的過程中就給人們帶來了不便。同時,采用橡膠減震墊壓緊蓄電池,其適應性差,減震效果較差,尤其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橡膠也會逐漸老化,就會造成壓緊效果和減震效果變差,從而影響蓄電池的定位及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怎樣解決現有置物箱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電動踏板車后置物箱,采用分體式結構,從而使存放及運輸更加方便,并且能夠有效節(jié)省空間;并且蓄電池拆裝更加方便,蓄電池的壓緊及減震效果更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電動踏板車后置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體、下箱體以及下箱蓋,所述上箱體下端設有一水平連接板,所述水平連接板繞上箱體內側一周,其內孔形狀與下箱體上端開口形狀一致,在水平連接板的下側繞其一周設有數個連接座;該水平連接板的內側向下彎折形成豎直連接板,該豎直連接板具有數個繞其一周的卡板,所述卡板上端凸出于豎直連接板的外側;所述下箱體的上端向外翻折至水平形成連接翻邊,該連接翻邊對應連接座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凹腔;在下箱體的上端,對應卡板的位置設有卡孔;所述下箱體的上端套設在豎直連接板上,并通過卡孔與卡板的配合與上箱體相連,同時,連接翻邊與水平連接板之間通過貫穿凹腔底部的連接螺栓與連接座固定連接;
所述下箱體的上端的一側設有一箱蓋座,所述水平連接板對應箱蓋座的位置設有一通孔,箱蓋座穿過該通孔后進入上箱體內;所述下箱蓋的一側通過轉軸與箱蓋座轉動連接,在下箱蓋的另一側設有一鎖扣;所述鎖扣包括橫板、豎板以及兩側板,所述豎板的上端與橫板的一端相連,其下端朝背離橫板的一側彎折并向上傾斜形成扣板,兩側板分別位于橫板和豎板的兩側,并將同一側的橫板和豎板相連;所述下箱蓋對應鎖扣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一容置腔,所述鎖扣通過一貫穿兩側板上部的銷軸與容置腔的兩側壁轉動連接,在容置腔靠近下箱蓋邊緣的一端的側壁和底部開設有供豎板穿過的過孔,且豎板能在該過孔內繞銷軸的軸心線轉動;所述容置腔的底部,靠近過孔的一端向上隆起形成隆起部,且該隆起部的高度小于容置腔的深度;在銷軸上套設有兩扭簧,所述扭簧的一支臂與豎板相連,另一支臂與隆起部相連;在下箱體的上端,對應扣板的位置開設有鎖孔,所述扣板在扭簧的作用下能夠與該鎖孔配合將下箱蓋鎖緊固定;
在下箱蓋的下側設有數個壓緊減震裝置,所述壓緊減震裝置包括壓板、壓簧以及導向螺栓,所述壓板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一容納腔,所述導向螺栓位于該容納腔內,其遠離螺栓頭的一端穿過容納腔頂部后與下箱蓋相連,且壓板能夠沿導向螺栓的螺桿上下移動,該導向螺栓的螺栓頭與下箱蓋之間的距離小于等于容納腔的高度,所述壓簧位于壓板與下箱蓋之間,并套設與容納腔上。
進一步地,所述鎖扣的橫板與豎板之間還設有一加強筋板,所述加強筋板同時與橫板和豎板相連,并位于橫板和豎板中部。
進一步地,所述鎖扣的橫板的另一端中部向上呈向上隆起的弧形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
1、將后置物箱制作成由上箱體和下箱體相連的分體結構,這樣,在存放及運輸過程中,上箱體和下箱體能夠分別重疊放置,從而在存放及運輸過程中大大節(jié)省空間,并且搬運更加方便;上箱體與下箱體通過卡扣及螺栓相連,裝配也更加方便、快捷,穩(wěn)定性更好。
2、下箱蓋的一側與下箱體轉動連接,另一側通過鎖扣與下箱體可開合連接,從而使下箱蓋的開合更加方便、快捷,更便于拆裝蓄電池;并且,鎖扣由雙扭簧提供鎖緊力,穩(wěn)定性更好。
3、通過壓板和壓簧的配合對蓄電池進行壓緊,能夠自動適應不同尺寸大小的蓄電池,適應性更強,對蓄電池的壓緊減震效果更好;同時,由于壓簧的持久性更好,使得整個壓緊減震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穩(wěn)定性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裝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上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上箱體的俯視圖。
圖5為下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下箱體與下箱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7為下箱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下箱蓋與鎖扣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9為鎖扣的45°俯視圖。
圖10為鎖扣的45°仰視圖。
圖11為下箱蓋與壓緊減震裝置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仰視圖。
圖13為圖12沿A—A向的剖視圖。
圖中:1—上箱體,2—下箱體,3—下箱蓋,4—水平連接板,5—連接座,6—豎直連接板,7—卡板,8—連接翻邊,9—凹腔,10—卡孔,11—箱蓋座,12—鎖扣,121—橫板,122—豎板,123—側板,124—扣板,13—容置腔,14—銷軸,15—過孔,16—隆起部,17—扭簧,18—鎖孔,19—壓緊減震裝置,191—壓板,192—壓簧,193—導向螺栓,194—容納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參見圖1—圖13,一種電動踏板車后置物箱,包括上箱體1、下箱體2以及下箱蓋3。所述上箱體1下端設有一水平連接板4,所述水平連接板4繞上箱體1內側一周,使水平連接板4整體呈環(huán)形,其內孔形狀與下箱體2上端開口形狀一致,在水平連接板4的下側繞其一周設有數個連接座5。該水平連接板4的內側向下彎折形成(環(huán)形的)豎直連接板6,該豎直連接板6具有數個繞其一周的卡板7,所述卡板7上端凸出于豎直連接板6的外側。所述下箱體2的上端向外翻折至水平形成連接翻邊8,該連接翻邊8對應連接座5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凹腔9。在下箱體2的上端,對應卡板7的位置設有卡孔10。所述下箱體2的上端套設在豎直連接板6上,并通過卡孔10與卡板7的配合與上箱體1相連,同時,連接翻邊8與水平連接板4之間通過貫穿凹腔9底部的連接螺栓與(水平連接板4下側的)連接座5固定連接。
具體實施時,所述豎直連接板6外側的卡板7為5個,其中,豎直連接板6的兩側分別具有兩個,另一個位于其一端,這樣,在下箱體2與上箱體1的裝配過程中,能夠郵箱防止下箱體2裝返,從而提高裝配效率;所述水平連接板4下側的連接座5為6個,其中,水平連接板4的兩側分為具有兩個,其兩端分別具有一個,這樣能夠進一步保證下箱體2與上箱體1連接的穩(wěn)定性。
所述下箱體2的上端的一側設有一箱蓋座11,所述水平連接板4對應箱蓋座11的位置設有一通孔,箱蓋座11穿過該通孔后進入上箱體1內。所述下箱蓋3的一側通過轉軸與箱蓋座11轉動連接,在下箱蓋3的另一側設有一鎖扣12;具體實施時,所述下箱蓋3的形狀與下箱體2上端開口一致,在下箱蓋3的一側設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通過轉軸與箱蓋座11轉動連接。所述鎖扣12包括橫板121、豎板122以及兩側板123,所述豎板122的上端與橫板121的一端相連,其下端朝背離橫板121的一側彎折并向上傾斜形成扣板124,所述鎖扣12的橫板121的另一端中部向上呈向上隆起的弧形結構,以便于操作時將橫板121抬起。兩側板123分別位于橫板121和豎板122的兩側,并將同一側的橫板121和豎板122相連;為提高鎖扣12整體的強度,所述鎖扣12的橫板121與豎板122之間還設有一加強筋板,所述加強筋板同時與橫板121和豎板122相連,并位于橫板121和豎板122中部。
所述下箱蓋3對應鎖扣12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一容置腔13,所述鎖扣12通過一貫穿兩側板123上部的銷軸14與容置腔13的兩側壁轉動連接;其中,該容置腔13的長度大于橫板121的長度,使抬起橫板121(操作鎖扣12)的過程更加方便。在容置腔13靠近下箱蓋3邊緣的一端的側壁和底部開設有供豎板122穿過(且相連通)的過孔15,且豎板122能在該過孔15內繞銷軸14的軸心線轉動,即抬起橫板121另一端的過程中,豎板122能夠在該過孔15內自由轉動。所述容置腔13的底部,靠近過孔15的一端向上隆起形成隆起部16,且該隆起部16的高度小于容置腔13的深度;在銷軸14上套設有兩扭簧17,所述扭簧17的一支臂與豎板122相連,另一支臂與隆起部16相連。在下箱體2的上端,對應扣板124的位置開設有鎖孔18,所述扣板124在扭簧17的作用下能夠與該鎖孔18配合將下箱蓋3鎖緊固定。當抬起橫板121的過程中,豎板122壓縮扭簧17并隨橫板121繞銷軸14的軸心線轉動,并且扣板124能夠從鎖孔18中脫離,從而將下箱蓋3打開。采用該結構,使下箱蓋3的開合更加方便,并且穩(wěn)定性更好,從而使得蓄電池的拆裝更加方便。
在下箱蓋3的下側設有數個壓緊減震裝置19,所述壓緊減震裝置19包括壓板191、壓簧192以及導向螺栓193。所述壓板191采用PVC材料制成,從而能與壓簧192配合形成雙減震結構;其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一容納腔194,所述導向螺栓193位于該容納腔194內,其遠離螺栓頭的一端穿過容納腔194頂部后與下箱蓋3相連,該導向螺栓193的螺栓頭與下箱蓋3之間具有一定距離,且壓板191能夠沿導向螺栓193的螺桿上下移動;具體實施過程中,該導向螺栓193的螺栓頭與下箱蓋3之間的距離小于等于容納腔194的高度。所述壓簧192位于壓板191與下箱蓋3之間,并套設與容納腔194上。為提高對蓄電池壓緊及減震的平衡性,所述壓緊減震裝置19為4個,并分別靠近下箱蓋3的四角,通過壓板191與壓簧192的配合對蓄電池的壓緊及減震效果更好,穩(wěn)定性更好,并且使用壽命更長。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