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總成、車輪及車輛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輪轂總成、車輪及車輛,其中該輪轂總成包括輪轂(2)及裝配在所述輪轂(2)上的輪輞(1),所述輪輞(1)的輻板(11)上具有中心孔,所述輪轂總成還包括遮蓋所述中心孔的軸頭蓋(3),所述軸頭蓋(3)安裝在所述輪轂(2)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軸頭蓋安裝在輪轂上,而無需在輪輞上加工較長的止口,從而可避免因加工較長止口而產生的輪輞同軸度難保證,以及由此導致的整車行駛偏擺的問題以及因加工止口而使輪輞強度減弱的問題。
【專利說明】輪轂總成、車輪及車輛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輪轂總成、車輪及車輛。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整車美觀要求不斷提高,在車輛的車輪外側的中心孔處一般都會設置軸頭蓋,以遮蓋輪輞中心孔處外露的螺栓以及車軸的端部,并可防止外部的灰塵雜質等進入車輪內。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軸頭蓋一般安裝在輪輞上,如圖1所示,沿輪輞I’的輻板11’中心孔設置有定位止口 111’,為在止口 111’上安裝軸頭蓋2’,常把該止口 111’加長,并在止口111’上加工安裝軸頭蓋2’的安裝槽,軸頭蓋2’通過卡子卡設在該安裝槽中進行固定。
[0004]由于受輪輞I’加工工藝限制,止口 111’一般是沿中心孔圓周沖壓出的筒狀結構,而且該筒狀結構的長度需滿足能夠加工安裝槽,但是,由于該長度較長,沖壓出的止口容易趨于錐形,同軸度難保證,使得輪輞安裝在車輛上時容易導致整車行駛偏擺;而且,如圖1所示,為保證輪輞強度,沿輪輞中心孔圓周設置的多個螺栓孔周圍均布置有加強筋112’,如果強行在中心孔處沖壓出較長的止口 111’,則會影響加強筋112’,導致輪輞強度減弱,存在安全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輪輞總成、車輪及車輛,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因在輪輞的定位止口上安裝軸頭蓋所產生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輪轂總成,包括輪轂及裝配在所述輪轂上的輪輞,所述輪輞的輻板上具有中心孔,所述輪轂總成還包括遮蓋所述中心孔的軸頭蓋,所述軸頭蓋安裝在所述輪轂上。
[0007]優(yōu)選地,所述輪轂的靠近所述軸頭蓋的一端具有從所述中心孔伸出所述輻板的輪轂止口,所述軸頭蓋安裝在所述輪轂止口上。
[0008]優(yōu)選地,所述輪轂止口上設置有卡槽,所述軸頭蓋上設置有卡子,所述軸頭蓋通過所述卡子卡設在所述卡槽中。
[0009]優(yōu)選地,所述輪轂止口形成為圓筒形,所述卡槽為沿所述輪轂止口的外表面周向設置的環(huán)形槽,所述卡子為沿所述軸頭蓋的內表面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
[0010]優(yōu)選地,所述輻板上圍繞所述中心孔設置有多個螺栓孔,每個所述螺栓孔的周圍設置有加強部。
[0011]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車輪,該車輪包括有如上所述的輪轂總成。
[0012]本實用新型再一方面還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的車輪中的至少一個為如上所述的車輪。
[0013]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軸頭蓋安裝在輪轂上,而無需在輪輞上加工較長的止口,從而可避免因加工較長止口而產生的輪輞同軸度難保證,以及由此導致的整車行駛偏擺的問題以及因加工止口而使輪輞強度減弱的問題。
[0014]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6]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軸頭蓋在輪輞上安裝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中軸頭蓋安裝在輪轂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圖2中A處放大圖;
[0019]圖4為輪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輪轂總成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輪轂總成,該輪轂總成包括輪轂2及裝配在輪轂2上的輪輞I,輪輞I的輻板11上具有中心孔,該輪轂總成還包括遮蓋所述中心孔的軸頭蓋3,本實施方式中,該軸頭蓋3安裝在輪轂2上。
[0023]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軸頭蓋3安裝在輪轂2上,而不是安裝在輪輞I的輻板11上,那么無需在輪輞I的中心孔處加工較長的止口,從而可避免因加工較長止口而產生的輪輞I同軸度難保證,以及由此導致的整車行駛偏擺的問題以及因加工止口而使輪輞I強度減弱的問題。
[0024]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中,軸頭蓋3可以安裝在輪轂2的適當位置上。優(yōu)選地,如圖2和圖3所示,輪轂2的靠近軸頭蓋3的一端具有從輪輞I中心孔伸出輻板11的輪轂止口 21,軸頭蓋3安裝在該輪轂止口 21上。其中,輪轂止口 21伸出輻板11的長度可以根據安裝需要確定。
[0025]另外,軸頭蓋3可以通過各種適當方式安裝在輪轂止口 21上。優(yōu)選地,軸頭蓋3可通過卡設的方式固定在輪轂止口 21上。具體的,如圖3及圖4所示,在輪轂止口 21上設置卡槽211,軸頭蓋3上設置卡子31,通過卡子31卡設在卡槽211中以將軸頭蓋3固定于輪轂2上。
[0026]本實施方式中,輪轂止口 21形成為圓筒形,卡槽211優(yōu)選為沿輪轂止口 21的外表面周向設置的環(huán)形槽,卡子31為沿軸頭蓋3的內表面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軸頭蓋2上的多個卡子31間隔卡設在沿環(huán)形槽中,可使得軸頭蓋2受力均衡,固定牢固。
[0027]在此需說明的是,軸頭蓋3上的卡子31及輪轂止口 21上設置的用于卡設卡子31的卡槽211的結構有多種,并不限于圖中所示的結構,例如輪轂止口 21上的卡槽211可為與軸頭蓋3上的多個卡子31對應設置的多個凹槽,而不限于采用環(huán)形槽的形式,本實施方式中的環(huán)形槽結構的卡槽是為加工方便而采用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同時,卡子31可與軸頭蓋3 一體設置,也可獨立設置,可通過獨立設置的卡子31將軸頭蓋3與輪轂2固定在一起。
[0028]此外,本實施方式中,輪輞I的輻板11上圍繞中心孔設置有多個螺栓孔112,每個螺栓孔112的周圍設置有加強部113,如圖5所示,該設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在此描述該螺栓孔112的周圍設置加強部113的目的是想再次說明一下,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軸頭蓋3安裝在輪轂2上,而不需要使輪輞止口 111的長度加長,只要能夠實現(xiàn)定位的作用即可,從而輪輞止口 111的加工對螺栓孔112周圍的加強部113的影響不大,不會導致輪輞I強度減弱。
[0029]本實施方式提供的輪轂總成的安裝如圖5所示,首先,輪轂2安裝在車橋4上,輪輞I再安裝在輪轂2上,輪輞I上的螺栓孔112及輪轂2上的螺栓孔與車橋4上的螺栓6位置對應,輪轂2的輪轂止口 21穿出輪輞I的輻板11,然后將軸頭蓋3卡設在輪轂止口 21的卡槽211中,最后螺母5旋在螺栓6上進行固定,其中,軸頭蓋3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凹部32,該多個凹部32的位置需與螺栓孔111的位置對應,這樣,在旋轉螺母5的時候不會產生干涉。
[0030]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輪,該車輪包括有如上所述的輪轂總成。
[0031]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該車輛的車輪中的至少一個為如上所述的車輪,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輪,車輛不會產生像現(xiàn)有技術中因加長輪輞止口而使輪輞同軸度不夠所導致的車輛行駛偏擺的現(xiàn)象。
[0032]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33]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0034]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轂總成,包括輪轂(2)及裝配在所述輪轂(2)上的輪輞(I),所述輪輞(I)的輻板(11)上具有中心孔,所述輪轂總成還包括遮蓋所述中心孔的軸頭蓋(3),其特征在于,所述軸頭蓋(3)安裝在所述輪轂(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轂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2)的靠近所述軸頭蓋(3)的一端具有從所述中心孔伸出所述輻板(11)的輪轂止口(21),所述軸頭蓋(3)安裝在所述輪轂止口(21)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轂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止口(21)上設置有卡槽(211),所述軸頭蓋(3)上設置有卡子(31),所述軸頭蓋(3)通過所述卡子(31)卡設在所述卡槽(211)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輪轂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止口(21)形成為圓筒形,所述卡槽(211)為沿所述輪轂止口(21)的外表面周向設置的環(huán)形槽,所述卡子(31)為沿所述軸頭蓋(3)的內表面周向間隔布置的多個。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輻板(11)上圍繞所述中心孔設置有多個螺栓孔(111),每個所述螺栓孔(111)的周圍設置有加強部(112)。
6.一種車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轂總成。
7.—種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的車輪中的至少一個為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輪。
【文檔編號】B60B7/00GK204160999SQ201420525285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張磊, 尚一明, 張祥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