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密封件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散熱器用密封件。
背景技術(shù):
近幾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橡塑密封件制造業(yè)一直保持兩位數(shù)的增長。中國橡塑密封件制造行業(yè)規(guī)模實現(xiàn)工業(yè)總產(chǎn)值近百億,同比增長超過20%。按材料分類分為丁腈膠、三元乙丙橡膠、氟橡膠、硅膠、氟硅橡膠、尼龍、聚氨酯、工程塑料等,目前在汽車散熱器上得到很好的應用,但汽車散熱器對耐撕裂及耐磨性能要求較高,現(xiàn)有一般橡膠密封面還滿足不小需求,亟待解決。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shù)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汽車散熱器用密封件,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及韌性,即使長期使用也不會出現(xiàn)滲透現(xiàn)象,而且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性能,在高溫下長期使用也不會變形,同時密封件不易老化,使用壽命長。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汽車散熱器用密封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氟橡膠15-25份,氯醚橡膠20-40份,氯丁橡膠8-16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2份,三烯丙基氰脲酸酯0.2-0.6份,二甲基丙烯酸鋅1-2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1-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改性竹纖維2-6份,硼酸鋁晶須5-15份,氧化鋁10-14份,無煙煤2-6份,磷灰石2-8份,硅鎂土5-12份,氧化鎂1-2份,氯化石蠟2-4份,硬脂酸鎂0.5-1.2份,對苯二甲酸二辛脂1-2份。
優(yōu)選地,改性竹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草粉送入氫氧化鈉溶液浸泡,過濾,干燥,送入真空箱中升溫,保溫,升溫,保溫,降溫,洗滌至呈中性,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加入硫酸鋅溶液攪拌均勻,真空抽濾,向濾餅中滴加氨水,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竹纖維、磷酸三丁酯微波處理,過濾,洗滌,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竹纖維。
優(yōu)選地,改性竹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草粉送入氫氧化鈉溶液浸泡10-30h,過濾,干燥,送入真空箱中升溫至800-1000℃,保溫5-15min,升溫至1200-1500℃,保溫15-35min,降溫,洗滌至呈中性,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加入硫酸鋅溶液攪拌均勻,真空抽濾,向濾餅中滴加氨水,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竹纖維、磷酸三丁酯微波處理5-10min,微波功率為300-400W,過濾,洗滌,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竹纖維。
優(yōu)選地,改性竹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20-40份草粉送入濃度為1-2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10-30h,過濾,干燥,送入真空箱中升溫至800-1000℃,保溫5-15min,升溫至1200-1500℃,保溫15-35min,降溫,洗滌至呈中性,加入60-100份濃度為0.5-1.5wt%的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加入5-20份濃度為1-2wt%的硫酸鋅溶液攪拌均勻,真空抽濾,向濾餅中滴加10-20份濃度為5-15%的氨水,加入0.5-2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20-40份竹纖維、40-60份磷酸三丁酯微波處理5-10min,微波功率為300-400W,過濾,洗滌,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竹纖維。
優(yōu)選地,氟橡膠、氯醚橡膠、氯丁橡膠、過氧化二異丙苯、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鋅的重量比為18-22:25-35:10-14:1.2-1.8:0.3-0.5:1.2-1.8。
優(yōu)選地,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竹纖維、硼酸鋁晶須、氧化鋁、無煙煤、磷灰石、硅鎂土、氧化鎂的重量比為2-3:1.2-1.6:3-5:8-12:11-13:3-5:4-6:8-10:1.3-1.7。
優(yōu)選地,氯化石蠟、硬脂酸鎂、對苯二甲酸二辛脂的重量比為2.5-3.5:0.6-1:1.2-1.8。
本發(fā)明采用常規(guī)制備工藝制得。
本發(fā)明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及韌性,即使長期使用也不會出現(xiàn)滲透現(xiàn)象,而且具有很好的耐高溫性能,在高溫下長期使用也不會變形,同時密封件不易老化,使用壽命長。
本發(fā)明以改性氟橡膠、氯醚橡膠、氯丁橡膠為主料,采用過氧化二異丙苯、三烯丙基異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鋅協(xié)同作為硫化體系,使本發(fā)明交聯(lián)程度好,彈性好,高溫下耐壓縮永久變形性能極為優(yōu)異;本發(fā)明的改性竹纖維中,草粉經(jīng)過氫氧化鈉及真空煅燒炭化處理后,比表面積極大,細孔結(jié)構(gòu)發(fā)達,表面活性極高,與氫氧化鈉、硫酸鋅及氨水配合所生成氧化鋅粒子可生長在預處理草粉表面,并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磷酸三丁酯的作用下與竹纖維的纖維穿插并形成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提高改性竹纖維的抗菌、抗紫外線性能,力學性能好;改性竹纖維與硼酸鋁晶須、氧化鋁、無煙煤、磷灰石、硅鎂土相互配合,吸附性更好,在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配合下,相互間結(jié)合力強,使本發(fā)明耐磨性能優(yōu)異,韌性好,耐高溫性能優(yōu)異;氯化石蠟、硬脂酸鎂、對苯二甲酸二辛脂可有效增強膠料的流動性,使本發(fā)明的彈性及耐永久壓縮變形進一步增強,即使在較大溫差下彈性與耐永久壓縮變形性能也極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汽車散熱器用密封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氟橡膠15份,氯醚橡膠40份,氯丁橡膠8份,過氧化二異丙苯2份,三烯丙基氰脲酸酯0.2份,二甲基丙烯酸鋅2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改性竹纖維2份,硼酸鋁晶須15份,氧化鋁10份,無煙煤6份,磷灰石2份,硅鎂土12份,氧化鎂1份,氯化石蠟4份,硬脂酸鎂0.5份,對苯二甲酸二辛脂2份。
實施例2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汽車散熱器用密封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氟橡膠25份,氯醚橡膠20份,氯丁橡膠16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份,三烯丙基氰脲酸酯0.6份,二甲基丙烯酸鋅1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改性竹纖維6份,硼酸鋁晶須5份,氧化鋁14份,無煙煤2份,磷灰石8份,硅鎂土5份,氧化鎂2份,氯化石蠟2份,硬脂酸鎂1.2份,對苯二甲酸二辛脂1份。
改性竹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草粉送入氫氧化鈉溶液浸泡,過濾,干燥,送入真空箱中升溫,保溫,升溫,保溫,降溫,洗滌至呈中性,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加入硫酸鋅溶液攪拌均勻,真空抽濾,向濾餅中滴加氨水,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竹纖維、磷酸三丁酯微波處理,過濾,洗滌,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竹纖維。
實施例3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汽車散熱器用密封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氟橡膠18份,氯醚橡膠35份,氯丁橡膠10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8份,三烯丙基氰脲酸酯0.3份,二甲基丙烯酸鋅1.8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6份,改性竹纖維3份,硼酸鋁晶須12份,氧化鋁11份,無煙煤5份,磷灰石4份,硅鎂土10份,氧化鎂1.3份,氯化石蠟3.5份,硬脂酸鎂0.6份,對苯二甲酸二辛脂1.8份。
改性竹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草粉送入氫氧化鈉溶液浸泡20h,過濾,干燥,送入真空箱中升溫至900℃,保溫10min,升溫至1400℃,保溫25min,降溫,洗滌至呈中性,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加入硫酸鋅溶液攪拌均勻,真空抽濾,向濾餅中滴加氨水,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竹纖維、磷酸三丁酯微波處理8min,微波功率為350W,過濾,洗滌,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竹纖維。
實施例4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汽車散熱器用密封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氟橡膠22份,氯醚橡膠25份,氯丁橡膠14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2份,三烯丙基氰脲酸酯0.5份,二甲基丙烯酸鋅1.2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改性竹纖維5份,硼酸鋁晶須8份,氧化鋁13份,無煙煤3份,磷灰石6份,硅鎂土8份,氧化鎂1.7份,氯化石蠟2.5份,硬脂酸鎂1份,對苯二甲酸二辛脂1.2份。
改性竹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20份草粉送入濃度為2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10h,過濾,干燥,送入真空箱中升溫至1000℃,保溫5min,升溫至1500℃,保溫15min,降溫,洗滌至呈中性,加入100份濃度為0.5wt%的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加入20份濃度為1wt%的硫酸鋅溶液攪拌均勻,真空抽濾,向濾餅中滴加20份濃度為5%的氨水,加入2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20份竹纖維、60份磷酸三丁酯微波處理5min,微波功率為400W,過濾,洗滌,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竹纖維。
實施例5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汽車散熱器用密封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氟橡膠20份,氯醚橡膠30份,氯丁橡膠12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5份,三烯丙基氰脲酸酯0.4份,二甲基丙烯酸鋅1.5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4份,改性竹纖維4份,硼酸鋁晶須10份,氧化鋁12份,無煙煤4份,磷灰石5份,硅鎂土9份,氧化鎂1.5份,氯化石蠟3份,硬脂酸鎂0.8份,對苯二甲酸二辛脂1.5份。
改性竹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40份草粉送入濃度為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30h,過濾,干燥,送入真空箱中升溫至800℃,保溫15min,升溫至1200℃,保溫35min,降溫,洗滌至呈中性,加入60份濃度為1.5wt%的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加入5份濃度為2wt%的硫酸鋅溶液攪拌均勻,真空抽濾,向濾餅中滴加10份濃度為15%的氨水,加入0.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40份竹纖維、40份磷酸三丁酯微波處理10min,微波功率為300W,過濾,洗滌,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竹纖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及其發(fā)明構(gòu)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