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鍛造模具的,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
背景技術
0、
背景技術:
1、目前常見的軸承包括外圈、內圈、滾珠和保持架,其中外圈和內圈稱為套圈,套圈由圓環(huán)形的坯件經過機加工成本,而坯件則是通過棒料鐓壓呈料餅,料餅再通過鍛壓鑄造、輾擴等方式加工成本。其中鍛壓鑄造,簡稱鍛造,是軸承套圈加工的重要工序。鍛造分為冷鍛和熱鍛,熱鍛是指利用鍛造模具對加熱后的工件進行鍛造,熱鍛過程中,需要對鍛造模具進行噴水冷卻,完成一次鍛造后需要對凹模座1噴水冷卻,噴水主要噴射在凹模槽的內壁上,如圖1所示,所以在ko柱1上成型中心進水孔11,利用ko柱1上的噴水冷卻孔用于冷卻鍛造凹模;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工件的熱量會傳遞給ko,到時熱量積聚在ko柱的頂部,嚴重影響ko柱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其可以利用空心ko頂部的排氣孔進行散熱,避免工件的熱量聚集在ko的頂部,進而能有效降低ko頂部燒熔失效的幾率。
2、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包括ko柱,ko柱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中心進水孔,ko柱中、上部的外壁上成型有環(huán)形的切槽,中心進水孔的內壁上成型有若干貫穿切槽底面的噴水冷卻孔,ko柱上端面的中部成型有豎向并與中心進水孔相連通的排氣孔,排氣孔的孔徑小于噴水冷卻孔的孔徑。
3、優(yōu)選的,所述ko柱上中心進水孔的孔徑大于噴水冷卻孔的孔徑,排氣孔的孔徑等于噴水冷卻孔孔徑的1/5~1/4。
4、優(yōu)選的,所述ko柱的中心軸線、中心進水孔的中心軸線和排氣孔的中心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5、優(yōu)選的,所述ko柱的中心進水孔內插設有豎向并與排氣孔相對的疏通軸,疏通軸的下端插套固定有倒置的圓臺狀的配重塊,配重塊上側的疏通軸上插套有定位套,定位套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輻桿,輻桿的外端成型有外螺紋套,所述中心進水孔下部的內壁上成型有內螺紋,外螺紋套螺接在ko柱的中心進水孔內;所述的定位套上端面上壓靠有限位塊,限位塊插套固定在疏通軸上。
6、優(yōu)選的,所述ko柱上的排氣孔與中心進水孔之間成型有圓錐形的導向口,疏通軸的上端插設在ko柱的導向口內。
7、優(yōu)選的,所述ko柱內疏通軸的中心軸線和排氣孔的中心軸線相重合,排氣孔的孔徑大于疏通軸的直徑。
8、優(yōu)選的,所述限位塊上側的疏通軸的長度大于ko柱上排氣孔的長度,所述配重塊至定位套下端面的距離大于排氣孔的長度。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本空心ko通過在ko頂部設置排氣孔,利用排氣孔進行散熱,避免工件的熱量聚集在ko的頂部,進而能有效降低ko頂部燒熔失效的幾率。
1.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包括ko柱(1),ko柱(1)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中心進水孔(11),ko柱(1)中、上部的外壁上成型有環(huán)形的切槽(12),中心進水孔(11)的內壁上成型有若干貫穿切槽(12)底面的噴水冷卻孔(13),其特征在于:ko柱(1)上端面的中部成型有豎向并與中心進水孔(11)相連通的排氣孔(14),排氣孔(14)的孔徑小于噴水冷卻孔(13)的孔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其特征在于:所述ko柱(1)上中心進水孔(11)的孔徑大于噴水冷卻孔(13)的孔徑,排氣孔(14)的孔徑等于噴水冷卻孔(13)孔徑的1/5~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其特征在于:所述ko柱(1)的中心軸線、中心進水孔(11)的中心軸線和排氣孔(14)的中心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其特征在于:所述ko柱(1)的中心進水孔(11)內插設有豎向并與排氣孔(14)相對的疏通軸(4),疏通軸(4)的下端插套固定有倒置的圓臺狀的配重塊(5),配重塊(5)上側的疏通軸(4)上插套有定位套(6),定位套(6)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輻桿(61),輻桿(61)的外端成型有外螺紋套(62),所述中心進水孔(11)下部的內壁上成型有內螺紋(16),外螺紋套(62)螺接在ko柱(1)的中心進水孔(11)內;所述的定位套(6)上端面上壓靠有限位塊(7),限位塊(7)插套固定在疏通軸(4)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其特征在于:所述ko柱(1)上的排氣孔(14)與中心進水孔(11)之間成型有圓錐形的導向口(15),疏通軸(4)的上端插設在ko柱(1)的導向口(15)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其特征在于:所述ko柱(1)內疏通軸(4)的中心軸線和排氣孔(14)的中心軸線相重合,排氣孔(14)的孔徑大于疏通軸(4)的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頂部設有排氣孔的空心ko,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7)上側的疏通軸(4)的長度大于ko柱(1)上排氣孔(14)的長度,所述配重塊(5)至定位套(6)下端面的距離大于排氣孔(14)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