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光裝置以及具有該裝置的攝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平面發(fā)光型的背光裝置以及具有該裝置的攝像設備。
背景技術:
以前,對液晶顯示裝置里面進行照明的背光裝置的構造是,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從導光板的一個端面采光進入導光板的內部,該采光進入的光在導光板內導向并從導光板的一面射出而進行面發(fā)光。
這種背光裝置具有,平坦的形成導光板的光出射側的一面,在位于與之相反的一側的另一面整體形成為越從光源側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方向、導光板的厚度越逐漸變薄地傾斜的傾斜面,在光出射端的平坦的一面上設置擴散薄片,在它的另一面的傾斜面上設置反射薄片的構造。
這樣的背光裝置中,隨著裝置整體變薄,即使導光板的厚度也變薄,也由于導光板的光出射側的一面形成為平坦面,在該光出射的平坦面上設置有擴散薄片,擴散薄片的厚度直接影響到整個裝置的厚度,由此,不能將整個裝置做得很薄,非常麻煩。
專利文獻1特開平9-236800號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即使形成較薄的導光板,也不能將整個裝置形成得非常薄的問題。
另外,第二個問題是,整個裝置不能形成為整體具有大致均勻的厚度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的實施形態(tài)為在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從導光板的一端面采入到上述導光板的內部,在上述導光板內引導該采入的光并從上述導光板的一面射出而面發(fā)光的背光裝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導光板,除了上述光源所處的上述一端部側以外,在上述導光板的光出射側的上述一面上介由傾斜面形成有低一層的平坦面,在該低一層的平坦面上設置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
另外,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實施形態(tài)為在同一外殼內具有背光裝置、顯示裝置、攝像元件,存儲器收容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裝置具有導光板,該導光板,除了光源所處的一端部側以外,在上述導光板的光出射側的一面上介由傾斜面形成有低一層的平坦面,在該低一層的平坦面上設置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上述背光裝置和上述顯示裝置在設備的厚度方向上重疊配置,與上述背光裝置以及上述顯示裝置相對,上述攝像元件以及上述存儲器收容部在設備的厚度方向上不重疊配置。
根據這些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由于在除了光源所處的導光板的一端部側以外,在上述導光板的光出射側的一面上介由傾斜面形成低一層的平坦面,在該低一層的平坦面上設置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即使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的厚度與現有技術的厚度相同,也通過導光板的低一層的平坦面能夠使得背光裝置整體的厚度變薄,由此如果使得導光板的厚度變薄的話,就能夠使得裝置整體的厚度變得更薄,能夠得到使裝置整體非常薄。
圖1是適用本發(fā)明的背光裝置的電子相機從前面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電子相機從后面看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圖1的電子相機的內部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放大表示圖3的背光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圖1~圖4對適用本發(fā)明的電子相機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電子相機從前面看的立體圖,圖2是該電子相機從后面看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該電子相機的內部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該電子相機,如圖1以及圖2所示的那樣,備有相機主體1。該相機主體1,由前外殼2和后外殼3構成,這些前外殼2以及后外殼3是用不銹鋼等具有高剛性的金屬制成的薄板形成的。
該場合,在前外殼2的前面的右上角上,如圖1所示的那樣,設置有攝像部4,在位于它的左側的地方設置有光學取景器5,在位于它的更左側的地方上設置有閃光燈發(fā)光部6。在該前外殼2和后外殼3的上面的前面左側(圖2中的右側)上,設置有快門鍵7以及第一菜單鍵8。另外,在位于后外殼3的后面(圖2中的前面)的左側的地方,如圖2所示的那樣,設置有顯示部9,在位于它的右側的地方,設置有能夠在十字方向上操作的光標鍵10。在位于該光標鍵10的上側以及右側的地方,分別設置有第二菜單鍵11,電源鍵12,在位于顯示部9的上側的地方,設置有從前外殼2一側連續(xù)的光學取景器5。
另一方面,在相機主體1的內部,如圖3所示的那樣,分別由第1~第4保持架部件17~20定位組裝攝像單元13,閃光燈單元14,基板單元15,顯示單元16。該場合,如圖3所示的那樣,攝像單元13為將由CCD等固體攝像元件以及攝像鏡頭構成的攝像部4和光學取景器5安裝到第一保持架部件17上的構造。閃光燈單元14為將閃光燈發(fā)光部6以及閃光燈聚光器2安裝到第二保持架部件18的構造?;鍐卧?5為以將LSI等各種電子部件22以及存儲卡插槽23搭載在電路基板24上的狀態(tài)安裝到第三保持架部件19的構造。顯示單元16,為以將與顯示部9對應的液晶顯示裝置25以及背光裝置26重疊的狀態(tài)安裝到第四保持架部件20的構造。
顯示單元16的液晶顯示裝置25,如圖4所示的那樣,在一對透明的電極基板27、28之間以用密封材料30包圍住的狀態(tài)封入液晶29的同時,在上側的電極基板27的上面以及下側電極基板28的下面分別設置偏光板31、32,在這種狀態(tài)下通過在一對透明的電極基板27、28之間選擇性的施加預定的電壓的方式,將攝像到的被攝體的圖像等的信息通過電子光學進行顯示而構成。背光裝置26,是用于向液晶顯示裝置25的里面?zhèn)冗M行照明的裝置,如圖4所示的那樣,具有將從光源33發(fā)出的光從導光板34的一個端面34a采光進入到導光板34的內部,該采光進入的光在導光板34的內部引導并從導光板34的上面射出進行面發(fā)光的構造。
即,光源33,由LED(發(fā)光二極管)構成,設置在具有遮光性的薄膜基板35的下面,且與導光板34的一個端面34a對應配置,在這種狀態(tài)下用透明的密封材料進行封裝。該場合下,如圖4所示的那樣,薄膜基板35的一個側部配置在導光板34的一端部(該圖中的右端部)的上面,這種狀態(tài)下,其另一個側部從導光板34的一個端面34a向上部側方突出,該突出的部分的下面設置有光源33。而且,盡管在圖中未示出,該薄膜基板35與基板單元15的電路基板24電連接。
導光板34,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具有光透過性的材料構成,被形成薄板狀,如圖4所示的那樣,導光板34與液晶顯示裝置25的下面對向配置。在該導光板34的上面,除了光源33所處的那個端部一側(圖4中的右端部一側)之外,介由傾斜面38形成低一層的平坦面37。在該導光板34的低一層的平坦面37上設置有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40。該場合下,以使得薄膜基板35的上面和薄片部件40的上面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左右的深度,低一層地形成導光板34的低一層的平坦面37。傾斜面38以平緩的角度設置,使在光源33側的一端部和低一層的平坦面37之間不產生陡峭的階梯差,因此,在導光板34內引導的光不會從傾斜面38向外漏出。
薄片部件40,為從下向上依次層疊第一棱鏡薄片41、第二棱鏡薄片42、擴散薄片43的構造。第一、第二棱鏡薄片41、42,是排列多個線狀的微細棱鏡的構造,以使第一棱鏡薄片41的棱鏡線和第二棱鏡薄片42的棱鏡線相互正交的狀態(tài)重疊第一、第二棱鏡薄片41、42。擴散薄片41具有將透過第一、第二棱鏡薄片41、42的光擴散、向上方射出的構成。
另外,導光板34的下面被形成與其上面的低一層的平坦面37相平行的平坦面,在該平坦的下面上設置反射薄片44的同時,在該反射薄片44的下面配置第四保持架部件20。這種場合下,反射薄片44構成為除了設置在導光板34的整個下面區(qū)域之外,還設置在從光源33的下側向光源33的后面?zhèn)?圖4中的右側面)的范圍,其后面彎曲形成為半圓弧形,這樣從光源33發(fā)出的光不會從下面以及后面?zhèn)嚷┏?,同時還具有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向導光板34的一個端面34a反射的反射器的功能。
在這樣的電子相機的背光裝置26中,在使光源33發(fā)光時,其光通過透明的密封材料36從導光板34的一個端面34a入射到導光板34內,該入射光在導光板內引導并依次從導光板34的低一層的平坦面37向上方射出。此時,由設置在導光板34下面的反射薄片44反射從導光板34下面向下側發(fā)出的光,使其不泄漏,由此從上面?zhèn)鹊钠教姑?7向上方射出。這樣,向上方射出的光,透過薄片部件40的第一、第二棱鏡薄片41、42,從擴散薄片43向上方擴散射出。這樣,背光裝置26通過面發(fā)光,照亮了液晶顯示裝置25的有效顯示區(qū)域的整個下表面。
這樣,根據該背光裝置26,除了光源33所處的導光板34的一端部一側之外,在導光板34的上面介由傾斜面38形成低一層的平坦面37,由于在該低一層的平坦面37上設置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40,所以即使該薄片部件40的厚度與在現有技術具有相同的厚度,也能夠使得背光裝置26整體的厚度更薄。由此,如果減薄導光板34的厚度,能夠使得背光裝置26整體的厚度更薄,所以能夠實現所期望的背光裝置26整體形成得非常薄。這種場合,導光板34的下面被形成與上面的低一層的平坦面37相平行的平坦面,而且以使得薄膜基板35的上面和薄片部件40的上面具有同樣高度程度的深度,低一層地形成導光板34的上面的平坦面37,所以即使在導光板34的下面設置反射薄片44,而且將搭載光源33的薄膜基板35配置在導光板34的光源33一側的一端部上,也能夠將背光裝置26整體的厚度形成為均勻的。
因此,在該背光裝置26中,通過使導光板34的光源33側的一端部的厚度t1大約是0.7mm,薄片部件40的厚度t2大約是0.188mm,薄膜基板35的厚度t3大約是0.14mm,反射薄片44和保持架部件19的厚度t4大約是0.165mm,背光裝置26的最厚的部分(t1+t3+t4)大約是1.005mm,由此能夠得到厚度大約是1mm左右的薄背光裝置26。另外,與導光板34的上面的低一層的平坦面37相對應的部分的整體厚度,由于導光板24的低一層的平坦面37的部分比光源33側的一端部的厚度還要薄,因此即使薄片部件40的厚度t2(大約是0.188mm)比薄膜基板35的厚度t4(大約是0.14mm)厚,背光裝置26整體的厚度還是能夠均勻的形成。
另外,在該背光裝置26中,由于在導光板34的下面設置有反射薄片44,從導光板34的下面向下側射出的光能夠通過反射薄片44向導光板34內反射,這樣除了能夠防止從導光板34下面的光損失之外,特別的將反射薄片44設置在從光源33的下側直到光源33的后面(圖4中的右側)的范圍內的同時,由于其后面彎曲形成為半圓弧形,從而發(fā)自光源33的光不會從下面以及后面漏出,同時能夠在后面的半圓弧形的彎曲部分上將發(fā)自光源33的光向導光板34的一個端面34a反射,這樣能夠高效率的將光源33的光采光進入到導光板34的內部,同時能夠將在該導光板34內采光進入的光高效率地從導光板34的上面的低一層的平坦面37射出。
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液晶顯示裝置25的背光裝置26,僅對適用于電子相機的場合進行描述,但是不限于此,還能適用于例如,便攜電話、電子筆記本、電子辭典、PDA(個人數字助理)等的廣泛領域的電子設備。
權利要求
1.一種背光裝置,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從導光板的一端面采入到上述導光板的內部,在上述導光板內引導該采入的光并從上述導光板的一面射出而面發(fā)光,其特征在于上述導光板,除了上述光源所處的上述一端部側以外,在上述導光板的光出射側的上述一面上介由傾斜面形成有低一層的平坦面,在該低一層的平坦面上設置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導光板的位于與光出射面相反一側的另一面,被形成與上述光出射側的上述低一層的平坦面相平行的平面,在該另一面上還設置有反射薄片。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導光板的上述一端部的光出射側的上述一面上,從上述一端部向側方突出配置搭載有上述光源的薄膜基板,并且,以使上述薄膜基板和上述薄片部件的各表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程度的深度、低一層地形成上述導光板的上述低一層的平坦面,。
4.一種具有背光裝置的攝像設備,在同一外殼內具有背光裝置、顯示裝置、攝像元件,存儲器收容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裝置具有導光板,該導光板,除了光源所處的一端部側以外,在上述導光板的光出射側的一面上介由傾斜面形成有低一層的平坦面,在該低一層的平坦面上設置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上述背光裝置和上述顯示裝置在設備的厚度方向上重疊配置,與上述背光裝置以及上述顯示裝置相對,上述攝像元件以及上述存儲器收容部在設備的厚度方向上不重疊配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背光裝置的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上述導光板的位于與光出射側相反的一側的另一面,被形成與上述光出射側的上述低一層的平坦面相平行的平面,在該另一面上還設置有反射薄片。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背光裝置的攝像設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導光板的上述一端部的光出射側的上述一面上,從上述一端部向側方突出配置搭載有上述光源的薄膜基板,并且,以使上述薄膜基板和上述薄片部件的各表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程度的深度、低一層地形成上述導光板的上述低一層的平坦面。
全文摘要
一種背光裝置以及具有該裝置的攝像設備,該背光裝置,在將從光源發(fā)出的光從導光板的一端面采入到上述導光板的內部,該采入的光在導光板內引導并從導光板的一面射出而面發(fā)光的背光裝置中,除了在光源所處的一端部側以外,在導光板的上面介由傾斜面形成低一層的平坦面,在該低一層的平坦面上設置具有擴散性的薄片部件。因此,即使薄片部件的厚度與在現有技術的厚度相同,也能夠使裝置整體變薄,所以如果減薄導光板,則能夠實現裝置整體的薄型化。另外,如果將導光板的下面形成平坦面,以使得配置在導光板的一端部上的薄膜基板和薄片部件的各上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的程度的深度,在導光板的上面形成低一層的平坦面,則能夠使裝置整體具有均勻的厚度。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591119SQ200410079449
公開日2005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大塚浩一 申請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