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屬于管廊生產。
背景技術:
1、管廊,即管道的走廊,管廊是化工及其相關類工廠中,許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著裝置或廠房外布置,一般在空中用支架撐起,形成類似走廊的構造,也有少數(shù)管廊位于地下,根據(jù)不同的需求,管廊可以分為單層或多層、可通行或不可通行、地上或地下等類型。在城市中,地下綜合管廊是一種常見的形式,它將電力、通信、供水等市政公用管線集中鋪設在一個構筑物內,管廊一般由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立柱、橫梁以及桁架所構成。這種結構不僅穩(wěn)固,還能承受管道的重量和可能產生的應力,管廊的建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包括鋼材、混凝土、防水材料等。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一些新型材料如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玻璃鋼電纜支架等也被廣泛應用于管廊建設中,管廊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不僅限于化工工廠和城市市政領域。在電力站、石油化工現(xiàn)場、交通運輸領域(如航空、船舶和鐵路)、水利工程和環(huán)保工程等領域和場所,管道通常也需要被集中鋪設和管理,因此也會采用管廊的形式。
2、管廊是一種用于集中鋪設大型裝置管道的建筑結構,目前管廊大多由預制生產制成,再進行拼裝形成管廊結構,在雙艙管廊進行生產時,由于雙艙管廊結構較大,用于雙艙管廊的生產設備難以確保結構穩(wěn)定性,容易導致雙艙管廊邊緣處出現(xiàn)缺陷問題,難以確保雙艙管廊澆筑成型后的質量,增加后續(xù)加工工序,增加經濟成本,且生產設備開模合模操作不便,降低雙艙管廊的整體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為了解決雙艙管廊生產時合模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偏差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
2、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所述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包括:
4、設備主體,所述設備主體由底模結構、承插模結構、側模結構、頂模結構和內模結構組成;
5、其中,所述底模結構兩側都與承插模結構貼合連接,所述側模結構位于底模結構的另外兩側,且側模結構與承載膜結構的邊緣貼合,所述頂模結構分別與側模結構和承插模結構頂部邊緣接觸,且且內模結構為相鄰設置的兩個,其并排平行位于底模結構、承插模結構、側模結構和頂模結構之間。
6、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底模結構由底模面板組成,所述底模面板底部鋪設有圓鋼導軌,所述圓鋼導軌與底模型材一側固定連接,且所述底模面板與圓鋼導軌內部活動套接,且所述底模面板兩端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底??蚣?。
7、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底模面板的數(shù)量為若干個,若干個底模面板均位于底模型材頂面,每個所述底模面板都與圓鋼導軌表面滑動連接,相鄰所述底模面板的相鄰側均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定位套,相鄰所述底模面板側端相互拼接,且相鄰所述底模面板的定位套相互套接。
8、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承插模結構包括承插模面板,所述承插模面板與底模面板表面貼合連接,所述承插模面板由承口模和插口模組成,所述承口模和插口模相互拼合,所述承口模和插口模相鄰面均固定連接有密封圈,所述承口模和插口模邊緣都連接有鎖緊件,且承口模通過鎖緊件與插口模固定連接。
9、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頂模結構包括頂模面板,所述頂模面板頂部邊緣與護欄固定連接,所述頂模面板頂部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加強筋,所述頂模面板四周邊緣分別與承插模面板和固定側模以及移動側模頂部貼合連接。
10、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側模結構包括固定側模和移動側模,所述固定側模和移動側模分別與底模面板兩側頂面貼合連接,所述固定側模和移動側模分別位于設備主體兩側,所述固定側模外壁固定安裝有固定側踏板,所述移動側模外壁固定安裝有移動側踏板,所述移動側模底部與側模移動裝置固定連接,且側模移動裝置的滾輪位于導軌表面。
11、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內模結構包括內模面板,所述內模面板的數(shù)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內模面板分別嵌合在設備主體的兩側內部,所述內模面板與承插模面板貼合連接,所述內模面板底部固定安裝有連接件,所述內模面板底部通過連接件與內模下連接板的連接凸耳固定連接,所述內模下連接板與內模面板底部貼合連接,且所述內模面板內側固定安裝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加強管。
12、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內模面板和內模下連接板側端邊緣均固定連接有若干個承插口,每個承插口都與側模結構和承插模結構邊緣的鎖桿對應分布。
13、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內模下連接板底部傾斜分布至內模面板兩側,所述內模下連接板與下模面板貼合連接,且所述下模面板與承插模面板內側邊緣貼合連接。
14、在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內模結構內部設有內模撐桿,所述承插模結構之間設有承插模拉桿,所述內模撐桿和承插模拉桿都由絲桿和方管組成,所述方管兩端內部都與絲桿螺紋套接,所述絲杠分別與內模面板內壁以及承插模面板連接。
15、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yōu)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fā)明各較佳實例。
16、本發(fā)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17、上述提出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通過底模結構、承插模結構、側模結構、頂模結構和內模結構組成的設備主體,通過設備主體進行雙艙管廊的生產,并通過各個結構之間的緊密拼合實現(xiàn)合模操作,確保雙艙管廊的高質量生產,提高加工品質,解決因各結構拼接時產生的偏差而影響后續(xù)加工質量,并通過多個結構之間的依次拼裝,可實現(xiàn)生產設備的快速合模,利用吊裝設備進行各個模板的吊裝進行組裝,能夠在設備主體內部形成雙艙管廊結構的腔體,方便后續(xù)澆筑成型,并通過多個模板的打開實現(xiàn)快速分離,方便雙艙管廊的生產。
1.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結構(200)由底模面板(201)組成,所述底模面板(201)底部鋪設有圓鋼導軌(202),所述圓鋼導軌(202)與底模型材(203)一側固定連接,且所述底模面板(201)與圓鋼導軌(202)內部活動套接,且所述底模面板(201)兩端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底??蚣?20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面板(201)的數(shù)量為若干個,若干個底模面板(201)均位于底模型材(203)頂面,每個所述底模面板(201)都與圓鋼導軌(202)表面滑動連接,相鄰所述底模面板(201)的相鄰側均設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定位套(205),相鄰所述底模面板(201)側端相互拼接,且相鄰所述底模面板(201)的定位套(205)相互套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模結構(300)包括承插模面板(301),所述承插模面板(301)與底模面板(201)表面貼合連接,所述承插模面板(301)由承口模和插口模組成,所述承口模和插口模相互拼合,所述承口模和插口模相鄰面均固定連接有密封圈,所述承口模和插口模邊緣都連接有鎖緊件(302),且承口模通過鎖緊件(302)與插口模固定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模結構(500)包括頂模面板(501),所述頂模面板(501)頂部邊緣與護欄(502)固定連接,所述頂模面板(501)頂部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加強筋(503),所述頂模面板(501)四周邊緣分別與承插模面板(301)和固定側模(401)以及移動側模(402)頂部貼合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結構(400)包括固定側模(401)和移動側模(402),所述固定側模(401)和移動側模(402)分別與底模面板(201)兩側頂面貼合連接,所述固定側模(401)和移動側模(402)分別位于設備主體(100)兩側,所述固定側模(401)外壁固定安裝有固定側踏板(403),所述移動側模(402)外壁固定安裝有移動側踏板(404),所述移動側模(402)底部與側模移動裝置(405)固定連接,且側模移動裝置(405)的滾輪位于導軌表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結構(600)包括內模面板(601),所述內模面板(601)的數(shù)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內模面板(601)分別嵌合在設備主體(100)的兩側內部,所述內模面板(601)與承插模面板(301)貼合連接,所述內模面板(601)底部固定安裝有連接件(605),所述內模面板(601)底部通過連接件(605)與內模下連接板(602)的連接凸耳(606)固定連接,所述內模下連接板(602)與內模面板(601)底部貼合連接,且所述內模面板(601)內側固定安裝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加強管(603)。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面板(601)和內模下連接板(602)側端邊緣均固定連接有若干個承插口(604),每個承插口(604)都與側模結構(400)和承插模結構(300)邊緣的鎖桿對應分布。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下連接板(602)底部傾斜分布至內模面板(601)兩側,所述內模下連接板(602)與下模面板(206)貼合連接,且所述下模面板(206)與承插模面板(301)內側邊緣貼合連接。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雙艙管廊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結構(600)內部設有內模撐桿(607),所述承插模結構(300)之間設有承插模拉桿(304),所述內模撐桿(607)和承插模拉桿(304)都由絲桿(6071)和方管(6072)組成,所述方管(6072)兩端內部都與絲桿(6071)螺紋套接,所述絲杠分別與內模面板(601)內壁以及承插模面板(301)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