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紡織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厚度緯編彈力三明治的編織工藝,及涉及針織設備改造改良。
背景技術:緯編彈力三明治面料的組織結構分為三層,分別是里層,中間層,外層。里層、外層都添紗氨綸,中間層通常運用30D/1F或40D/1F的FDY單絲,使布面有厚度,立體空間大,耐壓力好,不易變形,廣泛用于服裝、鞋材、家紡等領域。針織圓緯機不適合編織厚度特別高的面料,當針筒與針盤的距離很高時,連結紗線(中間層的紗線)的墊紗難以控制,常出現(xiàn)斷紗、漏針;針盤線圈受到的牽拉力比較小,退圈困難;連結紗線張力太緊,退圈困難;連結紗太松散,隨機形成大線圈;氨綸翻絲、漏氨綸等。處理不好,不僅品質不穩(wěn)定,甚至連編織都困難。高厚度緯編彈力三明治最初主要應用于鞋材,布面質量要求不高。由于視覺疲勞,服裝設計師將它應用于塑性要求高,造型穩(wěn)定的時裝,有吸濕快干功能,多色效果等,但是,編織厚度高,必須對設備工藝進行改造和調整。
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厚度緯編彈力三明治的編織工藝,徹底解決筒口距離特別高,同時還要在里層、外層添紗氨綸狀況下的編織難題,有效解決了服裝用高質量的這類面料的編織難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高厚度緯編彈力三明治的編織工藝,所述的緯編彈力三明治在28針雙面機上編織,上針、下針都是AB排針,棉毛對位,6路一個循環(huán),第1路A針集圈,第4路B針集圈,是中間層,用30D/1FFDY單絲,線長38cm/100枚;2、5路全部上針成圈,是里層,用75D/72吸濕快干功能紗線,線長26.5cm/100枚,添紗30D氨綸,牽伸倍數(shù)2.9;第3、6路全部下針成圈,是外層,用75D/72FCD紗,線長26.5cm/100枚,添紗30D氨綸,牽伸倍數(shù)2.9,所述的緯編彈力三明治的編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鋼梭組件的特殊調整,采用逆時針方向轉動的普通圓緯機,針盤三角與針筒三角的對位稍滯后,針筒的筒口高度調到5.5mm,向左移動針盤三角,使上下織針處于準確對吃位置,鋼梭環(huán)向左大范圍移動,使1、4路的梭孔與剛剛到達集圈高度織針的橫向距離23mm,梭孔離集圈位置針針頭垂直高度12mm,當鋼梭環(huán)大范圍移動后,不影響2、3、5、6路,在2、5路上增加了兩端帶長孔的細長方體托塊,將鋼梭移到遠離鋼梭環(huán),控制墊紗和添紗氨綸,3、6路需正確喂紗;b、針盤線圈的退圈裝置,采用退圈輔助機構,當針盤針向外移動時,退圈輔助機構的輔助輪阻止舊線圈跟隨織針向外移動,同時也阻止集圈懸弧向外運動,退圈輔助機構中的輔助輪在上針舊線圈的帶動下轉動,輔助輪距離針盤的上針針背距離0.5mm,輔助輪距離針筒的下針針背距離約0.8mm;c、紗線張力控制,在第2、5路喂紗張力為5cN,針鉤里有集圈懸弧的那段織針的壓針量為0.5mm,而沒有集圈懸弧的那段織針,針頭略高于筒口線;d、移動鋼梭組件位置,第2、5路在鋼梭上增加了兩端帶長孔的細長方體托塊后,鋼梭遠離針盤織針,調節(jié)鋼梭的遠近和高低,移動位置后,在第2、5路上針添紗氨綸,將氨綸絲墊得遠離針鉤,面紗靠近針鉤;第3、6路下針添紗氨綸,在鋼梭上安裝導紗小滾輪,織針運行軌跡的收針平面是墊紗的最佳參考位置,氨綸絲水平投影線與收針平面的交點為距離進入收針平面為起點的第2枚針與第3枚針之間。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退圈輔助機構包括輔助輪、軸承、螺絲、墊片和支架,所述的支架固定在針筒三角座上面,所述的軸承的內圈連結軸通過螺絲安裝在支架的方孔處,所述的輔助輪水平安裝在軸承的的外圈上,所述的墊片安裝在軸承的內圈連結軸和螺絲的連接處,所述的輔助輪能夠自由轉動,所述的輔助輪的高度位置通過墊片數(shù)量調整,所述的輔助輪的水平位置通過螺絲在支架方孔的位置進行調整。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鋼梭組件包括鋼梭環(huán)、托塊、鋼梭、第一螺絲、第二螺絲和第三螺絲,所述的托塊的一側邊通過第一螺絲安裝在鋼梭環(huán)上,所述的鋼梭通過第二螺絲安裝在托塊另一側邊的下端,通過第二螺絲調節(jié)鋼梭的前后左右位置,所述的第三螺絲將鋼梭固定,通過第三螺絲調節(jié)鋼梭的高低位置。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緯編彈力三明治的氨綸比例9%,成品厚度為3.0mm,門幅162cm,克重325g/㎡。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高厚度緯編彈力三明治的編織工藝,通過鋼梭組件的特殊調整、移動鋼梭組件位置,并采用專用的退圈輔助機構,徹底解決筒口距離特別高,同時還要在里層、外層添紗氨綸狀況下的編織難題,有效解決了服裝用高質量的這類面料的編織難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圖1是本發(fā)明高厚度緯編彈力三明治的編織工藝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框圖;圖2為退圈輔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移動后的鋼梭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包括:一種高厚度緯編彈力三明治的編織工藝,所述的緯編彈力三明治在28針雙面機上編織,上針、下針都是AB排針,棉毛對位,6路一個循環(huán),第1路A針集圈,第4路B針集圈,是中間層,用30D/1FFDY單絲,線長38cm/100枚;2、5路全部上針成圈,是里層,用75D/72吸濕快干功能紗線,線長26.5cm/100枚,添紗30D氨綸,牽伸倍數(shù)2.9;第3、6路全部下針成圈,是外層,用75D/72FCD紗,線長26.5cm/100枚,添紗30D氨綸,牽伸倍數(shù)2.9,所述的緯編彈力三明治的編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鋼梭組件的特殊調整,采用逆時針方向轉動的普通圓緯機,針盤三角與針筒三角的對位稍滯后,針筒2的筒口高度調到5.5mm,向左移動針盤三角,使上下織針處于準確對吃位置,鋼梭環(huán)8向左大范圍移動,使1、4路的梭孔與剛剛到達集圈高度織針的橫向距離23mm,梭孔離集圈位置針針頭垂直高度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