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苯并異惡唑基取代的噻唑類化合物、制備方法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合成領域,具體涉及ー種苯并異惡唑基取代的噻唑類化合物、制備方法、用途以及包含所述化合物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隨著抗生素的應用,臨床耐藥問題越來越嚴重,控制耐藥細菌性感染成為臨床醫(yī)生棘手的問題,已經(jīng)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據(jù)目前開展的全國耐藥調查結果顯示,國際醫(yī)學界公認的超級耐藥菌(super-bug)在我國十分普遍,如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分離率高達60%以上,甲氧西林耐藥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在70%以上,產(chǎn)超廣譜
內(nèi)酰胺酶(ESBLs+)大腸埃希菌在30%以上,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MDR-PA)在30%以上。全國細菌的整體耐藥率在45%左右,遠遠高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抗菌藥物的大量不合理應用,我國臨床分離菌的耐藥率仍呈快速上升態(tài)勢,多重耐藥菌引起的醫(yī)院感染導致患者病死率明顯增加、醫(yī)療費用急劇上升,已成為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臨床在治療細菌性感染時面臨無藥可用的境況。因此,尋找和發(fā)現(xiàn)新的作用機制的、與已有的抗生素無交叉耐藥的新型抗細菌,包括耐藥細菌的藥物,已成為本世紀全球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苯并異惡唑基取代的噻唑類化合物,為通式(I)所示結
構
權利要求
1.一種苯并異惡唑基取代的噻唑類化合物,為通式(I)所示結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為N-(2-ニ甲氨基こ基)-4-甲基-2-苯并異惡唑基-噻唑-5-甲酰胺、N-(2-ニ甲氨基こ基)-4-甲基-2-(6-甲基苯并異惡唑基)-噻唑-5-甲酰胺、N-(2-ニ甲氨基こ基)-4-甲基-2-(6-こ基苯并異惡唑基)-噻唑-5-甲酰胺、N-(2-ニ甲氨基こ基)-4-甲基-2-(6-氯苯并異惡唑基)-噻唑-5-甲酰胺、N-(2-ニ甲氨基こ基)-4-甲基-2-(6-氨基苯并異惡唑基)-噻唑-5-甲酰胺、N- (2- ニ甲氨基こ基)-2- (6-芐氨基苯并異惡唑基)-噻唑-5-甲酰胺,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合物、前體藥物、異構體。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合物為有機溶劑或水合物,優(yōu)選醇合物或水合物; 所述異構體為立體異構體或光學異構體;所述立體異構體為單ー構型的異構體或多種構型的混合物,所述光學異構體為光學純的異構體或外消旋體。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為藥學上可接受的酸加成鹽、金屬鹽或烷基化銨鹽。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干,所述酸加成鹽為鹽酸鹽、氫溴酸鹽、硫酸鹽、磷酸鹽、こ酸鹽、三氟こ酸鹽、琥珀酸鹽、延胡索酸鹽、馬來酸鹽、檸檬酸鹽、乳酸鹽、酒石酸鹽或扁桃酸鹽;所述金屬鹽為堿金屬鹽、堿土金屬鹽或銀鹽。
6.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以A為起始原料,與羥胺反應生成醛肟B,所述X為鹵原子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鹵原子X為氟;步驟(6)所述鹵原子X為氯或溴。
8.權利要求1-5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備抗菌藥物中的用途。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藥物為抗革蘭氏細菌的藥物,優(yōu)選抗耐藥革蘭氏細菌的藥物; 所述耐藥革蘭氏細菌優(yōu)選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糞腸球菌、恥垢分枝桿菌、海分枝桿菌或結核分枝桿菌;進一步優(yōu)選產(chǎn)超廣譜β -內(nèi)酰胺酶大腸埃希菌、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萬古霉素耐藥糞腸球菌或耐多藥結核分枝桿菌。
10.一種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5所述的苯并異惡唑基取代的噻唑類化合物,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載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通式(I)所示的苯并異惡唑基取代的噻唑類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合物、前體藥物、異構體;本發(fā)明還涉及所述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在制備抗菌藥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所述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本發(fā)明所述化合物結構新穎、合成方法簡便,并且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適宜用于制備新型的抗菌藥物。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2757426SQ20111010826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余利巖, 劉洪濤, 劉紅宇, 司書毅, 張玉琴, 游雪甫, 王玉成, 黃彬 申請人: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醫(y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