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包括鮮葉采摘、攤晾、殺青、揉捻、理條、復烘、包裝、冷藏等步驟。本發(fā)明是依據(jù)采集歷史根據(jù)而重新塑造并進一步研發(fā)的新產(chǎn)品。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加工制成的茶葉,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針形,色澤灰中帶白,沖泡時,豎立于杯底如刀槍林立,似群筍破土,堆綠疊翠,令人心儀。湯色淡綠,清澈明亮。滋味鮮醇,帶有濃烈的熟板栗香,回味甘甜,葉底均勻。耐泡度高,通常沖泡4-5次后,茶味依然顯露。
【專利說明】
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茶葉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0002]據(jù)《中國名茶志》記載:徽州生產(chǎn)散芽茶歷史距今具有1200多年,這種散芽茶采制精細,鮮葉原料多為一芽一葉、二葉或三葉嫩梢,制作方法分為徽州炒青和烘青兩種。南宋以后,安徽江南茶區(qū)名茶生產(chǎn)全面崛起,明清時代達到鼎盛。
[0003]又據(jù)《歙縣志》載,元朝徽州一帶就生產(chǎn)炒青散芽茶,因制成的芽茶形似蓮子果實(蓮果)的心芽,故統(tǒng)稱蓮心茶,那個時期并不稱呼“徽州蓮心茶”?;罩萆a(chǎn)蓮心茶為散芽炒青和烘青類型茶,緊細、白毫顯露、色褐綠,沖泡后芽葉沉底形如蓮心,葉底呈嫩黃色,湯色嫩綠黃,耐沖泡(5次以上)、味濃,甘甜微苦,有熟板栗、天然蘭花余香等特色。史料載,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朱元璋頒布詔令后,罷造龍團,“推采芽茶以進……”后,大大地推動了全國散芽茗品的發(fā)展,徽州散芽茶創(chuàng)制更是日臻完善。促進了后起之秀松蘿、屯綠的創(chuàng)新。
[0004]1537年,因明太祖采納徽州宿儒朱升提出“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策略建國有功,因此蠲免了徽州三樣貢品。“戶部奏各處土產(chǎn)應貢注:徽州蓮心茶、馬蹄鱉、清水鰻鯉,太祖灑翰蠲免,曰使朱升鄉(xiāng)里世世沾皇恩也”(道光《徽州府志》)。但蠲免只是過眼云煙,后來徽州承擔的蓮心貢茶每年數(shù)量仍然很多。據(jù)弘治明《徽州府志》載,自天順八年起至成化23年間,進貢芽茶達45000斤;成化年間3000斤,嘉靖年間3000斤等。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采集歷史根據(jù)重新塑造并進一步研發(fā)蓮心茶,該蓮心茶的制作工藝簡單,可大規(guī)模應用。生產(chǎn)出的蓮心茶芽頭茁壯,大小均勻,而且包裹堅實,針形,耐泡度高,通常沖泡4-5次后,茶味依然顯露。
[0006]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制作步驟如下:
1)、鮮葉采摘:采摘一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無病蟲害,層次均勻的茶葉;
2)、攤晾:采摘后的茶葉放在竹墊上薄攤,厚度為4-5cm;攤晾時間在4小時?6小時,攤放過程中翻動2-3次,使鮮葉溫度不超過25°C ;
3)、殺青:使用殺青機進行殺青,溫度在保持在220°C-240°C,殺青時間為3_5分鐘;殺青程度:當芽葉失去光澤,葉色暗綠,葉質柔軟、萎卷,嫩梗折而不斷,殺青葉手握成團,松手不易散開,略帶有粘性,青草氣散失,顯露清香,即為殺青適度;
4)、揉捻:經(jīng)過殺青的鮮葉投入揉捻機的揉桶中揉捻40-50分鐘;
5)、理條:揉捻過的鮮葉經(jīng)進行解塊,揉入理條機內(nèi),溫度在220°C_260°C,反復翻炒,避免部分溫度過高而焦曲;時間在45-55分鐘;
6)、復烘:將理條后的茶葉均勻的薄攤在烘干機,溫度在90°C_110°C,烘干機每層的攤片厚度為2-3cm,不能太薄,以防烘焦,烘干時間在15分鐘;復烘后攤晾待冷卻即可裝箱; 7)、包裝:將烘干冷卻后的成品使用自動封口機進行包裝,包裝材料為鋁箔包裝袋,這種包裝袋即密封不透氣,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熱、防潮作用,能使茶葉的保質期在2?3年。
[0007]8)、冷藏:將裝箱的茶葉放入冷庫,溫度在0_5°C,利用冷庫的除濕裝置不斷除濕,使冷藏的茶葉在低溫干燥情況下進行保鮮。
[0008]進一步,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2)中的攤晾時間為5小時。
[0009]進一步,所述的步驟3)中的殺青溫度保持在230°C。
[0010]進一步,所述的步驟5)中的理條溫度保持在240°C。
[0011]本發(fā)明是依據(jù)采集歷史根據(jù)而重新塑造并進一步研發(fā)的新產(chǎn)品。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加工制成的茶葉,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針形,色澤灰中帶白,沖泡時,豎立于杯底如刀槍林立,似群筍破土,堆綠疊翠,令人心儀。湯色淡綠,清澈明亮。滋味鮮醇,帶有濃烈的熟板栗香,回味甘甜,葉底均勻。耐泡度高,通常沖泡4-5次后,茶味依然顯露。本發(fā)明經(jīng)國家副加工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檢測,6項農(nóng)藥殘留物均未檢出,符合國際化有機標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0012]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制作步驟如下:
1、鮮葉采摘:在進行手工鮮葉采摘時,要求盛裝鮮葉的容器是可透氣的竹籃或竹筐,不允許使用塑料袋或尼龍編織袋一類的不透氣容器盛裝鮮葉,以免鮮葉受悶發(fā)熱變質,應及時轉移到陰涼的存放處,避免陽光長時間曝曬引起鮮葉變質。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無病蟲害,層次均勻的茶葉。
[0013]2、攤晾:鮮葉采摘回來后,放在竹墊上薄攤,即不重疊,攤放厚度為4_5cm ;攤放時間為4-6小時,以5小時最佳,攤放過程中翻動2-3次,使鮮葉溫度不超過25°C ;
3、殺青:使用滾筒式茶葉殺青機,機型:6CST-40型,浙江綠峰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先將殺青機清理干凈預熱后,火溫掌握在220?240°C,以230°C最佳,投放攤晾后的茶葉,根據(jù)“老葉嫩殺,嫩葉老殺”之法,所謂老殺,就是失水適當多些;所謂嫩殺,就是失水適當少些。因為嫩葉中酶的催化作用較強,含水量較高,所以要老殺,如果嫩殺,則酶的活化未被徹底破壞,以產(chǎn)生紅梗紅葉;殺青葉含水量過高,在揉捻時液汁易流失,加壓時易成糊狀,芽葉易斷碎。低級粗老葉則相反,應殺得嫩,粗老葉含水量少,纖維素含量較高,葉質粗硬,如殺青葉含水量少,揉捻時難以成形,加壓時也易斷碎。殺青標準為:芽葉失去光澤,葉色暗綠,葉質柔軟、萎卷,嫩梗折而不斷,殺青葉手握成團,松手即散開,略帶有粘性,青草氣散失,顯露清香。
[0014]4、揉捻:使用6CR-35型號茶葉揉捻機,浙江綠峰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殺青葉出鍋后,盛于小篾盤中,需輕輕楊簸數(shù)次,散發(fā)熱氣,再將鮮葉投放揉捻機內(nèi),按照“輕-重-輕”的方式來進行碾壓,即先要輕壓,然后逐步加重,再慢慢減輕,最后加壓再揉5分鐘左右,投量為5公斤左右,總揉捻時間為40 -50分鐘。揉捻標準:茶汁溢附葉面,手握有粘手感。揉捻葉下機后要及時解塊、篩分。茶葉揉捻的目的是: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于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
[0015]5、理條:使用6CLZ-60型號的名優(yōu)茶理條機,浙江綠峰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將揉捻過后的原料進行解塊,層次均勻,投放2公斤原料倒入機內(nèi),機內(nèi)溫度為220°C -260°C,在240°C為宜。反復用手翻炒,以保證原料鮮葉不會被鍋底溫度過高而出現(xiàn)焦邊,大約在45-55分鐘,鮮葉出現(xiàn)色澤明亮,條索緊細,水分揮發(fā)至90%,即可出爐。
[0016]6、復烘:使用6CHB-5型號的百頁式茶葉烘干機,浙江綠峰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
[0017]由于理條過的茶葉在塑形中已經(jīng)達到百分之九十的干度,所以只需要再復烘一次即可。將理條后的茶葉均勻的薄攤在烘干機,溫度在100° C,每層的攤片厚度為2-3cm,不能太薄,以防烘焦,時間在15分鐘。復烘后攤晾待冷卻即可裝箱。
[0018]7、包裝:試用FR-900型自動封口機,溫州凱馳包裝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將烘干冷卻后的成品使用FR-900型自動封口機進行包裝,包裝材料為鋁箔包裝袋,這種包裝袋即密封不透氣,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熱、防潮作用,能使茶葉的保質期在2?3年。
[0019]8、冷藏:將裝箱的茶葉放入冷庫,溫度在0-5° C,利用冷庫的除濕裝置不斷除濕。使冷藏的茶葉在低溫干燥情況下進行保鮮。
[0020]盡管上文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給予了詳細描述和說明,但是應該指明的是,我們可以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構想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等效改變和修改,其所產(chǎn)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其特征是制作步驟如下: 1)、鮮葉采摘:采摘一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無病蟲害,層次均勻的茶葉; 2)、攤晾:采摘后的茶葉放在竹墊上薄攤,厚度為4-5cm;攤晾時間在4小時?6小時,攤放過程中翻動2-3次,使鮮葉溫度不超過25°C ; 3)、殺青:使用殺青機進行殺青,溫度在保持在220°C-240°C,殺青時間為3_5分鐘;殺青程度:當芽葉失去光澤,葉色暗綠,葉質柔軟、萎卷,嫩梗折而不斷,殺青葉手握成團,松手不易散開,略帶有粘性,青草氣散失,顯露清香,即為殺青適度; 4)、揉捻:經(jīng)過殺青的鮮葉投入揉捻機的揉桶中揉捻40-50分鐘; 5)、理條:揉捻過的鮮葉經(jīng)進行解塊,揉入理條機內(nèi),溫度在220°C_260°C,反復翻炒,避免部分溫度過高而焦曲;時間在45-55分鐘; 6)、復烘:將理條后的茶葉均勻的薄攤在烘干機,溫度在90°C_110°C,烘干機每層的攤片厚度為2-3cm,不能太薄,以防烘焦,烘干時間在15分鐘;復烘后攤晾待冷卻即可裝箱; 7)、包裝:將烘干冷卻后的成品使用自動封口機進行包裝,包裝材料為鋁箔包裝袋,這種包裝袋即密封不透氣,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熱、防潮作用,能使茶葉的保質期在2?3年; 8)、冷藏:將裝箱的茶葉放入冷庫,溫度在0-5°C,利用冷庫的除濕裝置不斷除濕,使冷藏的茶葉在低溫干燥情況下進行保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2)中的攤晾時間為5小時。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3)中的殺青溫度保持在230°C。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蓮心茶制作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5)中的理條溫度保持在240°C。
【文檔編號】A23F3/06GK104161134SQ201410060748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2月24日
【發(fā)明者】楊林川, 楊蓮花 申請人:黃山茗雅茶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