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14年1月13日申請的申請案序號14/153,156的優(yōu)先權,其內容出于所有目的而通過引用完全并入。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用于建構建筑板的設備和方法。更明確來說,本發(fā)明關于一種使用加壓空氣以減小相關聯摩擦力的建筑板成型線。
背景技術:
有多種已知可用于建構建筑板的方法。一種已知的方法使用由一或多種成型臺組成的成型線。建筑板(可為基于石膏的建筑板)依序組裝于成型臺之上。一卷例如紙或纖維結合氈等鋪面材料展開于第一成型臺之上以形成所述板的下表面。所述成型臺可包括可旋轉帶以輸送鋪面材料。包括頂置式混合器用于沉積一定體積的膠結漿料于鋪面材料的內表面上。包括另一卷用于提供相對的鋪面材料。
所述已知方法具有若干缺點。例如,鋪面材料與成型臺之間的摩擦通常會損傷或劃傷所得建筑板。此可能導致板不適用于其既定用途。另外,已知的制造技術通常會導致在成型期間膠結漿料的不均勻分布。最通常地,漿料不成比例地順著板的中心線最接近頂置式混合器的出口積聚。結果,所得板的邊緣不夠堅固且容易崩裂或崩散。
在最近幾年,已開發(fā)各種裝置來改良板制造方法。例如,伊頓(eaton)的美國專利第2,722,262號揭示一種用于連續(xù)制造紙包覆的石膏條帶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連續(xù)條帶在其上通過的臺。所述設備進一步包括用于使條帶及相關聯石膏成型的塊和邊導引部件。
胡內(hune)等人的美國專利第3,529,357號揭示用于高速度干燥石膏板的方法和設備。所述設備包括在干燥工藝中將受熱的空氣沖射在所述材料的邊緣部分上的噴射噴嘴。
謝弗(schafer)等人的美國專利第5,342,566號揭示又一種制造方法。謝弗揭示一種在切割之前使用空氣噴流以支撐石膏板的方法和設備??諝鈮|提供提升力但不賦予任何向前移動。
蒂爾(teare)的美國專利第4,298,413號揭示用于制造適用為建構材料的背襯板的織品強化薄混凝土面板的方法。所建構的面板可逐一地傳送到定位于堆疊臺之上的氣浮式堆疊單元。
最后,林恩(lynn)等人的美國re41,592揭示一種用于制造具有改良的耐沖擊的石膏/纖維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在處理期間使用空氣噴流以支撐所述石膏纖維板。
雖然上述方法各自實現其自身的獨特目標,但它們具有共同缺陷。本文所述的裝置和方法經過設計以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具體來說,本文所述的裝置和方法出于傳送建筑板的目的而使用加壓空氣,從而確保足夠的漿料鋪展,且/或防止所述板在制造期間被損壞或劃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允許以最少的修整材料、時間、和費用施覆平滑外部修整到壁板。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標是提供一種促進鄰近卷夾點的漿料均勻分布的石膏板成型裝置。
本發(fā)明的又一目標是提供一種促進漿料鋪展到相關聯成型臺的邊緣的石膏板成型裝置。
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可不具有或具有部分或所有這些優(yōu)點。本發(fā)明的其它技術優(yōu)點將為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輕易明了。
附圖說明
為更完全地理解本發(fā)明及其優(yōu)點,現結合附圖參考以下描述,其中:
圖1為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制造建筑板的生產線的側視圖。
圖2為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制造建筑板的替代生產線的側視圖。
圖3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充氣部的橫截面視圖。
圖4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充氣部的橫截面視圖。
圖5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充氣部的橫截面視圖。
圖6為根據本發(fā)明的充氣部的橫截面視圖。
圖7為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制造建筑板的替代生產線的側視圖。
在附圖的若干視圖中,類似參考符號指類似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用加壓空氣以減小板與底層成型臺之間的摩擦的板成型裝置。所述裝置使用形成于所述成型臺的面中的一系列空氣噴嘴。空氣源將加壓空氣遞送到所述噴嘴。隨著完成或部分完成的板順著所述成型臺行進,產生空氣墊以減小板與底層臺之間的摩擦。加壓空氣還可用于傳送所述板并且促進在成型期間漿料的均勻分布。本發(fā)明的各種組件、及它們相互關聯的方式更詳細地述于下文中。
現參照圖1,說明根據本發(fā)明的板成型線10。線10通過頂置式漿料混合器22順著一系列成型臺(20a及20b)組裝建筑板18?;旌掀?2包括用于在順著線10的不同位置供應漿料的一系列出口(24a、24b及24c)。混合器22還可供應不同密度及/或稠度的漿料。如圖所說明,所述第一及第二出口(24a及24b)在順著第一成型臺20的兩個不同位置沉積漿料。第三出口24c在順著第二成型臺20b的第三位置沉積漿料。此配置僅作為一代表性實例提供,且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輕易明了成型線的其它配置。
根據本發(fā)明,各成型臺20包含在其上面內的一系列噴嘴26。噴嘴26可為穿孔、孔口、口、或形成于臺20a及20b的表面中的其它開孔。噴嘴26可具有0.001英寸的最小開孔直徑到0.0250英寸的最大開孔直徑。相關聯的氣流速率將具有1scfm(標準立方英尺/分鐘)/設備行進英尺的最小速度到490scfm/設備行進英尺的最大速度??諝夤绻艿淖钚】谆蚩諝馓右荼诤穸葢恍∮?.002英寸但不大于1.500英寸。
在一個實施例中,臺20為繞用于在組裝期間傳送板18的滑輪旋轉的長形帶。在這種情況中,噴嘴26形成于所述帶的上表面中。在又一實施例中,臺(20a及20b)是固定的且板18是經由由噴嘴26供應的定向空氣墊傳送。
繼續(xù)參照圖1,可看出充氣室28與成型臺20a及20b各者相關聯。各充氣部28具有類似構造且僅詳細地說明其中一者。充氣部28經過設計以累積加壓空氣以用于遞送到成型臺20中的噴嘴26。因此,各充氣部28與噴嘴26及空氣源32二者流體連通。在所描繪的成型線中,對兩個充氣部28各者提供兩個單獨的空氣源32。然而,其它配置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例如,可順著一或多個成型臺20提供單一充氣部28。另外,可對多個充氣部28提供單一空氣源32。
供應輥34包含在成型線10的第一端處。輥34將底部鋪面薄片36供應到成型臺20。鋪面薄片36可由多種不同材料形成。例如,鋪面薄片36可由紙形成或由纖維氈形成。在任一情況下,鋪面薄片36遞送于第一成型臺20a頂部上。在包括帶的情況下,鋪面薄片36是經由帶移動來傳送。漿料混合器22在其順著成型線10傳送時將漿料沉積于鋪面薄片36的暴露表面上。
空氣供應32將加壓空氣供應到各噴嘴26,使得在鋪面薄片36的底表面與臺20的上表面之間形成空氣墊“c”(請參照圖4)。隨著板18順著成型線10傳送,空氣墊c減小鋪面薄片36與臺20之間的摩擦系數。如下文所述,噴嘴26可經定向以順著線10傳送板18。
在圖1的實施例中,噴嘴26跨成型臺20的長度及寬度均勻分布。另外,各噴嘴26的縱軸定向成與成型臺20的面垂直。在圖2的實施例中,使用傾斜噴嘴38。即,各噴嘴38相對成型臺20的上表面傾斜。各噴嘴38的縱軸以相對于成型臺20的表面成某一角度定位。因此,加壓空氣沿著對應于板18順著成型線10移動的方向遞送。噴嘴38的角度及來自空氣源32的加壓可經優(yōu)化以順著成型臺20的長度傳送板18。這將免除對目前用于傳送板的帶、滑輪、和馬達的需求?;蛘撸瑑A斜噴嘴38可形成于帶表面中,使得噴嘴38與帶一起用于傳送板18。
圖3為板成型線的前視圖并顯示充氣部28、空氣源32、和噴嘴26。這圖說明噴嘴26可跨臺20的寬度均勻分布。另外,空氣源32以均勻且一致的壓力跨臺20的寬度遞送空氣。圖4的實施例與圖3的實施例在大多數方面相同。然而,圖4中的空氣源42經過設計以提供加壓突發(fā)的空氣。換句話說,空氣間隔地及以設定頻率供應。這可經由旋轉孔口來實現。這個實施例具有在板成型期間使底部鋪面薄片36及所沉積漿料振動的益處。此繼而促進漿料的分布并消除不想要的氣穴。還可確保鋪面薄片36在其為纖維氈的程度上變成部分包埋于漿料中。
圖5說明傾斜噴嘴44的替代布置。更明確來說,各噴嘴44的縱軸仍然相對于成型臺20的表面傾斜。然而,在這種情況中,噴嘴44朝臺20的外周邊緣向外傾斜。另外,在臺的第一半部中的噴嘴44與所述臺的第二半部中的噴嘴44相反定向。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半部是相對于平分臺20的縱軸來說的。這個實施例有利于促進所沉積漿料鋪展到板的外部外周邊緣。
圖6說明又一實施例,其中順著成型臺20的寬度將不同壓力提供到不同區(qū)域。更明確來說,空氣源32可將高度加壓空氣遞送到接近臺20的縱軸的噴嘴。不同的空氣源32可將壓力逐漸減小的空氣遞送到板的外周范圍。通過將高壓空氣遞送到臺的中心及將低壓空氣遞送到外周邊緣,實現更均勻的漿料分布。
圖7說明常規(guī)上順著板成型線使用的翻轉臂46。使用這些臂46,翻轉完成板,使得底部鋪面薄片36暴露。在此實施例中,所述壁46各自包含與形成于成型臺20的上表面中的噴嘴類似的噴嘴26。噴嘴26連接到加壓空氣源32。此實施例允許在翻轉臂46與完成板18之間形成空氣墊。這個實施例具有在翻轉時不會損壞或劃傷板18的優(yōu)點。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中,可加熱由空氣源32提供的空氣。因此,除了對板提供提升或推進力之外,供應的空氣可用于進一步干燥所述板。這將減少傳統板干燥機原本所需的干燥。如果加熱的空氣足夠,那么受熱的空氣源32可完全免除對外部板干燥機的需求。這將代表通過消除與傳統干燥機構相關聯的邊緣損傷及紙、層的層離機會的重大改良。
在板的整個濕式成型工藝中可使用上文所述的空氣提升成型臺作為傳統后擠出機成型帶的替代。本發(fā)明的范圍還包括在板工廠內轉移或預定/分段運輸區(qū)使用空氣提升成型臺。已知這些區(qū)域會造成板表面損壞。因此,通過使用本文所述的空氣提升臺,可避免完成板的損壞或劃傷。
盡管本發(fā)明已就某些實施例和一般相關聯的方法進行描述,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明了這些實施例和方法的變動及置換。據此,實例實施例的上文描述不限定或約束本發(fā)明。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下,其它改變、替代和改動也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