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語音播報裝置,具體涉及基于差分放大的拼車系統(tǒng)的發(fā)聲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因?yàn)楦鞣N原因,許多人的住所距離公司比較遠(yuǎn),無論是乘公交還是坐地鐵都不是很方便,但上下班拼車恰好能解決這個難題,大家一起分擔(dān)油費(fèi),使得上下班路途舒適快捷、經(jīng)濟(jì)實(shí)惠。城市白領(lǐng)一般都集中在一片區(qū)域辦公,同一棟高樓里有那么多人,大家每天乘坐同一部電梯,但是卻不知道這一棟樓里有自己隱形的鄰居,因此將拼車系統(tǒng)的平臺設(shè)置在辦公樓的一樓大廳,可有效提高拼車的效率,同時也避免了在路邊長時間等車的情況。但是拼車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是不具有語音查詢和語音播報的功能,如果增加了語音查詢和語音播報,一個人在操作系統(tǒng),其他疾走的行人可以聽到相關(guān)信息,如果同路,行人可直接與其接觸,達(dá)到快速拼車的目的。
技術(shù)實(shí)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拼車系統(tǒng)不能有效吸引行人,不能達(dá)到快速拼車的目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差分放大的拼車系統(tǒng)的發(fā)聲裝置,通過語音搜索,可達(dá)到快速查詢的目的;通過語音播報,可有效吸引行人,即時搜索有相同目的地的人,達(dá)成約定,一起拼車,使上下班路途舒適快捷、經(jīng)濟(jì)實(shí)惠,讓人工作和休息都更加安心。
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shù)方案實(shí)現(xiàn):
基于差分放大的拼車系統(tǒng)的發(fā)聲裝置,包括前置放大器、帶通濾波器和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帶通濾波器和功率放大器依次連接;其中前置放大器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十四電阻、第十五電阻、第十六電阻、第十七電阻、第十八電阻、第一放大器、第五放大器,第一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一放大器的輸出端依次連接,第十四電阻一端連接在第一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其另一端連接在第五放大器的輸出端,第五放大器的輸出端、第十五電阻、第十六電阻、第十七電阻、第十八電阻、第十九電阻、第一放大器的正向電源端依次連接。
進(jìn)一步地,前置放大器還包括第十九電阻、第二十電阻、第二十一電阻、第二十二電阻、第二十三電阻、第二十四電阻、第二十五電阻、第六放大器、第七放大器和電源,第二十電阻一端與第一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十一電阻的左側(cè)固定端連接,第二十一電阻右側(cè)固定端接12V電源,第五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第二十二電阻、電源、第二十三電阻、第二十五電阻、第七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依次連接,第二十四電阻一端與第五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七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七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連接在第十七電阻與第十八電阻連接的線路上,第六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連接在第十六電阻與第十七電阻連接的線路上,第六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與其輸出端連接,第六放大器的輸出端與第七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連接。前置放大器能將收到的微小信號在電壓幅度上進(jìn)行放大,前置放大器收到的主要信號是通過微型麥克風(fēng)收集到的使用者聲音轉(zhuǎn)換成的電信號。
進(jìn)一步地,帶通濾波器包括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七電容、第二放大器和第三放大器,第四電容一端與第一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五電容、第二放大器的同向輸入端依次連接,第四電阻一端連接在第五電容與第二放大器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第三電阻一端連接在第四電容與第五電容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與第二放大器的輸出端,第五電阻一端與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其另一端連接在第三電阻與第二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的線路上;第二放大器的輸出端、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三放大器的同向輸入端依次連接,第一電容一端連接在第八電阻與第三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第二電容一端連接在第七電阻和第八電阻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與第三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第六電阻一端與第三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七電容連接,第三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在第六電阻與第七電容連接的線路上。帶通濾波器能濾除各種噪聲信號,使正常的語音信號通過。
進(jìn)一步地,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九電阻、第十電阻、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第十三電阻、第六電容、第八電容、第九電容、第十電容、第十一電容、第十二電容、第四放大器,第七電容相對于與第六電阻連接的另一端與第四放大器的同向輸入端連接,第八電容的一端與第四放大器的正電源端連接,其另一端接地,第九電容一端連接在第八電容與第四放大器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同時,第四放大器的正電源端連接12V的電源,第四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第十電阻、第十二電容、第四放大器的輸出端依次連接,第四放大器的反向輸入端、第六電容、第十三電阻、第四放大器的輸出端依次連接,第十一電阻一端連接在第六電容與第十三電阻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第四放大器的輸出端、第十電容、第十一電容、第十二電阻依次連接,第十二電阻相對于與第十一電容連接的另一端接地,第九電阻一端連接在第十電容與第十電容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功率放大器能放大電流,使聲音驅(qū)動負(fù)載,這里是指喇叭,使用者收所需要的信息將通過喇叭傳遞給使用者。
進(jìn)一步地,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的正電源端接正12V電源,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的負(fù)電源端接負(fù)12V電源。
進(jìn)一步地,第一放大器、第五放大器、第六放大器、第七放大器的正電源端均接正12V電源,其負(fù)電源端均接負(fù)12V電源。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diǎn)和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通過語音搜索,可達(dá)到快速查詢的目的;通過語音播報,可有效吸引行人,即時搜索有相同目的地的人,達(dá)成約定,一起拼車,使上下班路途舒適快捷、經(jīng)濟(jì)實(shí)惠,讓人工作和休息都更加安心。同時,使用差分放大電路作為前置放大器。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實(shí)施例的進(jìn)一步理解,構(gòu)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gòu)成對本發(fā)明實(shí)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示意圖。
附圖中標(biāo)記及對應(yīng)的零部件名稱:
R1-第一電阻,R2-第二電阻,R3-第三電阻,R4-第四電阻,R5-第五電阻,R6-第六電阻,R7-第七電阻,R8-第八電阻,R9-第九電阻,R10-第十電阻,R11-第十一電阻,R12-第十二電阻,R13-第十三電阻,R14-第十四電阻,R15-第十五電阻,R16-第十六電阻,R17-第十七電阻,R18-第十八電阻,R19-第十九電阻,R20-第二十電阻,R21-第二十一電阻,R22-第二十二電阻,R23-第二十三電阻,R24-第二十四電阻,R25-第二十五電阻,C1-第一電容,C2-第二電容,C3-第三電容,C4-第四電容,C5-第五電容,C6-第六電容,C7-第七電容,C8-第八電容,C9-第九電容,C10-第十電容,C11-第十一電容,C12-第十二電容,C13-第十三電容,U1-第一放大器,U2-第二放大器,U3-第三放大器,U4-第四放大器,U5-第五放大器,U6-第六放大器,U7-第七放大器,V1-電源。
具體實(shí)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和優(yōu)點(diǎn)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jié)合實(shí)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jìn)一步的詳細(xì)說明,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shí)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實(shí)施例
如圖1所示,基于差分放大的拼車系統(tǒng)的發(fā)聲裝置,包括前置放大器、帶通濾波器和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帶通濾波器和功率放大器依次連接;其中前置放大器包括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一放大器U1、第五放大器U5,第一放大器U1的反向輸入端、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一放大器U1的輸出端依次連接,第十四電阻R14一端連接在第一放大器U1的反向輸入端,其另一端連接在第五放大器U5的輸出端,第五放大器U5的輸出端、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一放大器U1的正向電源端依次連接。
前置放大器還包括第十九電阻R19、第二十電阻R20、第二十一電阻R21、第二十二電阻R22、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十五電阻R25、第六放大器U6、第七放大器U7和電源V1,第二十電阻20一端與第一放大器U1的正向輸入端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十一電阻R21的左側(cè)固定端連接,第二十一電阻R21右側(cè)固定端接12V電源,第五放大器U5的反向輸入端、第二十二電阻R22、電源V1、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二十五電阻R25、第七放大器U7的正向輸入端依次連接,第二十四電阻R24一端與第五放大器U5的反向輸入端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七放大器U7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七放大器U7的反向輸入端連接在第十七電阻R17與第十八電阻R18連接的線路上,第六放大器U6的正向輸入端連接在第十六電阻R16與第十七電阻R17連接的線路上,第六放大器U6的反向輸入端與其輸出端連接,第六放大器U6的輸出端與第七放大器U7的正向輸入端連接。在測量用的放大電路中,一般傳感器送來的直流或低頻信號,經(jīng)放大后多用單端方式傳輸。信號的最大幅度可能僅有若干毫伏,共模噪聲可能高達(dá)幾伏。放大器輸入漂移和噪聲等因素對于總的精度至關(guān)重要,放大器本身的共模抑制特性也是同等重要的問題。因此前置放大電路應(yīng)該是一個高輸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漂移的小信號放大電路。綜上,前置放大器選擇使用的是NE5532型號的放大器,它有10MHz的信號帶寬,直流電壓增益為5000,交流電壓增益是2200-10KHZ,功率帶寬是140MHz。
帶通濾波器包括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七電容C7、第二放大器U2和第三放大器U3,第四電容C4一端與第一放大器U1的輸出端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五電容C5、第二放大器U2的同向輸入端依次連接,第四電阻R4一端連接在第五電容C5與第二放大器U2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第三電阻R3一端連接在第四電容C4與第五電容C5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與第二放大器U2的輸出端,第五電阻R5一端與第二放大器U2的反相輸入端連接,其另一端連接在第三電阻R3與第二放大器U2的輸出端連接的線路上;第二放大器U2的輸出端、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三放大器U3的同向輸入端依次連接,第一電容C1一端連接在第八電阻R8與第三放大器U3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第二電容C2一端連接在第七電阻R7和第八電阻R8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與第三放大器U3的輸出端連接,第六電阻R6一端與第三放大器U3的反向輸入端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七電容C7連接,第三放大器U3的輸出端連接在第六電阻R6與第七電容C7連接的線路上。本實(shí)施例中采用Butterworth特性的典型的二階有源濾波器。在滿足LPF的通帶截止頻率高于HPF的通帶截止頻率的條件下,把相同元件的壓控電壓源濾波器的LPF和HPF串聯(lián)起來,可以實(shí)現(xiàn)Butterworth通帶響應(yīng)。用該方法構(gòu)成的濾波器的通帶較寬,通帶截止頻率易于調(diào)整,多用作測量信號噪聲比的音頻帶通濾波器,能抑制低于300Hz和高于3000Hz的信號。帶通濾波器中使用的兩個放大器均采用NE5532型號。
功率放大器包括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10、第十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六電容C6、第八電容C8、第九電容C9、第十電容C10、第十一電容C11、第十二電容C12、第四放大器U4,第七電容C7相對于與第六電阻R6連接的另一端與第四放大器U4的同向輸入端連接,第八電容C8的一端與第四放大器U4的正電源端連接,其另一端接地,第九電容C9一端連接在第八電容C8與第四放大器U4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同時,第四放大器U4的正電源端連接12V的電源,第四放大器U4的反向輸入端、第十電阻R10、第十二電容C12、第四放大器U4的輸出端依次連接,第四放大器U4的反向輸入端、第六電容C6、第十三電阻R13、第四放大器U4的輸出端依次連接,第十一電阻R11一端連接在第六電容C6與第十三電阻R13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第四放大器U4的輸出端、第十電容C10、第十一電容C11、第十二電阻R12依次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相對于與第十一電容C11連接的另一端接地,第九電阻R9一端連接在第十電容C10與第十電容C11連接的線路上,其另一端接地。功率放大的主要作用是向負(fù)載提供功率,要求輸出功率盡可能大,轉(zhuǎn)換功率盡可能高。非線性失真盡可能小。第四放大器U4采用TDA2003,TDA2003電流輸出能力強(qiáng),諧波失真和交越失真小,各引腳都有交,直流短路保護(hù),使用安全,負(fù)載上電壓可沖至40V。
第二放大器U2、第三放大器U3的正電源端接正12V電源,第二放大器U2、第三放大器U3的負(fù)電源端接負(fù)12V電源。第一放大器U1、第五放大器U5、第六放大器U6、第七放大器U7的正電源端均接正12V電源,其負(fù)電源端均接負(fù)12V電源。
本實(shí)施例中選用的元器件及其型號如下:
前置放大電路:第一放大器U1、第五放大器U5、第六放大器U6、第七放大器U7采用NE5532;第三電容C3采用1uF;第十三電容C13采用10uF;第一電阻R1采用4K歐姆電阻;第二電阻R2采用50K歐姆;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九電阻R19阻值是20K歐姆;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二十一電阻R21阻值是10K歐姆;第二十二電阻R22、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二十四電阻R24阻值是1M歐姆。
有源濾波電路:第二放大器U2、第三放大器U3采用NE5532運(yùn)放;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采用6.8nF的電容;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采用68nF的電容;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采用8.2k歐姆的電阻;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采用27k歐姆的電阻。
功率放大電路:第四放大器U4采用TDA2003;第六電容C6采用470uF;第八電容C8、第十一電容C11采用100nF的電容;第九電容C9采用100uF的電容;第十電容C10采用1mF電容;第十二電容C12采用33uF電容;第七電容C7采用10uF電容;第九電阻R9采用8K歐姆;第十電阻R10采用39K歐姆;第十一電阻R11采用2.2K歐姆;第十二電阻R12采用2.2K歐姆;第十三電阻R13采用220K歐姆。
以上的具體實(shí)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和有益效果進(jìn)行了進(jìn)一步詳細(xì)說明,所應(yīng)理解的是,以上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shí)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jìn)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