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信號處理領(lǐng)域中非合作通信信號處理技術(shù),具體是指一種基于FOLP(Fourth Order Lag Product,,F(xiàn)OLP)的STBC-OFDM(Space-Time Block Codes,STBC和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號盲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信號盲識別技術(shù)是無線通信領(lǐng)域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廣泛應(yīng)用于軍事、民用領(lǐng)域,如認知無線電、頻譜監(jiān)控和電子對抗等。STBC-OFDM技術(shù)將天線分集、時間分集和頻率分集結(jié)合在一起,提高了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傳輸速率,簡化了接收端均衡器的復(fù)雜度,抑制了衰落,降低了成本。STBC-OFDM盲識別問題是近兩年興起的新的研究方向,相關(guān)的研究還較少。
2013年,Marey等首次將OFDM與STBC結(jié)合起來,研究OFDM條件下的STBC識別算法。文中通過檢測二階相關(guān)矩陣的峰值來識別SM-OFDM信號和AL-OFDM信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14年,Marey等用同樣的方法針對性的研究了兩根接收天線下的OFDM-STBC識別,并進行了充分的實驗驗證。2015年,Karami和Dobre等使用二階循環(huán)平穩(wěn)統(tǒng)計量對OFDM條件下SM和Alamouti STBC進行識別,該算法性能在接收天線≥2時也較好,然而該算法無法對單接收天線條件下的STBC進行識別。同年,Eldemerdash等提出了采用二階相關(guān)函數(shù)對STBC信號進行識別的方法,利用不同碼對應(yīng)的接收信號的二階時延相關(guān)函數(shù)值不同的特性,通過檢驗不同碼相關(guān)函數(shù)是否存在峰值對STBC信號進行識別,算法在接收天線數(shù)量≥2下進行實驗,不適用于單接收天線的情況。上述的研究都需要大量的接收樣本才能得到較好的識別效果,且這三種算法對頻偏較為敏感;Eldemerdash等提出的算法避免了這些問題,但只適用于多接收天線(接收天線數(shù)量≥2)條件,不適用于單接收天線。在單接收天線下的STBC-OFDM盲識別的研究尚屬空白。上述四種算法均只對SM-OFDM和AL-OFDM進行了識別,在擴展到其它類型空時分組碼的盲識別問題時還會遇到許多問題。
由此可以看出,已有的方法還不能滿足STBC-OFDM信號盲識別的需要,同時考慮等增益慢衰落頻率選擇信道環(huán)境,還需研究一種更有效的STBC-OFDM信號盲識別方法。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基于FOLP的STBC-OFDM信號盲識別方法,同時考慮與真實信道更貼近的等增益慢衰落頻率選擇信道,它可以較好地滿足STBC-OFDM通信中STBC類型識別要求,大大提高了識別性能,并且具有較低的計算復(fù)雜度。本發(fā)明可直接應(yīng)用于非合作STBC-OFDM通信系統(tǒng),也可用于相應(yīng)的軟件無線電等系統(tǒng)。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考慮等增益慢衰落頻率選擇信道和STBC-OFDM信號模型,結(jié)合空時分組碼元素的相關(guān)性,求取STBC信號的四階時延矩;采用峰值檢測的方法盲識別STBC信號類型。
所述的求取STBC信號的四階矩方法為:考慮信道模型等增益慢衰落頻率選擇信道,信道模型采用指數(shù)能量時延模型。假設(shè)最大路徑編號pmax,信道模型采用指數(shù)能量時延模型:
P(p)=P(0)e-p/5,p=0,1,...,pmax (1)
其中,P(0)為第一路徑的功率,p為路徑編號,pmax為最后一條路徑的編號。
考慮具有nt發(fā)射天線和nr接收天線的STBC-OFDM系統(tǒng),其中發(fā)射信號采用復(fù)調(diào)制(不考慮BPSK)的獨立同分布信號,這可保證信號的實部和虛部也是獨立同分布的。OFDM塊的長度為N,每個OFDM塊可表示為:
其中,式中表示第f根天線的第Ub+u個OFDM塊的N個符號,U為碼矩陣的長度,其中SM碼為U=1,AL碼為U=2,以此類推,b為碼矩陣塊的序號,u表示一個碼矩陣塊內(nèi)的列序號,且u=0,1,...,U-1。
使用dXb+x表示每個空時分組碼矩陣C中發(fā)射的OFDM塊,X為每個空時分組碼矩陣C中包含的OFDM塊的數(shù)量,x為每個空時分組碼矩陣C中OFDM塊的序號,x=0,1,...,X-1。其中,每個AL碼矩陣包含2個OFDM塊,即X=2;STBC3中,X=3;STBC4中,X=4;SM中X=nt。dXb+x元素之間互相不相關(guān),即
E[dXb+x(k)dXb+x(k')]=0 (3)
式中為傳輸信號能量。
根據(jù)OFDM定義,在傳輸端對每個OFDM塊進行N點離散快速傅里葉逆變換(N-IFFT)得到時域上的OFDM塊
對添加循環(huán)前綴,假設(shè)循環(huán)前綴的長度為v,則得到的長度為N+v的OFDM塊表示為
式中的每個元素可表示為
因此,得到在第f根發(fā)射天線上發(fā)射的所有空時分組碼塊,可表示為
式(8)中第k個元素定義為s(f)(k),則第i根接收天線接收到的第k個接收信號可以表示為
其中,Lh為傳輸路徑的數(shù)量,hfi(l)為傳輸天線f到接收天線i對應(yīng)的第l條傳輸路徑的信道系數(shù),w(i)(k)為接收天線i對應(yīng)的加性高斯白噪聲(AWGN),其均值為0,方差為
由式(9),設(shè)第i根接收天線上接收信號為
其中表示第i根接收天線上接收到的第j個OFDM塊,表示為:
對第i根接收天線上的接收信號(文中省略上標i,表示為在時延參數(shù)(0,τ,0,τ)下的四階時延矩定義為:
本發(fā)明以4種STBC進行識別為例,分別為空間復(fù)用(SM)、AL、STBC3和STBC4。
SM碼的發(fā)射天線數(shù)取2,SM-OFDM編碼可表示為:
AL-OFDM編碼可表示為:
STBC3-OFDM編碼可表示為:
STBC4-OFDM編碼可表示為:
所述的采用峰值檢測的方法盲識別STBC信號類型指的是:首先考慮SM-OFDM和AL-OFDM的四階時延矩,當時延參數(shù)為(0,1,0,1)時,有
ySM(q,1)=ψSM(q),q=0,1,...,Nb-1 (17)
yAL(q,1)=E[yAL(q,1)]+ψAL(q),q=0,1,...,Nb-1 (18)
其中,ψξ(q)為yξ(q,1)與其均值的偏差。當Nb足夠大時,ψξ(q)的值趨近于0。當rq和rq+τ對應(yīng)兩個不同的空時分組碼矩陣時,即rq和rq+τ不相關(guān)時,E[yAL(q,1)]趨近于0,則yAL(q,1)=ψAL(q);當rq和rq+τ對應(yīng)同一個空時分組碼矩陣,即rq和rq+τ相關(guān)時,E[yAL(q,1)]=A,其中A≠0。
因此,當時延向量為(0,1,0,1)時,在不考慮噪聲影響的情況下,可以得到SM-OFDM和AL-OFDM的FOLP序列:
SM-OFDM:[0 0 0 ...]
AL-OFDM:[A 0 A 0 A 0 A ...]或[0 A 0 A 0 A 0 ...]
AL-OFDM的FOLP序列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可以通過離散傅里葉變換對SM-OFDM和AL-OFDM的FLOP序列進行處理,具有周期性的為AL-OFDM碼,而不具有周期性的碼則為SM-OFDM碼。定義y(q,1)的Nb點離散傅里葉變換Y=[Y(0,τ),Y(1,τ),...,Y(Nb,τ)],其元素可以表示為
則由式(17)和(18)可得
YSM(n,1)=ΨSM(n),n=0,1,...,Nb-1 (20)
YAL(n,1)=Θ+ΨAL(n),n=0,1,...,Nb-1 (21)
式中,ΨSM(n)和ΨAL(n)分別代表ψSM(q)和ψAL(q)的離散傅里葉變換。當rq和rq+τ對應(yīng)同一個空時分組碼矩陣時,即rq和rq+τ相關(guān)時,否則顯然,由式(25)和(26)可得,|YSM(n,1)|不具有任何峰值,而|YAL(n,1)|在n=0和時具有峰值。
同理,對于STBC3-OFDM,當τ=1時,可以得到FOLP序列:
STBC3-OFDM:[0 B1 B2 0 0 B1 B2 0 0...]
|YSTBC3(n,1)|在處有峰值。
對于STBC4-OFDM,當τ=4時,其FOLP序列可表示為:
STBC4-OFDM:[C C C C 0 0 0 0 C C C C 0 0 0 0 ...]
|YSTBC4(n,4)|在處有峰值。
為表述方便,定義
由式(22)可得,ZSTBC3(u,1)在存在兩處峰值,分別為
由式(23)可得,ZSTBC4(u,4)在存在兩處峰值,分別為
ZSTBC4(0,4)=|YSTBC4(0,4)|2 (26)
綜上所述,當τ=4時,ZSTBC4(u,4)在存在兩處峰值;當τ=1時,ZSTBC3(u,1)在存在兩處峰值;當τ=1時,|YAL(n,1)|在n=0和存在兩處峰值;而SM-OFDM信號不存在任何峰值。通過檢測峰值的算法可以區(qū)分這四種空時分組碼。
不同STBC的|Y(n,τ)|在不同時延參數(shù)下具有不同位置的峰值。定義n1和n2為|Y(n,1)|的峰值位置,則有
定義u1和u2為Z(u,τ)的峰值位置,則有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夠在較低信噪比條件下適應(yīng)STBC-OFDM信號的識別,在不同的調(diào)制方式、不同的接收天線數(shù)、不同時延和不同的多普勒頻移環(huán)境下都具有較高的識別性能,且計算量較低。
(2)本發(fā)明無需信道、噪聲、調(diào)制方式和OFDM塊起始位置等先驗信息,適合非合作通信場合,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方法的總體流程圖;
圖2是STBC-OFDM的傳輸結(jié)構(gòu);
圖3是峰值檢測決策樹;
圖4是實施例中不同STBC識別性能比較;
圖5是實施例中不同子載波時的STBC識別性能比較;
圖6是實施例中不同OFDM塊數(shù)量時的STBC識別性能比較;
圖7是實施例中不同接收天線時的STBC識別性能比較;
圖8是實施例中不同時延時STBC識別性能比較;
圖9是實施例中多普勒頻移對STBC識別性能比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中:OFDM信號是基于IEEE802.11e標準產(chǎn)生,采樣時間間隔為91.4μs。默認實驗條件為:采用QPSK調(diào)制方式對OFDM信號進行調(diào)制,載波頻率fc=2.5GHz,子載波數(shù)為N=256,循環(huán)前綴數(shù)為v=N/4,OFDM塊的數(shù)量為Nb=1000,接收天線數(shù)為Nr=1。信道為等增益慢衰落頻率選擇信道,最大路徑編號pmax=3,信道模型采用指數(shù)能量時延模型,P(p)=P(0)e-p/5,p=0,1,...,pmax,其中,P(0)為第一路徑的功率,p為路徑編號,pmax為最后一條路徑的編號。接收端采用巴特沃斯濾波器濾除頻帶外噪聲,信噪比定義為采用正確識別概率和平均正確識別概率衡量算法性能。
圖4給出了不同STBC識別性能。由圖4可以看出,SM信號的正確識別概率近似為1,這是由于SM信號的FOLP序列不存在周期性。剩下的3種STBC,AL信號的正確識別概率最高,STBC4次之,原因在于,AL的碼矩陣的維數(shù)為2×2,STBC4為3×8的矩陣,因此,在采樣點數(shù)相同的條件下,AL的碼矩陣的總數(shù)多于STBC的碼矩陣的總數(shù),因此AL碼的特征會比較明顯。STBC3的正確識別概率最低,通過觀察STBC3的碼矩陣可知,這是由于STBC3的碼矩陣包含0元素,且STBC3碼矩陣的各列之間的相關(guān)性較差(每列由3個碼矩陣塊組成,只有1~2個碼矩陣塊相關(guān)),因此STBC3的識別概率最差。在本發(fā)明前述默認實驗條件下,AL信號在SNR≥-6dB,STBC3信號在SNR≥2dB,STBC4信號在SNR≥-2dB時識別概率達到1。
圖5給出了不同子載波時的STBC識別性能比較。由圖5可以看出,隨著子載波數(shù)N的增大,該方法識別性能隨之變好。原因在于隨著N的增大,F(xiàn)OLP序列符號數(shù)更多,周期性更明顯,|Y(n,τ)|的峰值也更加明顯。在實驗條件N=256時,在-2dB時,平均識別概率即可達到1。
圖6給出了不同OFDM塊時STBC識別性能。由圖6可以看出,該方法的平均識別概率隨著OFDM塊數(shù)量的增大而增大。這是由于OFDM塊數(shù)增多,|Y(n,τ)|的統(tǒng)計特性將更加明顯,更加有利于檢測出峰值。在默認實驗條件下,需要OFDM塊數(shù)量Nb≥500,該方法才具有良好的識別性能,當Nb=500時,在0dB下識別概率即可達到1。
圖7給出了不同接收天線時STBC識別性能。由圖7可以看出,該方法的平均識別概率隨著天線數(shù)量增多而增大。在默認實驗條件下,使用1根接收天線,該方法在0dB下平均識別概率就能達到1,這是與其它現(xiàn)有STBC-OFDM算法最大的不同,而且其它STBC-OFDM的盲識別方法均不能在單接收天線下進行識別,本發(fā)明方法適用的范圍更廣。
圖8給出了不同時延時STBC識別性能。由圖8可以看出,對于矩形脈沖整形,時延效果的產(chǎn)生是將信號通過[1-μ,μ]的匹配濾波器得到。可以看出隨著μ的增大,該方法在低信噪比下的平均識別概率下降,該方法識別性能在高信噪比下的效果基本不受時延的影響。因此,時延可以看做是影響|Y(n,1)|峰值的加性噪聲。
圖9給出了多普勒頻移對STBC識別性能影響。定義相位噪聲為偏移系數(shù)為βT的維納過程,采用改進JAKES模型作為時變信道模型。其中βT∈{0,0.0001,0.001,0.002},歸一化頻偏fdT=10-6~10-1。由圖9可以看出,隨著βT和fdT變大,AL碼的識別效果變差,當βT≤0.001且fdT≤0.001時,該方法具有較好的識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