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公開了一種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包括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其中底部基準塊、側向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沿電池的周邊分布,其側向活動塊、頂部活動塊可分別相對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運動,以使電池分別與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抵持。本發(fā)明可以實現零部件/電池與治具之間的定位,結合治具與設備之間的定位可以有效的保證零部件/電池與設備之間的位置精度,有助于提升產品的合格率,降低企業(yè)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產品定位的治具。
【背景技術】
[0002]新能源又稱非常規(guī)能源,是區(qū)別于石油、煤炭等傳統(tǒng)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正在飛速發(fā)展的鋰電池,鋰電池具有使用壽命長、能量密度高等優(yōu)點,因此廣泛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設備、汽車等多個領域。
[0003]為提升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目前鋰電池的生產通常都由自動化設備完成,鋰電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的工位之間流轉,以進行裝配、焊接、檢測等一系列步驟,常用的做法是將待加工的零部件固定在治具上,由治具承載著進行組裝測試等,在這一過程中治具還起到定位的作用,現有技術中零部件/電池的定位發(fā)生在治具與設備之間,即設備直接對治具進行定位,以實現對內部零部件/電池的間接定位,然而這種方式由于無法保證治具與零部件/電池之間的位置關系,因此很容易造成定位誤差,影響裝配、加工的精度,不利于自動生產的正常進行。
【發(fā)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用于解決現有技術無法保證治具與零部件/電池之間位置關系的問題。
[0005]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包括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其中底部基準塊、側向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沿電池的周邊分布,其側向活動塊、頂部活動塊可分別相對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運動,以使電池分別與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抵持。
[0006]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靠近電池一側的內側邊設有臺階,以使基準塊或者活動塊與電池的周邊之間形成間隙。
[0007]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用于承接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的治具底板,治具底板上設有用于水平方向定位的導向套,以及用于豎直方向定位的限位塊。
[0008]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設于治具底板四角的導向輪,以及設于治具底板側邊的防撞墊。
[0009]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治具支架,治具支架包括一用于容納電池的腔體,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分別與形成腔體的各側壁連接,其中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分別與對應的側壁固定連接,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分別與對應的側壁活動連接。
[0010]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治具支架對應頂部活動塊的側壁上設有絲杠螺母座,頂部活動塊上設有與絲杠螺母座螺接的絲杠,頂部活動塊可通過旋動該絲杠而相對頂部側壁沿豎直方向運動。
[0011]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治具支架對應側向活動塊的側壁上設有過孔與導向孔,側向活動塊上連接有導向柱,其與導向柱分別插接在過孔與導向孔內,側向活動塊與對應側壁之間設有彈簧,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導向塊,導向塊與形成腔體的各側壁連接,導向塊不高于相應側壁上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
[0012]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導向輪,導向輪與形成腔體的各側壁連接,導向輪在初始狀態(tài)時高于相應側壁上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且能受外力抵持而發(fā)生彈性運動,從而不高于相應側壁上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
[0013]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包括導向輪支座,導向輪與導向輪支座轉動連接,導向輪支座與對應側壁轉動連接,且在導向輪支座與對應側壁之間設有彈簧。
[001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實現零部件/電池與治具之間的定位,結合治具與設備之間的定位可以有效的保證零部件/電池與設備之間的位置精度,有助于提升產品的合格率,降低企業(yè)成本。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0016]圖1是本發(fā)明一個方向上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另一個方向上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治具支架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治具支架的分解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導向輪及其安裝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圖3中A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治具底板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18]需要說明的是,如無特殊說明,當某一特征被稱為“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征上,也可以間接地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征上。此外,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僅僅是相對于附圖中本發(fā)明各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關系來說的。
[0019]此外,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fā)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組合。
[0020 ]參照圖1、圖2,示出了本發(fā)明兩個方向上的立體示意圖,包括治具底板100、治具支架200、側向基準塊310、底部基準塊320、側向活動塊330與頂部活動塊340。
[0021]治具底板100與治具支架200作為主要的承載結構,用于安裝上述的側向基準塊310、底部基準塊320、側向活動塊330與頂部活動塊340。優(yōu)選的,本實施例中在一個治具底板100上設置有兩個治具支架200,即可同時進行兩個電池的定位,為便于對照說明,其中一側的治具支架200內設有電池400。
[0022]參照圖3,示出了發(fā)明治具支架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治具支架200包括底板210、頂板220、左側板230與右側板240,各側板共同圍繞形成一用于容納電池的矩形腔體。
[0023]側向基準塊310、底部基準塊320、側向活動塊330與頂部活動塊340沿電池的周邊分布,上述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既可以與治具支架200直接連接,也可以如本實施例所示:側向基準塊310、底部基準塊320、側向活動塊330分別與左側板230、底板210、右側板240直接連接,頂部活動塊340則通過一安裝板350與頂板220連接。
[0024]其中,側向基準塊310、底部基準塊320相對左側板230、底板210固定,側向活動塊330與頂部活動塊340則分別與右側板240、頂板220活動連接,如此,側向活動塊330、頂部活動塊340可分別相對側向基準塊310、底部基準塊320運動,以將電池抵持在側向基準塊310、底部基準塊320上,實現治具與電池之間的精確定位。
[0025]優(yōu)選的,治具支架200上設有導向塊250與導向輪260,用于對進入腔體的電池進行初步導向。導向塊250由自潤滑材料制成,如圖中所示,導向塊250分別設于底板210、左側板230與安裝板350上,沿電池的導入方向設置,其不高于對應側壁上的基準板或者活動板。為實現均勻受力的目的,每一個底板或者側板上均設有至少兩個的導向塊250,此外,導向塊250的兩端還設有斜面,以便于電池的導入。
[0026]參照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治具支架的分解示意圖,作為頂部活動塊340運動的優(yōu)選實施例,頂板220上設有絲杠螺母座221,安裝板350上設有與絲杠螺母座221螺接的絲杠351,具體的,安裝板350的頂部設有一卡持結構352,絲杠351的下端設有一卡持盤,該卡持盤卡接在卡持結構352內,從而使絲杠351既可以相對安裝板350轉動,又能與安裝板350—體的上下運動。通過旋動該絲杠,可以精確的控制頂部活動塊340沿豎直方向的運動距離。
[0027]本發(fā)明還設有導向柱222,以保持頂部活動塊340的平穩(wěn)運動。
[0028]作為側向活動塊330運動的優(yōu)選實施例,右側板240上設有過孔241與導向孔242,側向活動塊330上連接有導向柱331,其與導向柱331分別插接在過孔241與導向孔242內,側向活動塊330與右側板240之間設有彈簧332。
[0029]參照圖5,示出了本發(fā)明導向輪及其安裝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導向輪260與導向輪支座270轉動連接,導向輪支座270與對應底板、頂板及側板轉動連接,二者之間設有彈簧280 ο導向輪260在初始狀態(tài)時高于對應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而當導向輪260受到外力后可發(fā)生彈性運動,從而不高于對應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結合上述的導向塊,電池在進入腔體時首先由導向塊進行導向,進入一定深度之后由導向輪導向,導向塊起輔助支撐的作用,當頂部活動塊與側向活動塊對電池施加作用力后導向輪下陷,電池與頂部基準塊、側向基準塊抵持,實現最終的定位。
[0030]參照圖6,示出了圖3中A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側向基準塊310、底部基準塊320、側向活動塊330與頂部活動塊340靠近電池一側的內側邊設有臺階301,該臺階可以使基準塊或者活動塊與電池的周邊之間形成間隙,避免焊接時將電池與治具焊接在一起。
[0031]參照圖7,示出了本發(fā)明治具底板的立體示意圖,治具底板100上設有用于水平方向定位的導向套110,以及用于豎直方向定位的限位塊120,其中導向套110可與設備上的豎直導向銷配合,從而限制治具底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限位塊120則可以與設備上的限位結構配合,從而限制治具底板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移,結合治具與電池之間的定位,本發(fā)明可以有效保證電池與設備之間的精度。
[0032]優(yōu)選的,治具底板100上還包括設于其四角的導向輪130,以及設于其側邊的防撞墊140,導向輪130與防撞墊140可以減少治具底板在運動過程中與設備之間的碰撞。
[0033]以上是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其中所述底部基準塊、側向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沿電池的周邊分布,所述側向活動塊、頂部活動塊可分別相對所述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運動,以使電池分別與所述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抵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靠近電池一側的內側邊設有臺階,以使基準塊或者活動塊與電池的周邊之間形成間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接所述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的治具底板,所述治具底板上設有用于水平方向定位的導向套,以及用于豎直方向定位的限位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所述治具底板四角的導向輪,以及設于所述治具底板側邊的防撞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支架,所述治具支架包括一用于容納電池的腔體,所述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分別與形成腔體的各側壁連接,其中所述側向基準塊、底部基準塊分別與對應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側向活動塊與頂部活動塊分別與對應的側壁活動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支架對應頂部活動塊的側壁上設有絲杠螺母座,所述頂部活動塊上設有與所述絲杠螺母座螺接的絲杠,所述頂部活動塊可通過旋動該絲杠而相對所述頂部側壁沿豎直方向運動。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支架對應側向活動塊的側壁上設有過孔與導向孔,所述側向活動塊上連接有導向柱,其與所述導向柱分別插接在所述過孔與導向孔內,所述側向活動塊與對應側壁之間設有彈簧。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向塊,所述導向塊與形成腔體的各側壁連接,所述導向塊不高于相應側壁上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向輪,所述導向輪與形成腔體的各側壁連接,所述導向輪在初始狀態(tài)時高于相應側壁上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且能受外力抵持而發(fā)生彈性運動,從而不高于相應側壁上的基準塊或者活動塊。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實現內部電池定位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向輪支座,所述導向輪與所述導向輪支座轉動連接,所述導向輪支座與對應側壁轉動連接,且在所述導向輪支座與對應側壁之間設有彈簧。
【文檔編號】H01M10/04GK106099161SQ201610645735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8日 公開號201610645735.9, CN 106099161 A, CN 106099161A, CN 201610645735, CN-A-106099161, CN106099161 A, CN106099161A, CN201610645735, CN201610645735.9
【發(fā)明人】趙盛宇, 張松嶺, 樂偉, 李進財, 周伏星
【申請人】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