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池,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裝置及用電裝置。
背景技術:
1、近些年,新能源汽車有了飛躍式的發(fā)展,在電動汽車領域,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源,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推廣,對動力電池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其中,電池裝置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在使用穩(wěn)定性和使用可靠性方面均有著較高的要求。
2、在電池技術中,為了保證電池單體的安全性,一般會在電池裝置內設置溫度采樣組件,通過溫度采樣組件能夠采集和監(jiān)測電池單體在使用過程中的溫度,以便于獲取到電池裝置的使用情況,然而,現(xiàn)有的電池裝置中的溫度采樣組件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采集的溫度不準確的現(xiàn)象,從而無法有效獲取電池裝置內部的電池單體的使用情況,不利于提升電池裝置的使用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裝置及用電裝置,能夠有效提升電池裝置的使用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裝置,包括多個電池單體、匯流部件和溫度采樣組件;所述匯流部件電連接多個所述電池單體;所述溫度采樣組件包括溫度檢測件和安裝架,所述溫度檢測件被配置為檢測所述電池單體的溫度,所述安裝架具有裝配部,所述裝配部與所述匯流部件裝配連接,且所述安裝架的內部形成具有開口的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和所述裝配部沿第一方向間隔排布,且所述安裝腔與所述匯流部件間隔設置,所述溫度檢測件容納于所述安裝腔內;其中,所述安裝架上還設置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安裝腔和所述裝配部之間。
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電池裝置的匯流部件上安裝有溫度采樣組件,溫度采樣組件設置有安裝架和溫度檢測件,安裝架具有與匯流部件裝配連接的裝配部,且安裝架的內部形成有安裝腔,安裝腔與匯流部件間隔設置,通過將安裝架的裝配部裝配連接于匯流部件上,并將溫度檢測件設置于安裝架的安裝腔內,以實現(xiàn)溫度檢測件安裝于匯流部件上,使得溫度采樣組件的溫度檢測件能夠檢測電池單體的溫度,以獲取電池單體在使用過程中的溫度信息,其中,裝配部和安裝腔為沿第一方向間隔排布的結構,且在安裝架上設置分隔槽,分隔槽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安裝架的安裝腔和裝配部之間,使得在匯流部件上的溫度通過裝配部傳遞至安裝腔內的過程中分隔槽能夠對溫度的傳遞起到一定的阻隔和分隔作用,以緩解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傳遞至安裝腔內的現(xiàn)象,從而能夠減少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對溫度檢測件的影響,有利于提升溫度檢測件檢測電池單體的溫度的精度和準確度,進而使得溫度采樣組件能夠比較有效地獲取到電池裝置內部的電池單體的使用情況,以提升電池裝置的使用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側設置有所述裝配部;其中,所述安裝架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者設置有所述分隔槽,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安裝架沿第一方向上的一側設置裝配部,且在安裝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至少一者上設置分隔槽,從而便于將分隔槽在第一方向上設置為位于安裝腔和裝配部之間,有利于降低在安裝架上設置分隔槽的難度,且能夠提升分隔槽分隔安裝腔和裝配部的難度,有利于提升分隔槽阻隔匯流部件上的溫度通過裝配部傳遞至安裝腔內的效果,以緩解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傳遞至安裝腔內的現(xiàn)象,進而能夠減少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對溫度檢測件的影響。
6、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分隔槽貫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分隔槽設置為在第二方向上貫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結構,使得分隔槽為沿第二方向貫穿安裝架的兩側的通槽結構,從而能夠進一步提升分隔槽阻隔匯流部件上的溫度通過裝配部傳遞至安裝腔內的效果,以進一步緩解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傳遞至安裝腔內的現(xiàn)象,進而能夠進一步減少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對溫度檢測件的影響,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溫度檢測件檢測電池單體的溫度的精度和準確度。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兩側均具有所述裝配部,所述安裝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兩個所述裝配部之間;其中,所述安裝架上設置有兩個所述分隔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兩個所述裝配部與所述安裝腔之間均設置有所述分隔槽。
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安裝架沿第一方向上的兩側均設置裝配部,且每個裝配部與安裝腔之間均設置有分隔槽,從而在緩解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傳遞至安裝腔內的同時還能夠實現(xiàn)安裝架在第一方向上的兩側均能夠與匯流部件裝配連接,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安裝架裝配在匯流部件上的穩(wěn)定性和牢靠性。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電池單體設置;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對應所述安裝腔的區(qū)域直接或間接抵接于所述電池單體。
1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安裝架的第一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對應安裝腔的區(qū)域設置為直接或間接抵接于電池單體上的結構,以便于電池單體上的溫度傳遞至安裝架的安裝腔內,從而有利于提升溫度檢測件檢測電池單體的溫度的精度和準確度。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對應所述安裝腔的區(qū)域設置有導熱墊,所述導熱墊與所述電池單體抵接。
1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安裝架的第一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對應安裝腔的區(qū)域上設置導熱墊,且導熱墊與電池單體相互抵接,使得安裝架的第一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對應安裝腔的區(qū)域為通過導熱墊間接與電池單體相互接觸的結構,從而通過導熱墊能夠更好地將電池單體的溫度傳遞至安裝架的安裝腔內,進而能夠進一步提升溫度檢測件檢測電池單體的溫度的精度和準確度。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單體包括外殼、電極組件和電極端子,所述電極組件容納于所述外殼內,所述電極端子設置于所述外殼上,所述電極端子與所述電極組件電連接,且所述電極端子與所述匯流部件相連;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對應所述安裝腔的區(qū)域直接或間接抵接于所述外殼。
1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電池單體設置有外殼以及容納于外殼內的電極組件和設置于外殼上的電極端子,通過將安裝架的第一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對應安裝腔的區(qū)域直接或間接抵接于電池單體的外殼上,有利于降低安裝架的第一表面與電池單體相互抵接裝配的難度,且使得電池單體的溫度能夠更好地傳遞至安裝架的安裝腔內,以便于溫度檢測件檢測電池單體的溫度,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溫度檢測件檢測電池單體的溫度的精度和準確度。
16、在一些實施例中,沿第三方向,所述安裝腔在所述安裝架的至少一端形成有所述開口,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安裝腔的開口形成于安裝架在第三方向上的一側,使得安裝架設置開口、裝配部和分隔槽的區(qū)域分別位于安裝架在不同方向上的一側,一方面能夠減少在安裝架上設置開口、裝配部和分隔槽時的干涉影響,有利于降低安裝架的制作難度,另一方面能夠減少安裝架上用于裝配溫度檢測件的開口與裝配部之間干涉影響,從而便于將溫度檢測件裝配至安裝架的安裝腔內,且便于將安裝架裝配在匯流部件上。
1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安裝腔沿所述第三方向貫穿所述安裝架的兩端,以在所述安裝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兩端均形成有所述開口。
1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安裝腔設置為沿第三方向貫穿安裝架的兩端的結構,使得安裝腔能夠在安裝架沿第三方向上的兩端均形成開口,從而一方面便于在安裝架的內部加工形成安裝腔,有利于降低安裝架的安裝腔的制造難度,另一方面便于將溫度檢測件裝配至安裝架的安裝腔內,有利于進一步降低溫度檢測件與安裝架之間的裝配難度。
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架上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與所述匯流部件卡接配合,所述卡槽為所述裝配部。
2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安裝架的裝配部設置為安裝架上的卡槽結構,且卡槽與匯流部件卡接配合,以將安裝架的裝配部和匯流部件相互裝配連接,結構簡單,且便于裝配。
2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側的表面上設置有所述卡槽;其中,所述分隔槽設置于所述安裝架在第二方向上的一側的表面上,且所述卡槽沿第三方向貫穿所述安裝架的兩端,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兩兩垂直。
2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卡槽設置于安裝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側的表面上,卡槽沿第三方向貫穿安裝架的兩側,且分隔槽設置于安裝架在第二方向上的一側的表面上,從而在降低卡槽與分隔槽之間的干涉影響的同時還能夠進一步降低作為裝配部的卡槽的成型難度,以降低安裝架的制造難度,另一方面能夠進一步降低匯流部件的部分卡于卡槽內的難度,以降低匯流部件與裝配部之間的裝配難度,從而能夠有效提升電池的生產效率。
2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匯流部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端設置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第二方向貫穿所述匯流部件的兩側;其中,所述安裝架沿所述第三方向插設于所述缺口內,且所述匯流部件的部分卡于所述卡槽內。
2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匯流部件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設置有缺口,且缺口為在第二方向上貫穿匯流部件的兩側的結構,使得安裝架沿第三方向插設于匯流部件的缺口內的同時匯流部件的部分還能夠卡于安裝架的卡槽內,即能夠實現(xiàn)匯流部件的部分為從卡槽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插設于卡槽內的結構,采用這種結構的電池能夠提升溫度采樣組件的安裝架裝配至匯流部件上的牢靠性和穩(wěn)定性,且通過匯流部件的缺口還能夠對溫度采樣組件的安裝架起到一定的定位和限位作用,有利于提升溫度采樣組件的安裝架與匯流部件的裝配質量。
2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兩側的表面上均設置有所述卡槽。
2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安裝架沿第一方向的兩側的表面上均設置卡槽,使得安裝架在第一方向上的兩側均形成有裝配部,使得匯流部件在缺口處沿第一方向相對的兩側能夠分別卡于安裝架兩側的卡槽內,從而能夠進一步提升溫度采樣組件的安裝架裝配至匯流部件上的牢靠性和穩(wěn)定性,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溫度采樣組件的安裝架與匯流部件的裝配質量。
28、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安裝架與所述匯流部件間隔設置。
2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安裝架與匯流部件在第三方向上設置為間隔設置的結構,使得安裝架在第三方向上與匯流部件未接觸,從而在提升安裝架與匯流部件的裝配穩(wěn)定性的同時還能夠進一步緩解匯流部件上的溫度直接傳遞至安裝架上的現(xiàn)象,從而能夠進一步減少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對溫度檢測件的影響。
3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卡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對設置的兩個槽側面,至少一個所述槽側面凸設有抵壓部;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抵壓部位于所述匯流部件的一側,且所述抵壓部抵壓于所述匯流部件卡于所述卡槽內的部分。
3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卡槽的至少一個槽側面上凸設抵壓部,且抵壓部沿第二方向抵壓于匯流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一側,從而能夠實現(xiàn)匯流部件卡于卡槽內的部分與抵壓部為過盈配合的結構,進而能夠進一步提升匯流部件卡于安裝架的卡槽內的牢固性,以進一步提升安裝架的裝配部與匯流部件之間的裝配穩(wěn)定性,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溫度采樣組件的安裝架裝配至匯流部件上的穩(wěn)定性。
32、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所述槽側面均凸設有所述抵壓部。
3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卡槽的兩個槽側面上均設置抵壓部,使得匯流部件卡于卡槽內的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兩側能夠均抵壓于抵壓部上,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匯流部件卡于安裝架的卡槽內的牢固性,以進一步提升安裝架的裝配部與匯流部件之間的裝配穩(wěn)定性和牢靠性。
3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卡槽還具有槽底面,所述槽底面連接兩個所述槽側面,所述槽底面凸設有支撐部,所述支撐部位于所述缺口內,所述支撐部被配置為沿所述第一方向分隔所述匯流部件與所述槽底面。
3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卡槽的槽底面上凸設支撐部,且支撐部位于匯流部件的缺口內,使得支撐部能夠支撐于匯流部件卡于卡槽內的部分和卡槽的槽底面之間,從而能夠實現(xiàn)匯流部件卡于卡槽內的部分與卡槽的槽底面相互間隔的結構,以減少匯流部件傳遞至安裝架上的溫度,進而能夠進一步減少匯流部件上的溫度對溫度檢測件的影響,有利于提升溫度檢測件檢測電池單體的溫度的精度和準確度。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抵壓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抵壓于所述匯流部件的抵壓面;其中,所述抵壓部還具有兩個引導斜面,兩個所述引導斜面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分別位于所述抵壓面的兩側,且所述引導斜面連接所述抵壓面和所述槽側面。
3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抵壓部具有在第二方向上與匯流部件相互抵壓的抵壓面,且抵壓部還設置有在第三方向上分別位于抵壓面的兩側的引導斜面,使得引導斜面能夠連接抵壓面和卡槽的槽側面,從而在匯流部件沿第三方向插設于卡槽內的過程中通過引導斜面能夠對匯流部件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以便于引導斜面將匯流部件引導至與抵壓面相互抵壓的位置,進而能夠緩解抵壓部與匯流部件出現(xiàn)相互卡死的現(xiàn)象,有利于降低抵壓部與匯流部件相互抵壓的難度,以降低匯流部件與安裝架的裝配部之間的裝配難度。
3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溫度采樣組件還包括密封膠;所述密封膠填充于所述安裝腔內,且所述密封膠包覆所述溫度檢測件。
3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安裝架的安裝腔內還填充有密封膠,且溫度檢測件被密封膠包覆,一方面能夠提升溫度檢測件安裝于安裝腔內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且能夠進一步對溫度檢測件進行穩(wěn)固,以緩解溫度檢測件在安裝腔內出現(xiàn)晃動或磕碰等現(xiàn)象,另一方面還能夠實現(xiàn)對溫度檢測件進行密封,以減少溫度檢測件受潮后損壞等現(xiàn)象,從而有利于提升溫度檢測件的使用壽命。
4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溫度采樣組件還包括連接線;所述連接線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裝腔內并與所述溫度檢測件相連,另一端位于所述安裝腔外并用于與電池管理系統(tǒng)電連接。
4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溫度采樣組件還設置有連接線,且連接線的一端延伸至安裝腔內并與溫度檢測件相連,另一端位于安裝腔外并用于與電池管理系統(tǒng)電連接,以降低溫度檢測件與電池管理系統(tǒng)之間相互電連接的難度,且能夠先將連接線與溫度檢測件相互裝配后再裝配至電池內通過連接線與電池管理系統(tǒng)電連接,有利于優(yōu)化電池的生產節(jié)拍,以提升電池的生產效率。
42、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用電裝置,包括上述的電池裝置,所述電池裝置用于提供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