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尤其是指一種用以傳輸大電流且有效降低接觸阻抗的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背景技術:
:現(xiàn)如今,傳輸大電流的連接器組合,其包括相互對接的一第一連接器與一第二連接器,其中第一連接器包括一第一絕緣本體及設于第一絕緣本體的多個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具有彈性的第一對接部;所述第二連接器包括一第二絕緣本體及設于第二絕緣本體的多個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具有呈平板狀的第二對接部;當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彈性的所述第一對接部與平板狀的所述第二對接部形成一點接觸,因此接觸阻抗較大。為了降低接觸阻抗,另一習知用以傳輸大電流的連接器組合,其包括相互對接的一第一連接器與一第二連接器,其中第一連接器包括一第一絕緣本體及設于第一絕緣本體的多個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具有呈圓筒狀的第一對接部,第一對接部沿圓周分布多個彈性接觸臂,彈性接觸臂徑向向外凸伸形成拱形;所述第二連接器包括一第二絕緣本體及設于第二絕緣本體的多個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具有第二對接部,第二對接部具有車削形成的對接孔;當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一對接部插入對接孔中,多個彈性接觸臂與對接孔內(nèi)壁形多點接觸,然而上述的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成型工藝復雜、加工效率低且成本高。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用以傳輸大電流的連接器組合,以克服上述問題。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創(chuàng)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以傳輸大電流且結構簡單、加工效率高、成本低、有效降低接觸阻抗的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連接器組合,包括:一第一連接器,包括一第一絕緣本體及設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的至少一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呈拱形的一第一對接部;一第二連接器,包括一第二絕緣本體及設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的至少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呈拱形的一第二對接部;其中,當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沿一插接方向對接時,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接觸,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兩者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相互作用,且兩者中至少一者沿其拱形凸起方向進一步凸伸變形,使兩者緊密貼合形成多點接觸。進一步,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的拱形均為圓弧形,所述第一對接部具有一第一曲率半徑,所述第二對接部具有一第二曲率半徑,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對接時,所述第二曲率半徑變小。進一步,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至少一者設有多個接觸架橋,所述第一對接部或所述第二對接部上的相鄰兩個所述接觸架橋之間形成一間隙,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其中一者的每一所述接觸架橋與另一者形成至少一點接觸。進一步,所述接觸架橋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插接方向呈直角或銳角的交叉設置。進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一固定部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相對兩端,所述第一端子的兩側相向凹設形成二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與所述第一對接部之間。進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一第一縫隙,所述第一對接部具有一第三縫隙,所述第一端子還具有連通所述第一縫隙與所述第三縫隙的一第二縫隙,所述第一縫隙、所述第二縫隙及所述第三縫隙呈“工”字型。進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一第一基體部及自所述第一基體部兩側分別相向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彈性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藉由所述第一彈性部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彈性部具有一第一彎折部,使兩個所述第一彈性部的中間區(qū)域與所述第一對接部以相同的方向凸起形成拱形。進一步,所述第一端子還包括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形成且露出所述第一絕緣本體的多個第一接腳,多個所述第一接腳呈一排設置。進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具有自所述第一對接部凹設形成弧形的一凹陷部與位于所述凹陷部兩側的二導引部,所述導引部導引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對接。進一步,所述第一絕緣本體包括設有至少一對接槽的一配接部,所述第一絕緣本體設有凸伸入所述對接槽的一抵持塊,所述抵持塊對應收容于呈拱形的所述第一對接部,所述抵持塊具有一拱形面,所述拱形面與所述第一對接部的凸起方向相同。進一步,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及一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所述第二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固定部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部的相對兩端,所述第二端子的兩側相向凹設形成二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之間。進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基體部及自所述第二基體部兩側分別相向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彈性部,所述第二彈性部與所述第二基體部之間形成一第四縫隙,所述第二固定部藉由所述第二彈性部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部,于兩個所述第二彈性部之間形成連通所述第四縫隙的一第五縫隙,所述第五縫隙朝向所述第二對接部延伸。進一步,所述第二彈性部具有一第二彎折部,使兩個所述第二彈性部的中間區(qū)域與所述第二對接部以相同的方向凸起形成拱形。進一步,所述第二端子還包括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延伸形成且露出所述第二絕緣本體的多個第二接腳,多個所述第二接腳呈一排設置。進一步,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具有相對設置的二第三側壁及設于所述二第三側壁之間的至少一對接腔,所述第二對接部設于所述對接腔內(nèi),且每一所述第三側壁設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對接部的相對兩側分別限制于對應的所述凹槽。進一步,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分別為兩個且間隔設置,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反,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反,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收容于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內(nèi)且與對應側的所述第一對接部電性接觸。一種連接器組合,包括:一第一連接器,包括一第一絕緣本體及設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的至少一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呈拱形的一第一對接部;一第二連接器,包括一第二絕緣本體及設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的至少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呈平板狀的一第二對接部;其中,當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沿一插接方向對接時,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接觸,所述第一對接部壓迫所述第二對接部,使所述第二對接部在所述第一對接部的拱形凸起方向上凸伸形成拱形且兩者形成多點接觸。進一步,所述第一絕緣本體包括設有至少一對接槽的一配接部,所述第一絕緣本體設有凸伸入所述對接槽的一抵持塊,所述抵持塊對應收容于呈拱形的所述第一對接部,所述抵持塊具有一拱形面,所述拱形面與所述第一對接部的凸起方向相同。進一步,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具有相對設置的二第三側壁及設于所述二第三側壁之間的至少一對接腔,所述第二對接部設于所述對接腔,所述對接腔對應收容于所述對接槽,且每一所述第三側壁設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對接部的相對兩側分別限制于對應的所述凹槽。進一步,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分別設有多個接觸架橋,所述第一對接部或所述第二對接部上的相鄰兩個所述接觸架橋之間形成一間隙,所述第一對接部上的所述接觸架橋與所述第二對接部上的所述接觸架橋在對接時相互交叉設置,且兩者形成至少一點接觸。進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一第一基體部及一第一縫隙,所述第一端子還具有連通所述第一縫隙且朝向所述第一對接部延伸的一第二縫隙,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二縫隙兩側的二第一彈性部,所述第一縫隙形成于所述第一基體部與所述第一彈性部之間,所述第一彈性部的相對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基體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進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具有自所述第一對接部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導引部,所述導引部背向所述第一對接部的拱形凸起方向彎折,所述導引部導引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對接。進一步,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及一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持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所述第二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固定部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部的相對兩端,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四縫隙,所述第一對接部具有一第六縫隙,所述第二端子還具有連通所述第四縫隙與所述第六縫隙的一第五縫隙,所述第四縫隙、所述第五縫隙及所述第六縫隙呈“工”字型。進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基體部及自所述第二基體部兩側分別相向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彈性部,所述第二彈性部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部,于兩個所述第二彈性部之間形成所述第五縫隙,所述第二彈性部具有一第二彎折部,使兩個所述第二彈性部的中間區(qū)域與所述第二對接部以相同的方向凸起形成拱形。進一步,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分別為兩個且間隔設置,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反,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收容于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內(nèi)且與對應側的所述第一對接部電性接觸。一種連接器,用以與一對接連接器對接,包括:一第一絕緣本體,設有至少一對接槽,所述第一絕緣本體設有向所述對接槽內(nèi)凸伸的一抵持塊;至少一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設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一端的一第一對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設于所述第一絕緣本體,所述第一對接部凸伸入所述對接槽,所述第一對接部的中間區(qū)域相對其兩側形成拱形,所述抵持塊對應收容于呈拱形的所述第一對接部,且所述第一對接部的兩側分別凸伸出所述抵持塊設置;當所述連接器與所述對接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一對接部受到所述對接連接器的一第二端子的壓迫,使所述第一對接部的兩側進一步相對其中間區(qū)域相向彎曲變形,且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端子形成多點接觸。一種連接器,用以與一對接連接器對接,包括:一第二絕緣本體,設有至少一對接腔,所述第二絕緣本體于所述對接腔的相對兩側分別設有一限位部;至少一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及設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一端的一第二對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設于所述第二絕緣本體,所述第二對接部凸伸入所述對接腔,所述第二對接部的兩側分別與對應的所述限位部配合;當所述連接器與所述對接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二對接部受到所述對接連接器的一第一端子的壓迫,使所述第二對接部的中間區(qū)域受力而相對其兩側形成拱形,且所述第二對接部與所述第一端子形成多點接觸。進一步,所述第二對接部的拱形為圓弧形,其中間區(qū)域相對其兩側凸起而呈拱形,所述第二對接部具有一第二弧度,所述第二對接部在對接時受所述第一端子壓迫,所述第二弧度變大。進一步,所述第二對接部在對接前呈平板狀。進一步,所述第二對接部為片狀且設有多個第二接觸架橋,相鄰兩個所述第二接觸架橋之間形成一第二間隙,每一所述第二接觸架橋與所述第一端子形成至少一點接觸。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通過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在對接前均呈拱形,對接時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電性接觸且兩者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第二對接部相互作用,兩者中至少一者沿其拱形凸起方向進一步凸伸變形,使兩者緊密貼合形成多點接觸;或者所述第一對接部在對接前呈拱形,所述第二對接部在對接前呈平板狀,對接時所述第一對接部壓迫所述第二對接部,使所述第二對接部在所述第一對接部的拱形凸起方向上凸伸形成拱形且兩者形成多點接觸。如此不僅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的結構簡單,且可使所述第一端子與所述第二端子形成多點接觸,從而降低接觸阻抗?!靖綀D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合的立體圖;圖2為圖1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圖2中第一連接器的另一視角立體圖;圖4為圖2中第二連接器的另一視角立體圖:圖5為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圖6為圖5對接后的示意圖;圖7為圖2中第一連接器在插接方向上的正視圖;圖8為圖2中第二對接部為拱形的第二連接器在插接方向上的正視圖;圖9為圖6中沿b-b線的剖視圖;圖10為圖2中第二對接部為平板狀的第二連接器在插接方向上的正視圖;圖11為本發(fā)明連接器組合第二實施例的連接器組合示意圖;圖12為本發(fā)明連接器組合第三實施例的連接器組合示意圖;圖13為圖2中第一連接器的局部剖立體圖;圖14為本發(fā)明連接器組合第四實施例的連接器組合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的附圖標號說明:連接器組合100第一連接器1第一絕緣本體10第一基座11第一安裝面110第一端子槽111貫穿孔112第一卡持槽113配接部12第一側壁121第二側壁122對接框口123對接槽124第一散熱孔125第三散熱孔126第一分隔壁13第一開槽131抵持塊14拱形面141第一端子20第一固定部21第一基體部211第一彈性部212第一彎折部213第一連接部22第一焊接部23第一接腳231第一對接部24第一接觸架橋241第一間隙242第一開口25凹陷部26導引部27第一縫隙g1第二縫隙g2第三縫隙g3第一空間s1第一曲率半徑r1第一弧度θ1第二連接器3第二絕緣本體30第二基座31第二安裝面310第二端子槽311連通槽312第二卡持槽313插接部32第三側壁321第四側壁322凹槽323第二散熱孔324第四散熱孔325第二分隔壁33第二開槽331收容槽34舌部35對接腔351第二端子40第二固定部41第二基體部411第二彈性部412第二彎折部413第二連接部42第二焊接部43第二接腳431第二對接部44第二接觸架橋441第二間隙442第二開口45第四縫隙g4第五縫隙g5第六縫隙g6第二空間s2第二曲率半徑r2第二弧度θ2插接方向p縱長方向l橫向方向t【具體實施方式】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結構、特征以及功效等,現(xiàn)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為本發(fā)明的連接器組合100的第一實施例,所述連接器組合100包括沿一插接方向p對接的一第一連接器1與一第二連接器3,所述第一連接器1與所述第二連接器3對接用以傳輸大電流,定義一橫向方向t與一縱長方向l,所述插接方向p、所述橫向方向t及所述縱長方向l兩兩垂直。參見圖2和圖3,所述第一連接器1包括一第一絕緣本體10及設于第一絕緣本體10的多個第一端子20。參見圖1、圖3和圖7,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0具有一第一基座11及一配接部12。所述第一基座11具有一第一安裝面110用以安裝于一第一電路板(未圖示),所述第一基座11具有多個第一端子槽111及多個貫穿孔112,所述第一端子槽111與所述貫穿孔112分別沿所述插接方向貫穿所述第一基座11,且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槽111與至少一個所述貫穿孔112連通設置,所述第一端子槽11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卡持槽113。所述配接部12具有自所述第一基座11背離所述第一安裝面110的一側沿所述插接方向凸伸形成的二第一側壁121與二第二側壁122,所述二第一側壁121在所述橫向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二第二側壁122在所述縱長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二第一側壁121與所述二第二側壁122圍設形成一對接框口123。參見圖1、圖7和圖9,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0具有自所述第一基座11向所述對接框口123內(nèi)凸伸的至少一第一分隔壁13,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二第一側壁121之間沿所述橫向方向延伸,且連接于所述二第一側壁121,至少一個所述第一分隔壁13將所述對接框口123分隔成在所述縱長方向上并排設置的至少兩個對接槽124,每一所述對接槽124與至少一個所述第一端子槽11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連通,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壁13為一個,因此所述對接槽124對應為兩個,每一所述對接槽124與兩個所述第一端子槽11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連通。每一所述第二側壁122對應每一所述對接槽124設有至少一第一散熱孔125,所述第一散熱孔125貫穿所述第二側壁122且與所述對接槽124連通,每一所述第一側壁121對應每一所述對接槽124設有至少一第三散熱孔126,所述第三散熱孔126貫穿所述第一側壁121且與所述對接槽124連通。所述第一分隔壁13設有至少一第一開槽131,所述第一開槽131與相鄰設置的兩個所述對接槽124連通,所述第一開槽1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插接方向的長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插接方向的長度,且所述第一開槽1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貫穿所述第一分隔壁13的凸伸末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開槽131與每一所述第二側壁122上的所述第一散熱孔125的數(shù)量相同,且分別在所述橫向方向上并排設置三個,所述第一開槽131與每一所述第二側壁122上的所述第一散熱孔125分別一一對齊設置,每一所述第一端子槽111對應與兩個所述貫穿孔112連通,且兩個所述貫穿孔112同樣在所述橫向方向上并排設置,多個所述第一開槽131與多個所述貫穿孔112在所述橫向方向上錯位設置。參見圖3和圖7,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具有自所述第一基座11向每一所述對接槽124凸伸形成的一抵持塊14,所述抵持塊14位于對應兩個所述第一端子槽111之間,使得對應所述對接槽124的兩個所述第一端子槽111相互之間不連通,且所述抵持塊14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面向對應側的所述第二側壁122拱起的一拱形面141。參見圖3,所述第一端子20為金屬板材沖壓形成的片狀結構,所述第一端子20具有一第一固定部21及連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1相對兩端的一第一連接部22與一第一焊接部23,所述第一端子20還具有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部22另一端的一第一對接部24,所述第一固定部21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111,所述第一對接部24凸伸入所述對接槽124。所述第一固定部21具有一第一基體部211及自所述第一基體部211兩側分別相向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彈性部212,所述第一基體部211的相對兩側分別對應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槽113內(nèi),所述第一彈性部212與所述第一基體部211平行設置且兩者之間形成一第一縫隙g1,所述第一彈性部212還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部22。所述第一端子20于所述第一彈性部212之間形成連通所述第一縫隙g1的一第二縫隙g2,所述第二縫隙g2朝向所述第一對接部24延伸。所述第一端子20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部22相對兩側的二第一開口25,所述第一開口25自所述第一端子20的側緣向內(nèi)凹設形成,且所述第一開口25形成于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一固定部21之間,即所述第一開口25在所述插接方向上鄰接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一固定部21,如此可減小所述第一對接部24變形時所需的力。所述第一焊接部23露出于所述第一安裝面110,且所述第一焊接部23具有成一排設置的多個第一接腳231。參見圖3、圖5和圖7,所述第一對接部24為片狀,每一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中間區(qū)域相對其兩側形成拱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拱形為圓弧形,因此所述第一對接部24對應圓弧形具有一第一曲率半徑r1或一第一弧度θ1。對應每一所述對接槽124的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拱形凸伸方向相反設置,且兩者的拱形為彼此相互遠離設置,所述拱形面141與對應設置的所述第一對接部24契合緊貼設置,即所述抵持塊14至少部分收容于呈拱形的所述第一對接部24,且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兩側在所述橫向方向上分別對應凸伸出所述抵持塊14,且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24之間形成一第一空間s1,即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24間隔設置,所述第三散熱孔126與所述第一空間r1對齊設置,且兩者對應連通,所述抵持塊14位于所述第一空間s1。所述第一對接部24具有一第三縫隙g3,所述第三縫隙g3與所述第二縫隙g2連通,所述第一縫隙g2、所述第二縫隙g2及所述第三縫隙g3形成一“工”字型,如此可增加所述第一端子20的彈性。所述第一對接部24具有并排設置的多個第一接觸架橋241,相鄰兩個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之間形成一第一間隙242,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與所述插接方向呈直角或銳角的交叉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與所述插接方向呈直角設置。所述第一端子20還具有自所述第一對接部24凹設形成弧形的一凹陷部26及位于所述凹陷部26相對兩側的二導引部27,所述導引部27在所述插接方向上凸伸出所述抵持塊14設置。每一所述第一彈性部212具有一第一彎折部213,所述第一彎折部213靠近所述第一基體部211與所述第一彈性部212的連接處設置,使兩個所述第一彈性部212的中間區(qū)域與所述第一對接部24以相同的方向凸起形成拱形。參見圖2和圖4,所述第二連接器3包括一第二絕緣本體30及設于第二絕緣本體30的多個第二端子40。參見圖1、圖4和圖8,所述第二絕緣本體30具有一第二基座31及一插接部32,所述插接部32用以插設于所述對接框口123。所述第二基座31具有一第二安裝面310用以安裝于一第二電路板(未圖示),所述第二基座31設有多個第二端子槽311及多個連通槽312,所述第二端子槽311與所述連通槽312分別沿所述插接方向貫穿所述第二基座31,所述第二端子槽31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卡持槽313。所述插接部32具有自所述第二基座31背離所述第二安裝面310的一側沿所述插接方向凸伸形成的二第三側壁321與二第四側壁322,所述二第三側壁321在所述橫向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二第四側壁322在所述縱長方向上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二第三側壁321與所述二第四側壁322圍設形成所述插接部32。參見圖4、圖5、圖8和圖9,所述第二絕緣本體30具有自所述第二基座31一側沿所述插接方向凸伸形成的至少一對第二分隔壁33,每一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所述二第三側壁321之間沿所述橫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所述橫向方向上連接于所述二第三側壁321,每一對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所述縱長方向上間隔設置且兩者之間形成一收容槽34,所述收容槽34用以收容所述第一分隔壁13,且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橫向方向上貫穿每一所述第三側壁321,所述收容槽34沿所述插接方向在整個所述第三側壁321上延伸,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長度小于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寬度,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縱長方向上厚度小于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縱長方向上的厚度,至少一個所述收容槽34將所述插接部32分隔成在所述縱長方向上并排設置的至少二舌部35,所述舌部35對應插設于所述對接槽124,且所述舌部35的數(shù)量等于所述對接槽124的數(shù)量,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舌部35為兩個。每一所述舌部35具有一對接腔351,每一所述對接腔351與至少一個所述第二端子槽31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連通,在本實施例中,每一所述對接腔351與兩個所述第二端子槽31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連通,對應每一所述對接腔351的兩個所述第二端子槽311之間設有所述連通槽312,且所述連通槽312與所述第二端子槽311連通。每一所述第三側壁321對應每一所述對接腔351設有二限位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部為一凹槽323,且所述凹槽323自所述插接部32沿所述插接方向貫穿所述第二安裝面310。每一所述第四側壁322對應每一所述對接腔351設有至少一第二散熱孔324,所述第二散熱孔324貫穿所述第四側壁322且與所述對接腔351連通。每一所述第三側壁321對應每一所述對接腔351設有至少一第四散熱孔325,所述第四散熱孔325貫穿所述第三側壁321且與所述對接腔351連通,且每一所述第四散熱孔325的相對兩側分別設有所述凹槽323。所述第二分隔壁33設有至少一第二開槽331,所述第二開槽331與相鄰設置的所述對接腔351與所述收容槽34分別連通,所述第二開槽331在所述插接方向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插接方向的長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插接方向的長度,且所述第二開槽3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貫穿所述第二分隔壁33的凸伸末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開槽331與每一所述第四側壁322上的所述第二散熱孔324的數(shù)量相同,且分別在所述橫向方向上并排設置三個,所述第二開槽331與每一所述第四側壁322上的所述第二散熱孔324分別一一對齊設置。參見圖4,所述第二端子40為金屬板材沖壓形成的片狀結構,所述第二端子40具有一第二固定部41及連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1相對兩端的一第二連接部42與一第二焊接部43,所述第二端子40還具有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部42另一端的一第二對接部44,所述第二固定部41收容于所述第二端子槽311,所述第二對接部44凸伸入所述對接腔351。所述第二固定部41具有一第二基體部411及自所述第二基體部411兩側分別相向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彈性部412,所述第二基體部411的相對兩側分別對應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持槽313內(nèi),所述第二彈性部412與所述第二基體部411平行設置且兩者之間形成一第四縫隙g4,所述第二彈性部412還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部42。所述第二端子40于所述第二彈性部412之間形成連通所述第四縫隙g4的一第五縫隙g5,所述第五縫隙g5朝向所述第二對接部44延伸,如此可增加所述第二端子40的彈性。所述第二端子40具有位于所述第二連接部42相對兩側的二第二開口45,所述第二開口45自所述第二端子40的側緣向內(nèi)凹設形成,且所述第二開口45形成于所述第二對接部44與所述第二固定部41之間,即所述第二開口45在所述插接方向上鄰接所述第二對接部44與所述第二固定部41,如此可減小所述第二對接部44變形時所需的力。所述第二焊接部43露出于所述第二安裝面310,且所述第二焊接部43具有成一排設置的多個第二接腳431。參見圖4、圖5和圖8,所述第二對接部44為片狀,每一所述第二對接部44的中間區(qū)域相對其兩側形成拱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對接部44的拱形為圓弧形,因此所述第二對接部44對應圓弧形具有一第二曲率半徑r2或一第二弧度θ2。對應每一所述對接腔351的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44的拱形凸伸方向相反設置,兩者的拱形為彼此相互遠離設置,且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44之間形成一第二空間s2,即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44間隔設置,所述第四散熱孔325與所述第二空間s2對齊設置,且兩者對應連通。所述第二對接部44具有并排設置的多個第二接觸架橋441,相鄰兩個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之間形成一第二間隙442,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與所述插接方向呈直角或銳角的交叉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與所述插接方向呈銳角設置。每一所述第二彈性部412具有一第二彎折部413,所述第二彎折部413靠近所述第二基體部411與所述第二彈性部412的連接處設置,使兩個所述第二彈性部412的中間區(qū)域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以相同的方向凸起形成拱形。所述第二對接部44的相對兩側分別對應收容于所述凹槽323且對應受到所述凹槽323的限制。參見圖5至圖9,當所述第一連接器1與所述第二連接器3沿所述插接方向對接時,所述舌部35逐漸插入到所述對接槽124,且所述舌部35與所述對接槽124為間隙配合,所述導引部27首先接觸所述第二對接部44,導引所述第一對接部24插入到所述所述第二空間s2,使每一所述對接腔351內(nèi)的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24分別與對應的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44接觸形成電性連接,相互接觸的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兩者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至少部分重疊,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與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彼此相互交叉設置,且多個所述第一間隙242與多個所述第二間隙442于對應相互交叉位置可形成供散熱的多個小通孔(未圖示)。同時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相互作用,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44受到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24相對向外的力,而所述第二對接部44的相對兩側分別受到所述凹槽323的限制,即所述第二對接部44的相對兩側在對接過程中始終位于所述凹槽323且不脫離所述凹槽323,使得所述第二對接部44的中間區(qū)域受力而相對于兩側進一步向其拱形凸起方向凸伸,換一句話說,所述第二對接部44受力使其相對兩側相對于其中間區(qū)域進一步相向彎曲,而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中間區(qū)域由于受到對應所述拱形面141的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對接部24懸空設置的相對兩側相對于其中間區(qū)域進一步相向彎曲,此時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相對兩側彼此靠近,所述第二曲率半徑r2相對于對接前變小,所述第二弧度θ2相對于對接前變大,如此,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緊密貼合形成多點接觸,從而降低兩者之間的接觸阻抗,其中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與其對應的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形成至少一點接觸。參見圖9至圖10,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對接部44在與所述第一對接部24對接前可為平板狀,同樣所述第二對接部44的相對兩側限制于所述凹槽323。當所述第一連接器1與所述第二連接器3對接時,所述第二對接部44受到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壓迫,使呈平板狀的所述第二對接部44在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拱形凸起方向上凸伸形成拱形且兩者形成多點接觸。參見圖5至圖9,當所述第一連接器1與所述第二連接器3沿所述插接方向完全對接時,所述第一分隔壁13對應收容于所述收容槽34,此時,多個所述第一開槽131與多個所述第二開槽331一一對應設置,使兩個相鄰所述對接腔351通過所述第一開槽131與所述第二開槽331彼此相互連通,所述第一散熱孔125與所述第二散熱孔324一一對應設置且彼此相互連通,所述第三散熱孔126與所述第四散熱孔325一一對應設置且彼此相互連通,如此每一所述對接腔351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可通過對應各自設置的所述第三散熱孔126與所述第四散熱孔325散發(fā)到外界,且所述第一散熱孔125、所述第二散熱孔324、所述第一開槽131、所述第二開槽331在所述縱長方向上對齊設置,使相對設置的兩個所述第一散熱孔125之間形成空氣對流,如此所述第一端子20與所述第二端子40對接進行大電流傳輸時產(chǎn)生的大量熱量很快散發(fā)到外界,使所述第一連接器1與所述第二連接器3的溫度不會很高,進而使所述連接器組合100的電性性能較佳。參見圖11,為本發(fā)明的連接器組合100的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的結構不再贅述,與第一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所述第二對接部44設有一第六縫隙g6,所述第六縫隙g6與所述第五縫隙g5連通,使得所述第四縫隙g4、所述第五縫隙g5與所述第六縫隙g6形成一“工”字型,如此可增加所述第二端子40的彈性,且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與所述插接方向相互垂直設置。當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對接時,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與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對應重疊設置,且兩者之間形成多點接觸。參見圖4、圖12和圖13,為本發(fā)明的連接器組合100的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的結構不再贅述,與第一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雖然沿所述橫向方向在相對設置的兩個所述第一側壁121之間延伸,但所述第一分隔壁13只設有兩個所述第一開槽131,且每一所述第一開槽131使所述第一分隔壁13至少部分地與相應的所述第一側壁121斷開設置,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開槽131在所述橫向方向的寬度大于另一個所述第一開槽131在所述橫向方向上的寬度。所述第一對接部24未設置所述第三縫隙g3,且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與所述插接方向呈銳角設置。所述收容槽34只有一部分貫穿每一所述第三側壁321,即所述收容槽34沿所述插接方向在部分所述第三側壁321上延伸,所述第二絕緣本體31具有凸伸入所述收容槽34的至少一凸塊(未圖示),所述凸塊將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橫向方向上分隔成至少二隔槽。兩個所述第三側壁321未設置所述第四散熱孔325。當所述第一連接器1與所述第二連接器3沿所述插接方向對接時,所述第一分隔壁13部分收容于其中一個所述隔槽。參見圖3、圖4、圖5和圖14,為本發(fā)明的連接器組合100的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相同的結構不再贅述,與第一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所述第一側壁121未設置所述第三散熱孔126,所述第一分隔壁13未設置所述第一開槽131,所述第一對接部24未設置所述第三縫隙g3、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與所述第一間隙242,所述第一端子20未設置所述第二縫隙g2與所述凹陷部26。所述第三側壁321未設置所述第四散熱孔325,所述第二分隔壁33未設置所述第二開槽331,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相對兩側分別延伸形成一導引部27,且所述導引部27背向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拱形凸起方向彎折,如此對接時可方便所述導引部27插入所述第二空間s2導引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對接。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在對接前均呈拱形,對接時,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電性接觸且兩者的拱形凸起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相互作用,兩者中至少一者沿其拱形凸起方向進一步凸伸變形,使兩者緊密貼合形成多點接觸;或者所述第一對接部24在對接前呈拱形,所述第二對接部44在對接前呈平板狀,對接時,所述第一對接部24壓迫所述第二對接部44,使所述第二對接部44在所述第一對接部24的拱形凸起方向上凸伸形成拱形且兩者形成多點接觸。如此不僅所述第一端子20與所述第二端子40的結構簡單、加工效率高、成本低,且可使所述第一端子20與所述第二端子40形成多點接觸,從而降低接觸阻抗。2.所述第一對接部24設有多個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所述第二對接部44設有多個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使得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對接時,可降低使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變形所需的力,方便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受力變形,進而使兩者更緊密貼合形成大面積接觸,降低接觸阻抗。3.當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對接形成電性連接時,所述第一接觸架橋241與所述第二接觸架橋441彼此相互交叉設置,所述第一間隙242與所述第二間隙442也彼此相互交叉設置,且多個所述第一間隙242與多個所述第二間隙442于對應相互交叉位置可形成供散熱的多個小通孔(未圖示),如此在對接時增加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之間的散熱面積。4.在所述第一分隔壁13上設有所述第一開槽131,且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0設有與所述對接槽124連通的所述第一通孔125、所述第三通孔126及所述貫穿孔112,在每一所述第二分隔壁33上設有所述第二開槽331,當所述第一連接器1與所述第二連接器3對接時,所述對接腔351收容于所述對接槽124,相鄰兩個所述對接腔351之間通過對應設置的所述第一開槽131與所述第二開槽331形成熱量流動路徑,可加快熱量的散發(fā),從而使所述連接器組合100的溫度保持在合理范圍內(nèi),進而保證所述連接器組合100的性能穩(wěn)定。5.所述第一開槽1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插接方向的長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插接方向的長度,所述第二開槽331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插接方向的長度的一半,而小于所述第二分隔壁33在插接方向的長度,如此不僅保證了所述第一分隔壁13與所述第二分隔壁33的強度,且使兩個相鄰所述對接腔351之間具有較大的空氣流通空間,加快散熱。6.每一所述第二側壁122設有多個所述第一散熱孔125,所述第一分隔壁13設有多個所述第一開槽131,多個所述第一散熱孔125與多個所述第一開槽131一一對應設置,使相對設置的兩個所述第一散熱孔125之間形成空氣對流,將所述第一端子20與所述第二端子40對接時產(chǎn)生的熱量較快地帶出所述對接腔351而到空氣中。7.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縱長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縱長方向上的寬度,且所述第一分隔壁13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長度小于所述收容槽34在所述插接方向上的長度,且所述收容槽33貫穿每一所述第三側壁321,所述收容槽33沿所述插接方向在整個所述第三側壁321上延伸,均可增加熱量在所述連接器組合100內(nèi)的空氣流動空間,加快散熱。8.所述舌部35與其對應的所述對接槽124為間隙配合,如此可使所述第一端子20與所述第二端子40對接時在所述對接腔351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更好地通過所述第二開槽331散發(fā)到所述對接槽124內(nèi),使熱量更快地傳遞到外層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0,且通過第一散熱孔125與所述第二散熱孔126快速散發(fā)到空氣中。9.每一所述第一分隔壁13上的至少一個所述第一開槽131使所述第一分隔壁13至少部分地與相應的所述第一側壁121斷開設置,如此可使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對接時產(chǎn)生的熱量較多地靠近外層的所述第一側壁121流動,加快散熱。10.所述第三散熱孔126連通對應兩個所述第一對接部24之間的所述第一空間r1,所述第四散熱孔325連通對應兩個所述第二對接部44之間的所述第二空間s2,如此可使所述第一對接部24與所述第二對接部44對接時產(chǎn)生的熱量部分快速依次通過所述第四散熱孔325、所述第三散熱孔126散發(fā)出去。以上詳細說明僅為本發(fā)明之較佳實施例的說明,非因此局限本發(fā)明之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創(chuàng)作說明書及圖示內(nèi)容所為之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于本創(chuàng)作之專利范圍內(nèi)。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