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池模組制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模組及動力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有的鋰電池模組焊接技術,通常先根據電池模組的輸出電壓和電流的要求設計電池單體的串并聯方式,然后根據所焊接電池單體的正負極材質,選擇相對應的焊接材質分別與電池的正、負極進行焊接,最后,所有焊接好的電池單體以正、負極焊接材料為媒介匯集到匯流板上面,從而實現了一個電池模組所有電池單體的串并聯連接,完成了一個電池模組的焊接。在現有焊接技術中,正極焊接材料和電池正極端面焊接,負極焊接材料和電池負極端面焊接,兩者分別位于電池單體的上下兩側。所以,在現有電池模組焊接技術中,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焊接分別在電池的兩側進行,也即在電池模組的兩側進行,使得實際焊接過程中需要翻轉模組,以實現對不同面的焊接。通過以上描述可知,現有電池模組生產工藝復雜,而且還存在在翻轉過程中傷害電池模組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模組及動力系統(tǒng),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模組,所述電池模組包括電池單體、第一焊接條和第二焊接條,所述電池單體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電池單體包括設置有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電池本體,以及設置于所述電池本體外圍的極性外殼,所述極性外殼與所述第二電極連接;
多個所述電池單體的第一電極位于同一平面,多個所述電池單體的第一電極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一焊接條,多個所述電池單體的所述極性外殼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二焊接條且焊接位置位于所述極性外殼靠近所述第一電極的位置處。
進一步地,多個所述電池單體包括并列排布的第一列電池單體和第二列電池單體,所述第一焊接條包括第一焊接條本體和焊接極耳,所述焊接極耳包括多個,多個所述焊接極耳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焊接條本體的兩側,相鄰的兩個所述焊接極耳存在間隔;
多個所述電池單體與多個所述焊接極耳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列電池單體和所述第二列電池單體中的各電池單體的第一電極分別焊接于與所述電池單體對應的焊接極耳。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焊接條位于所述第一焊接條與多個所述電池單體之間,所述第二焊接條與所述第一焊接條存在間隔;
所述第二焊接條包括第二焊接條本體,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開設有焊接卡口,所述焊接卡口包括多個,多個所述焊接卡口分別開設于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的兩側,相鄰的兩個所述焊接卡口存在間隔;
多個所述電池單體與多個所述焊接卡口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列電池單體和所述第二列電池單體中的各電池單體的極性外殼分別焊接于與所述電池單體對應的焊接卡口的位置處。
進一步地,所述電池模組還包括第一壓板,所述第一壓板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通孔存在間隔;
所述第一壓板設置于所述第一焊接條本體與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之間,多個所述第一通孔與多個所述焊接極耳一一對應,所述焊接極耳穿過與所述焊接極耳對應的所述第一通孔焊接于與所述焊接極耳對應的所述電池單體的第一電極。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焊接條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的一端;
所述第一壓板還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穿過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一壓板遠離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電池模組還包括第二壓板,所述第二壓板開設有盲孔,所述盲孔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所述盲孔存在間隔;
所述第二壓板設置于多個所述電池單體遠離所述第一壓板的一側,多個所述盲孔與多個所述電池單體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列電池單體和所述第二列電池單體中的各電池單體分別卡接于與所述電池單體對應的所述盲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電池模組還包括用于降溫的液冷管,所述液冷管設置于所述第二壓板的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極為正極,所述第二電極為負極。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極為負極,所述第二電極為正極。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動力系統(tǒng),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電池模組。所述電池模組包括電池單體、第一焊接條和第二焊接條,所述電池單體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電池單體包括設置有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電池本體,以及設置于所述電池本體外圍的極性外殼,所述極性外殼與所述第二電極連接;
多個所述電池單體的第一電極位于同一平面,多個所述電池單體的第一電極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一焊接條,多個所述電池單體的所述極性外殼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二焊接條且焊接位置位于所述極性外殼靠近所述第一電極的位置處。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模組及動力系統(tǒng),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所述電池模組。所述電池模組的生產過程中,通過將多個所述電池單體的第一電極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一焊接條,多個所述電池單體的所述極性外殼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二焊接條且焊接位置位于所述極性外殼靠近所述第一電極的位置處,從而實現所述電池模組的焊接,而無需在所述電池模組的兩側進行焊接。所述電池模組的生產工藝簡單,便于工作人員操作,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焊接過程中對所述電池模組的損壞程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電池模組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電池單體的結構圖。
圖3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第一焊接條的結構圖。
圖4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第二焊接條的結構圖。
圖5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電池模組的另一種結構圖。
圖6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第一壓板的結構圖。
圖7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第二壓板的結構圖。
圖標:10-電池模組;100-電池單體;110-電池本體;111-第一電極;112-第二電極;120-極性外殼;200-第一焊接條;210-第一焊接條本體;220-焊接極耳;300-第二焊接條;310-第二焊接條本體;311-焊接卡口;320-連接部;400-第一壓板;410-第一通孔;420-第二通孔;500-第二壓板;510-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fā)明的選定實施例?;诒景l(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模組10,所述電池模組10包括電池單體100、第一焊接條200和第二焊接條300,所述電池單體100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電池單體100包括設置有第一電極111和第二電極112的電池本體110,以及設置于所述電池本體110外圍的極性外殼120,所述極性外殼120與所述第二電極112連接。
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的第一電極111位于同一平面,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的第一電極111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一焊接條200,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的所述極性外殼120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二焊接條300且焊接位置位于所述極性外殼120靠近所述第一電極111的位置處。
應理解,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111可以為正極,也可以為負極。當所述第一電極111為正極時,所述第二電極112為負極,當所述第一電極111為負極時,所述第二電極112為正極。例如,18650電池的鋼質外殼與負極連接,即當所述電池單體100為18650電池時,所述第一電極111為正極,所述第二電極112為負極。再例如,A123的26650電池的鋁質外殼與正極連接,即當所述電池單體100為A123的26650電池時,所述第一電極111為負極,所述第二電極112為正極。以下將以所述第一電極111為正極,所述第二電極112為負極為例,對本實施例所述的電池模組10進行說明。
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包括并列排布的第一列電池單體和第二列電池單體。為了使得所述電池模組10的占用空間更小,可選地,所述第一列電池單體和所述第二列電池單體交錯排布。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單體100的總數根據設計需求選擇,本發(fā)明對所述電池單體100的數量不做任何限制。此外,本實施例的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還可以包括第三列電池單體、第四列電池單體和第五列電池單體等。應理解,本發(fā)明所述電池模組10中電池單體100的排布方式可以有多種,本發(fā)明對所述電池模組10中電池單體100的排布方式不做任何限制。
請結合參閱圖3,所述第一焊接條200包括第一焊接條本體210和焊接極耳220,所述焊接極耳220包括多個,多個所述焊接極耳220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焊接條本體210的兩側,相鄰的兩個所述焊接極耳220存在間隔。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與多個所述焊接極耳220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列電池單體和所述第二列電池單體中的各電池單體100的第一電極111分別焊接于與所述電池單體100對應的焊接極耳220。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焊接條300位于所述第一焊接條200與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之間,所述第二焊接條300與所述第一焊接條200存在間隔。
請結合參閱圖4,所述第二焊接條300包括第二焊接條本體310,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310開設有焊接卡口311,所述焊接卡口311包括多個,多個所述焊接卡口311分別開設于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310的兩側,相鄰的兩個所述焊接卡口311存在間隔。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與多個所述焊接卡口311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列電池單體100和所述第二列電池單體100中的各電池單體100的極性外殼120分別焊接于與所述電池單體100對應的焊接卡口311的位置處。
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單體100的極性外殼120為圓筒形的硬殼。為了增大所述焊接卡口311與所述極性外殼120的接觸面積,可選地,所述焊接卡口311為半圓形卡口,當所述焊接卡口311卡接于所述極性外殼120時,所述焊接卡口311與所述極性外殼120契合。
可選地,所述第二焊接條300還包括連接部320,所述連接部320位于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310的一端。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320凸出于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310。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增加焊接本實施例所述的電池模組10的可操作性,可選地,所述第一焊接條200和所述第二焊接條300均為柔性焊接材料。
請參閱圖5和圖6,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池模組10還包括第一壓板400,所述第一壓板400開設有第一通孔410,所述第一通孔410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通孔410存在間隔。
所述第一壓板400設置于所述第一焊接條本體210與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310之間,多個所述第一通孔410與多個所述焊接極耳220一一對應,所述焊接極耳220穿過與所述焊接極耳220對應的所述第一通孔410焊接于與所述焊接極耳220對應的所述電池單體100的第一電極111。
可選地,所述第一壓板400還開設有第二通孔420,所述第二通孔420靠近所述連接部320。本實施例所述的電池模組10投入使用時,為了方便將所述電池模組10焊接于其他器件,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焊接條300的連接部320穿過所述第二通孔420延伸至所述第一壓板400遠離所述第二焊接條本體310的一側。
請結合參閱圖7,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池模組10還包括第二壓板500,所述第二壓板500開設有盲孔510,所述盲孔510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所述盲孔510存在間隔。
所述第二壓板500設置于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遠離所述第一壓板400的一側,多個所述盲孔510與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列電池單體和所述第二列電池單體中的各電池單體100分別卡接于與所述電池單體100對應的所述盲孔510內。
為了使得所述電池模組10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池模組10還包括用于降溫的液冷管(圖中未示出),所述液冷管設置于所述第二壓板500的內部。為了加強散熱效果,本實施例中,所述液冷管為迂回的液冷管道,并且均勻分布于所述第二壓板500的內部,以達到為所述電池單體100冷卻降溫的目的。此外,為了均衡散熱效果,可選地,所述液冷管所在的平面與所述第二壓板500靠近所述電池單體100一側的表面平行。
在本實施例所述的電池模組10的生產過程中,首先,選擇與所述第二電極112焊接的第二焊接材料,即與所述極性外殼120焊接的第二焊接材料,對所述第二焊接材料進行兩側沖切形成帶有焊接卡口311的所述第二焊接條300,采用激光焊接法將所述第二焊接條300焊接于極性外殼120,并靠近所述第一電極111的位置處,實現電池單體100第二電極112的并聯焊接。同樣的,選擇與所述第一電極111焊接的第一焊接材料,對所述第一焊接材料進行沖切加工,形成兩側帶有柔性焊接極耳220的第一焊接條200,采用激光焊接將所述焊接極耳220焊接于所述第一電極111且一一對應,實現電池單體100第一電極111的并聯焊接。焊接好的第二焊接條300可直接引出,與電池模組10第二輸出端進行激光焊接固定,第一焊接條200可與電池模組10第一輸出端通過連接媒介焊接實現連接固定。由此,完成一個電池模組10的焊接。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動力系統(tǒng),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上述電池模組10。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模組10及動力系統(tǒng),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所述電池模組10。所述電池模組10的生產過程中,通過將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的第一電極111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一焊接條200,多個所述電池單體100的所述極性外殼120分別焊接于所述第二焊接條300且焊接位置位于所述極性外殼120靠近所述第一電極111的位置處,從而實現所述電池模組10的焊接,而無需在所述電池模組10的兩側進行焊接。所述電池模組10的生產工藝簡單,便于工作人員操作,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焊接過程中對所述電池模組10的損壞程度。
進一步地,現有技術中,由于電池第一電極111和第二電極112焊接分別在電池模組10的兩側進行。因此,用于固定電池單體100的第一壓板400和第二壓板500的規(guī)格的設計、匯流板規(guī)格的設計以及所述第一壓板400和第二壓板500與外部進行連接的工位的設計等都要考慮兩面匹配的問題。從而導致成組部件種類繁多,間接的導致了成組后的電池模組10體積較大,使得在電池PACK總成時無法與空間較小的裝配工位匹配,進而加大了裝配和返修的難度,也削弱了電池PACK內部部件的可擴充性。本實施例所述的電池模組10,規(guī)避了部分成組部件兩面匹配的問題,減小了所述電池模組10的體積,間接增大了電池PACK的內部空間,減小了裝配和返修PACK的難度,也大大增加了電池單體100之間串并聯方式的靈活性。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設置”、“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梢允侵苯酉噙B,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qū)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