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纜卷筒裝置及升降天線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天線是一種變換器,它把傳輸線上傳播的導行波,變換成在無界媒介中傳播的電磁波,或者進行相反的變換,在無線電設備中用來發(fā)射或接收電磁波的部件。目前在公安、消防、通訊軍事等領域中均有應用,例如安裝在衛(wèi)星新聞采訪車、轉播車、軍用、公安指揮車及其他特種車上的升降天線系統(tǒng)。
升降天線系統(tǒng)通常包含可電動或氣動升降的桅桿、設于升降桅桿頂部的天線系統(tǒng)、與該天線系統(tǒng)連接的電纜,桅桿升降時對應電纜的收放動作是由人工完成,尤其是當桅桿收縮之后,電纜是雜亂無序散在地上,需要人為的將電纜重新整理收納,而且由于電纜太長導致其經(jīng)常繞在一起,整理起來也相當麻煩,既浪費人力且效率非常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纜卷筒裝置及升降天線系統(tǒng),該電纜卷筒裝置能非常順暢的對電纜進行收放,回收力小,不影響桅桿的上升動作,桅桿下降收縮時,電纜一起下降,卷筒有序收回電纜,操作簡單且收放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電纜卷筒裝置,包括:固定機構、安裝在固定機構上的繞線盤、沿一個方向有序纏繞在繞線盤上的電纜。
固定機構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且平行相對的兩個支撐板、位于兩個支撐板之間的卷簧裝置,卷簧裝置由外殼和設于外殼內(nèi)的至少一個卷簧構成,卷簧的外端固定在外殼上。
繞線盤位于所述兩個支撐板之間,繞線盤的中心套在卷簧裝置上且與外殼固定連接,卷簧裝置的中心設有貫穿繞線盤兩端的內(nèi)軸,內(nèi)軸插入卷簧內(nèi)且與卷簧的內(nèi)端連接。內(nèi)軸的兩端固定連接在兩個支撐板上,內(nèi)軸的內(nèi)部中空且設有旋轉關節(jié),電纜的內(nèi)端與旋轉關節(jié)的一端電連接,旋轉關節(jié)的另一端可接外部連接線。
優(yōu)選的,固定機構上還安裝有位于繞線盤上方的導向裝置,導向裝置由與固定機構固定連接的支架和鉸接在支架上的導向輪構成,導向輪的鉸接軸與內(nèi)軸平行。支架與導向輪之間設有過線間隙,電纜的外端由下至上穿過該過線間隙,且電纜的外端固定有一尺寸大于該過線間隙的卡塊。
優(yōu)選的,電纜的外端還連接有鏈條。
優(yōu)選的,卷簧裝置內(nèi)沿內(nèi)軸軸線方向并排設置的兩個卷簧,兩個卷簧的安裝方向相反。
優(yōu)選的,兩個卷簧的內(nèi)端均折彎形成掛鉤,內(nèi)軸的表面設有分別與掛鉤匹配的兩個鉤槽,鉤槽連通至內(nèi)軸上朝向卷簧裝置的端面。
優(yōu)選的,固定機構的一側還設有接線箱,接線箱的外部設有連接座,連接座與旋轉關節(jié)的另一端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電纜卷筒裝置的升降天線系統(tǒng),包括:電動升降桅桿、固定于電動升降桅桿頂部的天線系統(tǒng)、固定于電動升降桅桿底部一側的電纜卷筒裝置、控制電動升降桅桿升降動作的控制端。電纜卷筒裝置中電纜的外端與天線系統(tǒng)電連接,電纜卷筒裝置中旋轉關節(jié)的固定端與控制端電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電纜有序纏繞在繞線盤上,再將繞線盤安裝在一帶有卷簧裝置的固定機構上,卷簧裝置與繞線盤的內(nèi)軸連接,當外力拉動電纜時,繞線盤轉動拉動卷簧產(chǎn)生回收力,當外力消失時,繞線盤在卷簧的回收力作用下轉動,自動將電纜有序收回,操作非常簡單,收放的效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的正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的側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卷簧裝置的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繞線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掛鉤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鉤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掛鉤與鉤槽安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升降天線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電纜卷筒裝置,包括:固定機構1、繞線盤2和電纜3等。
如圖2、3所示,固定機構1用于安裝及固定繞線盤2,主要包括:底板11、固定在底板11上的前支撐板12和后支撐板13、位于前支撐板12和后支撐板13之間的卷簧裝置,前支撐板12和后支撐板13平行且朝向相對,卷簧裝置由外殼14和設于外殼14的至少一個卷簧15構成,卷簧15的外端固定在外殼14上。
如圖4所示,繞線盤2位于前支撐板12和后支撐板13之間,其由繞線筒21和固定在繞線筒21兩端的兩個擋板22構成,電纜3沿一個方向有序纏繞在繞線筒21上。繞線盤2的中心套在卷簧裝置上,并且與外殼14固定連接,卷簧裝置的中心設有穿過卷簧15的內(nèi)軸23,卷簧15的內(nèi)端連接在內(nèi)軸23上,內(nèi)軸23兩端伸出繞線盤2,分別固定在前支撐板12和后支撐板13上。
電纜3的外端被外力拉動時,繞線盤2帶動外殼14一起轉動,卷簧15的外端被拉動發(fā)生變形產(chǎn)生回收力,當電纜3上的拉力消失或小于卷簧15的回收力時,卷簧15由于恢復形變帶動繞線盤2一起轉動,將電纜3有序繞回繞線筒21上。
其中,內(nèi)軸23為中空管狀結構,其內(nèi)部安裝有旋轉關節(jié),旋轉關節(jié)是一種設于兩連接線之間的過渡連接裝置,兩端分別為轉動端和固定端,電纜3的內(nèi)端與旋轉關節(jié)的一端電連接,旋轉關節(jié)的另一端固定在前支撐板12上,可連接外部連接線。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接線,前支撐板12的一側設有接線箱4,接線箱4的外部設有連接座5,通過連接座5連接外部連接線和旋轉關節(jié)的另一端。
旋轉關節(jié)在天線設備、通訊設備等中較為常見,可從市場中的已有產(chǎn)品中直接選購,其具體結構可參考公告號為CN205231430U的實用新型專利。電纜3在收放時,實際是通過旋轉關節(jié)連接電纜3和外部連接線,才能不間斷的向外傳輸高頻信號。本實用新型中選用的是頻率可達18GHz的微型高頻旋轉關節(jié),在2GHz的情況下?lián)p耗僅為0.4dB(包含電纜),損耗波動小于0.05dB,性能優(yōu)良,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天線雷達。
較優(yōu)的,如圖1、2所示,前支撐板12的頂端向內(nèi)折彎形成位于繞線盤2上方的安裝板,安裝板上設有導向裝置6,導向裝置6由支架61和鉸接在支架61上的導向輪62構成,支架61的一端固定在安裝板上、另一端伸出安裝板,導向輪62鉸接在支架61伸出安裝板的該端上,并且鉸接軸與內(nèi)軸23平行,支架61與導向輪62之間設有過線間隙,電纜3的外端由下至上穿過該過線間隙,通過導向裝置6使電纜3在收放時能規(guī)則有序的纏繞在繞線盤2上。更優(yōu)的,電纜3的外端還固定有一卡塊31,卡塊31的尺寸大于過線間隙,通過卡塊31將電纜3的外端卡在導向裝置6上,使電纜3全部收完之后卷簧15還有一定的回縮力,不使用時繞線盤3也能穩(wěn)定定位在固定機構1上。進一步的,電纜3的外端還連接有鏈條32,鏈條32的頂端可與外部伸縮設備相連,避免外部伸縮設備在拉線時,拉力直接作用在電纜3的外端接頭上。
如圖5、6、7所示,本實施例中,卷簧裝置內(nèi)設有沿內(nèi)軸23軸線方向并排設置的兩個卷簧15,兩個卷簧15的安裝方向相反,保證電纜有更大的收放范圍,同時使電纜在收放過程中繞線筒的回縮力更加平緩。兩個卷簧15的內(nèi)端均折彎形成掛鉤16,內(nèi)軸23的表面設有分別與掛鉤16匹配的兩個鉤槽24,鉤槽24連通至內(nèi)軸23上朝向卷簧裝置的端面,繞線盤2安裝時掛鉤插入鉤槽24中連接定位。
再進一步的,電纜卷筒裝置中所有接頭連接處都采用防水設計,防水設計可采用防水膠或密封圈等,整體防護等級可達IP66,外部采用特殊漆種,同軸電纜采用LMR系列低損電纜,并且阻燃、防霉,結構件材質(zhì)均為不銹鋼304,防銹且強度高,抗震防沖擊。
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電纜卷筒裝置的升降天線系統(tǒng),升降天線系統(tǒng)是電纜卷筒裝置的一個應用實例,其包括:電動升降桅桿7、天線系統(tǒng)8、電纜卷筒裝置和控制端9。電動升降桅桿7由可上下升降的桅桿和驅動該桅桿升降動作的電機構成,天線系統(tǒng)8固定在桅桿的頂部,用于發(fā)射或接收電磁波,控制端9設置在桅桿的外部,用于控制電機工作狀態(tài)。電纜卷筒裝置固定在桅桿的底部一側,電纜3的外端與天線系統(tǒng)8電連接,鏈條32的頂端固定在桅桿的頂部,控制端9通過連接線與連接座5相連。
使用時由控制端9控制桅桿的升降動作,電纜3在桅桿的拉動下上升或在卷簧15的回收力作用下縮回,同時電纜卷筒裝置通過內(nèi)部的旋轉關節(jié)完成控制端9和天線系統(tǒng)8之間的信號傳遞與交互,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對電纜3做任何處理。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