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光軸光電傳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多光軸光電傳感器,在相對配置的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間設定有多個光軸,通過這些光軸的入光狀態(tài)、遮光狀態(tài)來檢測物體。本發(fā)明尤其涉及用于將堵塞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前面的開口部的透光板緊貼固定于框體的結構。
背景技術:
多光軸光電傳感器的投光器和受光器是在長條狀的箱體的內部容置有光學單元、 控制基板的結構,且該光學單元配設有多個光學元件。一般地,各箱體如下構成前面和兩端面開放的框體的開放的兩端面分別由帽體堵塞,開放的前面由透光板堵塞。另外,通過使箱體內的光學單元的投光面或受光面朝向開口的前面,而使由透光板堵塞的前面的開口部起到作為使光通過的窗部的作用。由于這種傳感器可能配置在粉塵、液體飛舞的現場,因此兩端的帽體經由橡膠密封件安裝于框體。透光板也同樣,固定成在與框體的開口邊緣之間沒有間隙。作為固定透光板的方法,具有通過雙面粘接帶使沿框體的前面的開口的端部邊緣和透光板接合的方法(參照專利文獻1的第0022段)。另外,有時也取代雙面粘接帶而使用具有粘接性的密封劑。另外,也有在開口部和透光板之間配置與開口部的形狀相應的環(huán)狀的橡膠件,并將透光板按壓于橡膠件而固定的方法。雖然沒有公開該固定方法本身,但在專利文獻2中, 記載了如下內容在容置于箱體內的光學單元的周緣安裝環(huán)狀的橡膠構件,將框體的具有窗部的前面按壓并通過螺釘固定于光學單元,在框體的前面上覆蓋透光板(參照專利文獻 2的第0013 0016段、圖1 3)。此外,考慮根據傳感器的設置環(huán)境、利用目的而變更投光器和受光器的框體的長度的可能性,還提出有圖14所示的方法。圖14示意地表示了與密封框體的開口部有關的主要結構。在框體200的前面的開口部的兩側邊緣與透光板201之間,分別夾裝有帶狀的橡膠件202、202,在兩端面的開口部分別配置有板狀橡膠件203、203。透光板201被夾持固定在未圖示的按壓構件和帶狀的橡膠件202、202之間,板狀橡膠件203被未圖示的帽體按壓固定于框體200的端面。此時, 板狀橡膠件200的板面和帶狀橡膠件02的兩端部邊緣形成緊貼的狀態(tài),能夠將框體200的開口部密封成水密狀態(tài)。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2-75149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0-251595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通過雙面粘接帶固定透光板的方法中,由于雙面粘接帶的耐藥性差,因此若藥品與雙面粘接帶發(fā)生作用,則有可能無法保持透光板的密封結構。另外,在使用密封劑的方法中,也有可能因密封劑的涂敷不均而在透光板和框體之間產生間隙。并且,若涂敷不完全, 則需要除去已涂敷的密封劑而重新涂敷,因此非常費事。在使用環(huán)狀橡膠件的密封方法中,為了使用尺寸與框體的長度相對應的環(huán)狀橡膠件,需要按照長度不同的多種框體制作不同尺寸的環(huán)狀橡膠件。另外,在使用環(huán)狀橡膠件時,需要沿開口部的兩側邊緣和兩端部邊緣形成支撐橡膠件的機構(臺階部、槽部等),因此在制作長度不同的框體時,需要不同的模具。因此成本增加,也難以應對框體長度的變更。相對于此,根據圖14所示的密封方法,能夠將適當長度的帶狀橡膠件202切斷成對應于框體的長度的尺寸來使用。另外由于不需要對框體200的寬度方向進行加工,因此能夠模具成型一個面開放的適當長度的框材,從該框材切下需要長度而形成框體200,也能夠容易地應對框體200的長度的變更。但是,該方法中,需要使帶狀橡膠件202的各端部邊緣緊貼于板狀橡膠件200的板面,增加了組裝作業(yè)者的負擔。另外,若2個帶狀橡膠件202、202的尺寸及各接合部位的接合強度存在偏差,則密封精度大幅下降。本發(fā)明著眼于上述的問題,以能夠以簡單的結構實現透光板向框體的固定且也能夠容易地應對框體的尺寸變更為課題。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本發(fā)明適用于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外形由箱體形成的多光軸光電傳感器,所述箱體具有前面和兩端面開放的框體、分別用于堵塞該框體的開放的兩端面的一對帽體、用于堵塞框體的開放的前面的透光板。本發(fā)明中,在框體的兩側板的內表面分別形成有沿前面的開口部的對應的側邊緣延伸的長條狀的支撐部。透光板的兩側邊緣分別支撐于框體的各支撐部,并且透光板的兩端部分支撐于各帽體。另外,在各帽體的用于支撐透光板的部分包括與框體的各支撐部相連的連通部,以繞由框體的各支撐部和各帽體的連通部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一周的方式配置有帶狀的彈性構件。透光板被夾在配置于框體和各帽體的至少1個固定構件與帶狀的彈性構件之間以被保持。根據上述的構成,將帶狀的彈性構件配置于由框體的兩側邊緣的各支撐部和兩端的各帽體的連通部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在該彈性構件和配置于框體和各帽體的至少1個固定構件之間夾入透光板而對其進行保持。這樣,即使框體的長度變化,也能夠通過配置繞所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一周的長度的帶狀的彈性構件來應對。另外,即使在框體的寬度變化時,也能夠同樣地通過變更使用的彈性構件的長度而容易地應對。因此,不需要按照框體的尺寸準備單獨的彈性構件,能夠通過簡單的作業(yè)而相對于框體的開口部固定透光板。在上述的多光軸光電傳感器的優(yōu)選方式中,帶狀的彈性構件具有能夠繞由框體的各支撐部和各帽體的連通部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一周的長度,帶狀的彈性構件的兩端部邊緣在任一個帽體的連通部通過粘接劑相粘接。在通過粘接劑連接彈性構件時,雖然需要注意避免該接合部分過大而使透光板浮起或接合較弱而脫離,但根據上述方式,應注意的部位限定于一個部位,因此不會對作業(yè)者造成過度的負擔。另外,箱體隨著溫度變化的伸縮程度在寬度方向上比在長度方向上小,因此在與箱體的寬度方向對應的部位使彈性構件的兩端部邊緣接合時,即使因框體的長方側形狀變化導致彈性構件被拉伸,也能夠防止該拉伸力影響接合部。因此,能夠通過帶狀的彈性構件更穩(wěn)定地固定透光板。在基于其他優(yōu)選方式的多光軸光電傳感器中,在框體的各支撐部上分別形成有槽,并且各帽體的連通部包括與框體的各支撐部的槽相連的一對槽和沿被支撐著的透光板的端部邊緣形成的槽。另外,帶狀的彈性構件以繞由框體及各帽體上的各槽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一周的方式嵌入在框體及各帽體上的各槽中。這樣通過將帶狀的彈性構件嵌入槽內,能夠更穩(wěn)定地配置彈性構件。在基于其他優(yōu)選方式的多光軸光電傳感器中,框體的前面形成開口且在兩側邊緣留有帶狀的擋板,在各擋板和隔著彈性構件被支撐部支撐的透光板之間插入有棒狀的按壓構件。另外,在各帽體的支撐透光板的部分上覆蓋著在一端部邊緣設有一對爪部的帽蓋。在棒狀的按壓構件和框體的兩端面之間分別設有間隙,各帽蓋在爪部插入各間隙的狀態(tài)下被帽體支撐。根據上述的方式,透光板的容置于框體的范圍,通過利用來自插入透光板和擋板之間的按壓構件的按壓力按壓于彈性構件而被固定。另外,透光板的被帽體支撐的部分,借助由帽蓋支撐產生的按壓力被按壓于配置在帽體上的彈性構件而被固定。另外,通過將帽蓋的爪部分別插入在框體的槽部的兩端部產生的間隙而將帽蓋支撐于帽體,能夠在使帽蓋緊貼于帽體及框體的狀態(tài)下按壓透光板,從而能夠充分且簡單地密封框體。發(fā)明效果根據本發(fā)明,通過使用帶狀的彈性構件,能夠容易地將透光板固定于框體的開口部。另外,即使在存在尺寸不同的多種框體的情況下,也不需要按照每個框體制作特殊的彈性構件,而能夠削減成本。
圖1是表示多光軸光電傳感器的外觀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投光器和受光器的箱體的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表示沿上述的箱體的長度方向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帶狀橡膠件的配置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5是從開口端面表示框體的內部結構的正視圖。圖6是示意地表示框體內的槽部和帽體的槽部及突部的關系的說明圖。圖7是表示帶狀橡膠件的接合方法的說明圖。圖8是表示配置有透光板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帽蓋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0是表示帶狀橡膠件的接合方法的其他例子的說明圖。圖11是表示箱體內的光學單元和配置帶狀橡膠件的范圍的關系的立體圖。圖12是從開口端面表示包括平坦形狀的支撐部的框體的內部結構的正視圖。圖13是表示通過4個突起固定帶狀橡膠件的方法和帶狀橡膠件的接合方法的說明圖。圖14是示意地表示現有的框體的密封方法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表示應用了本發(fā)明的多光軸光電傳感器的外觀。該多光軸光電傳感器的投光器1和受光器2都是在長條形狀的箱體100的內部容置有多個光學元件(在投光器1中為發(fā)光元件10,在受光器2中為受光元件20。)、控制基板(未圖示)的結構。從各箱體100的下端部引出將各種信號線集合而成的軟線101。軟線101上還連接有延長用的第二軟線102。在各箱體100的一側面形成有用于使光通過的窗部103。該窗部103是通過用透光板6堵塞后述的框體3的前面的開口部而形成的。發(fā)光元件10及受光元件20分別配置成沿箱體100的長度方向排列,并使各自的投光面及受光面分別處于與窗部103相對的狀態(tài)。投光器1和受光器2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相對配置,以形成各發(fā)光元件10和各受光元件20 按照一對一的關系相對的狀態(tài)。由此,由發(fā)光元件10和受光元件20組成的每組組合,都處于該發(fā)光元件10和該受光元件20的光軸的位置及方向彼此一致的狀態(tài)。此外,發(fā)光元件10和受光元件20分別和處理電路一起裝入后述的光學單元105。圖2是表示上述的投光器1和受光器2的箱體100的結構的立體分解圖。此外, 在圖2和下面的表示箱體100的各圖中,將箱體100的前面?zhèn)瘸鲜境?。本實施例的箱體100,前面和兩端面開放的框體3的兩端面分別由帽體4和帽蓋5 堵塞,前面的開口部由透光板6從內側堵塞。各帽體4分別通過螺釘401 404,隔著形狀與框板3的開口端面的形狀相對應的橡膠密封件9來固定于框體3的端部邊緣。帽體4的上表面(指對應于箱體100的前面的面)形成為比框體3低,在帽體4的上表面通過螺釘501、502固定有帽蓋5??蝮w3的前面開口且在兩側邊緣留有帶狀的擋板30、30。另外,在框體3的各側板的內表面的上端部,在全長上分別形成有長條狀的支撐部31、31。在各支撐部31、31的側邊緣分別形成有立起部32、32,由此支撐部31、31成為槽狀。本實施例中,在各支撐部31的槽內容置帶狀的橡膠件7(以下稱為“帶狀橡膠件7” 或簡稱為“橡膠件7”。),經由該帶狀橡膠件7將透光板6的兩側邊緣支撐在支撐部31內, 并且在透光板6的兩側邊緣和擋板30之間分別插入棒狀的按壓構件8,來按壓透光板6。另外,本實施例的透光板6的長度比框體3長,從框體3突出的兩端部分別被支撐在帽體4的上表面。另外,在帽體4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嵌入帶狀橡膠件7的槽40、43、44, 通過嵌入這些槽中的帶狀橡膠件7支撐帽體4上的透光板6的端部邊緣。另外,通過將帽蓋5組裝于帽體4,將透光板6的從框體3突出的部分夾持固定于帽蓋5和帶狀橡膠件7之間。圖3示出了沿長度方向將組裝后的箱體100切斷了的剖視圖。另外,圖4是將箱體的前面的一部分切掉來表示帶狀橡膠件7的配置狀態(tài)的立體圖。另外,圖5是為了表示框體3中的透光板6的支撐狀態(tài)而從正面觀察框體3開放后的端面得到的圖。此外,圖5中,分別將透光板6和帶狀橡膠件7作為截面表示。另外圖5中的105 是包含光學元件的光學單元,301 304是與螺釘401 404對應的螺紋孔。下面,除圖2 5以外,還適當配合參照圖6以下的圖,對箱體100的用于固定透光板6的結構進行說明。帽體4的上表面的槽43、44分別沿上表面的兩側邊緣形成,槽40以連接槽43、44的方式沿寬度方向形成在帽體4的與框體3相對一側的端部邊緣。另外,在槽40的兩側分別形成有突條41、42。另外,帽體4的兩側板比上表面更向上突出,由此在兩側的槽43、44 的外側分別形成有支撐壁45、46。圖6示出了框體3的兩側邊緣的支撐部31、31、各帽體4的槽40、43、44和突條41、 42的關系。帽體4的槽40和其兩端的突條41、42的長度與框體3的前面的開口寬度相對應。 因此,在框體3的兩端部邊緣分別組裝有帽體4時,突條41的靠近框體3 —側的角部成為與支撐部31的端部邊緣的角部傾斜相對的狀態(tài)。另外,如圖3所示,突條41、42的上表面位于與支撐部31的立起部32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各槽40、43、44和支撐部31的槽的深度也一致。由此如圖6所示,框體3的支撐部31的槽和帽體4的槽40成為經由槽43和44 的一部分連通的狀態(tài)。帶狀橡膠件7被設定為與通過上述的連通形成的環(huán)形路徑L對應的長度,一連串地嵌入各支撐部31、31的槽和各帽體4、4的槽40、43、44,而繞該環(huán)形路徑L 一周。另外,根據圖6、7的對比可知,帶狀橡膠件7的兩端部在一個帽體4的槽40內通過具有粘接性的密封劑71連結。本實施例中,作為用于連結帶狀橡膠件7的兩端部的粘接劑,使用具有粘接性的密封劑71,但粘接劑的種類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熱固化性粘接劑、紫外線固化粘接劑。另外,帶狀橡膠件7的兩端部不一定需要通過粘接劑連結。例如,將帶狀橡膠件7 的長度設定為稍長于環(huán)形路徑L的長度,若形成使其兩端部重合而壓縮了的狀態(tài)并嵌入槽 40內,則重合的橡膠件彼此排斥,從而兩者的緊貼力變大。因此,即使不使用粘接劑,也能夠維持使帶狀橡膠件7的兩端部緊貼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將帶狀橡膠件7穩(wěn)定地配置在環(huán)形路徑L內。組裝于框體3的帽體4的兩側的支撐壁45、46位于與擋板30的下表面對應的高度。配置完帶狀橡膠件7后,將一個帽體4的支撐壁45、46作為引導件使透光板6滑動,由此將透光板6插入框體3的帶狀橡膠件7和擋板30之間的空間。圖8表示透光板6插入結束了的狀態(tài)。通過比較該圖8與之前的圖4可知,透光板6配置成覆蓋兩個帽體4的配置有帶狀橡膠件7的范圍。如圖3和圖5所示,支撐部31 的槽和帽體4側的槽40、43、44的深度設定得比所容置的帶狀橡膠件7的直徑小,因此帶狀橡膠件7的從支撐部31及從槽部40、43、44突出的部分與透光板6的下表面接觸,來支撐透光板6。按壓構件8是具有撓性的棒狀的樹脂成形品,逐一插入各擋板30、30和透光板6 之間的間隙。通過插入該按壓構件8,透光板6形成被按壓于帶狀橡膠件7的狀態(tài)。各按壓構件8形成得比框體3的長度短,由此如圖3所示,在框體3的兩端部邊緣和各按壓構件8的兩端部邊緣之間產生間隙S。如圖9的⑴、⑵所示,帽蓋5的前端部形成有用于螺合于帽體4的一對螺紋孔 53、54,在與框體3接合的后端部邊緣的下部突出設置有一對爪部51、52。各爪部51、52之間的間隔設定為與框體3的前面的開口寬度相對應的長度。另外,如圖3所示,在帽蓋5的下表面的與透光板6相對應的范圍,形成有高度與透光板6的厚度相對應的切缺部55。關于上述的帽蓋5,將各爪部51、52分別插入按壓構件8和框體3的端部邊緣之間的間隙S,通過螺釘501、502將各螺紋孔5354和帽體4側的螺紋孔47、48固定,由此將上述的帽蓋5固定于帽體4和框體3。此時,如圖3所示,透光板6的從框體3突出的部分成為與帽蓋5的切缺部55接觸的狀態(tài),因此通過隨著螺釘固定產生的來自切缺部55的按壓力,透光板6被按壓于下方的帶狀橡膠件7。如上所述,關于透光板6,下表面的端部邊緣的整周都被帶狀橡膠件7支撐,容置于框體3的范圍通過來自按壓構件8的按壓力被按壓于帶狀橡膠件7,突出到帽體4的上表面的范圍通過來自帽蓋5的按壓力被按壓于帶狀橡膠件7。因此,通過帶狀橡膠件7的復原力和來自按壓構件(按壓構件8和擋板30或帽蓋幻的按壓力,透光板6處于夾在帶狀橡膠件7和按壓構件之間而被固定的狀態(tài)。因此,框體3的各擋板30、30、帽蓋5和框體3的邊界形成的開口端部邊緣整體成為被1根帶狀橡膠件7密封的狀態(tài)。如上所述,本實施例中,通過長度與支撐部31和各槽部40、43、44形成的環(huán)形路徑 L的長度相對應的1根帶狀橡膠件7,能夠將箱體100的窗部103密封。根據該構成,能夠預先制作適當長度的帶狀橡膠件,并將其切分成與環(huán)形路徑L相應的長度來使用,因此即使在制作長度不同的多個箱體的情況下,也不需要按照每個箱體制作密封用構件。另外,即使在制作寬度不同的多個箱體的情況下,也能夠同樣地通過變更帶狀橡膠件7的切開長度而容易地應對。另外,本實施例中,為了穩(wěn)定地固定透光板6,需要注意避免因密封劑使帶狀橡膠件7的接合部過大,或接合過于弱,但由于接合部為一處,所以限定了應加以注意的部位。 因此,能夠減輕作業(yè)者的負擔。接著,本實施例的框體3、帽體4、和帽蓋5為金屬制,因此對于溫度的變化,有可能以不同于帶狀橡膠件7的變形的程度膨脹或收縮,由此帶狀橡膠件7被拉伸而使兩端的接合脫開。但是,與箱體100的長度方向相比,形狀在寬度方向上的變化小,因此通過在沿箱體100的寬度方向的槽40內設置帶狀橡膠件7的接合部,能夠抑制接合部被拉伸的力。另外,通過進行使連接槽40和兩側部的槽43、44的連接部分形成圓角等的調整,則即使在箱體100的長度方向大幅收縮而橡膠件被拉伸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接合部移動。能夠通過上述的方法確保帶狀橡膠件7的接合部的強度,而如果在防止接合部過大和調整強度方面沒有問題,則不需要將橡膠件7的接合位置限定在一個部位。例如也可以如圖10所示,使用2根橡膠件7a、7b,在兩個帽體4、4的槽40內分別形成橡膠件7a、7b 的接合部。另外,上述的實施例中,在框體3的支撐部31上,通過向透光板6和擋板30之間插入棒狀的按壓構件的方法密封框體3的前面開口,但也可以取代之而將擋板30形成為板簧式,通過該板簧的按壓力來保持透光板6。該情況下,不能在帽蓋5上設置爪部51、52,但如果將帽蓋5變更為例如能夠螺紋固定于帽體4的側面的適當部位的形狀,則能夠穩(wěn)定地固定帽蓋5。圖11表示箱體100的內部的光學單元105和配置帶狀橡膠件7的范圍的關系。本實施例的光學單元105為沿長度方向排列多個光學模塊而成,所述光學模塊是將一個一個的透光元件10或發(fā)光元件20與透鏡106、處理電路形成為一體而成的,以使各透鏡106與框體3的前面的開口部103A相對的狀態(tài)容置在箱體100的內部。帶狀橡膠件7配置成包圍光學單元105的外側的范圍,因此將由該帶狀橡膠件7支撐著的透光板6通過上述的要領固定,由此通過透光板6堵塞框體3的開口部103A,從而能夠形成用于透光、接受光的窗部 103。在上述的光學單元105形成得比框體3長而光學單元105的一部分配置于帽體4 的內部的情況下,需要使形成窗部103的范圍也擴大至帽體4,并且將帶狀橡膠件7配置成與該擴大后的范圍的整周相對應。例如,將帽體4的上表面的與光學單元105相對的范圍形成開口,在該開口部的兩端部邊緣也設置帶有槽的支撐部、擋板,使它們與框體3側的支撐部31、擋板30對位。另外,在帽體4的上表面,形成將兩側的支撐部的槽的末端沿寬度方向連接的槽,將帶狀橡膠件7配置成繞各槽形成的環(huán)形路徑一周。并且,與上述的實施例同樣地按壓透光板6的由帶狀橡膠件7支撐著的端部邊緣,由此相對于開口部固定透光板6。接著,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對將帶狀橡膠件7嵌入由框體3的兩側邊緣設置的支撐部31、31和各帽體4的上表面的槽40、43、44形成的槽狀的環(huán)形路徑L內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該環(huán)形路徑L不一定為槽狀。例如圖12所示,通過分別除去框體3的兩側邊緣的支撐部31、31的立起部32,而將支撐部31、31變更為沒有槽的平坦形狀。另外,圖示了省略,在帽體4的支撐透光板6的部分也不設置槽40、43、44,而形成與支撐部31高度相同的平坦的支撐面,將帶狀橡膠件7 配置成繞各支撐部31、31和各帽體4、4的支撐面一周。進而在帶狀橡膠件7上配置透光板 6,與之前的實施例同樣,通過按壓構件8、8和帽蓋5、5的按壓力將透光板6按壓固定于帶狀橡膠件7。另外,將按壓構件8的厚度稍微變大等,施加按壓力直至如圖12所示成為帶狀橡膠件7稍微壓扁的狀態(tài),由此能夠使帶狀橡膠件7的配置狀態(tài)穩(wěn)定,從而牢固地固定透光板6。而且,如圖13所示,在各帽體4、4的支撐面上,在與環(huán)形路徑的角部相當的4個部位分別形成突起49,在將帶狀橡膠件7掛在各突起49上時,能夠更穩(wěn)定配置帶狀橡膠件7。如上所述,將框體3、帽體4的配置帶狀橡膠件7的部位形成為沒有槽的平坦形狀時,能夠使框體3、帽體4的形狀簡單,能夠減少制造工序數。另外,在該結構例中,如圖13 所示,在一個帽體4的支撐面上通過密封劑71連結帶狀橡膠件7的兩端部邊緣時,能夠使配置帶狀橡膠件7的作業(yè)變得容易。另外,通過在箱體100的寬度部分設置帶狀橡膠件7 的接合部,相對于箱體100的膨脹及收縮而言,帶狀橡膠件7的配置也穩(wěn)定。而且,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展示了如下結構在框體3上使兩側邊緣的擋板30、 30和插入其下方的按壓構件8、8發(fā)揮用于固定透光板6的固定構件的作用,在各帽體4、4 上使覆蓋于上表面的帽蓋5、5發(fā)揮用于固定透光板6的固定構件的作用。但也可以將固定構件合并為一個構件。例如通過將大小與包括帽體4、4的箱體100的整個前表面相對應且在與窗部103對應的部位形成有開口部的固定構件安裝于框體3和各帽體4、4而施加按壓力,也能夠將透光板6按壓固定于帶狀橡膠件7。附圖標記的說明1投光器2受光器3 框體4 帽體5 帽蓋
6透光板
7帶狀橡膠件
8按壓構件
30擋板
31支撐部
40、43、44 槽
41,42突條
51、52爪部
55切缺部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光軸光電傳感器,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外形分別由箱體形成,所述箱體具有前面和兩端面開放的框體、分別用于堵塞該框體的開放的兩端面的一對帽體、用于堵塞所述框體的開放的前面的透光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體的兩側板的內表面,分別形成有沿前面的開口部的對應的側邊緣延伸的長條狀的支撐部,所述透光板的兩側邊緣分別支撐于所述框體的各支撐部,并且所述透光板的兩端部分支撐于各帽體,在各帽體的用于支撐透光板的部分包括與所述框體的各支撐部相連的連通部,以繞由框體的各支撐部和各帽體的連通部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一周的方式配置有帶狀的彈性構件,所述透光板夾在配置于所述框體和帽體的至少1個固定構件與所述帶狀的彈性構件之間以被保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軸光電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帶狀的彈性構件具有能夠繞由所述框體的各支撐部和各帽體的連通部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一周的長度,所述帶狀的彈性構件的兩端部邊緣在任一個帽體的連通部通過粘接劑相粘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光軸光電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體的各支撐部上分別形成有槽,并且各帽體的連通部包括與所述框體的各支撐部的槽相連的一對槽和沿被支撐著的透光板的端部邊緣形成的槽,所述帶狀的彈性構件以繞由所述框體及各帽體上的各槽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一周的方式嵌入在所述框體及各帽體上的各槽中。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光軸光電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體的前面開口且在兩側邊緣留有帶狀的擋板,在各擋板和隔著所述彈性構件被支撐部支撐的透光板之間插入有棒狀的按壓構件,在各帽體的支撐所述透光板的部分,覆蓋著在一端部邊緣設有一對爪部的帽蓋,在所述棒狀的按壓構件和框體的兩端面之間分別設有間隙,各帽蓋在所述爪部分別插入各間隙的狀態(tài)下被帽體支撐。
全文摘要
多光軸光電傳感器的投光器和受光器的外形由箱體(100)形成,箱體(100)具有前面和兩端部邊緣開放的框體(3)、分別堵塞框體(3)的兩端部邊緣的一對帽體(4、4)、堵塞框體(3)的開放的前面的透光板(6)。在框體(3)的兩側板的內表面分別形成有沿前面的開口部的對應的側邊緣延伸的支撐部(31、31)。透光板(6),兩側邊緣支撐于各支撐部(31、31),并且兩端部分支撐于各帽體(4、4)。在各帽體(4、4)的支撐透光板(6)的部分包括與框體(3)的各支撐部(31、31)相連的連通部,以繞由各支撐部和各連通部形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一周的方式設置有帶狀的彈性構件(7)。而且透光板(6)被夾入配置于框體(3)及各帽體(4、4)的至少1個固定構件與帶狀的彈性構件(7)之間以被保持。通過該構成,能夠容易固定透光板(6)及容易地應對框體(3)的尺寸變更。
文檔編號H01H35/00GK102318027SQ201080007540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下川覺, 佐藤俊孝, 茂木俊輔, 高原孝義 申請人:歐姆龍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