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固定結構,特別是關于一種應用于電腦排線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絕大多數(shù)個人電腦配備的硬盤都采用俗稱IDE的并列式ATA(AdvancedTechnology Attachment;ATA)接口,由于IDE硬盤由于具有成本低廉的優(yōu)勢,因此IDE硬盤自1985年問世至今,雖經(jīng)歷數(shù)代更迭仍是歷久不衰。
不過IDE本身的缺點和限制相當多,像是過多的連接針腳(40pin)及寬扁狀排線設計,不僅容易造成高頻信號串擾(Crosstalk)的問題,影響數(shù)據(jù)傳輸完整性,排線所占面積過大更是嚴重阻礙散熱,且僅45公分的排線長度也常造成系統(tǒng)設計上的不便。
IDE排線的設計在早期是為了傳輸每秒3MB的資料,發(fā)展至Ultra ATA/66之后,為了增加信號穩(wěn)定而在40條排線之間加入40條接地線,事實上如此治標性措施仍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目前IDE硬盤中傳輸速率最快的Ultra ATA/133接口,雖然理論上具備133MB/s的頻寬,但市場接受度并不高。
為解決上述問題,在2000年的英特爾開發(fā)者論壇(IDF2000)中首次有人提出以串行式ATA(Serial ATA;SATA)接口取代現(xiàn)有EIDE/ATAPI接口的概念,以解決以往排線在數(shù)據(jù)傳輸時高頻信號串擾、體積過大、頻寬不足等問題。
串行式ATA的連接座僅使用7根導電端子,7根導電端子分別為2條資料發(fā)送端子、2條接收端子及3條接地端子,不僅體積比傳統(tǒng)Parallel ATA的40針排線小了許多,且其長度更可達一公尺,因此,未來電腦主機將可以設計得更小,機殼內因排線凌亂造成散熱不良的問題也可獲得解決。
請參考圖1A及圖1B所示,分別為利用IDE排線10及串行式ATA排線20連接一硬盤機30及一主機板40的示意圖。IDE排線10及串行式ATA排線20一端的連接器11、21連接于主機板40上相對應的連接座41,而另一端的連接器11、21則是連接于硬盤機30上的連接座31,通過連接器11、21與連接座31、41內部導電端子的接觸形成電性導通,以進行硬盤機30與主機板40間資料的傳輸。
然而,不論是IDE排線10或是串行式ATA排線20的連接器11、21,當其經(jīng)過使用者多次的插拔后,皆會降低連接器11、21與連接座31、41間結合的緊密度,造成連接器11、21的松脫,進而產生連接器11、21內的導電端子與連接座31、41內的導電端子接觸不良的情形,而影響到資料的正常傳輸,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相當?shù)牟槐恪?br>
發(fā)明內容
鑒于以上傳統(tǒng)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固定機構,應用于一排線的一連接器與一連接座,通過該連接器與該連接座的結合以傳導信號,于連接器設置有一結合件,而于連接座設置有一對應于該結合件的被結合件,該結合件與該被結合件之間可相互接合。
當連接器插置于連接座時,使用者可通過結合件與被結合件的結合,以增加連接器與連接座結合的緊密度,以防止連接器與連接座松脫,而產生接觸固定不良的情形,影響到資料的傳輸。
由于此固定機構僅需更動連接器與連接座的外形即可達到固定二者的目的,并不需要改變連接器及連接座內部的設計即可完成,將可直接進行量產。
且使用者在操作上僅需將結合件與被結合件結合在一起,即可增加連接器與連接座結合緊密度,對于使用者操作上而言,亦十分方便。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圖1A及圖1B分別為利用IDE排線及串行式ATA排線連接一硬盤機及一主機板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及圖7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三實施例的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2及圖3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及組合圖。此固定機構可應用于傳統(tǒng)的IDE排線10、目前傳輸速度較快的串行式ATA排線20或是其它規(guī)格排線的連接器與連接座的固定,以防止排線的連接器與連接座經(jīng)過使用者多次插拔之后產生松脫,而使連接器與連接座內用以傳導信號的導電端子產生接觸不良的情形,而影響到數(shù)據(jù)傳輸?shù)恼_性。以下僅以串行式ATA排線20為例以作說明。
此固定結構是應用于串行式ATA排線20的連接器21及與其相對應的一連接座41,連接座41設置于電腦內部的裝置上,例如主機板、硬盤機…等。通過串行式ATA排線20兩端的連接器21與連接座41的結合,以進行硬盤機與主機板間的數(shù)據(jù)傳輸。
此固定機構于連接器21的表面設置有一結合件,而在連接座41的表面上相對應于連接器21之結合件處設置有一被結合件。當連接器21插置于連接座41時,使用者可通過連接器21表面的結合件與連接座41表面的被結合件結合,以增加連接器21與連接座41結合的緊密度,使連接器21與連接座41結合后不會輕易脫離,而影響到數(shù)據(jù)傳輸?shù)姆€(wěn)定性。
此結合件為一卡勾22,而被結合件為一凹槽411,此卡勾22由具有彈性的塑料材料所組成。當使用者將串行式ATA排線20的連接器21插置于連接座41后,再將卡勾22上的卡合部221卡合入連接座41的凹槽411中,即可增加連接器21與連接座41結合后的緊密度,以防止連接器21與連接座41松脫,而產生接觸固定不良的情形,影響到資料的傳輸。
接著,請參考圖4及圖5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及組合圖。此結合件同樣為一卡勾22,而被結合件則為一凸部412,此卡勾22由具有彈性的塑料材料所組成。
當使用者將串行式ATA排線20的連接器21插置于連接座41后,再將卡勾22上的卡合部221卡合于連接座41的凸部412,即可防止連接器21與連接座41松脫,而產生接觸固定不良的情形,影響到資料之傳輸。
接著,請參考圖6及圖7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機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及組合圖。此結合件為一第一卡勾23,而被結合件則為一對應于第一卡勾23形狀的第二卡勾413,此第一卡勾23及第二卡勾413皆由具有彈性的塑料材料所組成。
當使用者將串行式ATA排線20的連接器21插置于連接座41后,再將第一卡勾23上的卡合部231卡合于連接座41的第二卡勾413所形成的凹槽中,即可防止連接器21與連接座41松脫,以確保數(shù)據(jù)傳輸?shù)姆€(wěn)定性。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其中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1.一種固定結構,應用于一排線的一連接器與一連接座,通過該連接器與該連接座的結合以傳導信號,其特征在于該連接器設置有一結合件,而該連接座設置有一對應于該結合件的被結合件,該結合件與該被結合件之間可相互接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排線的規(guī)格為串行式ATA。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結合件為一卡勾。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被結合件為對應于該卡勾形狀的另一卡勾。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結合件具有彈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被結合件為一凹槽。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被結合件為一凸部。
專利摘要一種固定機構,于排線的連接器設置有一結合件,而連接座則設置有一對應于結合件的被結合件,當連接器插置于連接座時,使用者可通過結合件與被結合件的結合,以增加連接器與連接座結合時的緊密度。
文檔編號H01R13/639GK2753005SQ200420091008
公開日2006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14日
發(fā)明者詹嘉詳 申請人:上海環(huán)達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神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