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用者能夠感受到明確的閉合感的雙軸樞鈕。
背景技術(shù):
參考中國臺灣專利第m488665號的雙軸扭力樞軸器垂直同步滑移傳動機構(gòu),其包含:一第一樞軸以及一相對的第二樞軸,所述的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分別于一端組接固定片供分別組合固定于電子設(shè)備的上蓋顯示端及主機系統(tǒng)端;所述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另一端依序套接相對用以形成轉(zhuǎn)動定位裝置的凹輪或凸輪、彈性裝置以及固定裝置所組成的扭力樞軸器構(gòu)件;所述的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于所述扭力樞軸器構(gòu)件另一端分別套設(shè)兩相對分隔設(shè)定距離的一第一定位隔板以及一第二定位隔板,于所述第一定位隔板及第二定位隔板分別設(shè)有上下相對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供分別活動穿過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一承架設(shè)于所述第一定位隔板及第二定位隔板之間,所述承架至少設(shè)有一滑動空間;一傳動體活動組裝于所述承架的滑動空間,使所述傳動體因受力而往復位移于所述滑動空間;以及兩上下傳動件分別與所述第一樞軸及第二樞軸組接連動與所述第一定位隔板及第二定位隔板之間,所述上下傳動件分別以垂直向與所述傳動體接合連動;從而可在所述第一樞軸及/或第二樞軸的任一軸受力轉(zhuǎn)動時,使其中一上下傳動件旋轉(zhuǎn)連動傳動體,并將動力傳到另一上下傳動件,使所述傳動體在承架滑動空間中穩(wěn)定而順暢的往復位移,達到雙軸同步連動的功能。
但上下傳動件與傳動體之間的傳動效率不佳而會產(chǎn)生較大的傳動負荷,用戶需要耗費較大的力量扳動電子設(shè)備的上蓋顯示端或主機系統(tǒng)端而將第一樞軸與第二樞軸相對轉(zhuǎn)動。當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由開啟往閉合的過程中,凸輪逐漸朝向凹輪卡掣,使得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自動閉合而產(chǎn)生閉合感,但較大的傳動負荷會讓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的自動閉合變得遲鈍而影響閉合感,進而導致使用者無法感受到明確的閉合感。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欲解決的問題系在于較大的傳動負荷會讓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的自動閉合變得遲鈍而影響閉合感,進而導致使用者無法感受到明確的閉合感。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雙軸樞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第一軸桿,其能夠沿一第一軸線旋轉(zhuǎn);
一第二軸桿,其能夠沿一第二軸線旋轉(zhuǎn)并平行于該第一軸桿;
一傳動齒輪組,其連接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并包括一第一齒輪、一第二齒輪與至少一從動齒輪,該第一軸桿穿設(shè)該第一齒輪,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一齒輪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軸桿穿設(shè)該第二齒輪,該第二軸桿與該第二齒輪同步地旋轉(zhuǎn),該至少一從動齒輪位于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之間并嚙合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同步地旋轉(zhuǎn);
一第一彈性組,其設(shè)置于該傳動齒輪組的一端并彈性地推抵該傳動齒輪組,且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分別穿設(shè)該第一彈性組相反兩側(cè);
一第一定位組,其設(shè)置于該第一彈性組相反于該傳動齒輪組的一端并包括一第一定位板、一第一卡掣件與一第二卡掣件,該第一軸桿穿設(shè)該第一卡掣件,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一卡掣件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軸桿穿設(shè)該第二卡掣件,該第二軸桿與該第二卡掣件同步地旋轉(zhuǎn),且該第一彈性組相反于該傳動齒輪組的一端彈性地推抵該第一卡掣件與該第二卡掣件,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分別可旋轉(zhuǎn)地穿設(shè)該第一定位板相反兩側(cè),該第一卡掣件與該第二卡掣件位于該第一定位板與該第一彈性組之間,該第一卡掣件與該第二卡掣件分別抵頂該第一定位板并能夠卡掣該第一定位板。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該傳動齒輪組包括一第一連結(jié)件,該第一連結(jié)件設(shè)置于該傳動齒輪組鄰近該第一彈性組的一端并供該第一彈性組彈性地推抵,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分別可旋轉(zhuǎn)地穿設(shè)該第一連結(jié)件相反兩側(cè),該第一彈性組包括至少一第一彈性件、至少一第二彈性件、一第三摩擦片與一第四摩擦片,該第一軸桿穿設(shè)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與該第三摩擦片,該第一軸桿、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與該第三摩擦片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軸桿穿設(shè)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與該第四摩擦片,該第二軸桿、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與該第四摩擦片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三摩擦片受到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彈性地推抵而抵靠該第一連結(jié)件,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相反于該第三摩擦片的一端彈性地推抵該第一卡掣件, 該第四摩擦片受到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彈性地推抵而抵靠該第一連結(jié)件,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相反于該第四摩擦片的一端彈性地推抵該第二卡掣件。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該第一軸桿包括一第一段、一第二段與一第一肩部,該第二段連接該第一段,且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之間具有落差而形成該第一肩部,該第二軸桿包括一第三段、一第四段與一第二肩部,該第四段連接該第三段,且該第三段與該第四段之間具有落差而形成該第二肩部,該傳動齒輪組包括一第一摩擦片與一第二摩擦片,該第一軸桿的第二段穿設(shè)該第一摩擦片,該第一軸桿的第二段與該第一摩擦片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一摩擦片抵靠該第一肩部,該第一摩擦片相反于該第一肩部的一端抵靠該第一連結(jié)件,該第二軸桿的第四段穿設(shè)該第二摩擦片,該第四軸桿的第四段與該第二摩擦片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摩擦片抵靠該第二肩部,該第二摩擦片相反于該第二肩部的一端抵靠該第一連結(jié)件,該第二段與該第四段分別穿設(shè)該第一彈性組與該第一定位組相反兩側(cè)。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該傳動齒輪組包括一第二連結(jié)件,該第二連結(jié)件設(shè)置于該傳動齒輪組相反于該第一連結(jié)件的一端,且該第一軸桿的第一段與該第二軸桿的第三段分別可旋轉(zhuǎn)地穿設(shè)該第二連結(jié)件相反兩側(cè),該第一軸桿的第一段穿設(shè)該第一齒輪,該第一齒輪位于該第一摩擦片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之間,該第二軸桿的第三段穿設(shè)該第二齒輪,該第二齒輪位于該第二摩擦片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之間,該至少一從動齒輪可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于該第一連結(jié)件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之間。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一摩擦片之間相隔一距離,該第二齒輪與該第二摩擦片之間相隔該距離,且該第一連結(jié)件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分別至該至少一從動齒輪相反兩端之間具有間隙。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該第一定位板包括至少一第一凹緣與至少一第二凹緣,該至少一第一凹緣設(shè)置于該第一定位板鄰近該第一軸桿的一側(cè),該至少一第二凹緣設(shè)置于該第一定位板鄰近該第二軸桿的一側(cè),該第一卡掣件包括至少一凸緣,該第一卡掣件的至少一凸緣抵頂該第一定位板并能夠卡掣該至少一第一凹緣,該第二卡掣件包括至少一凸緣,該第二卡掣件的至少一凸緣抵頂該第一定位板并能夠卡掣該至少一第二凹緣。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還包括:
一第二定位組,其設(shè)置于該第一定位組相反于該第一彈性組的一端并包括 一第二定位板、一第三卡掣件與一第四卡掣件,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可旋轉(zhuǎn)地穿設(shè)該第二定位板相反兩側(cè),且該第二定位板鄰近該第一定位板相反于該第一彈性組的一端,該第一軸桿穿設(shè)該第三卡掣件,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三卡掣件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三卡掣件抵頂該第二定位板相反于該第一定位板的一端并能夠卡掣該第二定位板,該第二軸桿穿設(shè)該第四卡掣件,該第二軸桿與該第四卡掣件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四卡掣件抵頂該第二定位板相反于該第一定位板的一端并能夠卡掣該第二定位板;
一第二彈性組,其設(shè)置于該第二定位組相反于該第一定位組的一端并包括至少一第三彈性件、至少一第四彈性件、一第一固定件與一第二固定件,該第一軸桿穿設(shè)該至少一第三彈性件與該第一固定件,該第一軸桿、該至少一第三彈性件與該第一固定件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軸桿穿設(shè)該至少一第四彈性件與該第二固定件,該第二軸桿、該至少一第四彈性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同步地旋轉(zhuǎn),該至少一第三彈性件位于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三卡掣件之間而彈性地推抵該第三卡掣件,該至少一第四彈性件位于該第二固定件與該第四卡掣件之間而彈性地推抵該第四卡掣件。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該第二定位組包括一第五摩擦片與一第六摩擦片,該第一軸桿穿設(shè)該第五摩擦片,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五摩擦片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五摩擦片位于該第一定位板與該第二定位板之間,該第一定位板與該第二定位板分別受到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與該至少一第三彈性件彈性地推抵而抵靠該第五摩擦片相反兩端,該第二軸桿穿設(shè)該第六摩擦片,該第二軸桿與該第六摩擦片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六摩擦片位于該第一定位板與該第二定位板之間,該第一定位板與該第二定位板分別受到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與該至少一第四彈性件彈性地推抵而抵靠該第六摩擦片相反兩端。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該第二定位板包括至少一第三凹緣與至少一第四凹緣,該至少一第三凹緣設(shè)置于該第二定位板鄰近該第一軸桿的一側(cè),該至少一第四凹緣設(shè)置于該第二定位板鄰近該第二軸桿的一側(cè),該第三卡掣件包括至少一凸緣,該第三卡掣件的至少一凸緣抵頂該第二定位板并能夠卡掣該至少一第三凹緣,該第四卡掣件包括至少一凸緣,該第四卡掣件的至少一凸緣抵頂該第二定位板并能夠卡掣該至少一第四凹緣。
所述的雙軸樞鈕,其中:該第一軸桿包括一第一連結(jié)段與一第一外螺紋部,該第一連結(jié)段與該第一外螺紋部分別位于該第一軸桿相反兩端,該第一固定件 具有內(nèi)螺紋而螺設(shè)于該第一外螺紋部,該第二軸桿包括一第二連結(jié)段與一第二外螺紋部,該第二連結(jié)段與該第二外螺紋部分別位于該第二桿件相反兩端,該第二固定件具有內(nèi)螺紋而螺設(shè)于該第二外螺紋部。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較,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該第一軸桿能夠連接電子設(shè)備的上蓋顯示端,且該第二軸桿能夠連接電子設(shè)備的主機系統(tǒng)端。該傳動齒輪組利用第一齒輪、第二齒輪與至少一從動齒輪而傳動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具有較佳的傳動效率,進而降低傳動負荷。用戶不需要耗費較大的力量扳動電子設(shè)備的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而使得該第一軸桿與該第二軸桿相對轉(zhuǎn)動。當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由開啟往閉合的過程中,該第一卡掣件與該第二卡掣件逐漸朝向該第一定位板卡掣,使得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自動閉合而產(chǎn)生閉合感,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不會受到較低的傳動負荷的影響而靈敏地自動閉合,使得使用者感受到明確的閉合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雙軸樞鈕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發(fā)明雙軸樞鈕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發(fā)明雙軸樞鈕由另一視角所取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4是由圖1所取的剖面圖。
附圖標記說明:10第一軸桿;101第一段;102第二段;103第一連結(jié)段;11第一肩部;12第一外螺紋部;20第二軸桿;201第三段;202第四段;203第二連結(jié)段;21第二肩部;22第二外螺紋部;30傳動齒輪組;31第一連結(jié)件;32第一摩擦片;33第二摩擦片;34第一齒輪;35第二齒輪;36從動齒輪;37第二連結(jié)件;40第一彈性組;41第一彈性件;42第二彈性件;43第三摩擦片;44第四摩擦片;50第一定位組;51第一定位板;511第一凹緣;512第二凹緣;52第一卡掣件;521凸緣;53第二卡掣件;531凸緣;60第二定位組;61第二定位板;611第三凹緣;612第四凹緣;62第三卡掣件;621凸緣;63第四卡掣件;631凸緣;64第五摩擦片;65第六摩擦片;70第二彈性組;71第三彈性件;72第四彈性件;73第一固定件;74第二固定件;d距離;l1第一軸線;l2第二軸線。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至圖4。本發(fā)明雙軸樞鈕包括一第一軸桿10、一第二軸桿20、一傳動齒輪組30、一第一彈性組40、一第一定位組50、一第二定位組60與一第二彈性組70,該第一軸桿10可沿一第一軸線l1旋轉(zhuǎn),該第二軸桿20可沿一第二軸線l2旋轉(zhuǎn)并平行于該第一軸桿10,該傳動齒輪組30連接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且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分別依序穿設(shè)該第一彈性組40、該第一定位組50、該第二定位組60與該第二彈性組70相反兩側(cè),該第一彈性組40相反兩端分別彈性地推抵該第一傳動組30與該第一定位組50,該第二彈性組70彈性地推抵該第二定位組60,該第一定位組50與該第二定位組60互相抵頂。
該第一軸桿10包括一第一段101、一第二段102與一第一連結(jié)段103,該第一段101位于該第二段102與該第一連結(jié)段103之間,該第一段101穿設(shè)該傳動齒輪組30,該第二段102依序穿設(shè)該第一彈性組40、該第一定位組50、該第二定位組60與該第二彈性組70的一側(cè),該第一鏈接段103能夠鏈接電子設(shè)備的上蓋顯示端(如筆電的屏幕端)。該第一軸桿10更包括一第一肩部11與一第一外螺紋部12,該第一段101與該第二段102之間具有落差而形成該第一肩部11,該第一外螺紋部12設(shè)置于該第二段102相反該第一段101的一端。
該第二軸桿20包括一第三段201、一第四段202與一第二連結(jié)段203,該第三段201位于該第四段202與該第二連結(jié)段203之間,該第三段201穿設(shè)該傳動齒輪組30,該第四段202依序穿設(shè)該第一彈性組40、該第一定位組50、該第二定位組60與該第二彈性組70相反于該第二段102的一側(cè),該第二鏈接段203能夠鏈接電子設(shè)備的主機系統(tǒng)端(如筆電的鍵盤端)。該第二軸桿20更包括一第二肩部21與一第二外螺紋部22,該第三段201與該第四段202之間具有落差而形成該第二肩部21,該第二外螺紋段22設(shè)置于該第四段202相反該第三段201的一端。
該傳動齒輪組30包括一第一連結(jié)件31、一第一摩擦片32、一第二摩擦片33、一第一齒輪34、一第二齒輪35、至少一從動齒輪36與一第二連結(jié)件37,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設(shè)置于該傳動齒輪組30鄰近該第一彈性組40的一端并供該第一彈性組40彈性地推抵,該第二連結(jié)件37設(shè)置于該傳動齒輪組30相反該第一連結(jié)件31的一端并抵靠該第一段101鄰近該第一連結(jié)段103的一端以及該第三段201鄰近該第二連結(jié)段203的一端,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分別可旋轉(zhuǎn)地穿設(shè)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37相反兩側(cè),該第一軸桿10的第 二段102穿設(shè)該第一摩擦片32,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與該第一摩擦片32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一摩擦片32抵靠該第一肩部11,該第一摩擦片32相反于該第一肩部11的一端抵靠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穿設(shè)該第二摩擦片33,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與該第二摩擦片33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摩擦片33抵靠該第二肩部21,該第二摩擦片33相反于該第二肩部21的一端抵靠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該第一軸桿10的第一段101穿設(shè)該第一齒輪34,該第一軸桿10的第一段101與該第一齒輪34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一齒輪34位于該第一摩擦片32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37之間,該第二軸桿20的第三段201穿設(shè)該第二齒輪35,該第二軸桿20的第三段201與該第二齒輪35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齒輪35位于該第二摩擦片33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37之間,該至少一從動齒輪36可旋轉(zhuǎn)地設(shè)置于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37之間并位于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之間,該至少一從動齒輪36嚙合該第一齒輪34與該第二齒輪35。于本實施例中,該從動齒輪36的數(shù)量為二個,使得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分別沿著相反的方向旋轉(zhuǎn),該第一齒輪34與該第一摩擦片32之間相隔一距離d,該第二齒輪35與該第二摩擦片33之間相隔該距離d,且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37分別至該至少一從動齒輪36相反兩端之間具有間隙。
該第一彈性組40包括至少一第一彈性件41、至少一第二彈性件42、一第三摩擦片43與一第四摩擦片44,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穿設(shè)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41與該第三摩擦片43,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41與該第三摩擦片43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穿設(shè)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42與該第四摩擦片44,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42與該第四摩擦片44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三摩擦片43受到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41彈性地推抵而抵靠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41相反于該第三摩擦片43的一端彈性地推抵該第一定位組50,該第四摩擦片44受到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42彈性地推抵而抵靠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42相反于該第四摩擦片44的一端彈性地推抵該第一定位組50。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件41為彈性墊圈且數(shù)量為四個,且該第二彈性件42為彈性墊圈且數(shù)量為四個,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依序穿設(shè)該四第一彈性件41,且該四第一彈性件41位于該第三摩擦片43與該第一定位組50之間,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依序穿設(shè)該四第二彈性件42,且該四第二彈性件42 位于該第四摩擦片44與該第一定位組50之間。
該第一定位組50包括一第一定位板51、一第一卡掣件52與一第二卡掣件53,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穿設(shè)該第一卡掣件52,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與該第一卡掣件52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穿設(shè)該第二卡掣件53,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與該第二卡掣件53同步地旋轉(zhuǎn),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41相反于該第三摩擦片43的一端彈性地推抵該第一卡掣件52,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42相反于該第四摩擦片44的一端彈性地推抵該第二卡掣件53,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與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分別可旋轉(zhuǎn)地穿設(shè)該第一定位板51相反兩側(cè),且該第一卡掣件52與該第二卡掣件53位于該第一定位板51與該第一彈性組40之間,該第一卡掣件52與該第二卡掣件53分別抵頂該第一定位板51并能夠卡掣該第一定位板51。
該第一定位板51包括至少一第一凹緣511與至少一第二凹緣512,該至少一第一凹緣511設(shè)置于該第一定位板51鄰近該第一軸桿10的一側(cè),該至少一第二凹緣512設(shè)置于該第一定位板51鄰近該第二軸桿20的一側(cè)。該第一卡掣件52包括至少一凸緣521,該第一卡掣件52的至少一凸緣521抵頂該第一定位板51并能夠卡掣該至少一第一凹緣511。該第二卡掣件53包括至少一凸緣531,該第二卡掣件53的至少一凸緣531抵頂該第一定位板51并能夠卡掣該至少一第二凹緣512。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凹緣511的數(shù)量為二個,且該第一卡掣件52的凸緣521的數(shù)量為二個,該第一卡掣件52的二凸緣521其中之一能夠卡掣該二第一凹緣511其中之一,且另一該第一卡掣件52的凸緣521能夠卡掣另一該第一凹緣511,該第二凹緣512的數(shù)量為二個,且該第二卡掣件53的凸緣531的數(shù)量為二個,該第二卡掣件53的二凸緣531其中之一能夠卡掣該二第二凹緣512其中之一,且另一該第二卡掣件53的凸緣531能夠卡掣另一該第二凹緣512。
該第二定位組60包括一第二定位板61、一第三卡掣件62、一第四卡掣件63、一第五摩擦片64與一第六摩擦片65,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依序穿設(shè)該第五摩擦片64、該第二定位板61的一側(cè)與該第三卡掣件62,該第一軸桿10、該第三卡掣件62與該第五摩擦片64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一軸桿10能夠相對于該第二定位板61旋轉(zhuǎn),該第五摩擦片64位于該第一定位板51與該第二定位板61之間,該第二彈性組70位于該第三卡掣件62相反于該第二定位板61的一端并彈性地推抵該第三卡掣件62,該第三卡掣件62抵頂該第二定位板61相反于該第一定位板51的一端并能夠卡掣該第二定位板61,該第二軸桿20的第 四段202依序穿設(shè)該第六摩擦片65、該第二定位板61相反于該第一軸桿10的一側(cè)與該第四卡掣件63,該第二軸桿20、該第四卡掣件63與該第六摩擦片65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軸桿20能夠相對于該第二定位板61旋轉(zhuǎn),該第六摩擦片65位于該第一定位板51與該第二定位板61之間,該第二彈性組70位于該第四卡掣件63相反于該第二定位板61的一端并彈性地推抵該第四卡掣件63,該第四卡掣件63抵頂該第二定位板61相反于該第一定位板51的一端并能夠卡掣該第二定位板61。
該第二定位板61包括至少一第三凹緣611與至少一第四凹緣612,該至少一第三凹緣611設(shè)置于該第二定位板61鄰近該第一軸桿10的一側(cè),該至少一第四凹緣612設(shè)置于該第二定位板61鄰近該第二軸桿20的一側(cè)。該第三卡掣件62包括至少一凸緣621,該第三卡掣件62的至少一凸緣621抵頂該第二定位板61并能夠卡掣該至少一第三凹緣611。該第四卡掣件63包括至少一凸緣631,該第四卡掣件63的至少一凸緣631抵頂該第二定位板61并能夠卡掣該至少一第四凹緣612。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三凹緣611的數(shù)量為二個,且該第三卡掣件62的凸緣621的數(shù)量為二個,該第三卡掣件62的二凸緣621其中之一能夠卡掣該二第三凹緣611其中之一,且另一該第三卡掣件62的凸緣621能夠卡掣另一該第三凹緣611,該第四凹緣612的數(shù)量為二個,且該第四卡掣件63的凸緣631的數(shù)量為二個,該第四卡掣件63的二凸緣631其中之一能夠卡掣該二第四凹緣612其中之一,且另一該第四卡掣件63的凸緣631能夠卡掣另一該第四凹緣612。
該第二彈性組70包括至少一第三彈性件71、至少一第四彈性件72、一第一固定件73與一第二固定件74,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穿設(shè)該至少一第三彈性件71與該第一固定件73,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該至少一第三彈性件71與該第一固定件73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一固定件73螺設(shè)于該第一軸桿10的第一外螺紋部12,該至少一第三彈性件71位于該第一固定件73與該第三卡掣件62之間而彈性地推抵該第三卡掣件62,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穿設(shè)該至少一第四彈性件72與該第二固定件74,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該至少一第四彈性件72與該第二固定件74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二固定件74螺設(shè)于該第二軸桿20的第二外螺紋部22,該至少一第四彈性件72位于該第二固定件74與該第四卡掣件63之間而彈性地推抵該第四卡掣件63,該第一定位板51與該第二定位板61分別受到該至少一第一彈性件41與該至少一第三彈性件71彈性地推抵而抵靠該第五摩擦片64相反兩端,且該第一定位板51與該第二定 位板61分別受到該至少一第二彈性件42與該至少一第四彈性件72彈性地推抵而抵靠該第六摩擦片65相反兩端。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三彈性件71為彈性墊圈且數(shù)量為四個,且該第四彈性件72為彈性墊圈且數(shù)量為四個,該第一軸桿10的第二段102依序穿設(shè)該四第三彈性件71,該四第三彈性件71位于該第三卡掣件62與該第一固定件73之間,該第二軸桿20的第四段202依序穿設(shè)該四第四彈性件72,該四第四彈性件72位于該第四卡掣件63與該第二固定件74之間,該第一固定件73與該第二固定件74分別具有內(nèi)螺紋。
本發(fā)明雙軸樞鈕具有一樞擺位置與一卡掣位置,當該雙軸樞鈕位于該樞擺位置時,該第一卡掣件52的凸緣521抵靠該第一定位板51鄰近該第一軸桿10的非第一凹緣511部位,該第二卡掣件53的凸緣531抵靠該第一定位板51鄰近該第二軸桿20的非第二凹緣512部位,該第三卡掣件62的凸緣621抵靠該第二定位板61鄰近該第一軸桿10的非第三凹緣611部位,該第四卡掣件63的凸緣631抵靠該第二定位板61鄰近該第二軸桿20的非第四凹緣612部位;當該雙軸樞鈕位于該卡掣位置時,該第一卡掣件52的凸緣521卡掣該第一凹緣511,該第二卡掣件53的凸緣531卡掣該第二凹緣512,該第三卡掣件62的凸緣621卡掣該第三凹緣611,該第四卡掣件63的凸緣631卡掣該第四凹緣612。當該雙軸樞鈕由該樞擺位置轉(zhuǎn)變至該卡掣位置時,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憑借該傳動齒輪組30同步地旋轉(zhuǎn),該第一卡掣件52與該第三卡掣件62相對于該第一定位板51與該第二定位板61旋轉(zhuǎn),該第二卡掣件53與該第四卡掣件63相對于該第一定位板51與該第二定位板61旋轉(zhuǎn),該第一卡掣件52的凸緣521逐漸朝向該第一凹緣511滑動而卡掣該第一凹緣511,該第二卡掣件53的凸緣531逐漸朝向該第二凹緣512滑動而卡掣該第二凹緣512,該第三卡掣件62的凸緣621逐漸朝向該第三凹緣611滑動而卡掣該第三凹緣611,該第四卡掣件63的凸緣631逐漸朝向該第四凹緣612滑動而卡掣該第四凹緣612。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雙軸樞鈕具有以下優(yōu)點:
1.該第一軸桿10能夠連接電子設(shè)備的上蓋顯示端,且該第二軸桿20能夠連接電子設(shè)備的主機系統(tǒng)端。該傳動齒輪組30利用該第一齒輪34與該第一摩擦片32之間相隔一距離d、該第二齒輪35與該第二摩擦片33之間相隔該距離d以及且該第一連結(jié)件31與該第二連結(jié)件37分別至該至少一從動齒輪36相反兩端之間具有間隙,使得第一齒輪34、第二齒輪35與至少一從動齒輪36傳動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時,具有較佳的傳動效率,進而降低傳動負荷。 用戶不需要耗費較大的力量扳動電子設(shè)備的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而使得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相對轉(zhuǎn)動。
2.當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由開啟往閉合的過程中,該雙軸樞鈕由該樞擺位置逐漸轉(zhuǎn)變至該卡掣位置,使得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自動閉合而產(chǎn)生閉合感,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不會受到較低的傳動負荷的影響而靈敏地自動閉合,使得使用者感受到明確的閉合感。
3.該第一摩擦片32與該第三摩擦片43抵頂該第一連結(jié)件31相反兩端而于其間產(chǎn)生摩擦力,且該第二摩擦片33與該第四摩擦片44抵頂該第一連接件31相反兩端而于其間產(chǎn)生摩擦力,該第一定位板51與該第二定位板61抵靠該第五摩擦片64與該第六摩擦片65相反兩端而于其間產(chǎn)生摩擦力。因此前述的摩擦力大于電子設(shè)備的重量,使得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無法相對旋轉(zhuǎn),需要使用者另外施加力量于電子設(shè)備而驅(qū)動該第一軸桿10與該第二軸桿20相對旋轉(zhuǎn)。
4.當該雙軸樞鈕由該樞擺位置轉(zhuǎn)變至該卡掣位置時,該第一卡掣件52與該第二卡掣件53受到該第一彈性組40彈性地推抵而卡掣該第一定位板51,且該第三卡掣件62與該第四卡掣件63受到該第二彈性組70彈性地推抵而卡掣該第二定位板61,增加卡掣力道,進而使電子設(shè)備上蓋顯示端與主機系統(tǒng)端自動閉合的力道增加,而具有更加明顯的閉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