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逆轉牽引軸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力驅動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直線驅動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人力驅動車的驅動裝置是由中軸、飛輪、鏈輪、鏈條、曲柄等組成。用雙腳交替作圓周運動驅動車體前進。這種傳統動力結構有3個缺點。1不適合人體運動雙腳交替作圓周驅動畢竟不如沿適當角度作直線驅動且能自動返回原點這一運動形式對人體運動有利。2費能它導致僅50%沿圓周切線方向的“有效能”被利用。3成本較高它結構復雜、零件多且加工工藝較復雜。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人力驅動車的3個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保證外驅動力轉化為車體牽引力時100%不產生分力、高速節(jié)能、直線驅動的自逆轉牽引軸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包括飛輪,所述飛輪外環(huán)中部去掉齒輪設置圓盤狀隔板,構成具有兩個側面的外軸體,一側安裝盤簧,另一側安裝牽引線;在安裝盤簧一側,盤簧內端與外軸體連接,外端與定位器上定位桿連接,定位器固定于車體支架上,盤簧擋盤封擋住盤簧;在安裝牽引線一側上,牽引線擋盤與外軸體隔板之間構成牽引線盤槽并且槽寬等于牽引線線體寬,牽引線一端在牽引線盤槽底部固定后盤繞于牽引線盤槽內,牽引線另一端經過定滑輪組導向后與牽引線拉動裝置連接。
所述外軸體兩端外圓部勻有螺紋;在安裝盤簧一側的隔板上與飛輪外環(huán)結合部有階梯狀同心圓凸臺,其大圓凸臺的半徑等于小圓凸臺半徑加盤簧厚度,小圓凸臺臺高與盤簧寬度相等,小圓凸臺上有一凹槽,凹槽中部有弧形長扁圓柱狀的盤簧卡頭,盤簧卡頭與凹槽周圍留有與盤簧厚度相等的間隙;在安裝牽引線一側的隔板上與飛輪外環(huán)結合部也有一同心圓凸臺,其臺高等于牽引線線體寬。
所述盤簧是一長方體彈性材料沿外圈向內圈一圈挨一圈地在同一平面上盤卷而成,其內圈末端有一向內彎曲的盤簧內卡鉤,其彎曲形狀配合盤簧卡頭,其內圈直徑大于外軸體直徑,其外圈末端有一向外彎曲的盤簧外卡鉤,其彎曲形狀配合定位桿卡槽。
所述定位器是由定位桿、定位片、固定螺母組成;定位桿呈圓柱體,其一端開有與盤簧等寬的定位桿卡槽,其外圓套螺紋,長方形定位片中部開有長方形定位孔,其寬度等于定位桿直徑,定位桿穿過定位孔由固定螺母固定在定位片上,定位片的一邊焊于車體支架上。
所述盤簧擋盤是一個單側有同心圓凸臺且中部開有螺紋孔的圓形盤體,其螺紋孔與外軸體端部螺紋配套,其盤體直徑小于盤簧外徑,其同心圓凸臺直徑等于外軸體安裝盤簧一側的隔板上的大圓凸臺的直徑。
所述牽引線是由一端有封頭的線體及牽引線鎖頭組成。
所述牽引線擋盤是一個中部開有螺紋孔的圓形盤體,其螺紋孔與外軸體端部螺紋配套,靠近螺紋孔部開有穿線孔,它是一個頭部小圓尾部大圓的連通孔,尾部大圓處利于穿過線體,頭部小圓處利于卡緊線體,在頭部還有一個配合牽引線封頭卡入的卡座。
所述盤簧的連接方式是在外軸體安裝盤簧一側上,盤簧內卡鉤卡在盤簧卡頭上,盤簧外卡鉤卡在定位桿卡槽上,盤簧擋盤由凸臺側沿外軸體端部螺紋旋入,封擋住盤簧,簧擋盤上的凸臺與隔板側大凸臺之間構成了盤簧定位卡槽。
所述牽引線的連接方式是在外軸體安裝牽引線一側上,牽引線擋盤由沒有卡座的一側沿外軸體端部螺紋逆時針旋入,牽引線擋盤與外軸體隔板之間構成牽引線盤槽,牽引線穿過牽引線擋盤上的穿線孔,其一端的牽引線封頭卡入卡座,其線體于牽引線盤槽內盤繞,其另一端經過定滑輪組導向后與牽引線拉動裝置連接。
盤簧保護盒的構造是所述外軸體,其隔板外圓部套接一個圓筒盤,其筒內的半徑大于盤簧外圈半徑加定位桿直徑,其筒口開向裝有盤簧一側。
自逆轉牽引軸結構的驅動原理是當外力驅動牽引線拉動裝置產生位移時,該裝置拉動牽引線位移,牽引線經定滑輪組導向,拉動自逆轉牽引軸外軸體順時針轉動,從而驅動車體。與此同時自逆轉牽引軸外軸體與定位器上定位桿之間產生相對轉動位移,這勢必使盤簧遭到盤卷變形。當外力減到足夠小時,盤簧恢復變形,自逆轉牽引軸逆時針轉動,完成復位。由于自逆轉牽引軸保留了原飛輪可逆轉的特性,故逆轉時不影響車體依慣性前進。
這種新型動力結構的應用將是非常廣泛的,在采用自逆轉牽引軸結構的前提下,所述牽引線拉動裝置隨其不同的應用,可設計成多種多樣的,下面舉出兩種不同情況下的牽引線拉動裝置。
實施例1.雙腳直線驅動且能自動復位的自行車它的牽引線拉動裝置由兩個組件合成,其一是滑槽體,它左右設有滑槽板且板上開有滑槽。其二是滑槽輪軸,它是一根中部裝有3套外圓均呈“凹”形的滑輪及兩端裝有腳登子的主軸。其裝配方法是其中左右滑輪的“凹部”嵌入滑槽體上的左右滑槽,牽引線套過正中間的滑輪后再固定于滑槽體上。其牽引線拉動過程是雙腳踏動腳登子,滑槽輪軸在滑槽體上的滑槽中位移,其正中間的滑輪拉動牽引線。這種自行車可以提高速度。
實施例2.手拉動三輪車它的牽引線拉動裝置設計成為一個手柄。導向定滑輪組中的最后一個定滑輪是一個萬向定滑輪(已是成熟技術)。這種三輪車給腿部殘疾人換手驅動帶來方便。
本實用新型與傳統人力驅動車的驅動裝置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適合人體運動雙腳交替作圓周驅動畢竟不如沿適當角度作直線驅動且能自動返回原點這一運動形式對人體運動有利。2節(jié)能傳統車雙腳交替作圓周驅動將導致僅50%沿圓周切線方向的“有效能”被利用,而本實用新型的直線驅動保證外驅動力轉化為車體牽引力時100%不產生分力。3成本底傳統人力驅動車是由中軸、飛輪、鏈輪、鏈條、曲柄等組成;它結構復雜、零件多且加工工藝較復雜,而本實用新型除自逆轉牽引軸較為復雜外(但其加工工藝簡單它不含齒輪),其它零件極少而簡。4驅動力傳導十分方便由于定滑輪組導向是立體的(不受平面限制),可任意改變動力的傳導方向,而傳統人力車受限于飛輪與鏈輪的平面相對位置且結構復雜、臃腫。5驅動調速備有所長自逆轉牽引軸結構的驅動調速可通過增加或減少牽引線在牽引線盤槽上的盤繞圈數改變驅動力矩來實現,成本近乎零,但不能動態(tài)調速。傳統車的調速機構由變速裝置、塔輪等組成,結構復雜且成本高,但能動態(tài)調速。6高速在雙腳驅動且滿負荷的前題下,理論上可達到傳統車的四倍速。因雙腳驅動且驅動方式有利于人體運動故因此達2倍速以上,又因節(jié)能50%,故達4倍速。
以下結合附圖和第一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自逆轉牽引軸裝配圖。
圖2是牽引線正面圖。
圖3是定位器側面圖。
圖4是牽引線擋盤正面圖圖5是
圖1中C-C剖面圖。
圖6是第一個實施例滑槽體正面圖。
圖7是圖6中D-D剖面圖,亦是滑槽輪軸正面圖。
圖8是第一個實施例上擋板正面圖。
圖9是第一個實施例上擋板側面圖。
圖20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局部剖面圖及原理圖。
圖21是第一個實施例外觀圖。
圖1、5中,1.自逆轉牽引軸,10.外軸體,11.隔板,12.盤簧卡頭,13.牽引線盤槽,14.盤簧定位卡槽,15.外軸體牽引線側端部螺紋,16.外軸體盤簧側端部螺紋,17.盤簧保護盒,2.牽引線,3.盤簧,31.盤簧內卡鉤,32.盤簧外卡鉤,4.定位器,41.定位桿,42.定位片,43.定位桿卡槽,44.固定螺母,5.牽引線擋盤,6.盤簧擋盤,61盤簧擋盤內螺孔,62.裝卸孔,200.原“飛輪”結構。圖2中,2.牽引線,20.線體,21.牽引線封頭,22.牽引線鎖頭。圖3中,45.定位孔。圖4中,5.牽引線擋盤,51.穿線孔,52.卡座,53.牽引線擋盤內螺孔,54.裝卸孔。圖6中,7.滑槽體,70.滑槽框架,71.左右斜角滑槽,72.左右水平滑槽,73.下擋板,圖7中,8.滑槽輪軸,81.左滑槽輪,82.右滑槽輪,83.牽引線導輪,84.裝卸槽,85.連接螺母,86.商品化腳蹬子。圖8中,74.上擋板,9.定滑輪組,76.牽引線固定板,2.牽引線,圖9中,75.上擋板穿線孔,9.定滑輪組,2.牽引線。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2、3、4及5所示的自逆轉牽引軸結構中,在保留原“飛輪”結構(200)的基礎上在外軸體盤簧側(圖B側)上,盤簧(3)上的盤簧內卡鉤(31)卡在外軸體(10)上的盤簧卡頭(12)上,盤簧外卡鉤(32)卡在定位器(4)上的定位桿卡槽(43)上,定位桿(41)經定位孔(45)用固定螺母(44)將其固定在定位片(42)上,定位片(42)的一邊焊在車體支架上,盤簧擋盤內螺孔(61)經外軸體盤簧側端部螺紋(16)旋入,封擋住盤簧(3),同時形成盤簧定位卡槽(14)。在外軸體牽引線側(圖A側)上,牽引線擋盤內螺孔(53)經外軸體牽引線側端部螺紋(15)逆時針旋入,在牽引線擋盤(5)與隔板(11)之間形成牽引線盤槽(13)。牽引線(2)的線體(20)穿過牽引線擋盤(5)上的穿線孔(51),牽引線封頭(21)卡在卡座(52)上,線體(20)在牽引線盤槽(13)上盤繞4圈。
在圖6、7、8及9所示的第一個實施例中,滑槽輪軸(8)兩端經裝卸槽(84)、連接螺母(85)將商品化腳蹬子(86)固定好。左滑槽輪(81)、右滑槽輪(82)分別經滑槽體(7)上的左右斜角滑槽(71)進入左右水平滑槽(72),下擋板(73)、上擋板(74)分別封住滑槽框架(70)的下、上端口。
在圖20所示的第一個實施例局部剖面圖及原理圖中,自逆轉牽引軸(1)與車體動力輪連接,定位片(42)的一邊焊在車體支架上,滑槽框架(70)水平部與車體大梁焊接,牽引線(2)的線體(20)在牽引線盤槽(13)上盤繞4圈,穿過上擋板穿線孔(75),經過定滑輪組(9)導向,套過牽引線導輪(83),用牽引線鎖頭(22)將線體(20)固定在牽引線固定板(76)上。當外力驅動滑槽輪軸(8)使其在滑槽體(7)上產生位移時,牽引線導輪(83)拉動線體(20),經定滑輪組(9)導向,牽引線(2)拉動自逆轉牽引軸(1)順時針轉動,驅動車體動力輪,從而驅動車體。與此同時自逆轉牽引軸(1)上的盤簧(3)在外軸體(10)相對定位器(4)的轉動中盤卷變形。當外力減到足夠小時,盤簧(3)恢復變形,自逆轉牽引軸(1)逆時針轉動,完成復位。由于自逆轉牽引軸(1)保留了“飛輪”可逆轉的特性,故逆轉時不影響車體依慣性前進。
在第二個實施例中,自逆轉牽引軸安裝于三輪車車軸中部,定位器接于車體底部支架上,定滑輪組設置于車梁上,其中的最后一個定滑輪是一個萬向定滑輪,牽引線定經過滑輪組導向后與手柄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包括飛輪,其特征是,所述飛輪外環(huán)中部去掉齒輪設置圓盤狀隔板,構成具有兩個側面的外軸體,一側安裝盤簧,另一側安裝牽引線在安裝盤簧一側,盤簧內端與外軸體連接,外端與定位器上定位桿連接,定位器固定于車體支架上,盤簧擋盤封擋住盤簧;在安裝牽引線一側上,牽引線擋盤與外軸體隔板之間構成牽引線盤槽并且槽寬等于牽引線線體寬,牽引線一端在牽引線盤槽底部固定后盤繞于牽引線盤槽內,牽引線另一端經過定滑輪組導向后與牽引線拉動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外軸體兩端外圓部勻有螺紋;在安裝盤簧一側的隔板上與飛輪外環(huán)結合部有階梯狀同心圓凸臺,其大圓凸臺的半徑等于小圓凸臺半徑加盤簧厚度,小圓凸臺臺高與盤簧寬度相等,小圓凸臺上有一凹槽,凹槽中部有弧形長扁圓柱狀的盤簧卡頭,盤簧卡頭與凹槽周圍留有與盤簧厚度相等的間隙;在安裝牽引線一側的隔板上與飛輪外環(huán)結合部也有一同心圓凸臺,其臺高等于牽引線線體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盤簧是一長方體彈性材料沿外圈向內圈一圈挨一圈地在同一平面上盤卷而成,其內圈末端有一向內彎曲的盤簧內卡鉤,其彎曲形狀配合盤簧卡頭,其內圈直徑大于外軸體直徑,其外圈末端有一向外彎曲的盤簧外卡鉤,其彎曲形狀配合定位桿卡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器是由定位桿、定位片、固定螺母組成;定位桿呈圓柱體,其一端開有與盤簧等寬的定位桿卡槽,其外圓套螺紋,長方形定位片中部開有長方形定位孔,其寬度等于定位桿直徑,定位桿穿過定位孔由固定螺母固定在定位片上,定位片的一邊焊于車體支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盤簧擋盤是一個單側有同心圓凸臺且中部開有螺紋孔的圓形盤體,其螺紋孔與外軸體端部螺紋配套,其盤體直徑小于盤簧外徑,其同心圓凸臺直徑等于外軸體安裝盤簧一側的隔板上的大圓凸臺的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牽引線是由一端有封頭的線體及牽引線鎖頭組成。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牽引線擋盤是一個中部開有螺紋孔的圓形盤體,其螺紋孔與外軸體端部螺紋配套,靠近螺紋孔部開有穿線孔,它是一個頭部小圓尾部大圓的連通孔,在頭部還有一個配合牽引線封頭卡入的卡座。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盤簧的連接方式是在外軸體安裝盤簧一側上,盤簧內卡鉤卡在盤簧卡頭上,盤簧外卡鉤卡在定位桿卡槽上,盤簧擋盤由凸臺側沿外軸體端部螺紋旋入,封擋住盤簧,盤簧擋盤上的凸臺與隔板側大凸臺之間構成了盤簧定位卡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6或7所述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牽引線的連接方式是在外軸體安裝牽引線一側上,牽引線擋盤由沒有卡座的一側沿外軸體端部螺紋逆時針旋入,牽引線擋盤與外軸體隔板之間構成牽引線盤槽,牽引線穿過牽引線擋盤上的穿線孔,其一端的牽引線封頭卡入卡座,其線體于牽引線盤槽內盤繞,其另一端經過定滑輪組導向后與牽引線拉動裝置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保證外驅動力轉化為車體牽引力時100%不產生分力、高速節(jié)能、直線驅動的自逆轉牽引軸結構。它是由外軸體、盤簧、定位器、盤簧擋盤、牽引線擋盤、牽引線、定滑輪組與牽引線拉動裝置組成。在傳統車的飛輪外環(huán)中部去掉齒輪設置圓盤狀隔板,構成具有兩個側面的外軸體,一側安裝盤簧,另一側安裝牽引線,在安裝盤簧一側,盤簧內端與外軸體連接,外端與定位器上定位桿連接,定位器固定于車體支架上,盤簧擋盤封擋住盤簧,在安裝牽引線一側上,牽引線擋盤與外軸體隔板之間構成牽引線盤槽并且槽寬等于牽引線線體寬,牽引線一端在牽引線盤槽底部固定后盤繞于牽引線盤槽內,牽引線另一端經過定滑輪組導向后與牽引線拉動裝置連接。
文檔編號F16D41/24GK2688969SQ20042000010
公開日2005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月2日
發(fā)明者苗蔚 申請人:苗蔚